医学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2466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基础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医学基础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医学基础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医学基础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医学基础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基础知识.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医学基础知识,2011,医学基础知识,2011,医学基础知识,2011,解剖学基础知识,解剖学:阐述正常人体形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是认识人本身、了解人本身的“铺路石”1、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2.方位术语上和下,近颅者为上,近足者为下前侧与后侧,即腹侧或背侧内侧或外侧,描写人体各局部或器官、结构与人体正中矢状面相对距离大小而言。如眼鼻耳内和外,描述脏器相互位置关系。浅和深,描述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例,2011,细胞、组织、器官、系统,1.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细胞与细胞间质组合在一起构

2、成细胞群体,形成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肌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3.几种组织相互结合,组成器官。,2011,4.人体的诸多器官按功能的差异,分类组成9大系统。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构成运动系统:执行躯体的运动功能,包括人体的骨骼、关节(骨连结)和骨骼肌消化系统:主要泌尿系统,排出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等,包括肾、执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产物的功能,包括消化管(食管、胃、小肠等)和消化腺(肝、胰等)呼吸系统:执行气体交换功能,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由气管、肺等器官构成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生殖系统:主要执行生殖繁衍后代的功能,包括女性生殖系

3、统(由卵巢、子宫、阴道等器官构成)和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阴茎等器官构成)脉管系统:输送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感觉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刺激而产生兴奋的装置,如眼和耳等神经系统:调控人体全身各系统器官活动的协调和统一,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等)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等)内分泌系统:调控全身各系统的器官活动,如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2011,例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组织。()人体内分泌系统包括的器官有()(A)腮腺(B)胰腺(C)甲状腺(D)胸腺哪个系统能排出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A)呼吸系统(B)泌尿系统(C)免疫系统(D)脉管系统人体有几个系统

4、()(A)6个(B)7个(C)8个(D)9个,2011,食物消化与吸收的生理学基础知识,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称为消化道或胃肠道肝、胆、胰腺、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称为消化腺。消化腺向消化管内分泌各种消化液,包括唾液、胃液、胆汁、胰液、小肠液和大肠液。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其产生的胆汁对脂类的吸收有重要的作用。消化液主要作用是:稀释溶解食物提供适宜环境水解食物保护粘膜。消化管的组成部分不包括()。(A)食管(B)小肠、大肠(C)胰腺(D)口腔、胃 消化腺的组成部分不包括()。(A)肝(B)小肠、大肠(C)胰腺(D)颌下腺,2011,食物

5、的消化,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一、消化的方式 机械消化 通过消化管肌肉的运动,将食物磨碎,并使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同时将其向消化管远端推送的过程。化学消化 通过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2011,口腔内的消化1.咀嚼 咀嚼肌协调而有序的舒缩活动牵动下颌运动,经牙齿切、撕、磨的作用而粉碎食物的过程。作用 通过舌的搅拌,使食物变成小块并与唾液混合,最后形成食团以便吞咽。唾液是口腔内三对主要的唾液腺和众多散在的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成人一天可以分泌1-1.5L。其

6、中水约占99,还有少量粘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无机盐等。作用:(1)唾液中还含有粘液湿润食物便于吞咽(2)清洁口腔(3)杀菌作用:溶菌酶(4)水解淀粉:淀粉酶2.吞咽 口腔内食团经咽部和食管送入胃内的动作称为吞咽。将吞咽分为下列三期:(1)第一期由口到咽 随意动作,靠舌的翻卷运动,将食团由舌背推至咽部。(2)第二期由咽到食管上端 食团刺激了软腭部的感受器,反射性引起:使软腭和悬雍垂上举,咽后壁前凸,封闭鼻咽通道;声带内收从而关闭声门,喉头上移并紧贴会厌,封闭咽与气管的通路;通过喉头上移,咽肌收缩,食管上口张开,使食团从咽推入食管。(3)第三期由食管至胃 食团进入食管后,引起食管产生蠕动,将

7、食团推送入胃。蠕动 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表现为食团前方出现舒张波,后方为收缩波,蠕动波不断向前移动,食团便随之推向前进。,2011,胃的机械性消化(1)容受性舒张 食物刺激了口、咽和食管等处的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平滑肌舒张,胃容积增大,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能容纳12升食物 作用 使胃容量增大以完成容纳和贮存;防止食糜过早地排入十二指肠。(2)紧张性收缩 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的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收缩。作用 维持胃的正常形态和位置使胃内压上升,促使胃液渗入食物内部,有利于化学消化胃内压增加,可协助食糜向十二指肠方向移动。(3)蠕动 食物入胃约5分钟蠕动即开始。作用混合

8、;研磨;推进。胃排空及其控制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一般在食物入胃5分钟就有部分食糜被排入十二指肠 稀、流体稠、固体;颗粒小大块;糖蛋白质脂肪。混合食物全部排空的时间46 小时。,2011,胃的化学性消化(1)盐酸又称胃酸,壁细胞分泌。无色酸性0.9-1.5作用:杀菌 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因而对维持胃和小肠内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激活 盐酸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了必要的酸性环境,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促分泌 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利吸收 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但若盐酸分泌过多,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9、一般认为,过高的胃酸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侵蚀作用,是溃疡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2)胃蛋白酶原 主细胞分泌。(3)内因子 壁细胞分泌 作用 内因子可与进入胃内的维生素B12结合而促进其 在回肠吸收。缺乏巨幼细胞性贫血(4)粘液 保护胃粘膜,润滑作用,2011,小肠的机械性消化运动形式:靠肠壁两层的平滑肌来完成,外层纵行肌,内层环形肌。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小肠在消化管中最长,大约有57米。小肠在吸收中的重要地位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达到200m2;这是由小肠粘膜结构决定的,粘膜有皱褶,绒毛和微绒毛,扩大了吸收面积。食物在小肠内已被充分消化成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食糜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大

10、约38h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回肠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小肠每天还吸收几百克糖,100g或更多的脂肪,50-100g氨基酸,50-100g离子等。,2011,关于绒毛的叙述,正确的是()(A)绒毛是小肠粘膜的环形平滑肌收缩引起的粘膜局部向表面突出(B)每一条绒毛的外面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C)多个绒毛构成皱襞(D)绒毛的存在使粘膜的表面积增加到原来的100倍 粘膜表面数量最多的是()(A)皱襞(B)粘膜凹陷(C)绒毛(D)微绒毛小肠扩大吸收面积的结构有()(A)皱襞(B)粘膜凹陷(C)绒毛(D)微绒毛,2011,小肠的化

11、学性消化参与这一过程的有胰液、胆汁和小肠液1)胰液:含有三种主要营养物质的水解酶,因此其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 食物最全面、消化力最强的一种消化液2)胆汁:由肝细胞不断生成的,生成后肝管流出,经胆总管而至十二指肠,或由肝管转入胆囊而存贮于胆囊,当消化时再由胆囊排出至十二指肠。胆汁和胰液、肠液一起,对小肠内的食糜进行化学性消化。胆汁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1.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胆汁是一种浓稠苦味的有色液体成年人每日分泌胆汁约800-1000ml。肝胆汁,金黄色或桔棕色,pH 为 7.4;胆囊胆汁,颜色変至深绿色,pH为 6.8。胆汁不含消化酶。主要成分有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及无机盐类。,2011,

12、胆汁的作用激活胰脂肪酶;乳化脂肪 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作为乳化剂,减小脂肪表面张力,使脂肪裂解为直径为310um的脂肪微滴,分散在肠腔内,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使其分解脂肪的作用加速。促进脂肪的吸收;与脂肪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促进脂溶性Vit 的吸收 3)小肠液小肠液性质弱碱性,13L/d稀释消化产物,利于吸收分泌肠致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粘膜上皮细胞内含有多种肽酶和双糖酶 小肠液的主要作用有:保护;稀释;激活。,2011,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1.糖的吸收(1)形式 单糖,其中80是葡萄糖 这些糖首先在口腔被唾液中的淀粉酶 进而在小肠被胰液中的淀粉

13、酶进一步水解生成麦芽糖,异麦芽糖和 糊精,最终被小肠粘膜刷毛缘的麦芽糖酶(maltase)、乳糖酶(lactase)和蔗糖酶(sucrase)水解为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以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为最快,果糖次之,甘露糖最慢。(2)途径 血液。2.蛋白质的吸收(1)形式 氨基酸或二肽、三肽(2)途径 血液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和寡肽后,几乎全部被小肠吸收。煮过的蛋白质因变性而易于消化,在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就被迅速吸收,未经煮过的蛋白质和内源性较难消化,需进入回肠后才被基本吸收,2011,3.脂肪的吸收(1)形式 甘油,脂肪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二酯和

14、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易于水解。(2)机理 混合微胶粒运输抵达微绒毛吸收 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被吸收 胆盐留在肠腔 形成乳糜微粒、间接进入血循 肠上皮细胞内质网中(长链脂肪酸+甘油酯)脂肪+载脂蛋白乳糜微粒 经淋巴管吸收最终进入血液循环 直接进入血循环 中、短链甘油三酯脂肪酸+甘油一酯,水溶性 胆固醇:摄入多,吸收多,2011,4.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吸收(1)水的吸收 胃肠道每日吸收的水达 8 L,吸收机制为渗透。(2)无机盐的吸收钠的吸收 铁的吸收 三价铁不易吸收,还原为亚铁才易吸收。VitC能将高铁还原为亚铁和胃酸可使Fe3+Fe2+故促进吸收。胃大切病人,常常会伴以缺铁性贫

15、血。钙的吸收 离子状态才能被吸收。肠腔内酸性环境有利于钙的吸收;Vit D 可促进钙的吸收。负离子(Cl-、HCO3-)的吸收 被动吸收。(3)Vit的吸收水溶性Vit 以扩散的方式在小肠上段被吸收,但 Vit B12 与内因子结合在回肠末端吸收。脂溶性Vit(DAKE)与脂肪相似。,2011,胰液起作用的部位在(A)胃内(B)胰腺内(C)小肠内(D)大肠胆汁排入(A)胃(B)十二指肠(C)胰腺(D)空肠下列选项中,对淀粉的消化有帮助的是(A)胃淀粉酶(B)胃蛋白酶(C)胆汁(D)唾液淀粉酶对()没有化学性消化作用的成分是胰液。(A)脂肪(B)蛋白质(C)氨基酸(D)淀粉,通过消化液中各种酶作

16、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机械性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变成氨基酸和多肽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淀粉在口腔中被变成麦芽糖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淀粉在大肠变成葡萄糖的过程叫做叫做化学消化。(),2011,唾液的作用不包括(A)唾液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粉使之变成氨基酸。(B)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以便吞咽(C)唾液有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D)唾液对胃肠机能有调节作用 关于胃排空的顺序说法正确的是()。(A)稀、流体食物稠、固体;颗粒小食物大块食物.糖蛋白质脂肪食物(B)稠、固体食物稀、流体;颗粒小食物大块食物.糖 脂肪蛋白质食物(C)流体食物大块食物稠、固体;颗粒小食物.蛋白质 脂肪糖食物(D)固体食物 流体食物颗粒小食物.脂肪糖蛋白质食物 胰液的主要成分不包括()。(A)碱性液体(B)糜蛋白酶原(C)胰脂肪酶(D)无色、酸性液体。,盐酸的作用不包括(A)杀菌(B)提供某些酶的最适作用环境(C)进人小肠内引起胰泌素的释放(D)溶解食物中的钙并吸收。大肠主要吸收()(A)蛋白质的分解产物(B)脂肪的分解产物(C)糖的分解产物(D)水份和盐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胃排空是指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