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龙梦新.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2723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龙梦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龙梦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龙梦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龙梦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龙梦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龙梦新.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台山一中生物组 龙梦新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重难点。 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在初中新教材中较少涉及,初中新教材仅就人体各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了常识性介绍,但由于学习间隔时间太长,印象不深刻,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2.能力目标(1

2、)培养学生建立生物学科的立体知识构架的能力。(2)培养学生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生物体是一个各器官、系统相互协调统一的整体。(2)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三、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四、教学策略 1.关于章节引入的设计章题的引入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来完成。通过启发学生观

3、察章题图、思考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本节引入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来完成。问题探讨中人体血细胞、草履虫的图片,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 2.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内环境及其理化性质的知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直观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将有助于学生对这部分抽象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五、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和自主学习相结合为主体,并辅以直观教学、讲解、启发等方法,强调培养学生识图分析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

4、图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利用教材章节引言的图片与文字,引出本节新课的主题细胞生活的环境。观察图片,结合实际,回答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激情,进入新课一、细胞生活的环境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履虫与血液的图片。创设情景一、二,指导学生读图分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初中所学相关知识,阐述: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生活环境是什么?2、多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又是什么?3、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单细胞生物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离不开液体环境,人体细胞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需要液体环境。归纳出体液的概念和组成成分 (师注意介绍血液与血浆含义的区别。)4、教师设疑:细胞外液各组分之间有内在联系吗?展示动画,教师给予适

5、当的说明,让学生根细胞外液各据动画中箭头的指示,利用文字和箭头构建细胞外液各组分之间的关系。5、观察图片,试说说:红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的具体生活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具体生活环境。6、教师提示:为以人体生活的外在环境区别开,请学生生为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取一个合适的名称(内环境)。观察思考,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运用演绎方法举例证明推测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据图建立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图。开动脑筋,回答问题点燃学生知识贮存的火花,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读图、思考、讨论与交流,通过思考与比较,有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理解三者

6、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如何判断其生活的具体环境。比较记忆,加深理解二、内环境的成分与理化特性过渡: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以血浆的化学组成为例,学生分组进行资料分析,学习细胞外液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细胞外液的成分学生自学课本上的资料分析血浆的化学组成,请学生结合图1-2,完成讨论的1、2题,总结出血浆的主要成分。设置问题: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成分有什么异同?(强调蛋白质含量的区别,教师简述原因)师生共同总结: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教师设疑:细胞外液类似于海水对你有何启示?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教师设疑:如果血浆的成分发生改变,对血

7、细胞会有什么影响?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联想起:红细胞在清水或浓度很低的溶液里细胞会破裂,红细胞在浓度较高液中细胞会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 学生继续资料分析血浆的化学组成并讨论第3题和思考下列问题: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输液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教师解释渗透压的涵义并利用多媒体展示用半透膜做渗透压实验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影响血浆渗透压大小的主要因素?学生继续资料分析并讨论第4题。教师提问:为什么细胞外液适宜于细胞的生存? 教师总结并板书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要点。教师在讨论中必须提醒学生注意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温度不是一个绝对恒定的数值,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变化。

8、比较内环境与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得出结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更有利于细胞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阅读教材、分析表格,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总结血液细的主要成分。回顾原有知识,拓展思维,联系问题,得出新知识。联系实际与相关化学知识,解决问题。训练学生读图表的能力,从图表中得到相关信息。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分析与总结的能力。启发学生思考回忆,与生活经验建立联系。理论联系实际,温故知新,学习应该前后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系统。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问题情景:人体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那么它们是如何获得外界环境中的养料与氧,又是如何排出代谢废物? 分组展开讨论,每组负责

9、教材P5“思考与讨论”中的一个问题,各小组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认真倾听,记录要点并进行评价。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资料分析血浆的化学组成第5题并展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解,请同学们课后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分组讨论,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启发学生思考回忆已有知识,感受生物体是一个各器官、系统相互协调统一的整体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作好知识点的总结形成整体知识网络结构全面掌握知识点五、课堂训练练习反馈练习巩固知识点八、教学后记这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既琐碎又不直观,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细胞外液渗透压是的知识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材上的讲述很简单,最好能让学生回顾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渗透作用,举例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