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3341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纸张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纸张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纸张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纸张第一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纸张第一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纸张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纸张第一课时.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7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中关于总目标有如下论述:“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标准中关于科学素质的培养又进一步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科学素质的目的”。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学生要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二)理论依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认为,我们认识到知识必须由主体自我建构,因此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2、主动思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标准中的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应围绕主要科学概念来组织教学”。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事物出发,逐步建构概念,亲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基于以上所述原则,我设计了这节呈现完整探究过程的科学课纸张,以此,将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科学素质。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首师大版科学五年级常用的材料单元第一课纸张中第1课时内容,在本单元中起着启下的作用。作为材料学习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帮助学生建构“材料的不同的特性决定用途”这一核心概念。通过了解常用材料-纸具有的各种特性和用途,为学

3、生建构“纺织面料、塑料和合金的特性”做好铺垫。因此,本课主要是围绕着常见纸张的性质与用途展开的探究活动。(二)学生情况分析1.了解学生的前认知(以一个40人班的课前测试为例)题目内容设计意图测试情况分 析1. 你知道的生活中常见的纸张有哪些用途?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对纸张用途的认识程度。学生都能说出纸张的多种用途。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纸张在生活中广泛使用。2. 你知道纸张的哪些不同性质?了解学生对纸张不同性质的认识程度。大多数学生能说出颜色、薄厚、软硬等,6位同学说出吸水性。根据学生的前认知将研究吸水性、结实程度作为教学重点。3. 关于纸的制作技术,你知道些什么?了解学生对造纸技术的了解程度。学生知

4、道木材可以用于造纸,造纸会引起环境污染,其原因不清楚。在古代、现代造纸技术的比较中渗透节约用纸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以上是就纸张内容对学生的调查,使我对学生的前认知有了初步了解,对纸张的教学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2.学生认知特点本课面对的是五年级学生,这是开展科学课的第三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从心理学观点看,随着身心发展的逐步成熟,学生已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减少,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意识增强,能力逐渐提高。因此,思考、设计过程交给学生,教师从旁引导、指导。另外,学生能力已逐渐产生分化。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难易适度的脚手架,让所有学生都有一定自

5、由发展的空间,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3.学生兴趣分析在前认知的测试中已经知道,作为常用的纸学生很熟悉,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再认识纸,学生不是很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并增加原有认知的科学探究活动。(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1.科学认知贯穿始终 “科学是我们认识周围世界的一种方法”。绝大部分学生对纸张的已有认识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而没有从科学认知物体的角度出发观察、发问、思考等。所以,这节课教学设计目标之一是巩固这一观点:已经熟识的事物,比如纸张,当从科学角度再次观察时,很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发现。这一目标的实现放在教学上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常见纸张性质的归纳、分析,将

6、经验与科学认知联系起来,重点是让学生体验到科学认知能将自己的认识视野在广度、深度上都有所增进,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科学认知事物的观念和态度。2. 探究是实施的科学方法 “科学家的任务就是进行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再运用各种技能来帮助他们回答问题这些问题。在科学中,这种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叫做探究”,探究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为达到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我根据学生能力设计了两个循序渐进的活动:(1)学生归纳常见纸张性质,通过观察技能进行五种纸张的比较;(2)引导学生探究纸张的吸水性和结实程度,自主设计过程。(四)技术准备教学课件:用Microsoft Powerpoint教学软件自制的

7、演示文稿。实验用材料:复印纸、素描纸、宣纸、牛皮纸、蜡光纸、烧杯、胶头滴管、水、放大镜以及各种纸的纸条(长短、宽窄相同的纸条)。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u知道几种常见纸的名称、主要性质和用途。v在探究“结实程度和吸水性”的实验活动中,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哪些纸比较结实、吸水性强,知道纸的用途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 2. 过程与方法:u在探究中,运用观察、调查等技能研究各种纸张的性质。 v培养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u在探究纸张性质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认真细致、与人合作的良好态度。v具有探究纸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 教

8、学重点:能够独立探究纸张的颜色、厚度、软硬、平滑程度、吸水性、结实程度等性质。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设计探究纸张吸水性和结实程度的实验方案。四、教学流程示意看图作答开始了解本单元的内容课件看图作答常见纸张的介绍课件+材料观察技能探究一般性质实验1 观察常用纸张的性质课件+材料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性质实验2 探究吸水性和结实程度课件+材料讨论,交流拓展:人类记事的历史课件师生共同归纳小结结束教师补充五、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介绍本单元内容(2分钟)课件展示图片:今天我们准备进入第四单元常用的材料的学习。请同学们看图片,说一说这些物品分别使用了哪种材料。学生观看图片,说出原料名称:纸张

9、、纺织面料、塑料和合金。作为新学习单元的第一课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一单元的内容。引入课题(2分钟)介绍课题:“纸”是材料,“张”是纸的计量单位,所以课题写作“纸张”。我们首先进行 “纸张”的认识学习。(板书:13.纸张)学生听讲。课题是“纸张”而非“纸”,应作出解释。观察:认识纸张的不同性质(10分钟)1.介绍实验材料课件及实物展示:纸在我们身边应用特别广泛,老师准备了几种常见纸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2.实验1:观察纸的性质(1)请同学们用眼、用手或借助放大镜观察这些纸张的性质。(2)说说你观察了纸的哪些性质?并说说采用的方法。(板书:不同的性质)观察图片和实物,说出名称:复印纸、素

10、描纸、宣纸、牛皮纸和蜡光纸。学生仔细观察。用手摸或借助放大镜观察,同桌间交流观察结果。汇报:纸的光滑程度不同、颜色不同、有薄有厚、有软有硬、纹理不同等。实验根据主要探究技能的不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运用观察技能(当你运用感觉器官发现事物真相时,你就是在观察。),认识纸张的不同性质。同时,用到比较、交流等技能。调查:认识纸张吸水性和结实程度(18分钟)1.哪种性质是我们不能运用观察技能直接观察出来的?2.既然我们不能直接判断哪一种纸最结实?哪一种纸吸水性最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准备的材料共同设计实验,怎样才能比较这两种性质呢?3(在学生想不全面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11、建议1:在探究纸张吸水性时,若用纸条,应保证纸的宽窄、长短一样,进入水面的位置高度相同,观察时间相同等;若用纸片,应保证滴在中央,方便观察现象。建议2:在探究纸张结实程度时,应保证纸条长、宽相同,捏的位置相同等。4.将你们的探究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注意安全;有序进行;保持桌面整洁等。5.请同学们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结实程度和吸水性。设计实验方案,讨论交流。确定方案探究纸的吸水性方案1:将五种长短、宽窄相同的纸条同时浸入水中同一时间段,并且浸入水中的长度相同,观察水面上升高度。方案2:胶头滴管滴同样多的水在五种纸片中央,观察水的扩散。探究纸的结实程度方案:“拔河游戏”两种宽窄、长短相同的纸条互相

12、勾在一起,左右手同时拉动,记录结果。汇报: 牛皮纸最结实,宣纸吸水性最好。实验的第二部分,主要探究技能是调查(当你制定计划并进行实验时,你就是在调查。)。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对比实验(要求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认识到科学研究不能存在模糊,应严谨、清楚,以培养科学素养。纸张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4分钟)1. 牛皮纸和宣纸都有自身的特殊性质,请你说一说它们的用途有哪些?2.请同学们观察其他几种纸,它们在使用上分别用到了哪些性质?(小结:每一种纸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质,人们根据纸张性质来确定其用途。因此,不同纸张有不同的用途。)(板书:用途)牛皮纸最结实而且吸水

13、性差,可以用于制作信封、档案袋、试卷袋等。宣纸吸水性最好,主要用于书法。书写纸光滑、吸水性差,可用于钢笔、签字笔的书写;素描纸厚,可用于反复地涂画;蜡光纸鲜艳、薄,可用于剪纸等。从纸张的性质联系到它们在生活中的用途,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表达能力。 认识不同的纸,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同。拓展延伸(4分钟)了解人类历史上的记事方法(1)讨论:“造纸术”传入其他国家之前人类曾经出现过哪些记事方法?(2)PPT展示人类早期的记事方法。讨论、交流人类早期记事方法:结绳记事、甲骨文等。观赏课件,了解:结绳记事、羊皮纸、龟甲、兽骨、纸莎草、贝多叶等。将有限的课堂空间外化到人类历史中,也为第二课时造纸技术做内容

14、上的铺垫。板书设计: 13. 纸 张 颜色、光滑程度、光泽度结实程度、吸水性、 性质 用途厚度、硬度、透明度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课题名称_评 价 表 组别:_ 学生姓名:_ 日期:_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项目评价等级ABC自评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JJJKKKLLL本节课独立思考的习惯JJJKKKLLL自信心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JJJKKKLLL理解别人思路、与同伴交流的意识JJJKKKLLL在知识、方法等方面收获的程度JJJKKKLLL同组互评本节课发言质量JJJKKKLLL本节课团结合作意识JJJKKKLLL本节课实验操作情况JJJKKKLLL七、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和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特色说

15、明1.依学设计关注与利用学生的前认知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纸张学生很熟悉,纸张的一般性质可以由学生说出、由学生完成观察。2.探究技能不同搭建难易适度的脚手架 本节课,我是以主要探究技能的不同来设计脚手架的。常见纸张性质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观察技能,是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调查技能,学生需要设计合理方案并实验。3.记事文化突破有限时空记事方式的发展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材料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技术的革命。所以,应当使学生树立这方面的认识。(二)教学反思:1.本节课实验选材和环节设计上的优点,反思如下:(1

16、)实验材料的选择具有代表性,而且数量合适科学课成败与否,实验材料是关键。最后,我以准备研究的纸张性质、学生日常使用情况和实验预设时间为依据,确定了五种有共性也各有特性的纸。(2)探究活动中突出对比实验的特点探究活动贯穿始终,在重难点地方设计对比实验,以获得清晰的实验结果。由此,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不能存在模糊,应严谨、清楚,逐步形成科学素养。2.本节课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对比实验的操作与设计不够严谨探究吸水性实验的方案合理,但是没有考虑到学生如何操作才能保证五张纸条同时浸入水中以及浸入相同长度,所以实际教学中出现偏差。(2)探究过程,应该更“放手”吸水性和结实程度的方案设计有难度,当学生出现漏掉一个或几个细节时,我总是急于给出建议或打断思路去引导他们,这是不对的。我们始终要保持清晰地认知:科学学科教学课堂上,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最重要的。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