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名家1.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3380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山水画名家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国山水画名家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国山水画名家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国山水画名家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国山水画名家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山水画名家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山水画名家1.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链接:黄公望,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后入“全真教”,又叫大痴道人等。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首。黄公望的绘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画史将他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著山水诀,阐述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溪山雨意图、剡溪访戴图、富春大岭图等传世。,富春山居图背景,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每天不思茶饭的观赏临摹。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

2、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前者称“子明卷”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直到近代学者翻案,认为是乾隆皇帝搞错了。“剩山图”今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时节“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秀丽景色。富春江两岸峰峦坡石,树木苍苍,疏密有致地生于山间江畔、,村落、平坡、亭台、渔舟、小桥等散落其间。董其昌称道,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确给人咫尺千里之感。墨色浓淡

3、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浙江博物馆藏 剩山图,“剩山图”今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为“无用师卷”。,富春山居图,链接:关仝,关仝(约907-960间),五代后梁画家。一作关同、关穜。画山水早年师法荆浩,刻意学习,几至废寝忘食。他所画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气势。北宋米芾说他“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关仝在山水画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荆浩的格局,而显露出自己独具的风貌,被称之为关家山水。他的画风朴素,形象鲜明突出,简括动人,被誉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关仝工画山水,早年师荆浩,

4、刻意力学,晚年有出蓝之誉。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渔市山驿,使其见者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不复有市朝抗尘走俗之状。笔法简劲,气势极壮,石体坚凝,山峰峭拔,杂树丰茂,有枝无干,时称“关家山水”,与荆浩并称“荆关”,与李成、范宽形成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三个主要流派,并与荆浩、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四大山水画家。,关仝艺术特色,此图带有鲜明的北方特色。巍峰耸立,瀑布高悬;坂垅、冈阜、峦岭,自近及远盘礴而上;楼阁掩映,远山迷朦;气势堂堂,景意幽深。图中强调的是山和溪,山作正面主峰突危,两峰环抱之。山势直立,占构图中轴线,相当稳定。全图用勾染和皴法的技巧来表现,笔力坚挺,用墨厚重,染晕次甚

5、多。整体效果与北宋范宽作品相似,具有北方中原地区高山巨壑宏传劲拔的共同特色。,山溪待渡图,图中间一条从左向右斜下的河流,将画面分割成Z字形构图:河右群山叠嶂起伏,有寺庙隐现。向上以“高远法”画一巨峰,突兀高耸,形似卷云,乃郭熙卷云皴之先声,这是关陕山川的一大特色。一桥连接两岸,桥上及左岸有行旅之人,或骑驴,或步行,沿山路向下,点出“行旅”主题。下面以“平远法”展开茅屋野店,有行游客或穿行其中,或休憩饮茶,有妇人生火煮水,店后有猪圈,空地上有儿童匍匐嬉戏,鸡、犬游荡于旁,一派平淡和谐的生活场景。,关山行旅图,链接:郭熙,郭熙,北宋(1023-约1085),字淳夫。熙宁(1068-1077)间为图

6、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间(10681085年)。工画山水寒林,宗李成法,山石用“卷云”或“鬼脸”皴法,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力劲健,水墨明洁。布置笔法独树一帜,早年巧赡致工,晚年落笔益壮,常于高堂素壁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烟变幻之景。,早春图,郭熙遍览历朝名画,“兼收并览”终于自成一家,成为北宋后期山水画巨匠,与李成并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郭还精画理,提倡画家要博取前人创作经验并仔细观察大自然,他观察四季山水,有“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之感受,在山水取

7、景构图上,创“高远、深远、平远”之“三远”构图法。,主要作品:宣和画谱著录御府藏其作品有奇石寒林图古木遥山图烟雨图晴峦图幽谷图平远图等30件。传世作品有元丰元年(1078)作窠石平远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幽谷图轴藏上海博物馆;溪山访友图轴藏云南省博物馆;树色平远图卷藏美国大都会美术馆;早春图轴、关山春雪图轴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著有画论林泉高致,为其子郭思纂集,为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早春图表现的正是如笑的春山。不同於范宽迥然三段的严峻构图,却多了一股微妙的气氛,柔和了物象,也统合了全画远近、深浅的空间感,塑造出可游可居的理想山水。,早春图,此画写深秋山水。凌云而出的

8、高山,清冽的溪水,巨石突兀,长松乔木,点缀着寻幽访友的高士,表现了寄情林泉的雅兴。画幅右上方有作者楷书“臣郭熙”三字款识,应系在画院奉旨所作,此图笔墨秀劲章法严整,绘制年代应在早春图之前,是现存郭熙传世绘画中的早期之作。,溪山访友图,北宋画家郭熙在他的著名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中提出的。文曰: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链接:“三远”构图法,“三远”法,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指的是在一幅画中,可以是几种不同的透视角度,表现景物的“高远”、“深远”、“平远”。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三远法下过这样的定义:“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

9、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就是一种散点透视法,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打破了一般绘画以一个视点,即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俯视的境界,塑造的是“山随平视远”的那种艺术效果。元代赵孟頫的水村图卷,使用的便是平远法。场景开展,描绘了沙渚村舍、渔舟出没、丘陵长堤、岸柳塘苇的江南清旷平远景象。,元 赵孟頫 水村图卷,元代的倪瓒江岸望山图,以一种极其简洁的笔法描绘了平远风光,正如题画诗所云:“江山春风积雨晴,隔江春树夕阳明。疏松近水笙声回,青峰浮岚黛色横。秦望山头悲往迹,云门寺里看题名。蹇余亦欲寻奇胜,舟过钱塘

10、半日程。”,江岸望山图,高远,就是“自山下仰山巅”,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山势。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以高远法的构图方法创作的成功之作。他的艺术特色,除了用笔雄强、坚实之外,还善于以仰视的手法,表现山峰的高远,正如赵孟頫所评:“山势逼人。”,范宽 溪山行旅图,深远,就是“自山前而窥山后”。王蒙作青卞隐居图是以深远见胜的杰作。作品纵141厘米,横42.2厘米。青卞山本是江南不起眼的小山。王蒙以三远法加以夸张,为了突出一个“隐”字,作者以“S”形的连续取势,以重山复岭、密树深溪等景象的交替组合来增加山势的深度,沿着溪流的寻索,几经曲折方能在山坳的深处见到一座草堂,其中,有一人依稀可辨,这

11、抱膝倚床而坐者正是画中的主题人物;隐居者。青卞隐居图的成功,就在于塑造了一个深邃莫测的深远空间。,王蒙 青卞隐居图,中国古代山水画所追求的就是“远”字。顾恺之画云台山记曾谈及:“西去山,别详其远近。”宗炳画山水序也谈及:“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三远法的确立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成熟的一个体现。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把人的视线引发开去,导向无限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创造性。,链接:贺天健,贺天健,原名贺骏,又名贺炳南,字健叟,别署健父、阿难、让乡里人、干干、江东纬萧者、纫香居士、百尺楼头一丈夫、开天楼主、梦苑。现代著名山水画家、书法家。,贺天健的国画糅合了西洋油画

12、技法,风格豪放跌宕,富有时代气息,作品东风吹到好江山曾获世界美术博览会一等奖。出版画册有贺天健画集、贺天健山水册等,著有学山水画过程自述一书,另有作品300件捐藏上海中国画院。,链接:巨然,五代南唐、北宋画家,僧人。擅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有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山居图等传世。,层岩丛树图,是图绘江南烟岚松涛,矾头重叠;深谷里清泉奔涌,溪畔浓荫森森;沿着曲折的山脊,是一片片浓密的松林,“

13、丰”字形的松树随风摇曳;沟壑里聚起的团团云雾,缓缓地向上升腾,掩映其中的屋宇楼观如置仙界之中;山瀑下置一水磨磨坊,近景溪上架一木桥,把进山的曲径与画外的世界连接在一起;磨坊与木桥间溪畔的茅舍中,一白衣高士正临溪听着这万壑间的松风,屋后一红衣童仆似正捧来香茗,这一传神之笔,在这世外桃源里留下了人间的烟火。,万壑松风图,画上主峰居中,这是五代宋初的典型构图。山峰石少土多,气势显得温和厚重。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气势雄强的画风,趣味完全不同。中部,山间谷地,密林之中茅屋数间,一条蜿蜒的小路,绕过柴门,通往深谷。茅屋中依稀可见一人坐于蒲团之上,右边一人侧身对坐,大约就是问道者。山高密林,寂然无声。正是谈

14、禅论道,修身养性的极佳妙境。画面下段,坡岸曲折,树木偃仰多姿,水边蒲草,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摆,多少体现出秋爽的感觉。,秋山问道图,链接:李思训,李思训(651-716,一作648-713)唐代杰出画家。字健。唐宗室孝斌之子。以战功闻名于时。曾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李思训画风精丽严整,以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作山水,细入毫发,独树一帜。在用笔方面,能曲折多变地勾划出丘壑的变化。法度谨严、意境高超、笔力刚劲、色彩繁富,显现出从小青绿到大青绿的山水画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宣和书谱记载尚有山届四皓、春山图、海天落照图、江山渔乐、群山茂林等十七幅,现在仅见江帆楼阁图和九成宫纨扇图。,图的上方是浩渺的

15、江水,近处满勾细密的鱼鳞纹,渐远渐渺茫。近岸有一叶渔舟,天边则有二片风帆远去。下方是江边坡岸,山峰耸立,长松秀岭,密树掩映,山径层叠,有碧殿朱廊曲折其间。画七人,一人于廊内,二人于坡岸赏景,另四人则沿山径而来。主人骑马,三仆或挑担、或提物,簇拥前后。人物描绘工致,形神兼备,延续唐代绘画的辉煌。,江帆楼阁图,九成宫纨扇图,链接:米芾、米友仁,米芾,米芾,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米友仁是北宋书画

16、家米芾的长子,深得宋高宗的赏识,他承继并发展米芾的山水技法,奠定“米氏云山”的特殊表现方式,就是以表现雨后山水的烟雨蒙蒙、变幻空灵而见称。其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早年以书画知名,工书法,虽不逮其父,然如王、谢家子弟,却自有一种风格。,米友仁作品-远岫晴云图,米芾珊瑚帖,米芾春山瑞松图,宋 米友仁 云山墨戏图卷,链接:倪瓒,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居士。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有清閟阁集,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季四家。作品有松林亭子图(1354)、渔庆秋霁图(1355)、怪石丛篁图(1360)、汀树遥岑图(1363)、江上秋色图(1368)、虞

17、山林壑图(1371)等,倪瓒擅山水、竹石、枯木等,是元代南宗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其作品以纸本水墨为主。其山水师法董源、荆浩、关仝、李成,加以发展,画法疏简,格调天真幽淡。倪瓒论画主张抒发主观感情,认为绘画应表现作者“胸中逸气”,不求形似,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画作有:江岸望山图、竹树野石图、溪山图、松林亭子图、幽 寒松图、秋林山色图、春雨新篁图、小山竹树图等。有水竹居图、容膝斋图、渔庄秋霁图、虞山林壑图、幽涧寒松图、秋亭嘉树图、怪石丛篁图、竹枝图、溪山仙馆、霜林湍石等传世。,倪瓒成就画,倪瓒工书法,擅楷书,他的书法作为在野的高人韵士,参禅学道,浪迹天涯,以一注冰

18、雪之韵,写出了他简远萧疏,枯淡清逸的特有风格。倪瓒传世作品有三印帖、月初发舟帖、客居诗帖、寄陈惟寅诗卷、与率度札、与良常诗翰、与慎独二简、杂诗帖等多种。,倪瓒成就书,倪瓒生活于战乱的环境中,想逃避现实,放弃田园产业,过着漫游生活。“照夜风灯人独宿,打窗江雨鹤相依”,就是他生活的写照。不过他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他在寄顾仲瑛诗中说:“民生惴惴疮痍甚,旅泛依依道路长。”他不隐也不仕,漂泊江湖,别人都不了解他,他也不想被人了解。倪瓒的诗造语自然秀拔,清隽淡雅,不雕琢,散文也一样。著有清閟阁集15卷。,倪瓒成就诗,幽涧寒松图,幽涧寒松图描绘了疏朗的树丛,平缓的土坡,茫茫的远山,层叠的寒泉;山峦以侧锋干

19、笔皴擦而成,浓淡交迭的墨色令土山石坡刚柔相济,形简意繁。树木用中锋细笔描绘,取松疏姿态,树叶用松针点,树干上的疤节点以浓墨,四周用淡墨渲染,将此疏林坡岸,浅水遥岑之景烘托得极富生趣。全画笔法松秀简淡,意境荒寒,枯笔淡墨,蕴藉超脱之志,着墨不多而耐人寻味。,倪瓒霜林湍石,图中景物寥落,溪涧湍流,岸边杂树三五株,背景空无一物,水天一色,意境荒寒,超然出尘。山石墨色清淡,笔力峭拔,渴笔侧锋作折带皴,干净利落而富于变化。树木用墨稍润,并以重墨加以强调,水墨运用已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倪瓒霜林湍石,链接:王蒙,王蒙(1301-1385),元朝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升

20、、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综合出新风格。王蒙能诗文,工书法。尤擅画山水,得外祖赵孟頫法,以董源、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仅次于黄公望,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对明清及近代山水画影响甚大。,葛稚川移居图 元.王蒙,王蒙创造的“水晕墨章”,丰富了民族绘画的表现技法。他的独特风格,表现在“元气磅礴”、用笔熟练、“纵横离奇,莫辨端倪”。画史绘要中说:“王蒙山水师巨然,甚得用墨法”。而恽

21、南田更说他“远宗摩诘(王维)”。常用皴法,有解索皴和牛毛皴两种,其特征,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笔,以用笔揿变和“繁”著称;另一是用“淡墨钩石骨,纯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绝无余地,再加以破点,望之郁然深秀”。董其昌曾在他的作品中题词:“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传世的代表作青卞隐居图、春山读书图,上海博物馆藏;葛稚川移居图夏日山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秋山草堂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代表作品还有湘江烟雨图、深林叠嶂图等。诗文、史学亦精。今存诗集草堂雅集,青卞隐居图,秋山草堂图,深林叠嶂图,秋山草堂图画高山崇岭,茂树清淡,山脚草堂临水,水际荻花萧瑟堂内隐者怡然自得。表现出江南自然山川的湿润,创造

22、出蓊郁深秀、浑厚华兹的境界。,秋山草堂图,秋山草堂图,链接:张彦远,张彦远(815907年)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出身宰相世家,曾任舒州刺史、左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大理寺卿。家藏法书名画甚丰,精于鉴赏,擅长书画,无作品传世。著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彩笺诗集等。,张彦远出生在三代相门,钟鸣鼎食的宦族,其家又世代喜好和注意书法绘画的艺术实践和收藏鉴赏,拥有大量的古今字画佳作,几乎可以与皇室的收藏媲美。张彦远喜爱书画收藏鉴赏及书画理论、书画史著述。他自云:“余自弱年鸠集遗失,鉴玩装理,昼夜精勤。每获一卷,遇一幅,必孜孜葺缀,竟日宝玩。可致者必货敝衣,减粝食。妻子僮仆切切嗤笑。爱好愈笃,近于成癖。每清晨闲景,竹窗松轩,以千乘为轻,以一瓢为倦。身外之累,且无长物,唯书与画,犹未忘情。既颓然以忘言,又怡然以观阅。”这段自述真实地反映出张彦远对书画艺术热爱之深和在体验艺术的神奇境界时超然物外的胸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