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3503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导学案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导学案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学案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庄中学 九 年级 历史 导学案编制黄包绸韩 瑞审核王虎兵审批许一波课题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使用时间2013-9-1编号1班级姓名组别等级学习目标1. 了解南方古猿,爪哇直立人,三大人种的形成,氏族社会。2知道并理解形成人种差异的原因。3明确劳动不仅改造了世界,而且创造了人类本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习重点1、南方古猿和爪哇直立人。2、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学习难点氏族社会经历先是母系阶段后是父系阶段的原因。学 案导 案【依案自学 自主探究】一、原始人类的出现1、19世纪,英国学者达尔文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指出人类和现在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 。人类是从 进化而来的。2、迄今为止

2、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则出土于。最初在非洲南部地区发现的 ,乃是今天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在人类形成的过程中中, 起了关键的作用。4、今印度尼西亚境内出土的 ,是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二、三大人种的形成1、随着体质形态进化的基本完成,原始人类开始缓慢地出现了人种的分化,最后分别演化为 、 、 三大分支。2、造成人种差异的主要因素:各地区 的不同是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各人种毛发、肤色等体貌特征的差异,就是他们适应各自环境演化的结果。三、氏族社会1、氏族是由起源于同一祖先的人们按 组成的较为紧密的社会集团,氏族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 。氏族经历了 和 。2、父系氏族社会晚

3、期,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逐步加剧,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贫富分化产生,阶级出现。氏族制度开始解体,人类逐渐向 迈进。注解: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集中问题 进行探究】 思考: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有什么异同? 【分组合作 讨论释疑】 讨论:为什么先是母系社会后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让学生组内讨论交流、解它组疑难、形成展示材料 【学生展示 总结归纳】 史前时期的人类原始人类的出现:非洲南方古猿 是人类已知的直系印尼爪哇直立人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三大人种: 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人种差异原因: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人种分布:略氏族社会:

4、母系氏族: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1、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出土于【 】A、亚洲 B、欧洲 C、美洲 D、非洲2、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是( )A、爪哇直立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3、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 【 】 A、氏族 B、部落联盟 C、原始人群 D、乡村4、下列现象符合母系氏族社会特点的是 ( ) A、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B、男子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C、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产生 D、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5、关于史前时期的人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人类最早的起

5、源地很可能是在非洲大陆 B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晚期猿人就是直立人C、母系氏族时期没有形成稳定的家庭 D、父系氏族社会晚期的氏族内部成员人人平等6、材料一 诗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样写道:“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棕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的眼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材料二 古代希腊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中,有一位最早从混沌状态下分离出来的大地女神该亚,相传她生下乌刺诺斯(天)、蓬托斯(海)以及许多其他神灵,当时她的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1)材料一中“黑色的眼睛,黄色的皮肤”说明中国人是什么人种?(2)目前世界上有几大人种?人种的差异是在什么时候显现出来的?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反映了氏族发展过程中哪一个阶段的婚姻状况?此时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何人?(4)这一阶段后来被哪一阶段所取代?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检查预习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引导 学生 讨论帮助学生 归纳教师提新知,进行归纳,依教学目标选择练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