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间文学.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3875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民间文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方民间文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方民间文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方民间文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方民间文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民间文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民间文学.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方民间文学,银壶酌酒,老幼皆醉,玉案呈肴,齿颊留芳,奇童戏客,童子不知道理,据案大嚼,老叟有何才学,满嘴胡言,瓯剧:高机与吴三春,瓯剧:为浙江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称“温州乱弹”。是流行在浙江南部温州一带的古老剧种,它以“书面温话”作为舞台语言,原称“温州乱弹”,因温州地处瓯江下游,古称“东瓯”,又得名瓯剧。其中以高机与吴三春为代表作。,高机与吴三春是一个在浙南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一对青年男女为了冲破封建桎梏而双双殉情,被喻为浙南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天兴潭上游的龙头岭住着一对夫妇,男的叫阿龙,女的叫龙嫂。阿龙嫂已经四十出头了,可还没有生过孩子。有一天,阿龙嫂在山上采茶叶,口渴

2、时,在漩水井里喝了几口水。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几个月后,阿龙嫂生下来的是十条像蛇又不像蛇的东西,在地上乱爬。阿龙伤心极了,拿起斧头就砍。一条、两条、三条.当他砍到最后一条时,那小东西一跳,只砍去了一段尾巴。这事被阿龙嫂发觉了,求阿龙放生。他们来到溪边,仔细凝视着,只见它的头上,长着一对嫩嫩的角,原来是一条龙。说也奇怪,小龙懂人事似的,向阿龙嫂点点头,然后恋恋不舍地顺流而下了。阿龙嫂回到家里,老是想念着这条小龙,她就把奶挤到碗里,倒入小溪,去喂小龙。再说小龙顺水游了一天一夜,冲入了天兴潭。小龙太小,还不会捕食鱼虾,肚子非常饥饿。正好这时,一股乳白色的细流,流到了它嘴边。它喝了一口,香

3、喷喷,甜津津,味道很好。它知道是妈妈送来的奶水,心很是感动。阿龙嫂呢,也想念小龙,常常在梦里看见它在深潭里翻滚游戏。,嵊州民间故事之天兴潭,过了二十年,小龙已长成大龙,样子十分威武。有时候,他发起威来,狂风骤起,洪水暴涨,冲走千钧大石,拔起百年老树。清明到了,小龙准备给母亲上坟,觉得应该显示出龙的威风来。舞龙头,黑云翻滚;张龙甲,冰雹倾泻;一霎时,山摇地动,树折屋倒。千万人畜,被砸得半死不活;无数庄稼被打得七零八落,老百姓遭受了一场大灾难。阿龙嫂听到了百姓的哭声,知道自己的孩子又闯祸了。她一听见断尾巴龙,就又流眼泪,又训斥说:“以后你得牢牢记住;一定要善善地来,善善地去。你若旧性不改,我就不要

4、你来上坟了!”,断尾巴龙被母亲训斥的事,一下子在人间传了开来,老百姓都很高兴。但又怕断尾巴龙野生也长,放荡不羁,把母亲的吩咐忘记了。因而每当龙风龙雨来时,就忙在灶里烧起火来,让断尾巴龙看到烟囱冒烟,知道下面住着老百姓;同时又在门口挂起秤来,“秤”与“忖”同音,意思就是要断尾巴龙忖一忖母亲的嘱咐。而这条断尾巴龙也确有灵性,一看到下面千家万户的“烟”和“秤”,风暴就马上收敛下去。所以直到现在,嵊州西乡一带,每当出现龙风龙雨时,还留着烧烟和挂秤的风俗习惯。,嵊州嶀山传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们今天只能从方志剡录中读到“萧衍经嶀山,与嶀家姑娘为婚,后别嶀娘入齐,南面发诏征之,山上有宣诏

5、亭。”王公嶀山赋曰:“梁王别室,归建业以登天”,又曰:“皇书亭畔,又看麖滞之踪”,这些语焉不详的文字,留给我们太多想象和追寻的空间。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南窗北牖挂明光,幄帷绮帐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写下这首感情缠绵、风格绮丽、语言平易的言情诗时,诗作者正忘情地徜徉在浙东名山-嶀山。时间定格在公元493年暮春的一天。年近而立之年的萧衍(464-549年),是汉代名相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他从小就很勤奋,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教育,“少时习周礼,弱冠穷六经”。史书称他:

6、“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这个英武的年轻人可真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全才。因闲暇时熟读谢公山居赋等佳作,又慕王羲之、王献之之书法盛名,萧衍对古剡山水可谓神往久矣,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这位来自京城的青年才俊,遇到了一位清纯但不失秀美、羞涩却蕴涵文静的嶀家姑娘。美好的时光总是显得短暂,身边虽然有贤惠的嶀娘和清醇的香茗相伴,但朝廷给他的假期已满,他该走了。开创南梁、登上帝座的梁武帝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了。这个多情的皇帝面对后宫如云的美女,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是他的痴情?还是嶀家姑娘的美丽与贤惠使他难以忘怀这段发生在嶀山的奇缘?他派使臣带着诏书日夜兼

7、程前往嶀山,征召他魂牵梦绕的娇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们今天只能从方志剡录中读到“萧衍经嶀山,与嶀家姑娘为婚,后别嶀娘入齐,南面发诏征之,山上有宣诏亭。”王公嶀山赋曰:“梁王别室,归建业以登天”,又曰:“皇书亭畔,又看麖滞之踪”,这些语焉不详的文字,留给我们太多想象和追寻的空间。而今梁诏亭与嶀娘宅早以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而当年(公元507年,梁天监六年)由梁武帝拨巨资扩建的剡东隐岳寺,即今新昌大佛寺,端的是金碧辉煌,风光更胜当年。剡溪依然靓丽,嶀山依然苍翠。这座嵯峨的名山是那么古老又那么年轻。故事讲完了,但故事依然在发生着,宁波甬剧用宁波地区方言演唱的戏曲剧种。属于花鼓滩簧声

8、腔。它最早在宁波及附近地区演唱,当时称“串客”,1880年“串客班”到上海演出后又称“宁波滩簧”,1924年“宁波滩簧”在上海遭禁演后称“四明之戏”,1938年上演时装大戏后又称“改良甬剧”,直到1950年,这一剧种才正式定名为“甬剧”。,宁波甬剧简介,特点甬剧音乐曲调丰富,共计约有九十种。主要有从农村田头山歌、对山歌演化而来的“基本调”,从宁波乱弹班中带来的“月调”、“三五七”、“快二簧”、“慢二簧”及四明南词和一些地方小调。甬剧基本调(也称老调)主要用于塑造人物,表现人物较复杂的思想表情。叙述故事情节。小调则用来作为情节片段之间的穿插。,天要落雨娘要嫁,相传清朝时候,浙江鄞县有个寡妇林氏,

9、家贫如洗,靠三亩薄田抚养独子杜文。有一年连日大雨,水将成灾,林氏粮尽路绝。好心的陈四娘从中作伐,劝林氏改嫁江西珠宝商周厚德。杜文闻讯,求母苦守;林氏进退维谷,与子相约:若天晴,稻禾得救则守,若下雨,为儿活命则嫁。然而天不作美,非但大雨不止稻禾尽淹,族长杜太公又趁火打劫,霸占了他们母子唯一的三亩薄田。林氏山穷水尽,只得改嫁。杜文伯父杜袭礼以为有辱门风,与族长在林氏成亲之日,抢走杜文。林氏既嫁,念子心切,临去江西之日,等候其子于村口。杜文因受袭礼影响,不敢受母赠银,竟一别而走。林氏无奈,只得以纹银百两,相托宗叔杜八哥暗中照应杜文。十九年后,杜文改名杜宗书,幸亏其母托付八哥之银,度过灾荒,上京赶考得

10、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但想起其母改嫁之事,犹以为耻。某年春闹,宗书亲为主考,不意新科进士中有周麒、周麟两人。据其乡贯年龄,父名母氏,恰是其母林氏与后夫所生之子,以为有失官本,偏偏其事为副主考杜副官所知,恶意讽刺,杜宗书羞恨交集,决意赶至江西为娘“祝寿”。林氏寿诞之日,合家喜气洋溢,杜宗书假扮乞丐;为母祝寿,林氏惊喜万状。谁料宗书却拿出“祝词”羞辱其母失节。林氏见此,一腔悲愤,怨抑难伸,乃谓“不意子孙荣贵,我乃得此下场”,遂含恨自尽。及至八哥赶到,历述林氏当年为儿一番苦心,痛斥宗书不孝不义,宗书已悔恨莫及!,台州府民谣是流传于台州府城临海城关民间的口头文学。自西汉立回浦县以来,临海古城居民在长期

11、的生产生活中,用短小精悍、易于传颂、针砭风剌的语言加工概括,利用民谣这种口头文学形式表达对生活和社会的一种认识、一种情绪和一种智慧。它既能吟诵,又能抒情,有一定的韵律,折射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和风俗表征。随着岁月的更替,台州府城民谣内涵不断丰富,语言日益生动。台州府城民谣内容丰富,主要可分知识教育类如麦杆谣、燕谣等,劳动生活类如斗虫谣、哄囡谣等,游戏娱乐类如摸盲谣等,地名景别类如走八寺、行路谣等。台州府城民谣与古城人民的生活习俗紧密相连,保持着鲜明的土话特征,是爱乡教育、传承生活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江南地区生活习俗发展、沿袭、探索其内在联系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台州府城民谣,刘阮采乌药遇

12、仙 远古时代天台有仙,外地人都非常向往。天台有个桃源洞。嵊县新昌有两个后生到天台山采乌药,一路上采了十三日,采到没有人烟的地方,粮食已经吃完,筋疲力尽,饿昏了。这时,看到山上有一棵桃树,结了许多桃子,两个后生摘来桃子就吃,马上有力气了。再往下走,看到一条大溪。忽见溪水里飘着菜叶,后生想,近地肯定有人家。于是走向溪边,见溪里流着一钵胡麻饭,两个后生捞起胡麻饭,拼着吃了。抬头只见对面有两个绝妙的女子,一个穿红,一个着绿,向两后生招手,叫他们过去。水太深,过不去。红姑娘解下自己的腰带从溪的对岸抛过来,马上变成一座弓桥,两个后生就从桥上走过去,跟着两个女子走过一个弯,来到了一个开阔地,上面有座漂亮的房

13、子,房前屋后种满药草,气候如同三八九月,不冷不热,当晚两后生被招亲。从此,白天他们一同采药,夜晚弹琴跳舞。一日,他们照样出门采药。突然树上布谷鸟叫了起来,“归家,归家。”声音非常悲切。两后生忽然想起离家已久,家里肯定挂念。于是两女子送两后生带着满筐乌药等草药出山。出了山,走的路感到很陌生。到家里看看都不如出来时的光景,全变了,找不到家。后生想了很久,只想起自己家门口边有一个半边捣臼。找到了半边捣臼,可家里人一个都不认识。后生向一个白胡须老倌打听,白胡须老倌告诉后生,他听爷爷说,爷爷的太太公到天台山采乌药后一直没回来。于是,白胡须老倌查了族谱才晓得他的七世太太公就是眼头前的两个后生。后生这才如梦

14、初醒,原来自己在天台山采乌药时碰到神仙了,真是“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啊。过几天,两个后生又进山,一直没有回来。,三十六行说唱,仙居三十六行说唱表演,是歌颂劳动、赞美劳动以说和唱为主体的曲艺表现形式。主要流行分布在仙居县的厦阁镇、安岭乡。说唱与扮相基本保持着原始韵味和风貌,为仙居所特有。唱词和说词多为方言和地方小调,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百姓喜爱。清中晚期,仙居的艺人们始说唱、扮演三十六行。民国时期,曾一度鼎盛。说唱表演者达150多人,俗称“人会”,因此成为传统说唱表演艺术。三十六行是大型团队说唱表演,表演者分别说唱表演某一行业。说、白、唱、词幽默风趣,脍炙人口,深含哲理和讽刺。阵容庞大,气势恢弘。情感强烈,情趣横生,语言生动活泼,风格热烈明快。表情动作夸张传神、滑稽可笑。色泽绚丽斑斓,阵式变化多端。三十六行说唱,是仙居民俗活动的载体,和喜庆佳节或庙会水乳交融。丰富了民间生活,是民间生活鲜活的点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