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血疗法的临床应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4134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血疗法的临床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自血疗法的临床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自血疗法的临床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自血疗法的临床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自血疗法的临床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血疗法的临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血疗法的临床应用.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5/24,1,自血疗法的临床应用,山西省商业供销职工医院 程鹏,2023/5/24,2,理论基础,自血疗法就是把患者自身的血液,从静脉血管内抽出来,再经皮下注入病人自身,从而刺激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反应,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达到调理人体内环境,降低机体的敏感性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2023/5/24,3,穴位注射,穴位注射又名水针,就是以中医经络学为基础,将药水注入穴位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刺激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故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疗效。自血穴位注射就是将以上两种疗法有机统一,以达到更好的疗效。,2023/5/24,4,

2、操作技术技术操作程序及要求1.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符合职业要求 2.评估:(1)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取得患者合作,同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3)合作程度:对该项操作的认识程度 接受程度 年龄及沟通能力,2023/5/24,5,输入小标题,3.操作过程:(1)携用物至床旁并核对(2)嘱患者配合护士指导并及时向患者反应自己的感觉和不适(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露出合适的采血部位,选择合适的血管,并将治疗巾置于其下,2023/5/24,6,(4)选择血管,用止血带在采血部位上方6-8cm处打一活结,常规消毒皮肤,告知患者进针时勿动,以免刺破血管,嘱患者握

3、拳,取5ml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度刺入静脉内。(5)见血后抽取所需血量2.5-3ml备用,嘱患者松拳用干棉签轻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按压穿刺部位片刻至不出血为止,询问患者的感受,指导患者正确的按压方法。(6)协助患者暴露注射部位,正确选择穴位,做好标记,常规消毒皮肤后待干。,2023/5/24,7,(7)取出抽好的静脉血,更换针头,以保证进针顺畅,减少患者痛苦,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8)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以食指固定针栓,使针头与标记皮肤呈30-60度,迅速将针梗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刺入皮下后缓慢注射(9)注射完毕,用干棉签轻压穿刺处,迅速拔针,轻压皮肤片刻,202

4、3/5/24,8,(10)再次核对患者,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肿胀和渗血(11)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2023/5/24,9,4.操作后处理:(1)协助患者根据病情取舒适体位(2)用物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相应处理(3)护士洗手(4)记录操作时间、内容签全名。(6)效果评价:(1)操作熟练,手法正确,患者痛苦小(2)治疗性沟通有效,患者感到安全 满意(3)无菌观念强,能认真执行查对制 度,2018-6-12,10,注意,自血疗法注射时要注意,穴位注射进针角度宜浅,10-15度为宜,进针二分之一左右,以见到轻微的皮下血肿小球即停止注射,严防血气胸的发生。穴位经注射后3天内禁止洗澡

5、。,2018-6-12,11,补充:静脉抽血法操作的并发症一、皮下出血发生原因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不够5分钟。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不对,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形平行;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垂直,不能达到止血目的。3.上肢的浅静脉抽血完毕后,因为上衣衣袖较紧,影响静脉回流,容易引起皮下出血。4.技术不过关: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可造成患者厌恶心理,情绪紧张,疼痛难忍,皮下出血。,2018-6-12,12,临床表现穿刺部位疼痛、肿胀、有压痛、肉眼皮下瘀斑。预防和处理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

6、在5分钟以上。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正确。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形垂直;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3.上肢静脉抽血,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上衣衣袖较紧时,要求病人脱去衣袖后再抽血,避免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皮下出血。4.提高抽血技术,掌握入针方法。5.如果出现皮下出血,早期冷敷,减轻局部出血和充血,冷刺激可使毛细血管收缩,防止皮下出血和肿胀。3天后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加速皮下出血的吸收。,2018-6-12,13,二、晕针或晕血 发生原因1心理因素:在接受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

7、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血晕针。2.体质因素:空腹或者饥饿状态,患者机体处于应急阶段,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短暂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血流量下降,发生晕针。3.患者体位:坐位姿势下接受抽血发生晕针,其原因可能与体位和血压有关。坐位时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少,心输出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脑部供血。4疼痛刺激:尤其是较难抽血的病人,反复操作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引起强烈疼痛,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发生晕针。5.个体差异;个别人见到血产生恐惧等紧张情绪,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

8、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或晕血。,2018-6-12,14,临床表现晕针或晕血发生短,恢复快,历经2-4分钟。1.先兆期:患者多有自述头晕眼花、患者多有自述头晕眼花、心悸、心慌、恶心、四肢无力。2发作期:瞬间晕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血压下降,心律减慢,脉搏细弱。3.恢复期:神志清楚,自述全身无力,四肢酸软,面色由白转红,四肢转温,心律恢复正常,脉搏有力。,2023/5/24,15,预防处理1.要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解释工作,有陪伴者可在患者身边扶持协助,给患者以心理安慰,教会病人放松技巧,尽可能做到身心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2.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散患者的注意力。3.协助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姿势,以利机体放松,尤其是易发生晕针或晕血患者可采取平卧位4.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操作应轻柔、准确,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刺激。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晕针或晕血时及时处理。6.发生晕针或晕血时,立即将患者抬到空气流通处或吸氧。坐位患者立即改为平卧位,以增加脑部供血,指压或针灸人中、合谷穴。口服热开水或热糖水,适当保暖,数分钟后即可自行缓解。老年人或心脏病患者,防止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部疾病等意外。,2023/5/24,16,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