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5132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9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陈越2009年5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二、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三、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指导思想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时获取知识的过程及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所谓“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法3、任务驱动法4、发现教学法5、合作学习6、主题学习,信息

2、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第一,讲授法要求教师上课生动第二,讲授法注重知识的趣味性和时效性第三,讲授课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参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2、实验法边讲边练式:教师把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每示范完成一个小任务,就由学生自己操作来完成相同的任务。先讲后练式:教师把整个任务操作完成,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3、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教师在课前设计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包括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本节课要求学习的

3、新知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也是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完成任务后就建构了本节课所要学的新知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3、任务驱动法(优势)(1)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有利于学生消除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3)有利于学生完整的掌握所学知识(4)有利于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思维(5)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最大提高(7)有利于突破教材框框的限制,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3、任务驱动法(任务设计)(1)任务设计必须

4、符合课堂的教学要求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2)任务设计要重视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3)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可扩展性(4)任务设计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5)任务设计要重视合作精神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3、任务驱动法(实施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分析任务。第二个阶段,是学生分解任务。第三个阶段,是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第四个阶段,是纠正错误和进一步优化。第五个阶段,评价反馈。第六个阶段,对完成任务过程的反思。,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4、发现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资料或情境自觉地主动地探索,从而不断发现问题和

5、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4、发现教学法(基本阶段)第一阶段,带着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实。第二阶段,建立假设。第三阶段,上升到概念。第四阶段,转化为活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4、发现教学法(教学过程)第一,“发现点”的引出。第二,围绕“发现点”展开讨论,提出多种设想。第三,对于每一种假设的分析和验证。第四,得出“结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5、合作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在一起通过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最终达到对知识的掌握的过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

6、术课程的教学方法5、合作学习(实施步骤)(1)学习准备。(2)分组。(3)任务设计。(4)明确的责任分工。(5)合作互补。(6)激发竞争。(7)定期检查作业进度。(8)多元评价。,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5、合作学习(分组类型)(1)结对子(2)新手/专家组(3)将全班分成两组进行辩论(4)随机三人组(5)同质分组(6)异质分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6、主题学习围绕一个本学科或其他学科中的学习主题开展学习比任务驱动更有实际价值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需要的时间更长应避免学习主题简单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三、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主题教

7、学目标理解活动过程评价,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主题(启发性论题)学生真正感兴趣在本学科中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课程目标与单元目标的关系用陈述句描述用问句描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三)理解活动的设计通过活动学生才能理解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单元学习不同阶段的活动初始活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活动终结性活动不同形式的活动讨论交流实践体验综合探究,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四)教学评价的设计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通过对活动的评价考察学生是否理解学习目标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评价的主体:自己、同学和教师各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完善学科评价系统,信息技

8、术课程活动评价,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组成:活动评价+单元评价活动评价是每一个单元中实践探究活动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的非正式评价。单元评价是每一个单元结束后的测试为主的正式评价。,信息技术课程活动评价,活动评价的要素每个活动评价都由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组成学生自我评价包括共性评价和个性评价。共性评价是对每类活动所共有的评价指标的评价。个性评价是对每个活动所特有的评价指标的评价。学生在每次活动后根据共性和个性评价指标对自己的活动质量进行自我评价。(4级等第制),信息技术课程活动评价,活动评价的要素教师在每次活动后对学生的活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百分制)学生的自我评价折算成百分制与教师评价按一定

9、比例相加即为每个活动的评价分值。,信息技术课程活动评价,活动评价的要素每个单元的活动评价由若干个活动评价构成整个课程的活动评价是各单元活动评价的加权组成。(根据单元在课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设定权重),信息技术课程活动评价,单元评价的方法每个单元结束后都应该有一个正式的评价单元评价可以是对一个完整作品的评价,还可以是正式的单元测验。单元评价用百分制表示。整个课程每个单元的单元评价进行加权。,信息技术课程活动评价,过程性评价系统网站,信息技术课程活动评价,过程性评价系统网站老师管理平台建立班级、设置课程和教材、确定活动项目的评价指标、确定单元测试题目、进行学生活动质量的教师评价。班级学生评价的汇总学生评价平台每次活动后根据评价指标进行自我评价每个单元学习后进行在线测试随时了解自己的课程评价情况,信息技术课程活动评价,评价系统网站老师管理平台系统管理员admin(123456),设置学校管理员学校管理员,设置任课老师任课教师,建立班级,管理评价Qyyz200810101-qyyz200810150,信息技术课程活动评价,评价系统网站学生评价平台修改口令学生注册每次活动后自我评价查看评价,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