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届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7单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6540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8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13届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7单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全国2013届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7单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全国2013届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7单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全国2013届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7单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全国2013届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7单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2013届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7单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13届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7单元.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0课时中国的交通第21课时 中国的农业第22课时中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七单元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七单元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七单元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20课时 考点整合,3.我国交通运输线总体分布情况:(1)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_。(2)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_。,强,大,小,安全文明网 2016文明驾驶考题安全文明考试网 2016文明驾驶模拟考试,第20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_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1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可分为两大组:东西向干线(横)和南北向干线(纵)。(1)东西向干线有三条(三横):由北向南分布,京包包兰线、陇海兰

2、新线、_浙赣湘黔贵昆线;(2)南北向干线有五条(五纵):自东向西依次为,京哈京沪线、_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2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若干交通运输线交叉或衔接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为旅客、货物办理中转、发送、到达等业务。如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徐州、兰州、成都、株洲等。,铁路,沪杭,京九,第20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3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则,1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即综合考虑运输价格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运量的多少等因素。2根据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选择。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不大而又远程的,多由_运送;容易死亡、变质

3、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_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_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_或铁路运输。,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第20课时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我国的铁路网,根据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总结我国重要铁路线及经过的省区和地形区。,第20课时 要点探究,【经典例题】例1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时速350千米,北京至上海运行时间5小时。结合图202完成(1)(2)题。,第20课时 要点探究,第20课时 要点探究,(1)京沪高速铁路沿途经过几个省级行政区()A4B5C6D7(2)京沪高速铁路通车后,可极大地减轻哪条铁路线的运输压力()A京哈线 B京广线

4、C京沪线 D京九线,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京沪铁路途经京、津、沪及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一共7个省级行政单位;京沪高速铁路北起北京南到上海,可极大地减轻京沪铁路的运输压力。,D,C,探究点二 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第20课时 要点探究,此外,有时还应考虑当地交通状况、时间要求及货物的性质等因素。,第20课时 要点探究,【经典例题】例2下列最适合航空运输的是()A在广州打工的利川民工回家 B两箱急救的药品从北京运到昆明 C3吨活鱼从太湖运到上海 D从宜昌出发游览三峡风光,第20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航空运输的特点是速度快、运输量小、运费高

5、。,B,变式题2011晋江 下列客货的运输方式选择正确的是()A从武汉运一万吨大米到上海水运 B从拉萨护送重伤员到北京铁路 C从天津塘沽运海鲜到北京航空 D从大同运煤到秦皇岛河运,第20课时 要点探究,A,解析 选择运输方式时既要看运输的目的,又要看货物的性质。还要考虑各种运输的运价、运速和运量。B选项中从拉萨到北京路途遥远,而且还要考虑是重伤员,所以应该是航空。C选项中从天津到北京距离很近,应该用公路。D选项中大同到秦皇岛,用河运不现实。,第21课时 中国的农业,第21课时 中国的农业,第21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1 我国农业的概述,1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2农业在国民经

6、济中的地位:_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第21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2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1东西差异:_mm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分为东部和西部。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_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_业为主,这里有我国四大牧区。,400,淡水,畜牧,第21课时 考点整合,西部地区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灌溉水源充足的平原、河谷和_地区。

7、2南北差异:8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1月_等温线通过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线把我国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绿洲,0,第21课时 考点整合,春,冬,花生,油菜,第21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气温和降水)、水源等。(2)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水平、市场需求、与城市工矿区的距离、交通条件、农业技术装备等。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山地、陡峭的丘陵林业;平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种植业;草原(降水少、牧草生长良好)畜牧业;河湖较多的地区_业。,渔,第21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4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农业面临的问题:人口压力大,耕

8、地面积少,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2对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如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长江流域的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南部的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_农业、特色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生态,第21课时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影响我国农业分布的因素,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_气候_是影响农业的最主要因素,从气候上看东西差异主要是降水量的差异,南北差异主要是气

9、温和降水量两者的差异,所以要把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与我国气候差异(气温和降水)联系起来。,第21课时 要点探究,【经典例题】例12011聊城 下图为我国部分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图中表示的经济作物分别是()A油菜、甜菜B甘蔗、棉花 C棉花、油菜 D甜菜、甘蔗,D,第21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图中经济作物分布应该考虑南北的气候差异。对于油料作物,北方是大豆、花生,南方地区是油菜;对于糖料作物,北方是甜菜,南方是甘蔗。,第21课时 要点探究,变式题1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普遍种植小麦和玉米,且是全国三大棉区之一,这个地区是()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B,解析 这是一

10、道典型的多条件限制选择题,如果逐个分析,四选项中位于暖温带的只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大部和华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地区,且普遍种植小麦和玉米,我国的三大产棉区为新疆、长江和黄河流域,综合以上分析,B选项符合题意。,探究点二 我国耕作制度的地区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耕作制度差异很大。具体来说,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大部分地区两年三熟,以长城为界,靠近秦岭淮河附近是一年两熟,而一年两熟与一年三熟以_南岭_为界。【经典例题】例22011福州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第21课时 要点探究,(1)我国东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A棉花B甘蔗 C小麦 D水稻(2)该区域农作物熟制是()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

11、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第21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由于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所以气温较低,一年只有一熟。,C,D,第21课时 要点探究,变式题22011茂名 看图,回答(1)(2)题。(1)图中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是()A种水稻 B种小麦 C种油菜 D种牧草(2)这种生产方式多见于我国的()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A,B,第21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的分布。图中景观是农民在田地里插秧的情景,土地类型是水田,所以判断此景观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探究点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就是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的优势,最大

12、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本地区特色农业,具体来讲就是“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粮则粮”。,第21课时 要点探究,第21课时 要点探究,【经典例题】例32011菏泽 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A山东省的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第21课时 要点探究,A,解析 我国的农业生产一定要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应该宜牧则牧,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会导致荒漠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只能破坏本地区的环境。

13、东北平原土地肥沃,但是由于热量和雨量的不足,不能种植甘蔗。,第21课时 要点探究,变式题32012亳州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A渔业 B林业 C畜牧业 D种植业,第21课时 要点探究,C,解析 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位于我国的半湿润区,降水较少,适合放牧。,第22课时 中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2课时 中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2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1 工业与我们,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国民经济的_产业。2工业的分类:重工业与轻工业。,主导,第22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2工业的空间分布,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我国工业分布_,从整体上看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1沿

14、海地区集中了我国几个最发达的工业基地(沪宁杭、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经济_区。2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3黄河流域是_开发的重要工业带。4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不均,核心,能源,第22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与传统工业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2)成本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3)产品

15、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_。,快,第22课时 考点整合,2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1)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一般要求在技术发达、知识密集、_聚集的区域。(2)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_分散、_集中的特点。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特点。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的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人才,大,小,第22课时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一般分析一个地区发展成工业基地的条件时,经常包括以下内容:地理位置及评价;资源条件分析:列举出本地的

16、资源及其产地;说明交通条件:包括内河、海运、公路、航空、铁路等形成的交通网络;科学技术水平分析;历史基础分析;农业基础状况分析。,【经典例题】例1上海宝山成为我国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优势是()A煤、铁资源丰富 B技术力量雄厚 C水运便利和广大的消费市场 D农业基础较好,第22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钢铁工业都建立在煤、铁等资源丰富的地区,这样可以降低原料和能源的运输费用。而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发展的条件则不相同,它是利用当地发达的交通,从安徽淮南、山西等地运煤,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铁矿石,同时上海还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市场广阔,有利于临海

17、型钢铁工业的布局。,C,变式题1读“我国某工业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第22课时 要点探究,(1)这个工业区是()A辽中南工业区 B京津唐工业区 C沪宁杭工业区 D珠三角工业区(2)关于这个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是位于我国东北部的一个老工业区 具有靠近香港和东南亚的区位优势 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 有京哈等铁路线,海、陆、空交通便利 A B C D,第22课时 要点探究,A,C,解析 通过读图,发现此工业区临渤海,有沈阳等工业城市,所以判断此工业区是辽中南工业区。本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而且历史悠久,这是此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第21课时 要点探究,探究点二 我国的四

18、大工业基地,第22课时 要点探究,1认识四大工业基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点我国沿海有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这四个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包括:(1)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近海运输便利,同时东部地区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全国各地,物资交流方便。(2)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丰富。(3)科学技术水平高:京津唐和沪宁杭技术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地区侨乡多,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等。,第22课时 要点探究,(4)四个地区有不少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5)东部沿海地区为我国农业经济发

19、达地区,能够为工业提供丰富的物质保证。2对比四大工业基地的不同,第22课时 要点探究,第22课时 要点探究,【经典例题】例2读“中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城市位于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是()A唐山B哈尔滨 C沈阳 D南京(2)有关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B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有()地理位置优越区内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著名的“侨乡”交通便利 ABCD,第22课时 要点探究,

20、C,B,B,第22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工业基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从图中能看出很多信息。比如位于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城市,从图中就能看出沈阳位于此基地。我国的工业基地,依据本地的优越性来发展适合本地的工业类型。每一个工业基地都具有的优势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第22课时 要点探究,变式题2下面是我国甲、乙两工业基地图(比例尺不同),据此回答(1)(2)题。,第22课时 要点探究,(1)下列关于甲、乙两工业基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工业基地的河流均属外流河 B当乙工业基地进入雨季时,甲工业基地正值伏旱 C甲、乙两工业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水稻、冬小麦 D两工业基地居民的食用肉、奶、蛋等产品主要来自农耕区畜牧业,C,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工业基地的环境条件。首先判断甲基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乙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C选项中辽中南工业基地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冬小麦一般分布在我国的黄淮海平原。,第22课时 要点探究,(2)甲、乙两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两地的能源都十分丰富两地加工制造业都靠近原料产地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两地均位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 A B C D,D,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靠近消费市场和便利的交通,这里矿产资源和能源不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