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姓氏和名号.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6734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的姓氏和名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古代的姓氏和名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古代的姓氏和名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古代的姓氏和名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古代的姓氏和名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的姓氏和名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的姓氏和名号.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的姓氏和名號,早期的姓是一種族號,是整個氏族的稱號。不少姓以“女”為偏旁,表明大概在母系社會就已經有姓的分別了。,姓氏的起源,班固在白虎通義中做了一個回答,他說:“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愛,厚親親,遠禽獸,別婚姻也。故記世別類,使生相愛,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者,皆為重人也。”,第一,姓是“記世類別”的,也就是說,早期的姓是一種族號。如黃帝,姬姓;炎帝,姜姓。第二,性有“別婚姻”的作用。實質上就是同一氏族內部的人不得通婚。第三,姓有“崇恩愛,厚親親”的作用。,班固的話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姓是的族號,氏是後來子孫繁衍,各個分支 的特有稱號。姓是不變的。而氏的變化

2、很大。氏,往往隔一兩代就可能發生變化。,以上情況都說明姓是不能變的,而氏則可以自立。,姓氏的关系和变化,自立有種種複雜的情況,比較常見的如下:,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解狐 臼季 以所居住的地名為氏,如:西門豹 北郭騷 南宮适(ku)百里奚 以官名為氏,如:卜偃 史墨 樂正克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楚莊(楚莊王之後,“莊”是諡號),戰國以後,人們往往以氏為姓,姓氏逐漸合二為一,到了漢代,通稱為姓,而且自天子以至於一般平民就都可以有姓了。,魯桓公的三個兒子慶父字仲,公子牙字叔,公子友字季,他們的後代分別以仲孫(後改孟孫)、叔孫、季孫為氏,成為魯國掌握實際政權的三大家

3、族,世稱“三桓”。,戰國以前,男子只稱氏,不稱姓。而女子卻必須稱姓。,爲了別婚姻,貴族婦女的姓比名更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則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華,出嫁以後如果要加以區別,就採用下列幾種方法:,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例如:齊姜 晉姬 秦贏 國姜(國,氏)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例如:秦姬 芮姜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趙姬(趙衰妻)棠姜(棠公妻)死後再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例如:武姜(鄭武公妻)穆姬(秦穆公妻)文嬴(晉文公妻)文姜(魯桓公妻),如果不需要區別時,可以在姓下加氏字的辦法

4、稱呼婦女。例如武姜被稱為姜氏。,這種辦法在封建時期一直被沿用,有的婦女連名號都沒有,只能稱為某某氏,在解放前的農村里也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古人的名號,古人有名有字,上古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命名。,男子二十歲成人舉行官禮時取字。女子十五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名和字的關係,名和字之間往往有意義上的聯繫。例如:宰予(字子我)端木賜(字子貢)冉耕(字伯牛)屈原(名平,字原)名和字甚至可以是一對反義詞。例如:曾點(字皙),古人的名和字之間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聯繫,其中一些聯繫時我們很難看出來的。,已經不容易看出來的。例如:顔回(字子淵)樊須(字子遲)只是偶然聯繫的。例如:孔子(名丘,字仲尼),周代貴族男

5、子字的前面常常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有時加“父”或“甫”表示性別。,用以上辦法構成的男子的全稱共三個字。例如:伯禽父 仲山甫 仲尼父 叔興父常見的可以省去“父”(甫)字,例如:伯禽 仲尼 叔向 季路有時也可以省去排行,例如:禽父 尼父 羽父,春秋時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之一是加“子”字,“子”字作為男子的尊稱。,例如:子產(公孫僑)子犯(狐偃)子胥(伍員)子有(冉求)子牛(司馬耕)子淵(顔回),以上的“子”有時可以省去,如:顔回(顔淵)冉求(冉有)司馬耕(司馬牛),上古時期,名和字連著說的時候,通常是先稱字,後稱名。漢代以後,則往往先名後字。,上古尊卑等級森嚴,尊對卑稱名,卑自稱

6、也稱名;,對平輩或尊卑則不能稱名,只能稱字,甚至連字都不能稱。,這種稱名、稱字表現尊卑關係的辦法一直沿用到後代。,別號(別字),別號可以是三個字或三個字以上,例如:白居易自號香山居士。,常見的別號也是兩個字,例如陸遊,別號放翁。,三個字以上的別號有時候也可以縮為兩個字,例如白香山。,諡號是固定的一些字,根據死者生前事蹟選用其中某一兩個字作為死者的諡號,一褒貶其善惡。,諡號可分為以下三類:,帶褒義的,如“文、武、昭、穆”等。帶貶義的,如“萬、幽”等。表同情的,如“哀、悼”等。,上古諡號多用一個字,但也有兩個字的,例如:周平王 齊桓公 秦穆公楚考烈王 趙孝成王 睿智武公後世諡號除黃帝外,大多用兩個

7、字,例如:文成侯(張良)忠武侯(諸葛亮)昭明太子(蕭統)武穆王(岳飛),由於選用的諡號實際是根據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決定的,因此往往不符合實際。,私諡是有名望的學者死後其親友門人所得諡號。,例如:東漢陳寔死後,去弔唁的據說有三萬多人,諡為文範先生。宋黃庭堅死後,門人諡為文節先生。,稱諡號也是一種表示尊敬的辦法,有些人的諡號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別名了。,例如岳武穆,昭明太子,陶靖節,等等。,避諱,就是不直稱君主或尊長的名字,遇到相同的字用改字或缺筆的辦法來迴避(到唐代開始有的)。,避君的例子:秦莊襄王名子楚,秦朝把“楚”改為“荊”。漢高祖名邦,“邦”改為“國”。漢文帝名恒,“恒”改為“常”。隋煬帝名廣,“廣”改為“博”。唐太宗名世民,“世”改為“代”或“系”,“民”改為“人”。唐高宗名治,“治”改為“理”,或“持”,或“化”。清聖祖名玄燁,“玄”改為“元”,“燁”改為“煜”。,避家的例子,如:淮南王劉安的父親名長,“長”改為“”。蘇軾的祖父名序,蘇洵文章改“序”作“引”。,三國以後,不但要避諱和君主或尊長名字相同的字,連音同或音近似的字也要避諱。,謝謝觀看!,漢語0901繆佳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