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版研读体会.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6900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3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版研读体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版研读体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版研读体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版研读体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版研读体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版研读体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版研读体会.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宁夏教育厅教研室/蔡建明2012.9 于 银川 Emil:,义教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读体会,主要话题一、义教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背景二、义教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指导思想及思路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变化四、部分课程内容标准解读与教学建议,一、义教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背景,(一)修订课标是课改的必要工作(二)义教地理课程十年改革实验成果评述(三)义教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需解决的问题(四)来自实验区地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修订期盼(五)未能采纳的修订意见和建议,(一)修订课标是课改的必要工作,从2001年秋起,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开

2、始分批进行实验。20032004年,教育部启动了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成立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教育部组织进行大规模的问卷和座谈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全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42个国家级实验区,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初,修订组对实验稿进行修改,形成正式稿。,新课程取得从教育观念、教育形式的诸多革新!,(二)义教地理课程改革成果,1、为学生提供了与他们生活及与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指导学生为“学会生存”奠定了基础。2、突出了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3、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

3、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奠定基础。,4、重视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为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奠定了基础。5、在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式方法选择中,充分考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掌握未来“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6、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生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奠定了基础。,1、部分内容标准不够明确;2、部分“活动建议”实施困难较大;3、农村地区,落实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议普

4、遍感到困难;4、评价方式与传统考试形式之间存在矛盾;5、教学所需各种配套的教学资源服务,如教学资源库、课件库、标本库、图片库以及学生活动基地、学生试验基地跟进不够。,(三)义教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过程反映出的问题,实验区广大一线地理教师对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是认同的。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赞同目前课标的内容和形式。他们希望在稍作修改、更加完善的基础上,相对稳定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对课标的认识和理解,也更有利于对课标的贯彻执行。,(四)来自实验区地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修订期盼,1、不是针对地理课程标准文本本身,而是对教材具体编写、对教研部门或学校管理、对教学方法实施等方面的意

5、见建议;2、仅仅提出宽泛的建议或期望,没有具体指向的意见;3、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有偏差意见;4、违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理念,要求恢复和增加传统内容和活动的意见;等等。,(五)未能采纳的修订意见和建议,二、课标修订工作的基本思路(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二)修订原则坚持原来设计的“几个不变”(三)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侧重方面,(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1、以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为指导,巩固和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2、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科学地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二)修订原则坚持“几个不变”,坚持课程标准文本的框架结构不变;坚持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保持不变;坚持内容标准

6、以表格与条目的呈现方式保持不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动词表述方式保持不变;坚持构建“有用”“开放”课程等基本理念不变;坚持突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不变;坚持绝大部分的“课程内容”不变。,提升“前言”部分和“课程目标”部分的时代性、前瞻性;增强“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明确性、可操作性;强调“实施建议”部分的适应性、实用性。,(三)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侧重点,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变化(一)“前言”部分的修订(二)“课程目标”部分的修订(三)“课程内容”部分的修订(四)“实施建议”部分的修订,(一)“前言”部分的修订 1.“前言”导入语的修订 2.“课程性质”的修订 3

7、.“课程基本理念”的修订 4.“课程设计思路”的修订,1、“前言导入语”的修订 实验稿:强调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和方向。修订稿:明确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的新要求,阐述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第一次提出了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又提出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2、“课程性质”的修订 实验稿:分别阐述了地理科学的性质和地理(学科)课程的性质。修订稿:着力阐述地理课程

8、(地理学科)的特点“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理讲解、实验、计算、操作、实习)和社会学科(文讲述、讲读、比较、记忆、赏析)性质的基础课程(地理科学里面基础的内容;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进一步学习地理打基础。)”,这一独特的特点。接着,分别用5个小标题醒目地阐明了地理课程的特点(一)区域性;(二)综合性;(三)思想性;(四)生活性;(五)实践性。,1.区域性 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2.综合性 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

9、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3.思想性 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4.生活性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5.实践性 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3、“课程基本理念”的修订 除了标题修订为“课程基本理念”以外,将原来的 6条理念精简为 3条。(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2

10、)“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概括起来就是要学习有用的地理。即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有助于学生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形成地理视角、提高人文素质的地理内容。(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则强调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学习空间,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的学习方式。将其余3条(分别关于“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评价”)理念的观点,分别归并、融入本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4、“课程设计思路”的修订 除了将“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外,“思路”也由原来的5条归并为3条,并删去了两段“例如”的文字,这样使阐述更为紧凑。此外,将原置于“内容标准”部分的“地理课程

11、内容的基本结构框图”移至“设计思路”部分并对画面作了修饰。,对总目标的文字表述作了精简,从原来的 7句 114个字减少为 5句 54个字。并增添了一小段说明文字:“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不仅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而且重视学生的体验、方法,重视过程参与。修改后的课程目标在体例上也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保持衔接和一致。,(二)“课程目标”的修订,(三)“课程内容”部分的修订 1.课程内容修订的三种情况 2.地球与地图部分的修订 3.世界地理部分的修订 4.中国地理部分的修订 5.乡土地理部分的修订,“课程内容”

12、(原“内容标准”)部分是地理课程标准的主体,它不仅是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这部分的修订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对一些要求不够明确或不够全面的内容标准进行修订或补充,并在文字表述方面进行精炼和润饰;第二,降低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调整(删除或新增)部分内容标准;第三,对活动建议进行全面的调整。,1、“课程内容”修订的三种情况,修订前后“标准”数量,(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将“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调整为“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将“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调整为“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和“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

13、公转。”(2)地球仪 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调整为“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2、“地球与地图”部分的修订,(3)地图 增加了“在地图上判读经度和纬度”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的陡缓”。将“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调整为“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2、“地球与地图”部分的修订,(1)海陆分布 删除了“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概况”内容标准。(2)天气 将“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调整为“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3)人口与人种 将“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

14、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调整为“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4)语言和宗教 删减了“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内容标准。,3、世界地理部分的修订,(5)地域发展特点 将“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调整为“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删减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内容标准。(6)认识大洲 将“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调整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删减了“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

15、、环境、发展等问题。”和“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内容标准。,2.认识地区 删减了“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和“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内容标准。3.认识国家 删减了“根据地图和资料,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主要城市”和“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的内容标准。将“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调整为“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1)疆域与行政区

16、划 将“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调整为“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2)人口与民族 删减了“说出我国人口总数”,并将“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调整为“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3)自然环境 增加了“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并将“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调整为“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加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内容标准。,4、中国地理部分的修订,(4)自然资源 将“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内容标准调整为“举例说明可

17、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增加了“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内容标准。将“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内容标准调整为“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5)经济发展 将“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调整为“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并增加了“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内容标准。将“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内容标准调整为“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增加了“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内容标准,并将“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的内容标准调整为“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18、,(6)文化特色 将“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内容标准调整为“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7)位置与分布 删减了“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的内容标准。(8)联系与差异 删减了“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和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两项内容标准。,将“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内容标准调整为“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删减了“结合实际说明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

19、、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举例介绍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的问题”和“举例介绍家乡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情况”三项内容标准。将“举例说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至少一个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的内容标准调整为“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两项内容标准。,5、乡土地理部分的修订,修订前后“活动建议”条目数量统计,“活动建议”进行了整理、归并,改变了表述方式,删去了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的“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等活动建

20、议。,修订后“活动建议”情况说明,(四)“实施建议”部分的修订,“实施建议”仍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实施建议”仍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只是顺序有所调整。修订后的“实施建议”增强了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操作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只是顺序有所调整。修订后的“实施建议”增强了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操作性。,1、“教学建议”,强调了地理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和课程标准的作用,指出教学中“尤其要注意突出地理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充分重

21、视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从“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关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删去了原有的教学“案例”,改用举例的方式。,2、“评价建议”部分,“评价建议”部分根据实验区教师和课程评价专家的意见进行了重写,从“根据地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地理学习的评价应注重多途径收集信息,准确反映学生地理学习的结果及过程,激

22、励学生有效地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强调“评价应以本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课程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建议“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指出“评价应注重评价目标全面性、评价手段多样化,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修订后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在阐述“建设学校地理课程基本资源库”时,增加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地理专用教室、地理园等,以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地

23、理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的要求;新增了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为标题的建议,指出“有条件的教师可以从计算机网络上获取各种适用于地理教学的电子资源,如地理图像、地理视频、地理动画、地理书籍、电子教案等。网络资源的特点是形式多样、数量巨大、获取方便、内容新颖、成本较低,是地理教学极为重要的资源库”,体现了新课程“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等课程理念的综合精神,并为地理教师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四、部分课程内容标准解读与教学建议,(一)“地球与地图”部分“地球与地图”是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以及后面的乡土地理学习的基础。它的基础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24、面。第一,学习地理会接触到很多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地理过程,这些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地理过程形成的原因,很多都与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有关,一个是时间分布,一 个是空间分布,这样就需要学生先了解关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这些基础知识。第二,地理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一样,必须要用地图,所以地图是地理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学会读图、用图,才可能继续学习其他的地理知识。第三,学习区域地理,首先就有一个区域的定位问题,所以要学习有关的经纬网等一些知识。,1、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对形状来说,学生看到是个球体就可以了,至于是不是规则的,其实没有

25、必要细究。地球的大小,对于大尺度的地球来讲,几十米跟几千千米是微不足道的。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很曲折的,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假设、论证过程,让学生了解这个过程,就是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课标要求用平均半径、表面积、赤道周长这三个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从描述地球大小这个角度来看,侧重是测量技能、测量方法的培养,而不是去死记那几个具体的数据、具体的知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强调了要演示地球的运动,不是去死学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在演示过程中去感悟、去体会认识这些内容。,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26、和公转。,地理现象与地球运动之间的联系,学生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引起的,知道有时间差异,地球上同一时间,有的地方是白天,有的地方是黑夜,有的地方日出,有地方日落,这就行了,至于差异有多大、怎么分布的等,在初中不作要求,高中阶段才有这样的要求。四季变化知识一个难点就是热量的差异,热量为什么会有差异就没有必要讲了,太深了,正午太阳高度,对于学生来讲也很难理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能够感悟到有这种现象就可以了。,(2)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2、地图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

27、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二)世界地理,学习世界地理,一般是先学总论再学分区。总论部分把有些基础知识融在世界地理概况里一起学,比如气候基础知识,是结合世界地理总论知识一起来学。所以,总论部分的内容是非常多的。课时少,又要求探究,同样一个内容,老师讲和学生去探究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探究,相应的内容就应该精简,给学生更多的空间。综合种种因素,就形成了区域地理总论内容选取的以下要求和特点。,第一、案例式学

28、习,重在方法论 在课标设计的时候,没有过多地去考虑怎么样系统地学习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地理知识,而是采取案例式的学习,学习的目的重在方法论,不重在知识本身,希望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会由此及彼,能够迁移学习其他的内容。比如说世界自然地理,只选取其中的气候类型,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世界自然环境的差异,宗教、语言,在世界地理里差异非常明显,就结合世界地理讲更有利。,第二、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突出地理思维教学 学习地理需要有很强的地理思维,比如气候是一个重点内容,有很多气候类型,一种气候类型又包括气候名称、特征、影响因素、成因、分布、景观特点等,让学生记这些东西,记得累而且经常混。课程内容选取的基本出发点就是

29、让学生会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和等降水量图,不要去记那些机械的东西,需要的时候从资料里面能查到,查到资料能分析,能有这个能力就可以了。,1、海洋和陆地,(1)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2)海陆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2、气候,(1)天气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

30、、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3)主要气候类型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3)主要气候类型,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关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要求知道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根本目标是,通过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世界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可以从地点的位置不同,把气候特征、气候资料摆出来,或者用景观图加资料,让学生对比,看出来这个地

31、方湿润、那个地方干旱,知道离海近的地方湿润,离海远的地方干旱,从而说明海陆位置有差异;纬度低的地方植被就显得热丰富多样,纬度高一点的地方,相对比较单一点。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就可以了,没有去深究。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居民,(1)人口与人种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2)语言和宗教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3)聚落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

32、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4、地域发展差异,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5、认识区域,通过分区地理学习,从地理的意义上了解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分区和行政单元;了解重要的区域,并通过对区域的学习,初步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掌握认识地理区域的基本方法。(1)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2)认识地区,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

33、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3)认识国家,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

34、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三)中国地理,第一,争取一例有一得。同世界地理一样采用案例式选取课程内容,重在落实三维目标。比如自然资源的学习,目的无外乎两条:第一条,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基本素养;第二,培养资源保护意识,目标不是具体学了哪些资源。“

35、课标”里面只选了中国的土地资源和中国的水资源这两类资源,这两类也不是系统地学,土地资源只要求说出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水资源要求知道时空分布不均及解决措施,这两类结合起来,就能够综合地把握中国自然资源的特征。,第二,重视归纳表达。如,中国地形的教学,过去许多地理教师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主要的山脉和走向,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还有三大丘陵等。而现在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中国地形图归纳出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就够了,具体的地名可以用图去查。类似这样的很多很多,农业以前讲各种农作物以及怎么分布的等,现在都不要求讲了,不要求记,但是只要给了材料,学生能根据材料知道为什么这里多种水稻那里多种小麦。,第三,加强

36、国情国策教育。中国地理涉及国情、国策的内容较多,其中,国策的制定是根据国情来的,学生理解了国情,才能进一步去理解相应的国策,包括用水、土地资源的保护尤其耕地资源的保护政策、人口政策等。我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是怎么样的,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地理的基础。我们国家既是个陆上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我们不能忽略海洋,我们一定要有海洋大国的意识。其他的很多方面,如民族的、人口的、经济的、文化的、我国地区差异很大等,这些都是地理的国情。我们国家现在很多发展的大政方针都和国情有关,比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南水北调工程、维护钓鱼岛主权等。,1、疆域与人口,(1)疆域与行政区划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

37、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2)人口与民族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2、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我国是

38、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2)自然资源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3、经济与文化,(1)经济发展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2)文化特色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

39、影响。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4、地域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5、认识区域,(1)位置与分布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2)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

40、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3)环境与发展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以某区域为例,

41、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四)乡土地理,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思考题:,1、举例说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地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主要作用和不足之处。2、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社会价值和育人功能等有

42、了哪些新的提法?3、你是怎样理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保留下来的三条课程基本理念的?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4、什么叫开放的地理课程?“开放”表现在哪几个方面?5、目前在制定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的时,有比较明显的两种表述方式:第一种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包括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一、二、三,过程与方法目标一、二、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条或两条;第二种是倾向于把三维目标用行为目标陈述的方式完整地表述出来。你比较倾向于哪一种?说说理由。,6、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部分有了哪些变化?请具体说明。7、你是如何理解与把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部分每一条内容标准的深度和广度?8、你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部分保留下来的“活动建议”将如何处置。9请认真阅读教材中的 课例,并选择十个谈谈你的看法。10、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为何在“教学建议”部分首先提出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去落实?11、地理课程标准制定“评价建议”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标准是什么?12、什么是地理课程资源?地理课程资源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地理教师应该如何合理开发与应用课程资源?13、请拟定一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二级培训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