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6954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2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与评价,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概述,基本特点基本框架基本要点,21世纪社会发展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每一个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更多的真正有用的化学知识标准要求的纯知识的内容总量减少,删除了过于繁难或陈旧的成分,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素材中设计学习主题使学生逐步认识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提倡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积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创设生动、真实、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2、力,反映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从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力求体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特别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基础性,发展性,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和社会发展,基本科学素

3、养,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自然科学方法,学科科学方法,科学认知能力,科学实践能力,科学创造能力,辨证唯物主义观,科学价值观,科学自然观,科学兴趣,科学情趣,科学态度,科学意志,科学素养主要指自然科学素养,是指在先天遗传素养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实践发展起来的人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内在品质。,科学探究 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初中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

4、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过程。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什么是科学探究?(本体论、价值论),课程内容标准的五个一级主题是 如何确定的?有什么内在联系?,课程内容的确定要以课程目标为核心,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三个方面。课程标准五个主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隐含着一条线索: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现象入手学习有关物质构成和变化的知识,然后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即“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抓住新课程的精髓,面向

5、全体学生 提高科学素养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探究为主的多样化 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评价 打破教材中心、超越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探索者,初中化学新课程最大的挑战,科学探究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初中化学新课程所要求的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学设计的新理念,知识定向 多元定向内容定向 活动定向结果定向 问题、过程定向教师定向 学生定向或师生交互作用定向学术定向 实际问题定向单一课时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 课内外结合的设计教案完成 活动任务及组织方式的设计,新的教学设计范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设计学习任

6、务和学习活动设计学习的组织管理及其评价设计,学习情景的设计探究任务和驱动性问题设计学生活动和过程设计学生活动的内容、组织和管理形式的设计探查学生已有的相异认识了解学生想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座位安排问题教师活动的设计(如何与学生活动进行配合)教与学的材料的设计与准备,教学活动过程的新理念,教学活动的开放性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学生活动的优先性教师参与的多样性突出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和进步,新的教学活动行为,设置有效的学习情景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想探究的问题组织安排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学生活动调控、管理学生的分组合作活动(时间、纪律、方向、突发情况、实验安全等)了解、参与、指点、

7、帮助学生的分组活动(进程、观点、困难、错误、闪光点),新的教学活动行为,组织学生的组内交流和组间交流引导不同观点的争论整理、精致学生的各种认识和探究结果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教学的目标要求拓展必要的知识内容评价、指导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的参与态度、探究过程与方法、合作情况、实验技能、活动记录、组内交流讨论情况等),教学反思的新理念,行动研究动态发展的反思与评价不求十全十美,但求有所突破不怕出现问题,就怕不研究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设计方案中将教学实施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整理,特别是学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观点。教师对上述各方面进行反思。,教师角色的转变,教材的被动执行者 课程的设计者权威、领导 有经验的合作

8、伙伴旁观者 参与者批评者 帮助者、指导者评价者 诊断、指导、促进监督者 组织与管理者完成任务 发现、欣赏、共享、发展被评价者 研究者评说者 行动者,初中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一、评价的整体导向由唯认知性评价转向对科学素养的评价由要素性评价转向综合性整体性评价由静态结果性评价转向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由只针对个体的评价转向个体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由甄别与选拔为主要目的转向以激励和促进发展为根本宗旨的评价由追求客观性和唯一标准答案的评价转向重视个体的认识和理解的相对性评价,为了实现上述转变,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主要的矛盾和关系:,平时的评价与中考和高考评价的关系 平时的评价与中考

9、和高考评价有密切关系,但不是指对性的、线形的对应关系。这其实是发展性评价与升学评价的关系。从现在开始,从实验区开始,改革平时的教与学的评价是更重要的,是优先要做好的。,现行的评价观念和方法体系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观念和方法体系的关系 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现行的评价观念和方法体系不是可改可不改,而是无论遇到多大的现实阻力和困难,都必须改变。,教师与新的评价体系的关系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进行化学教与学评价的设计并认真实施应该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的内容之一。每一位教师自己就是评价的研究者、改革者和实践者。,评价行为和方式与教学行为和方式的关系。评价行为和方式与教学行为和

10、方式是既“等”又不“等”的关系。二者既应该融合统一,又不能相互替代。评价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二者是既“等”又不“等”的关系。不是每项标准都要评价,更不是都要用认知的纸笔测验来评价。不能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教的学的应该比考的多。,二、新课程所要求的评价方法,1.以学生学科学业成长档案袋评价为主要手段的自我评价2.以学生的活动行为表现评价为主要手段的能力和情感态度评价3.以学生的纸笔测验为主要手段的认知评价(具体要求和示例,见标准),认知评价重点的变化,过去的评价重点 现在的评价重点内容上: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现象的记忆 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解释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能够自己制取气体进

11、行简单 的复述和是非判断 的性质探究活动 每一个知识点孤立评价,或人为进行 对核心的具有组织性的重点综合 内容组块的整体考查 概念定义的背记、针对定义关键字词 利用概念分析和说明有关事实 的是非判断 和现象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强调具体规范和细节 在实验活动中考查操作,重视操 作的活动功能和目的化学计算追求形式和数学化 用反应事实、化学概念和数学方 法模拟解决真实的问题,过去评价的重点 现在评价的重点 题目形式上:选择题、是非判断题 分析题、解释题、说明题占绝大比例、设计题将占相当比例题目数量很大 题目数量将减少,与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相比,多样化评价策略更有利于评价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与发展,并能有效

12、地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学生发展及其学业成就多样化评价的若干问题,学习档案袋是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和促进学生发展所必需的,学生喜欢且能够与教师共同建立并利用好学习档案袋;,活动表现评价能够更真实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探究能力和水平以及学生的发展;,纸笔测验的内容和形式必需因应课程、教与学的改变而发生彻底的变化。,学生发展及其学业成就多样化评价的若干问题,学生发展及其学业成就多样化评价的若干问题,三、评价设计与实施的工作框架,1评价的目的和功能评价的目的和功能是:选拨、诊断、教学、促进、管理?被评价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个体、群体?评价实施的主体是:自己、他人/同级、不同

13、级?,2。评价的内容和目标 评价的内容和项目是:单项、综合?评价的内容是学生在什么方面的发展?评价的预期目标是:课程总目标、主题目标?具体内容和目标应该依据课程标准。,3评价的方式和方法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纸笔测验活动行为表现评价档案记录评价4评价的实施课堂内、课堂外;教学过程中进行、独立进行;“隐性评价、显性评价”5评价的标准或指标常模参照、目标参照、无参照。,6评价结果的呈现、分析及反馈方式定性、定量;即时、延时;等级、分数、描述、评语7评价工具试题、活动任务、项目(内容性评价目的的内容性、评价工具的内容性、评价指标或标准的内容性)。8评价的时间间隔随时、课、单元、学期、学年;天、星期、月

14、、年,对于中考化学改革的思考,中考与评价的关系中考命题的改革中考模式的改革,目前中考化学命题层面上存在的问题(1)联系实际还只是体现在题目素材上(2)能力立意还只是体现在实验题中(3)考查探究还只是体现在实验设计方面(4)试题的考查内容在知识内容方面比较具体,而对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考查内容和目的仍然过于模糊、宽泛。(5)如何考查学生对自然和化学现象的认识和理解(7)命题思路需要拓宽,关于中考命题改革的思考1、关于考试的难度和区分度问题(1)为什么要提高难度?区分度与人们通常所说的难是一回事吗?(2)提高难度一定要通过设计复杂的题目信息来体现吗?(3)难度、区分度与试题形式的关系 2

15、、关于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问题(1)整个试卷一定要覆盖教学大纲的所有知识点吗?(2)覆盖的应该是维度、主题和核心内容,而不是所有的知识点。(3)如何覆盖?是用人为堆砌的方式吗?,4、,关于知识迁移、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 把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以信息题的形式放到中考试题中来是否合适?增加考生的阅读量,把简单或单纯的考查点负载上繁杂的背景信息究竟是否合适?5、关于突出试题考查目的的思考 目前体现出来的似乎只是考查内容的设计或是知识点,或是泛泛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目的。,我们认为应该将每个试题的考查目的明确化、纯粹化以及具体化。不应为了联系实际去联系实际;为了开放而开放;为了综合而综合;为了能力而能力

16、。,6、几点最基本的要求(1)正确导向(2)杜绝超纲(3)减少偏、怪试题(4)减少不真实的联系实际试题(5)不宜盲目追求难题、综合化试题和活题(6)命题人员应该长期地、深入地进行研究(7)多为学生考虑考虑(多一些铺垫、细致再细致一些),关于中考模式的改革(1)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的关系 毕业考主要考知识、升学考主要考能力?毕业考难度低所以应以选择题为主,升学考试难度高所以应以开放性试题为主?(毕业考就可以不重视了吗?)(2)实验操作考还要吗?如何搞?(3)还可能有其他的中考模式吗?,关于教师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发挥教师教学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实现

17、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角色的积极转变;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教师反思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重点和内容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拥有怎样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最重要的是教师是否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是否愿意并善于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调整和发展自我?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尽管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反而是更高了。例如,教师的语言、讲解功底如何?教师的板书、书写技能高低?教师能否清楚流畅和重点突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是否善于发现、概括别人的观点?教师的演示和实验技能如何?,两个评价基准:一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

18、和全面发展为基准以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为基准;二是以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为基准。,教师课堂教学的高级教学策略水平:是否善于提出驱动性问题、引发和组织讨论?是否善于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是否善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控制和减少课堂中的无关行为?是否善于引导学生或驱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收集处理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得出结论、进行合理的解释推论?是否善于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及时、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恰当、有效的评价和指导?是否能够运用合理有效的手段和策略揭示和了解学生的先有认识和观点?是否能够运用有利有力的事件事实、问题情景、实验证据、

19、模型推理等方法策略使学生的现有认识和观点发生积极的转变和发展?,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更注重上述各方面,而不是教师是否按时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感受和收获多少、发展和变化有多少,而不是教师讲了多少说了多少做了多少。,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的次数和质量如何?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活动时是否积极和有序?课堂上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意义、有价值?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的还是由教师提出的?是否鼓励学生自己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学生有无针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假设?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是否与课程标准吻合相关?教学是否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等来帮助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除此之外,还应该评价教师为了课堂教学做了哪些准备?为了克服教学中的困难做了哪些努力?为学生做了哪些辅导和服务?选择制作了多少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资源与课时和学生的关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