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之课前积累性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7154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之课前积累性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效课堂之课前积累性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效课堂之课前积累性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效课堂之课前积累性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效课堂之课前积累性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之课前积累性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之课前积累性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效课堂之课前积累性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能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互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高效的课堂,要求体现诱思探究的教学思想,提高信息量、思维量和训练量。新课标同时多次提及“语文积累”这个问题。语文教学要为学生语文积累而教,更要加强对语文积累的内涵规律的研究。培育学生的悟性和灵性,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师生能力。没有积累的语文教学,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深厚的内涵。2语文教学的日积月累和课时的有限恰恰成了语文教

2、师最为棘手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但目前语文教学由于受“超越文本,超越教材”的影响,淡化教材本身,忽略语言的积累,而导致母语教学滑坡。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要的问题。我们知道自己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母语环境中,而语文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要长期积淀的,要有耐心有恒心,积累只有持久才能生效。但受课时的限制,积累常常只流于形式,很难深入。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最大限度实现积累的高效,关系学生语文素养的深厚与否。3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学成绩仍然是考评学校、教师的重要指标,但是仍有许多老师课堂效率不高,为了提高考试成绩,采取“课内损失

3、课外补”的做法,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牺牲本该属于学生实现个性发展的时间,这样既违背了新课程理念,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二)课题研究的现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许多老师对高效课堂有了模糊的认识,至于高效课堂的模式是怎样的,大多还处于摸索尝试阶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课时的有限也对语文的积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关于积累的内容,大家基本达成共识,但在具体的操作方式方法和功效上,存在问题较多。 目前,关于课前积累活动的做法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欢迎,对课前积累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化,有很多关于积累的实验课题,大多涉

4、及的只是积累的价值和意义,积累与写作的关系,或者是重在课前活动的实验与研究,对于课前积累性阅读的实验与研究相对较少。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语文课前的时间对于让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状态,营造语文的学习氛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利用这段时间既让学生动起来,又能让知识与能力并行,效果是十分可观的。将阅读与积累结合起来,阅读落到实处,积累也有章可依,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二、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一)课题内涵界定1.“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5、、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2.“课前积累性阅读”是在每节语文课正式内容开始之前,用3到5分钟时间,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有计划地进行的语文积累活动。一般是以一定顺序(如按学号顺序、座位顺序等)轮流进行,每位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每天的活动结束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对值日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课前积累是课堂教学组织环节中,高效课堂教学

6、模式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语文课主要担负着积累语言的任务,其中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等的积累。针对积累内容的丰富性,我们从积累的序列化入手,逐点突破,对现阶段的学生进行“课前积累性阅读”的实验与研究。积累性阅读主要是以积累好词佳句等写作素材为短期目标,以提高学生写作和阅读鉴赏能力为长远目标的积累阅读。阅读内容包括课内文段、名著经典、网络流行、日常生活等,积累方式是学生先利用课上、课下、周末、假期等时间阅读收集素材,按顺序依次在课前板书到前后黑板两侧、教室外小黑板上,亦可采用小纸条的方式(形式多样,具体由主持的学生自由选择),上课时采取领读、诵读、讲解等方式带领大家识记、理解,然后整理到

7、积累本上,积累之后,留出两分钟运用、评价时间,在此时间内可以采用默写、造句、仿写、小组比赛、男女生对抗等方式活学活用,并且紧跟着进行激励性评价。语文课前的积累性阅读既是一种综合性积累语文素材的活动,又是在有限时间内整合资源的最优化方式。(二)理论依据1.布鲁纳的认识结构理论。学习语文应具有关于字、词、句、篇、方法生活等较为理性的认知结构,它们依赖于“积累学习”而获得。2. 加涅的积累学习理论。加纳强调,引起学习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内部条件;另一类是外部条件。学好语文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具备较好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不但要了解自己“内部条件”,而且还要有意识地提升“内部条件”,即加强语文的积累。3

8、.陶行知新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新教育的根本点在于,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不重在教,而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学生要自己去学,而不是坐而享教。4.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

9、义1.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面临着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许多教师无所适从,课堂教学盲目化、自由化,对课堂缺乏通盘考虑,导致课堂结构松散,教学目标难以落实,教学效率低下。针对目前课堂教学“费时低效”的瓶颈问题,大家普遍认为:教师讲解分析仍是过多,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好多环节流于形式,学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这是课堂低效的主要原因。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并没有接受到多少清晰的有关自主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师仅仅是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使学生受到太多的限制和束缚。很多方面仍停留在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老师当主角

10、、少数尖子学生当演员的阶段。大部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受到抑制,如此发展势必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只有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才能充分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知道课堂教学内部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只有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才能达到高效优化,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2.课前积累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的第一个潮涌。“课前积累性阅读”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它包含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习惯两个积累层次,尤其强调学生有意识培养学习习惯,增强自己学习语文的条件的学习。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文基础知识的获取,如何评判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人们常常会以诗书满腹、能说会道,下笔千言、一

11、挥而就来衡量。诗书满腹、下笔千言就是语言积累丰富,能说会道、一挥而就是语文能力强。那么说什么,写什么?其实说的写的都是自己心中的积累。离开了积累,说、写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学好语文必须强调“积累”。 课前积累只是把积累的时间和内容进行了调整,目的是为了更加规范和易于操作。“课前积累性阅读”,它是一种能力取向,具有多层次性。尤其是高中阶段,“课前积累性阅读”的能力取向性主要强调积累习惯的培养。“课前积累”的多层次性主要就积累的内容而言,既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素材,又包括听说读写等言语经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这是对积累学习的强调。认为“识”是积累的重要手段,而且要“不厌”,即对知识的积

12、累不产生满足感,不能停止。现在高中多数学生认为语文知识已经在初中学完了,汉字也基本认识,语汇也有了相当的基础,觉得语文的积累学习已经到了放一边的时候。再加以高考的压力,语文的功利效果很不明显,不如多花点精力在数理化上。因而,现在的高中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的对象往往不是语文,语文学习之风“式微”而“式微”了。这种局面的出现自然与考试评价机制、选拔制度有着直接关系,但要改变它,语文教育本身并非没事可做。正如于漪老师在谈及语文教育面临的尴尬局面时所说:“语文教学要多一点脚踏实地,少一点形式主义。”语文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积累,树立“积累”之风就是脚踏实地的一项工作。高中学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

13、积累是非常必须的:字的积累、词的积累、名言名篇的积累、言语方法的积累、生活言语的积累和语文学习习惯的积累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我们提出了以“课前积累性阅读”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积累中阅读,边阅读边积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在培养学习习惯的高效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四、课题研究的原则1易操作原则。每次的训练内容要便于课前进行,不要繁琐,要便于操作。2层次性原则。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和学生的不同情况,高一和高二,上学期和下学期,甚至不同班级均可视具体情况而选取不同的积累写作训练方式。3长期性原则。每节课或每天进行一次训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训练是个“积水成渊”的活动,不

14、能求之过急,不可半途而废,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收到成效,写作水平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4系统性原则。遵循学生的心理、思维发展规律,分步骤分阶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由放到收。在活动前,要制订出不同时间不同阶段的训练计划,每次的训练都应是有序、系统地进行,要把多样性的训练方法体现到计划的系统性上来。五、课题研究的内容(一)高效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前积累活动的尝试与探索。通过对课堂教学现状的信息收集、不同教学风格老师、不同性格喜好学生的对积累的不同认识,先进行探索尝试,以高效实效为要求,激发学习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二)课前积累性阅读活动的内容和具体操作方式。凡是涉

15、及好词佳句的内容,都可以在课前积累中进行单个或综合的训练,所以训练的内容丰富多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立足语文教材积累课内的好词佳句。2借助古诗文诵读积累古典诗词的精华。3触摸名著经典积累中外文化中的好词佳句。4走进日常生活积累社会文化中的经典词句。5搜寻网络流行时尚积累潮流文化中的好词佳句。6让学生通过积累性阅读掌握有效积累好词佳句的方法。7对学生在积累性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如何进行有效评价。(三)课前积累活动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课前积累重在积累,但强调的是有限时间内的高效积累,因此在方法技巧上有很高的要求。开始以教师引导为主,渐渐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组织,充分发挥个体主动性和丰富

16、性,实现真正的高效。只有让学生自觉参与到他们自己设计的语文活动中取,才能真正引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有的放矢的设计语文活动,才能真正高效利用课堂内外的有效时间,避免少慢差费的现象。同时,不可否认有些同学的自主意识还较淡薄,他们渴望参与到活动中去,但是主观能动性较差,懒于行动,羞于行动。在实践中还发现教师的意愿与实际活动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在课前五分钟的语文活动中如何让学生通过语文活动培养语文技能,使学生的语言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以及在这项语文活动中如何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语言技能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17、。这些问题在今后的这项语文活动中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和改进。(四)课前积累活动与写作教学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语文课前积累是改进作文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是作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个新途径。写作教学费时长、见效慢,学生容易丧失兴趣和耐性,而课前积累可以把写作的有关能力细化到最小,一个个的去训练,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我们认为,只有将积累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走读写一体化训练之路,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五)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课前积累在大的教学环境下,再为学生创设一个小的学习环境,要在新环境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独

18、立学习的习惯,在合作探究中陶冶情操。滴水穿石的同时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强调:“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潜移默化的对其进行健康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做到收放自如,以促进学生整体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六、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实践加反思”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样本:以2009级8个班级里400名学生为研究样本。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根据我校高三学生实际情况,选择1、2、3、4、8、9、10、11等班级通过计划,实践,观察,

19、反思四个步骤,在边实践边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反思、总结。2.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分阶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研究提供依据。3.案例分析法:搜集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进行技术分析、比较、诊断等。4.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得失经验,收集经验材料,整理归纳。5.文献法: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七、课题研究的过程按课题方案的设计要求,做好实施准备进行探索尝试确定研究对策按步加以实施全面反馈评价总结研究经验。(一)准备阶段(12月1月)(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

20、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4)调查教师课前积累现状及分析(前测)。(二)第一轮实施阶段(2月8月)(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2)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3)召开课题研讨会,书写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三)第二轮实施阶段(9月2月)(1)主要工作是继续按计划进行实验。(2)编撰论文集,召开成果汇报会。(四)总结阶段(2月7月)(1)调查教师课前积累现状及分析(后测)。(2)学生素材集装订,课前积累活动中学生各式各样素材的搜集,整理,装订成册。(3)撰写研究报告。(4)为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八、课题组人员分工九、成果形式(一)撰写研究报告。(二)课题研究中的典型课例教案集。(三)学生素材集装订,课前积累活动中学生各式各样素材的搜集,整理,装订成册。(四)撰写高中语文高效教学之课前积累的实验与研究论文。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