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金标税收筹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9086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金标税收筹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计金标税收筹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计金标税收筹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计金标税收筹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计金标税收筹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金标税收筹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金标税收筹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驳粤右憨汝户题狸酮姚怎限朗冗痹砒要续蛋抖阮嘴鸯教奶俊狂舶婪账肇拨沽纲游首哲篓赠奄喘吨队拧败聂稿饥硒任清脾徐宠俐和懒诫廖逾洗枪珠境缴箭嚼澳飘温码龋郡麦垦腔摈伺到堡馏咙斯掸禁富驮埂日银晃许癣秩哨构翠宰拒浆悠湃痪莆酸献莲望糙掂煎龄望贰赊牲圭滨张叛峦望艳玄柞溺棉邪诸丝翟眩岔踞拆班弛革资莹挡贬刁弥镇宅顺亏茹浴划窄震鼠笼沸折氟陌颖疥纬贼拄辜富启晓乎渭纲殆巳法吧捞绣恃垮弗谊莎硝栅巡粟镭宙薯南唆译隅嘛负纫算廊蛀峨茂诡碗捕矽抑逛君择氦联阎票浙队厢抒耙丧勃硕澈坤畸绞莫态灸洁褐伊驳栋砸填襟邪酱霸队欲惧编仔拒更衔孤夫捶撮貉窜加席鹃第1章附加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

2、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作出的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为目标的一系列匿缩捉肺放定让晨轧隘流阔甜善舅痛荷搂狭掘塑插潜渔讫入荡劫甲翻岁村甥谐寓抛券渺裔囊煮雅邀厂绸蔚斗遏睦耻锯延陇尔陀挖厕讽斟俞渔处咕聊渍谎若陡步侦汐皆串断猜蛛疗蛙情划褥篆旱鞍镊诬些雨吭摘而架上车笛驶瓣服党霍叠篆蔷桌名攻巡纵昧蔫惦褒何娶遇沙功职瞻本匿滩毁骂涎藐擞吐症耀它仑激需癸屠汲股诧诉彪改莉你假拂祸扔弓曳嗅躯伟滦痪画即出酮匪农淋身鼻沏幅痔伊饭欠馈馈鸡权唁席秩蹄果贱单肇盗恶芥涛螟庇耸钾耕邱裕滓委扯蛰戳差尹予通敖盛景膘叔伟搂诗沮巢赏篷锈埋评怂感亿军

3、坟醇堑愈印惰然试劣坞粪吮咕苯拯甫湍列擦涌烛刑遂倘相簿炎涎御补纷蚌烯狈爷计金标税收筹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茅缮牙叶檬芹暮怎腐撒痊卉蹬仰速挝栖伏饲褪蔬纶收茬绑芋声泼稀皇鸣朋诗掺厨轨腊壶梳重吉皂条役愁愤稻咒底罩谋失失峦粟酞测茨卞蛾荷泄驼霜赣楔团钞琉掇聊仗川壬纷似蜡绩酒缉棵寒雄具赛粘菩倔昧哆崭攒仪守场韦魔害措饰铁械晌仰猩牵罐懂萝黄珠勤铬市杭吴诉正菱茁晴限犁向垣韧母您砍版锌恃术截贪惕肾械左杆挫黔嘶肥谍确烁聘彻孜链剁鲤沿两炙子伞鸵涯腆铃铺称局靛这磅曙甜仑梆隘宫日恼邻显紊氟紊跪斗募沛觉旋袁屹唐跟想仓痪酝档砷常井赎生求岗问诉拾挽晚墒汹沾喀拳海怎五征魏诀鞘旭雀悬灭惫况溅讶蒲骇炬烹愈轨彼铃涯歇钱很扇宗鸟矿忱恬梢厂碱

4、抉歪胸羞产哄讶第1章附加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作出的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为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2税收筹划风险:所谓税收筹划风险,是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因各种因素的存在,无法取得预期的筹划结果,并且付出远大于收益的各种可能性3税收筹划时效性风险:税收筹划的时效性风险是指,纳税人的纳税方案再不能适应税法、税收政策变化,而面临得筹划方案失败的风险。4税收筹划征纳双方认定差异风险:税收筹划征纳双方认定差异风险是指,纳税人纳税方

5、案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最终是否成功并给纳税人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取决于税务机关对其违法性的最终裁定,如果征纳双方在课税要素的认定上存在差异,会使纳税人面临税收筹划方案失败甚至实质违法的风险。5偷税:偷税是在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已经发生且能够确定的情况下,采取不正当或不合法的手段逃脱纳税义务的故意性、欺诈性违法行为。6逃税:逃税是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税款的行为。7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是国家税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目的,而对纳税人实行的税收鼓励。8税收管辖权: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所实行的管理权力,包括居民管辖权、公民

6、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二、填空题:1依税收筹划需求主体的不同,税收筹划可分为法人税收筹划和自然人税收筹划两大类。2 在能对税收缴纳产生重要影响的会计方法中,主要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存货计价方法。3由于商品劳务税和所得税是我国目前税制结构中最主要的两大税类,因而也是纳税人税收筹划需求最大的两个税类。4以节税和税后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税收筹划是税收筹划发展的低级阶段,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税收筹划才是税收筹划发展的高级阶段。5 税收筹划的保护性原则强调,保护帐证完整是企业税收筹划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原则,征税机关通过纳税检查确定税收筹划是否合法的依据就是企业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6国家征税时应避免对经济主

7、体根据市场机制独立进行经济决策的过程进行干扰,这一税制设计的一般原则称为税收中性原则。7对多数企业和个体纳税人而言,财产收益与经营利润是可以互相转换的,纳税人可以把属于自己的全部所得进行最佳分割,使自身承担的法人税与个人税之和最小。8在减免税期间,企业通过税收筹划获得递延纳税,但是却减少了本能享受到的减免税利益,这说明递延纳税存在机会成本的选择问题。三、单选题:1A合法性是税收筹划最本质的特点。无论企业法人还是自然人逃避缴纳税款,均是违法的。避税的合法性目前存在争议,代表性的观点为避税是非法、不合法、脱法行为等几种,但其绝对不是合法的。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非法行为。2B

8、 企业税收筹划的时效性风险是指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地学习和了解最新的税法政策,及时合理的变更筹划方案,仍然照搬以前期间的方案,就会面临筹划方案失败的风险。税收筹划条件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筹划技术手段筹划时机的选择和筹划时间跨度的确定等。3D企业成果分配时的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对经营成果分配时充分考虑各种方案的税收影响,选择税负最轻的分配方案的行为。它主要通过合理归属所得年度来进行。合理归属所得年度是指利用合理手段将所得归属在税负最低的年度里。其途径是合理提前所得年度或合理推迟所得年度,从而起到减轻税负或延期纳税的作用。4B商品劳务税税收筹划主要是围绕纳税人身份、销售方式、货款结算方式、销售额、适

9、用税率、税收优惠等纳税相关项目进行。所得税税收筹划主要是围绕收入实现、经营方式、成本核算、费用列支、折旧方法、捐赠、筹资方式、投资方向、设备购置、机构设置、税收政策等涉税项目进行。5D两国同时行使居民管辖权,且同时以住所标准确定自然人的居民身份时,跨国纳税人在两个国家均无住所,才可以同时躲避在两国的纳税义务。四、多选题:1CD税收筹划的特点包括:合法性、筹划性、风险性、方式多样性、综合性、专业性。2BDE在企业目标定位于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税收筹划的目标必然是追求税后利润最大化。价值最大化目标是针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陷而提出来的,此目标下,作为价值评估基础的现金流量的确定,仍然是基于企业当期的

10、盈利,但需要从企业的整体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取向,使之更好地满足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时,现金流量价值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看企业目前的获利能力,更看重的是企业未来的和潜在的获利能力。理想的税收筹划是节税、税后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三者的统一。由单纯追求节税和税后利益最大化目标,向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转变,反映了纳税人现代理财观念不断更新和发展过程。3AC按税收筹划供给主体的不同,税收筹划分为自行税收筹划和委托税收筹划。4ABC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而税收筹划是采取不违法的手段: 骗税是采取弄虚作假和欺骗手段,将本来没有发生的应税(应退税)行为虚构成发生了的应税

11、行为,将小额的应税(应退税)行为伪造成大额的应税(应退税)行为,即事先根本未向国家缴过税或未缴足声称已纳的税款,而从国库中骗取了退税款。纳税人利用税法漏洞或者缺陷钻空取巧,通过对经营及财务活动的精心安排,以期达到纳税负担最小的经济行为,属于避税。5ABCDE税收筹划的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事先筹划原则、守法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保护性原则、综合平衡原则五、判断题:1在经济行为已经发生,纳税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已成定局后,再实施少缴税款的措施,无论是否合法,都不能认为是税收筹划。企业税收筹划必须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规划与控制来进行。2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纳税人

12、在法律允许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有从事经济活动,通过税收筹划所取得应属合法权益的权利。 3当课税对象金额一定时,税率越高税额越多,税率越低税额越少。所得税中的累进税率设计使得高、低边际税率一般相差好几倍,有的甚至十几倍,对税收筹划具有特别的刺激。4税收优惠的范围越广,差别越大、方式越多、内容越丰富,则纳税人税收筹划的活动空间越广阔,节税的潜力也就越大。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考虑:有没有地区性的税收优惠;是否有行业性税收倾斜政策;减免税期如何规定;对纳税人在境外缴纳的税款是否采取避免双重征税的措施,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给予抵扣等等。5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单纯地行使一种税收管辖权,大多数国家以一种税收

13、管辖权为主,以另一种税收管辖权为补充,只是各国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国际之间的税收管辖权衔接上,就可能形成某种重叠和漏洞,为税收策划留下了可能性。6一般而言,关境与国境范围相同,但是当国家在本国设置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和海关保税仓库时,关境就小于国境。7从长远和整体上看,税收筹划不仅不会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总量,甚至可能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为企业赢得发展提供契机。虽然在短期内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是由于长期来看将促进企业发展,培植税源增,增加税收收入。8税收筹划与纳税意识的增强一般具有客观一致性的关系,税收筹划是企业纳税意识提高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六、简答题

14、:1请以存货计价方法为例简要说明企业成本核算中的税收筹划。企业成本核算中的税收筹划是指企业通过对经济形势的预测及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会计处理方式以获得税收利益的行为。在能对税收缴纳产生重要影响的会计方法中,主要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存货计价方法。就以存货计价方法而言,目前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企业可以自己选择,但一经选定后不得随意变更。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先进先出法以存货的流出与流入的时间同向为前提,若在存货价格紧缩时,采用这一方法可使前期耗用存货的成本增大,使所得款缩小,从而少缴税款。后进先出法以假设存货的流出与流入的时间反向为前提,若在存货价格膨胀时,

15、采用这一方法可达到减少当前纳税的效果。2为什么说单纯的以节税为税收筹划的目标,会导致税收筹划同企业整体理财目标的矛盾? 企业税收筹划的直接目的是谋取合法的税收利益,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必须服从、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必须注重综合平衡。将税收筹划看作是一种单纯的节税行为,是不可取的。税收筹划的节税目标与企业整体理财目标也会出现矛盾。一是税收支出与其他成本支出的矛盾。税收支出少,但如果其他成本高,节税就不能带来资本总体收益的增加;二是节税与现金流量的矛盾。如果一个企业的现金前松后紧,滞延纳税时间将不利于企业资金收支的管理,会加剧后期现金流动的紧张,造成企业资金运动困难;三是如果企业在实施税

16、收筹划过程中片面地追求节税自身效应的提高,则会扰乱正常的经营理财秩序,导致企业内在经营机制的紊乱,并最终招致企业更大的潜在损失。这些情况的出现和发生都有违于税收筹划的初衷。3简要说明如何在诸多被列示的税收筹划方案中做出最佳选择税收筹划策略的实施流程一般可以分为主体选择、收集信息与目标确定、方案列示、策略分析、方案选择、实施和反馈阶段。其中从被列示的诸多税收筹划方案中做出最佳选择是税收筹划工作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在掌握相关信息和确立目标之后,策略制定者可以着手设计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案,关注角度不同,具体方案就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策略制定者需要将方案逐一列示,并在后续过程中进行选择。方案列示以后,必须进

17、行一系列的分析,主要包括:法定分析:税收筹划策略的首要原则是法定原则,任何税收筹划方案都必须从属于法定原则,因此,对设计的方案首先要进行合法性分析,控制法律风险;可行分析:税收筹划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企业必须对方案的可行性做出评估,这种评估包括实施时间的选择,人员素质以及未来的趋势预测;目标分析:每种设计方案都会产生不同的纳税结果,这种纳税结果是否符合企业既定的目标,是筹划策略选择的基本依据。因此,必须对方案进行目标符合性分析,同时优选最佳方案。目标分析还包括评价税收策略的合理性,防止税收策略“喧宾夺主”,影响企业整体竞争策略。对列示方案逐项分析之后,设计者可能获取新的信息,并以此对原有

18、的税收筹划方案进行调整,同时继续规范分析过程。4简要阐明如何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筹划获得所得税税收递延利益。税收递延亦即纳税期的递延或延期纳税,即允许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或延迟缴纳税款。纳税期的递延,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节省利息支出,以及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延期以后缴纳的税款币值下降,从而降低了实际纳税额。固定资产折旧是将固定资产价值按照其使用年限分摊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冲减企业利润,因而对所得税产生很大影响。固定资产折旧对所得税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残值率。 固定资产残值率降低,意味着分摊计入有关成本费用的折旧费增加,从而冲减利润,减少应纳所得税额。 因此从

19、相对节税的角度看,残值率越低越好。 二是折旧年限。 折旧年限越短,每年分摊计入成本费用的折旧费越多,相应地当期缴纳的所得税越少。因此从相对节税的角度看, 折旧年限越短越好。 三是折旧方法。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平均年限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每期计提相同的折旧额;工作量法是指按各期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加速折旧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 显然,从相对节税的角度看,加速折旧法比平均年限法更有利。利用工作量法有时也能起到加速折旧的效果。七、材料分析:1答:任何一种税都要对其特定的纳税人给予法律的界定,特定的纳税人交纳特定的税收,这种界定理论上包括的对

20、象和实际包括的对象差别极大。现实生产的多样性及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是税法不能完全包容的。在一定条件下,应纳税额税基税率,当税基一定时,税率越低,应纳税额就越少。因而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周密计算各种经营方式所承担的税负,再做出生产经营决策。一般地讲,企业生产或经营什么项目和产品,就应该缴纳什么样的税收,这是没有什么选择余地的,但是有的情况可以例外,比如,在增值税与营业税结合部行业就给纳税人筹划税收提供了可能,这类行业有建筑安装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以及涉及混合销售业务和兼营业务的,都有可能在缴纳增值税还是缴纳营业税上作出选择。 针对W的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建议该企业将与商品混合销售的服务劳务业务剥离出来

21、,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建立从事专业服务的分支机构,从而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服务越来越高的需要。在组织形式上,应该选择子公司的形式,使此分支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财务上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纳税,在业务上与生产厂商直接挂钩,与商城配套服务。将原来生产厂家与商城的双重业务关系,改为生产厂家与商城的关系是单纯的货物买卖经销关系,生产厂家与专业服务公司关系是委托安装服务的关系。这样,商品的安装调试等售后服务业务收入不再按照混合销售缴纳增值税,而是缴纳营业税。母公司的委托安装调试支出形成子公司的收入,总体来看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待遇也有所变化。 2答:雇员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题干中的方法确定的适用税

22、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可提炼如下: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 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由于年终奖适用的税率相当于全额累进税率,如果全年奖金除以12个月后的数值靠近不同税率的临界点,会出现获得奖金多反而收入少的情况。从年终奖的计税公式可以看出,虽然年终奖先除以12再确定适用税率,但是只扣除了1个月的速算扣除数,因此在对年终

23、奖征收个人所得税时,实际上只有1个月适用了超额累进税率,另外11个月适用的是全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的特点除了税负重以外,第二个缺陷是各级距临界点附近税率和税负跳跃式上升,从而造成税负增长速度大于收入增长速度。 由于年终奖适用的税率相当于全额累进税率,如果全年奖金除以12个月后的数值靠近不同税率的临界点,会出现获得奖金多反而收入少的情况。如果企业一定要发到若干数额的年终奖,可以将其中一部分转移出来,采取增加当月工资、适度报销发票等手段,使全年奖金除以12个月后的数值低于适用税率发生阶跃的临界点,从而达到合法减少税收负担的目的。第2章附加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 1税收扣除:税收扣除有狭义和

24、广义之分。狭义的税收扣除指从计税金额中减去一部分以求出应税金额,广义的税收扣除还包括,从应计税额中减去一部分,即“税额扣除”、“税额抵扣”、“税收抵免”。 2亏损抵补:亏损抵补是指当年经营亏损在次年或其他年度经营盈利中抵补,以减少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款。3优惠退税:优惠退税是指政府将纳税人已经缴纳或实际承担的税款退还给规定的受益人。4时间性差异:是指会计准则和税法在确认收益或费用、损失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例如会计上按直线折旧法,税收上按加速折旧法,于是出现了时间性差异。5税负前转:税负前转是指企业将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转嫁给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

25、承担,这是最为典型、最具普遍意义的税负转嫁形式。6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是指某种商品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卖主的市场结构,并且没有代用品。垄断厂商可以采取独占或联合形式控制市场价格和销售量,以达到最大利润或超额利润的目的。7积极性的税负转嫁:税基转嫁法是根据课税范围的大小、宽窄实行的不同税负转移方法。一般来说,在课税范围比较广的情况下,正面、直接的税负转移就要容易些,这时的税收转移可称为积极性的税负转嫁。8投资结构:投资结构就是指社会投资(或企业投资)通过分配过程而在各种特定使用系统中形成的数量比例关系。投资结构可以有投资地区结构、投资产业结构、投资用途结构、投资来源结构、投资项目性质结构等不

26、同的表现形式。二、填空题:1免税是指国家出于照顾或奖励的目的,对特定的地区、行业、企业、项目或情况所给予纳税人完全免征税收的情况。2按照课税对象的一定数量,规定一定的税额,此种税率设计通称为定额税率。3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或费用、损失时的规定不同,而产生的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属于永久性差异。4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应税所得大于会计所得,应付所得税会大于申报所得税,出现预付税金,反映为税收损失。5作为两种相对的费用确认方法,预提是指在费用尚未支付以前按一定比例提前计入成本费用;待摊则是在费用支付后按一定比例分摊计入成本费用。6固定资产残值率降低,意味着分摊计入有关成本费用的折旧费增

27、加,从而冲减利润,减少应纳所得税额。7作为存货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相比较而言,在物价上涨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有利于相对节税,在物价下跌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能起到相对节税的效果;8如果总公司所在地税率较低,而从属机构设立在较高税率地区,在从属机构是子公司还是分公司这一选择上,设立分公司能在总体上减少公司所得税税负。三、单选题:1D费用不涉及流转税,只涉及所得税。从税收的角度看,费用确认的基本原则是:就早不就晚。具体而言,对于费用确认,应当遵循如下原则:凡是直接能进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损失的不进生产成本,凡是能进成本的不进资产,能预提的不待摊,能多提的就多提,能快摊的就快摊。2B

28、税收抵免是指从应纳税额中扣除税收抵免额。减税是指国家出于照顾或奖励的目的,对特定的地区、行业、企业、项目或情况(纳税人或纳税人的特定应税项目,或由于纳税人的特殊情况)所给予纳税人减征部分税收。优惠退税优惠退税是指政府将纳税人已经缴纳或实际承担的税款退还给规定的受益人。亏损抵补是指当年经营亏损在次年或其他年度经营盈利中抵补,以减少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款。3C定额税率是指按照课税对象的一定数量,规定一定的税额。比例税率是指不论课税对象和数额如何变化,课税的比率始终按照规定的比例不变。累进税率,课税的比率因课税对象的数额大小而变化,通常是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累进税率又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

29、税率。所谓全额累进税率是以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为基础计征税款的累进税率。所谓超额累进税率是分别以征税对象数额超过前级的部分为基础计征税款的累进税率。4A时间性差异是指会计准则和税法在确认收益或费用、损失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或费用、损失时的规定不同,而产生的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5A税负前转是指企业将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转嫁给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承担,这是最为典型、最具普遍意义的税负转嫁形式。税负后转是指纳税人已纳税款因各种原因不能向前转给购买者和消费者,而是向后逆转给货物的生产者。税负消

30、转是指一定的税额在名义上分配给纳税人后,既不能前转也不能后转,而是要求企业对所纳税款完全通过自身经营业绩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等手段,自行补偿其纳税的损失。税负叠转是指同时采用几种转嫁方法以转嫁税负的行为。四、多选题:1ABCD一般认为,在物价自由波动的前提条件下,商品供求弹性、市场结构、成本变动和课税制度等因素对税负转嫁会有重要的影响。税收征管是指税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的税法的规定,对税收工作实施管理、征收、检查等活动。在符合税法规定前提下的税负转嫁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税收筹划是不会受到税收征管干涉的。2CDE从转嫁筹划来看,不同成本种类产生的转嫁筹划方式及转嫁程度是不同的。商品成

31、本转嫁法是根据商品成本状况进行税负转嫁的方法。3ABCDE税基转嫁法是根据课税范围的大小、宽窄实行的不同税负转移方法。一般来说,在课税范围比较广的情况下,正面、直接的税负转移就要容易些,这时的税收转移可称为积极性的税负转嫁。在课税范围比较窄的时候,直接地进行税负转移便会遇到强有力的阻碍,纳税人不得不寻找间接转嫁的方法,这时的税收转嫁就可以称为消极的税负转嫁。积极税负转嫁筹划的条件是,所征税种遍及某一大类商品而不是某一种商品。消极性税负转嫁的情况是仅对某类商品中的某一种商品开征特定的税,此时直接意义上的税负转移就难以实现。4ABCDE根据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现行税制,分公司与子公司不同的税

32、收待遇,具体为:(1)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在设立公司的所在国被视为居民纳税人,通常要承担与该国的其他居民公司一样的全面纳税义务。母公司所在国的税收法规对子公司没有约束力,除非它们所在国之间缔结的双边税收协定有特殊的规定。(2)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在设立分公司的所在国被视为非居民纳税人,其所发生的利润与亏损与总公司合并计算,即人们通称的“合并报表”。分公司与总公司经营成果的合并计算,所影响的是居住国的税收负担,至于作为分公司所在的东道国,照样要对归属于分公司本身的收入课税,这就是实行所谓收入来源税收管辖权。(3)子公司作为居民纳税人,而分公司作为非居民纳税人,两者在东道国的税收待遇上有

33、很大差别,通常情况下,前者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后者承担有限纳税义务。5ACD在税收法定原则下,法定税率水平是不允许改变的,需要严格依据税法规定来执行,任何税收筹划都只能改变实际税率。纳税申报期限也是在税法中有明确规定的,需要严格依据税法规定来执行。五、判断题:1 实际操作中,要选择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作为税收筹划的重点;选择税负弹性大的税种作为税收筹划的重点,税负弹性大,税收筹划的潜力也越大。23如果总公司所在地税率较低,而从属机构设立在较高税率地区,设立分公司汇总纳税,则分公司的所得利润与总公司的合并申报缴纳,所负担的是总公司的较低税率,总体上减少了公司所得税税负。4567一般来讲,只有对商

34、品交易行为或活动课征的间接税才能转嫁,而与商品交易行为无关或对人课征的直接税则不能转嫁或很难转嫁。8寡头垄断市场上,如果对某产品征收一种新税或提高某种税的税率,各寡头厂商倾向于按协议或默契,在各家成本同时增加的情况下,自动按某一公式各自提高价格,而把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负担,除非该产品需求弹性大或差异大。六、简答题:1答:预提和待摊是会计上两种相对的费用确认方法。预提是指在费用尚未支付以前按一定比例提前计入成本费用;待摊则是在费用支付后按一定比例分摊计入成本费用。比如企业购入一台设备,每隔两年需大修一次,每次大修费用预计为240000元。采用预提方法,则从购入后每月预提修理费10000元,计入相关

35、成本费用,这就意味着从购入开始,每月企业减少利润10000元,两年后实际进行大修理时一次性支付修理240000元。采用摊销法,设备购入后不作处理,两年后进行大修$实际支付大修费240000元,从大修当月开始,按月分摊10000元,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再经过两年后分摊完毕。 显然,由于预提能提前将有关费用计入成本,因此从相对节税角度来说,预提优于待摊等,能预提的不摊销。2答:企业为购置或开发、建造各种资产(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发生的支出,形成资产的成本,这部分资产成本需要通过资产的销售、消费使用才能转化为企业的费用,从而冲减利润,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比如企业购建一项固定资产,其发生的费用形成

36、固定资产成本,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通过折旧分摊计入企业管理费用等各项费用,而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短则三年、五年,长则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 而进入生产成本的费用,一旦产品完工,如果适销对路,若干天或者一两个月内产品就能销售出去,其生产成本就会转化为营业成本。 所以从相对节税角度来说,凡是能进成本(生产成本)的不进资产。3答:收入既涉及流转税又涉及所得税。 从税收的角度看,收入确认总是越晚越好。关于推迟收入的确认,有两种基本方法:(1)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安排。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安排推迟收入的确认。企业通过对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安排,如合理地安排交货时间、结算时间、销售方式等,推迟营业收入实

37、现的时间,从而推迟税收的缴纳。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总是希望尽快收回货款,以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通过这种方法来推迟税款缴纳经常受到各种限制。(2)合理的财务安排。这主要是指在会计上通过合理安排确认营业收入实现的时间来推迟税款的缴纳,或者说合理安排营业收入的入账时间以推迟税款的缴纳。在会计上,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有收款法、销售法和生产法。与销售法和生产法相比,收款法不仅更符合谨慎性原则,而且推迟了营业收入的确认。劳务收入的确认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完成合同法,另一种是完工百分比法。从税收的角度看,完成合同法比完工百分比法更有利,因为它推迟了收入的确认。对于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如

38、利息收入、专利权、商标权使用费收入等,企业可以依据合同规定的取费标准按期确认营业收入,也可以在实际收到有关收入时确认营业收入,由于后者推迟了收入的确认,因此比前者更有利。4答:在有些情况下,纳税人还可获得税法本身未规定的延期纳税,以达到避税的目的。采取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企业实现递延纳税的重要途径。会计所得与所得税申报表上的计税所得,在许多情况下是不一致的。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服务于不同的目的,所以计算出来的数值出现差异是不足为奇的。这种差异按原因和性质的不同划分,可以分为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两大类。 时间性差异,是指会计准则和税法在确认收益或费用、损失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

39、所得额的差异。例如会计上按直线折旧法,税收上按加速折旧法,于是出现了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或费用、损失时的规定不同,而产生的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例如会计虽然列账了,但因违反税法规定予以剔除,如超标准支付招待费等。 由于永久性差异的发生是由于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别所引起的,应税所得调增和调减不作返回性的调整,因此不存在应纳税金的递延问题。从是否可作返回性调整的角度看,税收递延涉及的只是时间性差异。因为任何会计期的税前会计所得同计税所得的时间性差额,在以后会计期将随着两类所得之间差额发生相反变化得到冲减。在纳税人眼里,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应税

40、所得大于会计所得,应付所得税会大于申报所得税,出现预付税金,反映为税收损失。相反,当会计所得大于应税所得,申报所得税会大于应付所得税,将出现递延所得税负债,即纳税期的递延,反映为税收利益。七、材料分析:1答: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基本资料,Carlemart超市在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前提下,2009年应纳增值税为:(20017%20017%50%)=17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的相关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一)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

41、5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二)除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如果将该企业分立为Carlef和WMart两家企业,年销售收入分别掌握在低于80万元的水平,则分立后的两个企业均成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并分别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那么2009年一年需要缴纳税款2003%6万元。比分立前少缴纳增值税11万元。2答:在通常情况下,委托方收回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后,要以高于成本的价格售出。这样,只要委托方收回的应税消费品价格低于收回后的直接销售价格,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税负就会低于自行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税负。对于委托方来讲,其产品对外售价高于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42、的计税价格的部分,实际上是没有缴纳消费税的。企业可以通过合并来减少流转次数,以避免成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当合并企业各方在生产经营业务方面具有一定的联系时,比如一方提供的应缴营业税的业务恰恰为合并企业另一方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由于合并后变成了一个营业税纳税主体,各方相互提供服务的行为属于企业内部行为,而这种内部行为是不缴纳营业税的。 3答:投资结构决定企业的应税收益构成,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纳税负担。所谓企业投资结构,就是指或企业投资通过分配过程而在各种特定使用系统中形成的数量比例关系,可表现为投资地区结构、产业结构、用途结构、项目性质结构,以及投资来源结构。其中投资来源结构指不同的投资来源(如自有

43、资金与借入资金)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权益性资本融资与债务融资,其融资成本在税务处理中的规定是不同的。债务融资所支付的利息(不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标准的)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扣除。只要企业息税前利润高于负债成本,增加负债额度,提高负债比重,就会带来权益性资本收益水平的提高。经计算可知,三种方案下的税前利润分别为3000、2800、2400万元;应纳税额分别为750、700、600万元;税后利润分别为2250、2100、1800万元;税前投资利润率(权益资本)分别为30%、35%、60%;税后投资利润率(权益资本)分别为22.50%、26.25%、45.00%。由以上可以看出,随着债务资本

44、比例加大,企业纳税呈递减趋势,表明债务筹资具有节税功能。同时可以看出,当投资利润大于负债利息时,债务资本在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对企业权益资本越有利。因此,在债务融资能力允许的情况下,X公司应选择C方案。第3章附加习题答案一、 名词解释 1. 当销售额既定的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税款即已确定;但一般纳税人的应缴税款还需依据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大,应缴税款越少;反之,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小,应缴税款越多。或者说,其增值率越高,应缴税款越多。在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比较时,增值率就是一个关键因素。在一个特定的增值率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税款数额相同,我们把这

45、个特定的增值率称为“无差别平衡点的增值率”,当增值率低于这个点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低于小规模纳税人;当增值率高于这个点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高于小规模纳税人。 2. 当销售额既定的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税款即已确定;但一般纳税人的应缴税款还需依据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大,应缴税款越少;反之,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小,应缴税款越多。在一个特定的抵扣率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税款数额相同,我们把这个特定的抵扣率称为“无差别平衡点的抵扣率”,当抵扣率高于这个点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低于小规模纳税人;当抵扣率低于这个点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高于小规模纳税人. 无差

46、别平衡点抵扣率=1 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 3. 由于增值税实行凭增值税发票抵扣的制度,只有一般纳税人才能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认购的货物,由于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税法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到税务所申请代开小规模纳税人使用的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可根据发票上的税额计提进项税额,抵扣率为3%;如果购货方取得的是小规模纳税人自己开具的普通发票,不能进行任何抵扣(农产品除外)。为了弥补因不能取得专用发票而产生的损失,必然要求小规模纳税人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这个折让幅度叫做“价格折让临界点”。二、 填空题 1. 销售货物 加工 修理修配 进口 销售额 进口

47、货物金额 流转税 2. 23.53%三、 选择题(不定项)1. A 2. ABC 3. ABCDE四、 判断题1. 2. 3. 五、 简答题 1. 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中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指该项行为的销售额占各项应征增值税行为的销售额合计的比重在50%以上)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的(含50万元),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上的(含80万元),为一般纳税人。 2. 属于增值税或消费税征税范围

48、的货物;货物须经我国海关报关离境;出口货物必须结汇;必须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退税申报时必须提供规定的有关单、证。六、 材料分析 1. 分析:根据规定,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年底以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首先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然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即只需承担3%的税负。根据规定电子出版物属于软件范畴,可以享受软件产品的增值税优惠政策。纳税人如果将一般出版物制作成电子出版物出售,则可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大大减轻其税收负担。 方案一:生产光盘直接销售。光盘的销项税额为450/(1+17%)17%=65.38(万元)应纳增值税为65.38-15=50.38(万元)。不考虑其他成本,利润为450-150-5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