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指南.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9570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7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指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指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指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指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指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指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指南.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指南,内容提要,什么是计算机专业认证计算机专业认证的基本过程认证的主要内容自评报告现场考察认证专家,什么是计算机专业认证,计算机专业认证的对象是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教育所在高等学校,并至少已有三届毕业生。认证工作由教育部领导并委托社会独立机构实施认证对被认证专业的办学目标与状况进行考察与评价,并就该专业是否能够达到其办学目标要求作出结论,计算机专业认证的目的,有利于被认证专业的发展明确办学目标,适应社会需求强化目标与过程控制,提高教学质量合理配置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建立办学声誉,促进国际认同有利于社会对办学单位的了解与信任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宏

2、观决策,计算机专业认证的基本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对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计算机专业规范在符合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办学单位应根据社会需要与自身特点,合理设定具体的目标定位,认证将参照这一目标,考察并评价被认证单位的办学状况,有关计算机专业认证的基本文件,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认证程序与方法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认证指标体系与标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申请表(自评报告)格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专家遴选与培训办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专家组工作指南,计算机专业认证与本科教学评估,申请计算机专业认证的单位均应满足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基本要求计算机专业认证侧重

3、于考察与评价办学单位在计算机专业教育方面的理念、条件、实施过程与效果计算机专业认证工作由常设的认证机构组织实施,办学单位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申请,按照规定进入认证程序,认证突出以学生为本,办学目标定位应在学生出口描述上得到具体的体现关于办学条件的考察与评价应从定量描述资源拥有状况转向学生有效利用资源的状况教学过程考察除侧重过程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外,应涉及内容与效果侧重关注大多数学生的状况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认证的内容,计算机专业认证的基本程序,拟接受计算机专业认证的单位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申请者应仔细研究有关计算机专业认证的文件认证机构进行资格检查,并通知被接纳的申请者提交自评报告认证机构指定认证专

4、家研究自评报告,并进行现场考察,其间按需要要求申请者提供补充材料在自评报告与专家现场考察报告的基础上,认证机构作出认证结论被认证单位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就认证结论提出意见认证结论向社会公布,同时公布通过认证单位的自评报告等相关材料,认证结论,认证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在符合国家对本科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如果认证机构认为被认证单位在办学理念、条件、内容、过程等诸方面能够达到其办学目标定位的要求,应视为通过,否则为不通过认证机构可以视不同情况,对通过或不通过的办学单位提出改进意见认证结论的有效期为5年,认证过程的规范化,认证过程应严格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程序与方法”执行认证过程中使用的表格、报

5、告、文件格式由认证机构统一制定认证机构按照相关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向申请认证单位收取认证费,认证过程中全部费用由认证机构支付,认证的指标体系框架,1.专业培养目标2.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3.教学实施4.师资队伍5.教学条件与利用6.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7.生源与毕业去向,专业培养目标,办学定位毕业生描述实施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计划与目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建设,教学实施,手段过程考核研究学生指导,师资队伍,数量与稳定性学历背景教学介入专业与技术能力科研与培训,教学条件与利用,经费实验条件与利用图书资料条件与利用网络条件与利用,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规范与文档质量保障机制质量保障措施毕业生跟踪,生源

6、与毕业去向,生源毕业生去向典型毕业生标志指标社会奖学金来源,计算机专业认证与分类培养,对应于计算机专业规范的四个培养方向,申请认证单位可以将自己的培养目标归于科学型、工程型、应用(服务)型中的一个或多个认证指标体系中的每一项在上述三个类型中有不同的标准研究型认证着重考察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和过程,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比例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工程型着重考察学生工程素养和能力的培养环境和过程应用型着重考察学生沟通能力与满足技术服务需求能力的培养环境和过程。(后两类就业状况是重要参考指标),自评与自评报告,申请者所在学校对申请认证学科进行自评相关院(系)按照规定格式撰写自评报告,该报告是计算机

7、专业认证的重要依据,其内容要体现客观性、综合性原则申请者必须提供支持自评报告真实客观性的材料,作为报告的附录认证机构在收到自评报告后一个月内(寒暑假除外),应对自评报告做出整体评价。可产生下面两种结论:通过。于2个月以内组织、派遣认证工作专家组进行实地考察不通过:自评报告的内容未达到认证标准的要求,而学校又不能提供新的证据加以说明。本次认证工作终止,自评报告的内容,自评报告正文字数限定在12000字以内,内容包括:学校与院系概况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生源与毕业去向特色项目 非首次认证的单位应描述自上次认证以来的改进与发展情况,自评报告的附

8、录,自评报告的附录为支持报告正文内容真实、客观性所必须的材料,主要包括: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时安排及主要内容(标题),任课教师的情况本专业所在院系教师的名单、履历由学校组织的有关德育、体育评估的结论及数据有关学生外语水平的相关数据图书、期刊、音像等教学资料统计数据实验室主要设备清单毕业生反馈的有关资料主管部门对学校整体办学、教学工作的评价或评估结论学校在评估合格有效期内的有关总结报告(首次评估无此项)上述材料均应为最近五年内的,现场考察,认证机构在通过自评报告起的2个月以内组织、派遣认证工作专家组到申请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时间由认证委员会、学校和专家组协商决定,并在现场检查前将

9、检查计划通知学校,现场检查应安排在学期中进行,时间不超过3天现场考察必须严格按照“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认证工作专家组工作指南”的规定进行,现场考察的准备,专家组:在现场检查之前应仔细阅读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认证标准、认证专家组工作指南,并认真阅读申请学校的自评报告,认证委员会对该专业现场检查工作的要求制订现场检查工作计划,确定现场检查重点明确每人的职责和任务与相应院系负责人商定有关事宜被检查学校:认真阅读认证专家组工作指南,按照要求考察活动做出安排为专家组准备一间工作(会议)室陈列检查所要求的有关教学和教学管理等资料,现场考察的活动,专家工作组主要通过以下活动对

10、认证内容进行全面考察与评价:会晤院系行政、教学、学术负责人 考察教学条件及教学管理 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成果 会晤学生代表会晤教师代表会晤毕业生代表考察结束前,工作组应会晤被认证单位的有关领导与教师,由专家组组长说明对学校和认证专业的观感和建议专家组现场考察不形成结论,其考察活动的正式结果是向认证机构提交的考察报告,该报告不向被认证单位公布,现场考察报告,在撰写认证工作专家组报告之前,专家组全体成员应经仔细讨论,在主要问题上统一认识后,形成”认证工作专家组报告”,提交认证机构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基本过程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现状办学经验与特色对学生的评价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评价对学校、院系工作的意见

11、和建议自评报告的符合度工作组全体成员应在报告上签名,认证专家,认证专家应由计算机教育专家、计算机相关行业与研究机构的专家组成专家实行任期制,队伍应相对稳定,在参加现场考察前,应经过相应的培训,能理解计算机专业认证的目的、办法、内容、要求,以及不同类型培养目标各自的认证标准,确保认证过程的规范性与可信度每次参加现场考察的专家一般为5-7人与被评估院校利益相关或冲突关系的专家应回避每次考察,认证机构指定专家组组长,组长直接对认证机构负责,并保证在考察结束后10天内将报告提交到认证机构,认证专家的职责,进入现场之前,做好各项现场检查准备工作,熟悉有关认证文件,理解认证委员会对现场检查工作的要求,审阅

12、被认证专业的自评报告,全面准确地掌握自评报告的内容,研读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的时间不少于36小时在整个现场检查过程中投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现场检查过程中应按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认证标准进行,并做好详细记录遵守工作指南现场检查纪律和规定在现场检查报告上签字,现场检查纪律,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则与规定不接受学校的任何形式的礼品、礼金和特殊服务,不利用专家组成员的身份牟取私利现场检查期间,不参与被认证单位安排的与现场检查工作无关的活动注意保守秘密,凡属于专家组内部讨论情况、尚未形成正式结论的内容,均不得泄漏。例如,被认证专业可能存在的问题、被认证专业改进建议的讨论内容、专家组成员个人发表过的意见等,总结,计算机专业认证对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专业认证应该成为计算机教育中一个常规性的工作计算机专业认证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直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计算机专业认证应实现国际化,提高我国计算机教育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如何更好地发挥认证专家的作用,避免简单量化在认证评估工作中的负面影响,还需要认真研究,并在认证实践中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