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载重线与干舷.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9744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 载重线与干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5章 载重线与干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5章 载重线与干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5章 载重线与干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章 载重线与干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 载重线与干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 载重线与干舷.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5/28,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1,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周春辉,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2,2023/5/28,第一章 船检概论,2,2023/5/28,主要内容,第一节 载重线规范的原则与依据第二节 定义与术语第三节 载重线标志,第一节 载重线规范的原则与依据,一、载重线规定的发展沿革国际上最早明确核定干舷是在1835年,英国劳氏船级社提出按每英尺货舱深度对应3英寸的干舷标准,即“劳氏规则”,这一规则一直沿用的1880年。1867年,英国造船协会曾建议对L/B5的海船核定干舷为1/8船宽,并将载重线勘划与船侧处。1873年,劳氏船级社规定了载重线标志,该载重线标注在船中两舷,由一个

2、菱形符号与各顶点加一短横线组成,菱形上缘勘划LR符号。1876年,英国“商船法”提出了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圆盘标志。,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3,2023/5/28,1930年,第一个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诞生,国际上开始统一核定载重线,以限制船舶超载。1966年4月5日IMO于伦敦签订了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简称ICLL1966),现在大多数航运国家所遵守。1985年11月11日于伦敦签订了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该议定书于2000年生效。,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4,2023/5/28,二、我国关于载重线的规范我国于1973年10月5日参加了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

3、对国际航行中的中国籍船舶,其载重线按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1998年议定书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国内航行的海船,其载重线按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有关规定;内河船舶则按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有关规定执行。,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5,2023/5/28,三、载重线及储备浮力载重线是指船舶在某一航区最大装载重量对应的吃水界限。在数量上以最小干舷表示。储备浮力是指船舶设计水线面以上船体水密部分的体积所能产生的浮力。储备浮力的数值用满载排水量的百分数表示。内河驳船一般为10-15%,海船为20-50%。干舷高度是指在船长中点处,沿舷侧自夏季载重水线量至上层连续甲板(干舷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

4、储备浮力对应的干舷又叫形状干舷。载重线是船舶安全的生命线,营运的限界线。,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6,2023/5/28,三、干舷确定应考虑的因素(1)从稳性考虑,船舶横倾时应具有满足初稳性下限值的甲板边缘入水角甲板开口进水角位置满足动稳性要求,与此对应的干舷称为稳性干舷。(2)从强度考虑,船舶满载吃水条件下,构件应满足强度要求,其对应的干舷称为强度干舷。对一艘船舶而言,结构吃水增大,则干舷减少。,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7,2023/5/28,(3)从船型和布置考虑,船舶在风浪中航行,当干舷或舷弧过低时,甲板容易上浪或积水,严重的甲板上浪会造成人员恐慌,威胁人身安全,影响甲板机械正常运转;另外,

5、由于来不及排水或甲板上封闭开口被破坏,大量海水灌入船主体内,会发生船舶下沉其浮起迟缓甚至沉没。因此,船舶应具有一定的储备浮力与溅浸性能。,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8,2023/5/28,(4)有破舱稳性要求的船舶还需考虑一舱或数舱破损后的干舷,以满足储备浮力与破舱稳性的要求。,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9,2023/5/28,第二节 定义与术语,(1)A型船舶。是专为载运液体货物而设计的船舶,如油船。该类船舶的货舱口小,并以钢质或相当材料的水密填料盖来封闭;露天甲板有较高的完整性;载货时货舱具有低渗透率,破舱稳性满足有关要求。(2)B型船舶。不符合A型船舶特点的其他船舶。(3)位置1。露天的干舷甲板

6、上或后升高甲板上,以及位于从首垂线起1/4船长以前的露天上层建筑甲板上。(4)位置2。在位于从首垂线起1/4船长以后的露天上层建筑甲板上。,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10,2023/5/28,(5)干舷甲板。干舷甲板通常是最高一层露天全通甲板。其上所有的舷侧开口设有永久性的关闭装置,其下所有的舷侧开口设有永,久性的水密关闭装置。对具有不连续的干舷甲板的船舶,该露天甲板的最低线及其平行于该升高甲板部分的连续线取为干舷甲板。应船东要求并经主管机关批准,较低的一层甲板也可以选做干舷甲板,但该甲板至少在机舱和首涧舱之间是全通的和永久性的甲板并且连续横贯全船。当该甲板是阶梯形时,侧甲板的最低线及其平行于甲板

7、较高部分的连续线取为干舷甲板时,干舷甲板以上的那部分船体就干舷的勘定和计算而言视作上层建筑。,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11,2023/5/28,(6)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在干舷甲板上从舷边跨到舷边或其侧壁板离舷侧向内不大于船宽B的4%的甲板建筑物,后升高甲板视为上层建筑。,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12,2023/5/28,上层建筑的有关说明封闭的上层建筑具有结构坚固的封闭端壁,端壁的出入口(如有时)装设有永久性强固的水密门的上层建筑,位置1门槛的高度不低于600mm;位置2门槛的高度不低于380mm。上层建筑侧壁或端壁的所有其他开口,设有有效的风雨密关闭装置。,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13,202

8、3/5/28,桥楼和尾楼不应视为封闭的,除非当端壁开口关闭时,在这些上层建筑内的船员能以随时可用的其他方法,经过通道前往机舱和其他工作处所。上层建筑的高度是指在舷侧从上层建筑甲板横梁顶到干舷甲板横梁顶的最小垂直距离。上层建筑的长度S是指位于船长L内的上层建筑的平均长度。上层建筑的有效长度E是指位于船长L内的标准高度的封闭上层建筑的长度。,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14,2023/5/28,(7)单甲板船。是指干舷甲板上没有上层建筑的船舶。(8)最小干舷。是指按载重线规范要求确定的某一航区沿船长方向应具有的最小形状干舷。当船舶航行于多个航区时,应分别核定最小干舷。规范对国际航行海船、国内航线海船和内

9、河航行船舶的最小干舷分别做了规定。,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15,2023/5/28,第三节 载重线标志,船舶载重线标志(Load line marks)是指为标明船舶载重线位置,用以检查装载状态使之不小于已核定的最小干舷,而按载重线公约或规范所规定的式样勘绘于船中两舷的标志。船舶载重线标志包括:甲板线、载重线圈及各载重线。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载重线规范中要求:船舶应在两舷永久性地勘划甲板线和载重线标志。这些线段和标志应清晰醒目,当船舷为暗色底时,应漆成白色或黄色;当船舷为浅色底时,应漆成黑色。,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16,2023/5/28,(1)甲板线是指长为300mm,宽为25mm

10、的水平线,该线勘划于船中的左右舷,它的上边缘应经过干舷甲板的上表面向外延伸与船壳板外表面的交点。(2)载重线标志是由一圆环和一水平线相交而成,其圆环的中心在船中处,水平线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圆环的中心到甲板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为夏季干舷。水平线的下半圆部分涂成与标志一样的颜色。在载重线圆环两侧加绘字母ZC,当由中国船级社勘划载重线时,则用CS代替ZC。字母高为115mm,宽为75mm。,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17,2023/5/28,(3)载重线是按船舶航区和季节而定的载重水线,分别以水平线表示,勘划在载重线圆环的前方。各载重线均以线段的上边缘为准。标“X”的线段表示夏季载重线,其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标“R”的线段表示热带载重线。标“Q”的线段表示夏季淡水载重线。夏季淡水载重线和夏季载重线之间的差数,也是其他各载重线在淡水中装载的允许差额。标“RQ”的线段表示热带淡水载重线。,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18,2023/5/28,甲板线及载重线标志,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19,2023/5/28,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20,2023/5/28,思考题:1、载重线及储备浮力2、干舷确定应考虑的因素3、对上层建筑的理解4、载重线标志有哪些?如何标识?,第五章 载重线与干舷,21,2023/5/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