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江苏省仪征中学 王玉兵 姚国平,一、法令出一,1皇帝制度的创立2皇权的范围3皇帝制度的实质4皇帝制度的特点,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后,“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所沿用。,皇帝有独尊地位,总揽全国一切军、政、财权。独断专行,不受制约。,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独断性和随意性;官制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君臣关系的实质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合作探究第一学习小组皇帝制是怎样形成的?皇帝制的特征有哪些?第二学习小组中国古代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怎样的?封建帝王是如何处理
2、二者的关系的?第三学习小组秦汉以来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机构设置状况如何?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怎样?第四学习小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怎样看待科举制?,引导一,(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为充分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神化君权,开始使用不同于以往的帝王称号“皇帝”,确立了皇帝制度。(2)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皇权至上。,(秦王嬴政)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
3、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显示其唯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二、君权和相权(对相权的抑制和分解),1原因:君权和相权的矛盾。2西汉:汉武帝限制相权。幻灯片 6(1)背景(2)目的(3)措施(4)结果 3东汉:尚书台地位提高。4唐代:分散相权。5宋代:分割相权。,(1)唐代中央设三省六部。三省长官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2)政事堂议事制。,设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幻灯片 8,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汉武帝,汉武帝(前156前87),即刘彻,汉景帝之子,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在位期间,他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了建立中朝(内朝)、设置刺史、打
4、击诸侯国等强干弱枝的措施,使汉朝出现大一统的局面。,2西汉:汉武帝限制相权,(1)背景:(2)目的:(3)措施:(4)结果:,汉初,丞相位尊权重,实际上是把握行政大权的总理大臣。,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加强皇权。,频繁更换丞相,对有错者严惩;起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让高级将领参议机要。,形成“中朝”和“外朝”。“中朝”在宫廷之内对要事先做出决策。,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建立中朝,皇 帝,九 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承隋制,继续推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
5、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皇帝,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宋太祖赵匡胤,陈桥驿,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及系马的老槐树,合作探究第一学习小组皇帝制度是怎样形成的?皇帝制度有哪些特征?第二学习小组中国古代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怎样的?封建帝王是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的?第三学习小组秦汉以来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机构是怎样演化的?监察体制实际效能如何?第四学习小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怎样看待科举制?,引导二,一方面,宰相是帝王的助手;另一方面,帝相之
6、间难免发生矛盾。皇帝采取限制相权的方式以独揽行政大权。,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秦朝2汉代的监察体制3汉以后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健全4古代监察制度的局限,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的行政机关内,都设有专门的监察官员。,(1)汉武帝设刺使监察地方政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西汉中央的监察机构是御史大夫属下的机关。,御史台、都察院。,(1)制度的本质决定其效能有限;(2)机构腐败,官员贪赃枉法;(3)王朝的后期腐败使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合作探究第一学习小组皇帝制度是怎样形成的?皇帝制度有哪些特征?第二学习小组中国古代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怎样的?封建帝王是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的?第三学习小组秦汉以来中央
7、对地方的监察机构是怎样演化的?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怎样?第四学习小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怎样看待科举制?,引导三,(1)逐步走向健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2)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其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机构官员贪赃枉法、王朝后期监察系统常受破坏。,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三个阶段(1)世官制(2)察举制(3)科举制2察举制的演变和局限性3科举制的实质和优缺点,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考试选官制度,是隋唐以后主要的选官制度。,2察举制的演变和局限性,(1)演变(2)局限性,汉
8、武帝即位第一年,诏令举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六年后,再诏策试贤良及郡国所举人数;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从考选的对象、内容、方式、程序看,都体现了封闭的特征;其形式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3科举制的实质和优缺点,(1)实质(2)缺点(3)优点,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的制度。,科举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
9、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严格的考试方式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合作探究第一学习小组皇帝制度是怎样形成的?皇帝制度有哪些特征?第二学习小组中国古代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怎样的?封建帝王是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的?第三学习小组秦汉以来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机构是怎样演化的?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怎样?第四学习小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应该怎样看待科举制?,引导四,(1)世官制、察举制(九品官人法)、科举制。(2)优点: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
10、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严格的考试方式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引导四,(2)缺点 科举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五、行省的设置,1秦汉以来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2元朝的行省制度(1)地方行政区划(2)中央对行省的管辖3元朝行省制度的历史意义,1秦汉以来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元行省制,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2元朝的行省制度,(1)地方行政区划(2)中央对行省的管辖,最高地方行政区划:十个行中书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腹里
11、、宣政院)。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路、府、州、县。,节制:民政事务;军政要务;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觐见、述职。设监察机构进行监督。省官互迁。,3元朝行省制度的历史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课堂小结,秦汉以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随着帝王对相权的抑制、削弱和中央对地方控制、监督的加强而逐步强化。,1下列关于嬴政确立“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
12、义的倾向,B,2.西汉形成“中朝”和“外朝”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B.增加国家机构的数量C.减少皇帝外出的劳累 D.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A,3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 B.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C.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4北宋初年,为制约宰相()A.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B.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C.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关 D.任用出身低微的人参与军国大事,B,5.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监察诸侯王和地
13、方高官 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A,6.九品中正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主要实行于()A.秦汉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B,7.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A,8.元朝的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D,9.中国古代专制制度就帝王的权力而言有怎样的演进历程?从总体趋势来看,帝王的权力有逐渐扩张的现象,皇权对相权的抑制和分解体现了这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