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22127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二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孟子二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孟子二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孟子二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孟子二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二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二章》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孟子二章,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其它思想“性本善”“行王道”“民贵君轻”。,作品简介,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写而成,记载孟子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四书”之一。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相关链接,你知道孟子的语录或有关

2、故事吗?,孟子语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故事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孟母断织,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丝,(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

3、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丝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人如果荒废了生产家里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男人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和德行,那么一家人不做强盗小偷就只能做奴隶劳役了!“孟子吓了一跳,自此,孟子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

4、学问的人。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富贵不能淫,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反复诵读,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理解文章的观点。3.体会“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气节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从而培养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1、诵读本文。(小组内以各种形式读文章,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级展示)2、解释文本。(先对照课文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交流,有不明白的问题班级内进行互助学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5、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二)、你思我想,理解精髓,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级展示1、孟子是如何反驳景春的观点的?2、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3、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1.孟子通过举“礼”的例子,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不能违背她的丈夫,得出以顺从为准则是“妾妇之道”的结论,以此来说明公孙衍、张仪并非是大丈夫。,孟子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什么?,威武不能屈威

6、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迷惑我心,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贯彻儒家倡导的仁、礼、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得知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富 贵 不 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贫贱、威力相逼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艺术特色:、驳论。先树靶子-景春的观点,然后批驳他的错误论点和论据,再说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文章前半部分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3、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恢宏,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思考:每个人的心

7、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闻一多、刘胡兰 朱自清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他成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享年50岁。,(三)你讲我讲,感受英雄,(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8、。结合自己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仁义礼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在我国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会不时隐藏着某些封建主义的糟粕,本文也不例外,请你把这些地方找出来,谈谈你的看法。,(五)你找我找,发现问题,糟粕之处:,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父母之命不可违,愿大丈夫的铿锵音韵永远萦绕在你我耳畔,愿大丈夫的高尚情操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课堂练习,解释下面句子中红色字的词语1,安居而天下熄 2,父命之 3 与民由之4,富贵不能淫 5,独行其道 6,贫贱不能移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2,得志,与民由之3,不得志,独行其道4,富贵不能淫,贫

9、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课堂练习,孟子认为景春的观点错在哪里?从本文哪几个方面论述应该知礼这一个观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一句有何现实意义?景春认为大丈夫应该是:,(六)你评我评,总结提升,请班长评价一下这节课。自己给自己一个评价,标注到课堂表现表上。小组长给自己小组的组员加好分数,上报到课代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10、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行拂乱其所为法家拂士曾益其所不能,读出红字:,(),(),(),(f),(),(z n g),字音检测,研读课文疏通文意,1、舜发于畎亩之中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管夷吾举于士: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苦其心志,劳其筋骨6、饿其体肤,空乏其身7、行拂乱其所为 8、所以动心忍性9、曾益其所不能。,责任,使命,使痛苦,使劳累,任用,被选拔,狱官,使不顺,起,被任用,使挨饿,使贫困,通“

11、增”,增加,使惊动,使坚忍,第一段重点词语检测,词性活用:,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忍 都是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人,他们的经历有什么共同点?2、本段运用了什么句式和论证方法?3、文章开篇列举的这几个事例,有什么作用?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导读题,1分钟思考,2分钟交流,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举例论证,(过渡,承上启下),排比,道理

12、论证,都出身贫贱,都历经了艰苦磨练,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排比,课文分析,文章开篇列举的这几个事例,有什么作用?引出下文的议论,为下文做铺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必须在肉体和精神各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第二段重点词语检测,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困于心衡于虑 3、而后作 4、征于色 5、而后喻 6、入则无法家拂士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8、国恒亡,奋起,指有所作为,表现,在国内,在国外,常常,犯错误,通“横”梗塞,了解、明白,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

13、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层次:个人国家结论,论点,个人 正面,国家 反面,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没有忧患,往往遭至灭亡,本段可以分几层?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类比论证,将中心论点置于篇末,作者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述,这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小结,1、本文的中心

14、论点是什么?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哪个详写?哪个略写?3、这篇短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内容总结 快速回答下列问题。,首先其次再次最后,列举六人事例 举例论证,个人 正面 国家 反面 类比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担当重任必先经过艰苦磨练道理论证,引申拓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韩非囚秦,说难、弧愤。,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仲尼厄而作春秋,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

15、家。,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句意思相同?请说出两句。,相关名句: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有哪些启示?,一词多义 戒之曰(告诫)必敬必戒(谨慎)居天下之广居(居住)居天下之广居(居所,住宅)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能够)得志(实现)舜发于畎亩之中(动词,兴起,指被任用)发于声(动词,显露、流露),戒,居,得,发,而后作(连词,表承接)而死于安乐也(连词,表并列)行拂乱其所

16、为(动词,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动词,同“弼”,辅佐)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给)征于色(介词,在)生于忧患(介词,由于),而,拂,于,古今异义 安居而天下熄(古义:太平;今义:熄灭)无违夫子古义:文中指丈夫;今义: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富贵不能淫(古义:惑乱,迷惑;今义:过多或过甚)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兴起,指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征于色(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征收)入则无法家拂士(古义:守法度的大臣;今义: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古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今义:敌对的国家),特殊句式 倒装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舜于畎亩之中发”)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傅说于版筑之间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