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营养学》第五讲-碳水化合物.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23446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烹饪营养学》第五讲-碳水化合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烹饪营养学》第五讲-碳水化合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烹饪营养学》第五讲-碳水化合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烹饪营养学》第五讲-碳水化合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烹饪营养学》第五讲-碳水化合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烹饪营养学》第五讲-碳水化合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烹饪营养学》第五讲-碳水化合物.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一、碳水化合物分类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代谢三、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四、缺乏与过量五、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一、碳水化合物分类,1、单糖2、双糖3、寡糖4、多糖,单糖,单糖就是不能再水解的糖类,是构成各种 双糖和多糖的分子的基本单位。,1、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单糖中最重要的一种,广泛分布于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中,水果中以葡萄含量最为丰富。,三维模型,葡萄糖是生物体内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葡萄糖酸钙的针剂、片剂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巨能钙、补铁口服液具有治疗功能,果糖,果糖是最甜的一种糖,存在于大多数水果中,蜂蜜中含量最多。果糖其甜度是葡萄糖的1.75倍,为天

2、然糖中最甜的糖类。,果糖不易导致高血糖更不会产生龋齿果糖比较不容易被口腔内的微生物分解和聚合,所以,食用后产生蛀牙的几率就比葡萄糖或蔗糖等天然糖要小.,半乳糖,存在奶类产品或甜菜中,半乳糖其甜度低于葡萄糖 半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乳糖的组成成分,双糖,双糖是两分子单糖缩合而成,自然界最常见的双糖是蔗糖、麦芽糖及乳糖。,双糖,各种单糖或双糖的相对甜度单糖:果糖1.5,葡萄糖0.7,半乳糖0.6双糖:蔗糖1.0,麦芽糖0.5,乳糖0.4,2、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俗称白糖、砂糖或红糖,蔗糖在甜菜和甘蔗中含量最丰富 根据纯度的由高到低又分为:冰糖、白砂糖、棉白糖和红糖,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

3、果糖脱水形成甜味仅次于果糖,蔗糖为脑组织功能、人体的肌肉活动等提供能量并维持体温。蔗糖也会导致健康,其中最常见是蛀牙与肥胖,麦芽糖,又称饴糖,各种谷类发出的芽中较多,尤以麦芽中含量最多也叫称麦芽糖。味甜,甜度约为蔗糖的三分之一 两分子葡萄糖缩合而成。,乳糖,乳糖只存在于各种哺乳动物的乳汁中,人乳含乳糖为5%7%,牛乳含乳糖为4.2,山羊乳含乳糖为4.6乳糖占奶类提供的总热能的30%50%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半乳糖缩合而成。,羊奶PK牛奶 营养素含量大盘点 1.羊奶中含有200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因子,其中蛋白质、矿物质及各种维生素的总含量均高于牛奶。2.羊奶中乳固体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

4、分别比牛奶高5%-10%。3.羊奶中的12种维生素的含量比牛奶要高,特别是维生素B和尼克酸要高1倍。4.每100克羊奶的天然含钙量是牛奶的两倍。5.每百克羊奶的铁含量是牛奶的二十五倍。,羊奶PK牛奶 吸收利用大比拼 1.羊奶的脂肪球与蛋白质颗粒只有牛奶的1/3,且颗粒大小均匀,所以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2.羊奶中乳蛋白含量高,因此蛋白凝块细而软,也有助于被人体吸收利用。3.羊奶的脂肪结构中,碳链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呈良好的乳化状态,更有利于机体直接利用。4.羊奶的酪蛋白结构与牛奶中的不同;在羊奶中主要含-2S酪蛋白,-酪蛋白,这两种酪蛋白易被酵母分解;而牛奶中主要含-1S酪蛋白,因此,对牛

5、奶过敏和体质较弱的人群完全可以接受羊奶。5.羊奶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很高。免疫球蛋白在人体中的作用是抗生素类药物不能替代的。通常感冒、流感、肺炎等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抗生素不仅不能有效地杀灭病毒,相反会给人体带来很多副作用,免疫球蛋白则能有效地消灭病毒,保护人体不受伤害。,乳糖没有蔗糖甜,为蔗糖的六分之一分子结构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形成。,寡糖,寡糖又称低聚糖低聚糖是指含有39个单糖构成的一类小分子多糖。棉子糖、水苏糖、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棉子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构成,多见于蜂蜜。水苏糖:四糖,葡萄糖、果糖、两分子半乳糖,常与棉子糖、蔗糖共存,多见于豆类。摄入大量豆类常引起腹部

6、胀气,主要由于棉子糖、水苏糖不能被消化道消化酶分解,被肠道微生物发酵产气引起的。,低聚糖对人体功效,1、低聚糖对人体可抑制肠内沙门氏菌和腐败菌的生长,调节胃肠功能,防治便秘,并增加维生素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2、低聚糖能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 3、低聚糖属非胰岛素所依赖,不会使血糖升高,适合于高血糖人群和糖尿病人食用 4、可防龋齿,低聚糖不被口腔的微生物利用,3、寡糖,低聚果糖(寡果糖)主要存在于日常食用的水果、蔬菜中,低聚果糖的甜度为蔗糖的30%60%,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大豆低聚糖是存在于大豆中的可溶性糖的总称,应用于清凉饮料、酸奶、面包等食品中。,4、多糖 有10

7、个以上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无甜味,不溶于水。,淀粉糖原膳食纤维,淀粉,是谷类、薯类、豆类食物的主要成分,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可分解成糊精,再进一步消化成葡萄糖被吸收。,糖原,也叫动物淀粉,是动物体内贮存葡萄糖的一种形式肝脏,肌肉是贮存糖原的主要组织器官。,膳食纤维,概念是不能被人体利用,即不能被人体消 化酶所消化,而且人体不能吸收的非 淀粉多糖物质。分类a.可溶性膳食纤维 b.不可溶性膳食纤维,a.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柑橘和苹果中含量较多,果胶分解后产生甲醇和果胶酸食品加工中常用果胶作为增稠剂制作果冻、果酱等。,a.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柑橘和苹果中含量较多,果胶分解后产生甲醇和果胶酸食品加工中常用

8、果胶作为增稠剂制作果冻、果酱等。,a.可溶性膳食纤维,树胶和黏胶常见于菜豆、水果和蔬菜,可用于食品加工中作为稳定剂,b.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纤维素具有亲水性,在肠道内起吸收水分的作用半纤维素是谷类纤维的主要成分,在人的大肠内,半纤维素比纤维素易于被细菌分解木质素是植物木质化过程中形成的非碳水化合物,人和动物均不能消化木质素,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人体对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当食物进入胃后,胃酸使淀粉酶失活,在胃中只有机械性消化。小肠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场所,被消化成单糖后在小肠上部被吸收,葡萄糖在体内的运输是靠血液完成的,饥饿时血糖略下降,餐后可暂时升高。,

9、三、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1、提供能量2、构成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3、节约蛋白质作用4、抗生酮作用5、提供膳食纤维,1、提供能量,每1g碳水化合物所释放的能量为16.72KJ(4kcal),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能应占人体热能总量的55%65%。,2、构成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参与细胞的组成和多种活动,糖类是细胞膜的糖蛋白,神经组织和糖脂以及传递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重要组成成分。,3、节约蛋白质作用,膳食中糖类供应不足时,机体为了满足自身对葡萄糖的需要,则通过糖原异生作用利用蛋白质以产生葡萄糖,供给能量糖类的摄入充足时,人体首先使用糖类作为能量来源,具有节约蛋白质作用。,4、抗生酮作用,

10、脂肪在体内彻底被代谢分解,需要葡萄糖的协同作用。脂肪酸被分解所产生的乙酰基需与草酰乙酸结合进入三羧酸循环而最终被彻底氧化、产生能量。若碳水化合物不足,草酰乙酸则生成不足,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二产生酮体。尽管肌肉和其他组织可以利用酮体产生热能,但过多的酮体则可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引起酮酸症中毒。而机体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就可以起到抗生酮的作用。人体每天至少需50g至100g碳水化合物,才能防止酮症产生。,5、提供膳食纤维,防止便秘预防胆结石控制体重和减肥降低血糖胆固醇解毒作用,防止便秘,实验证明吃水果蔬菜或吃小麦有缓解便秘作用,可增加排泄物的重量。,预防胆结石,促进胆汁酸的排泄,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11、,减少胆汁酸的重吸收。,控制体重和减肥,减缓食物由胃进入肠道的速度,从而产生饱腹感而减少能量摄入,降低血糖胆固醇,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可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降低血糖水平可溶性纤维素在肠道中被肠道细菌代谢分解产生一些短链脂肪酸,解毒作用,膳食纤维可增加肠道蠕动,抑制致病菌生长,四、缺乏与过量,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缺乏 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 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和死亡 肥胖 过量 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 龋齿,五、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5%65%,每日至少50100g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摄入20g/d为宜,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推荐低能量膳食(1800kcal)25g/d中等能量膳食(2400kcal)30g/d高能量膳食(2800kcal)35g/d膳食纤维来源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最佳来源有花粉、竹笋、白豆、豌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