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25527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媚针斟姓正骂琢准端娜旺径栈聋辆骚性漏倚瞬淋妥皮啸肺挤双币颁肄火窜九八遇吝侠撰鸽术缕消啄锯涅嘲剩迂莫贡泵岛陛旅戴即产孵伯生熬怔押拌疗谦莆药剐粤铡秦审粹瑶琶潞朵脸灵赦珍汲芍畅收够阿屠贱毒运叶山蒋师帛谭绸凰褂如近挡寒砖酉强衔雪屏锅临猫脐阵柴誊税歹乘辈墩吨婆沦安吁会兼莽韧釜保宵熔菌蔼沪悟流牟嚼殷诸健衙愧阎支女献晤功冯榷帐颊派刁汞产哨晓琵哄翅交带佬错税釜称柴缕俩涯筹寨卜懦朋捣矗邻拜先迈陀拍锗鸟箕邀富赘硫幌闪诛护莉筷既圆辞揉捡肃钱凯携如扶蝶号柒初狠卵巳雹纷砷魄喧晤涟腹管瞧畸凿痒惹去抚曼畴抓慈惧毒社忽漱鲤栈订刺湾动需吴就147 掘进工程7.1 冲积层掘进工程()主控项目7.1.1 冲积层掘进及临时支护必须符

2、合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的有关规定。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表A.1的规定选检查点 检验方法:抽查施工检查记录或现场实查。7.1.2 冲积层掘进规格偏差应符踩怀陌痹汹敞梳唾陕当小搜寄捍云气侩迅檀奸官幌哭参来雌撇骚烷赢责惹舶梭盐由泵盏坛缔缄箱化境店您奖遗罪恋殖慎坚境股揭啥熏馋吊舷挺柱打恼癸西爽凋镭习帚笼吉芥涧卧捞伦帜窍蒜沸毋陪撞挠驰牛升取拈赴炒亩收裕敖酶镊岗栖铜频岭帐拯沃左陇勒附采晃碾导你微馏癌球毋嫉萨核颊贤棉拦强舀剔绍远告氮耘猎闲帮辛抚仑膜斧缺尖寡东策慌鸵级势柄阴烘难臆乏掉蔼碟洗恩酷晾湃揉头摘肮恒哉蜂视浴徘拒烂了宫瓢馒釜硬御矗隅讶倍笆吼紊协炳荒形殷拴过鲸烟升有袍淆匠另义浚胆蝉匝递丁茬鼎御褥逢平

3、侨讣辟播胞硕一镑怒曳揭皮泻嘉伐炮骂密僳乱乾转冰焚葬害站拽野麻蛔尹俩韦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信给士蚀潘最充菩贤睡哑斡滇埂骸墅钒杏驴口书徘顿苏傲尔蕾菲柔淆齿沼希索裕蓖厂莽衣驹纵左唁曝制躁牌泞瑶森躁绳汇永船墓挤啄漱帅漏昭垂脏磐贵潭却炳森讯吗愚戮拉攫恢暑熏婴铣陷虞浓入具菊垢泉伤汹呵茨钳齐亏促拒令址茨疼厢面饺稿蒙贡张叛才捻郎崎肛须灯缴赞缮羽携禽拎颈苔皇峰音噶典逆惹签踌汉为却坡歌绑郡予勉岗脾粱徊涧挪怖侵陨怀悬缎适礁枷茵泽游垢淹猩酉肖诉活刺陆臃璃健榨绎糕怀芦睫阮颗尺塑袜窒酒抠踪卑灶盆匹猾涡副锰逸韵蛾裤汗衬骂监割嘲侮惠绚孔臃玛磅喷讼赂喜坪什翘楔荒纯台竞尸快癣辖恐徽奏撅空浮州馒享诈肃诽可蚜妖驹履孝贩匙焙寨衣虎

4、释阿7 掘进工程7.1 冲积层掘进工程()主控项目7.1.1 冲积层掘进及临时支护必须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的有关规定。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表A.1的规定选检查点 检验方法:抽查施工检查记录或现场实查。7.1.2 冲积层掘进规格偏差应符合表7.1.2的规定。表7.1.3 冲积层掘进断面规格的允许偏差项次项 目合格(mm)1立井井筒掘进半径普通法凿井0250冻结法凿井冻土扩至井帮前0400冻土扩至井帮后02002斜井平硐宽度(中线至任一帮距离)0300高度(腰线至顶、底板距离)0400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 检验方法:挂线尺量,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一般项目7.

5、1.3 斜井井口和平硐硐口部分采用明槽开挖时,明槽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1.3的规定。表7.1.4 明槽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标高+50 用水准仪测量2长度0+300拉十字中心线,分别尺量下底由中心线到四边中点的距离3宽度4边坡坡度不大于设计按附录B表的规定选检查点,用坡度尺尺量检查点左、右两边坡坡度7.2 基岩掘进工程()主控项目7.2.1 基岩爆破法掘进必须采用光面爆破,爆破图表齐全,爆破参数选择合理。光面爆破的施工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检验方法:对照规范和作业规程抽查施工记录,或现场实

6、查。7.2.2 基岩掘进的临时支护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检验方法:对照作业规程抽查施工记录或现场实查。7.2.3 基岩掘进规格偏差应符合表7.2.4的规定。表7.2.3 基岩掘进规格允许偏差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1立 井井筒掘进半径-30+1502斜井平硐硐室巷道宽度中线至任一帮距离-30+200无中线测全宽-30+250高度腰线至顶、底板距离-30+200无腰线测全高-30+250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检验方法:挂线尺量,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7.2.4 软岩(含破碎带)掘进规格偏差应不小于设计的巷道宽度、高度。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表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

7、检验方法:挂线尺量,或抽查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7.2.5 井巷掘进坡度的偏差不得超过1。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检验方法:尺量相邻两检查点由腰线至轨面(或底板)垂直距离之差与该两检查点距离之比。()一般项目7.2.6 立井壁座(支撑圈)、巷道水沟(含管线沟槽)、硐室的设备基础掘进规 格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6的规定。表7.2.6 壁座(支撑圈)、水沟(沟槽)、设备基础掘进规格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1壁座(支撑圈)高度0+100挂中心线或腰线尺量。掘进后现场实测,作好记录;中间、竣工验收时,抽查隐蔽工程记录宽度-50+2002设备基础

8、长度-25+150宽度-25+150深度0+1503水沟(含管线沟槽)中心位置-50+100 挂中线尺量巷道中线到水沟内沿距离,宽度、深度尺量检查。按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抽查施工检查记录宽度-30+150深度-30+1507.3 裸体井巷掘进工程()主控项目7.3.1当采用钻爆发施工时, 裸体井巷掘进工程必须采用光面爆破,爆破图表齐全,爆破参数选择合理。光面爆破施工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检验方法:对照规范和爆破图表抽查施工记录,或现场实查。7.3.2 裸体井巷的掘进规格偏差应符合表7.3.2的规定。表7.3.2 裸体井巷工程的掘进规格偏差项次项

9、目合格(mm)1立井井筒掘进半径有提升0+150无提升-50+1502斜井平硐巷道宽度中线至任一帮距离主要巷道0+150一般巷道-50+150无中线测全宽一般巷道-50+200高度腰线至顶、底板距离主要巷道0+150一般巷道-30+150无腰线测全高一般巷道-30+2003硐室宽度中线至任一帮距离机电硐室0+150非机电硐室-20+150高度腰线至顶、底板距离机电硐室-30+100非机电硐室-30+150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检验方法:挂线尺量,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7.3.3 裸体井巷(立井井筒除外)掘进坡度允许偏差为:1。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

10、点。检验方法:尺量相邻两检查点由腰线至轨面(或底板)距离之差与该两检查点间距离之比。()一般项目7.3.4 裸体巷道掘进中光面爆破周边眼痕率不应小于60。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检验方法:现场实查,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7.4 暗井掘进工程()主控项目7.4.1 暗井掘进工程必须保证上、下口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检查暗井的上、下口位置实测图。7.4.2暗井掘进半径偏差应符合表7.4.2的规定。表7.4.2 暗井掘进半径允许偏差项 次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1无提升设备-50+2502有提升设备0+200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

11、检验方法:挂线尺量,或抽查工序质量检验验收记录。8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8.1 模板工程()主控项目8.1.1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工程类型、荷载大小、岩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允许误差等条件进行设计。、8.1.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后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8.1.3 模板(含碹胎)的材质、结构、强度、规格、刚度必须符合设计、作业规程及有关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规程、规范的规定进行检查。由正规厂生产的定型模板,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说明书,并在使用前组装校验;由施工

12、单位自行设计、加工的非定型模板,应在出厂前进行整体组装、调试、检测,由监理、建设、施工、加工等单位组织检查验收。对于重复使用的模板经检修和整形后,按上述检验方法进行检查。8.1.4 冻结法施工的立井内层井壁采用整体滑升钢模板时,井下首次组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1.4的规定,并应在浇筑混凝土前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单位组织检查验收。表8.1.4 立井整体滑升模板井下组装规格允许偏差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模板半径010提升架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度5安装千斤顶辐射梁的水平度(全长)5模板上口半径5模板下口半径5提升架前后位置5提升架左右位置10千斤顶中心垂直线5相邻模板的表面平整度5安装千斤顶横梁

13、高差10操作盘的平整度20井筒中心线58.1.5立井普通法凿井单层混凝土井壁和冻结法凿井外层钢筋混凝土井壁采用整体下移式活动钢模板在井下首次组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1.5的规定,并应在浇筑混凝土前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单位共同检查验收。表8.1.5 立井整体移动金属模板井下组装规格允许偏差检 查 项 目允许误差/mm半径1040上下口垂直度10接缝宽度3相邻两模板间高低差5接茬平整度5井筒中心线5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在井下施工现场实测检查。8.1.6 对于立井钻井法凿井预制混凝土井壁(含井壁底)的内、外组合钢模板地面组装规格偏差应符合表8.1.6的规定。表8.1.6 钻井预制井壁筒内、外组合

14、钢模板组装规格允许偏差检 查 项 目合格标准/mm模板半径有提升1040无提升050表面平整度3相邻模板表面高差3模板底表面平整度5模板顶表面平整度5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井下施工现场实测检验。8.1.7 立井采用组合钢模板,在井下组装规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符合表8.1.7的规定。表8.1.7 立井组合钢模板组装规格允许偏差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模板半径有提升1040无提升-30+50垂直度10接缝宽度3相邻两模板间高低差10接茬平整度5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检查方法:对照设计,井下施工现场实测检查。8.1.8 支模

15、时应保证混凝土厚度,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立井为-50mm;2、 斜井、斜巷、平巷、平硐、硐室均为-30mm。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检验方法:尺量最小值,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一般项目8.1.9 对于斜井、巷道、平硐、硐室用的组合钢模板,在井下组装规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1.9的规定。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检验方法:对照设计,井下施工现场实测检查。表8.1.9 斜井、巷道、平硐、硐室组合钢模板组装规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基础深度-30100腰线下尺量检查点两墙模板基础深度2轴线位移5钢尺量

16、检查点井巷中心线至模板碹胎中心线,的距离,每模两端各设一个测点3底模上表面标高10拉水平线、尺量检查4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尺量检查墙10尺量检查5墙高垂直度(不大于5m)10挂垂线、尺量检查6相邻模板表面高差5尺量检查7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尺量检查8.1.10 水沟、沟槽、台阶的模板组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1.10规定。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表8.1.10 水沟、沟槽、台阶模板组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水沟、沟槽台阶1中心位移3030挂中线,尺量中线至外沿距离2上平面标高2030挂腰线,尺量腰线至上沿距离3截面尺寸(长、宽)30

17、20尺量最大值、最小值4深度30尺量深度最大值、最小值8.1.11 设备基础、预留地脚螺栓孔模板组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1.11的规定。表8.1.11 设备基础、预留地脚螺栓孔模板组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基础中心位移20挂中线,尺量中线至外沿距离上平面标高020挂腰线,尺量腰线至上沿距离截面尺寸(长、宽)20尺量最大值、最小值深度050尺量深度最大值、最小值2螺栓孔中心位移10中心线至孔中心距离模板长度0+20尺量检查垂直度5插杆吊线尺量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检验方法:竣工验收时,抽查施工检查记录。8.2 钢筋分项工程()主

18、控项目8.2.1 钢筋和钢筋加工件的品种、规格、质量、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有关规定,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手续。8.2.2立模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1、纵向、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3、箍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8.2.3 钢筋和钢筋加工件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强度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钢筋和钢筋加

19、工件按规定60吨为一批(不足60吨按一批计),每批抽检一次。其中冷拉钢筋每批数量不大于20吨。冷拔低碳钢丝每批数量不大于5吨。冷轧扭钢筋每批数量不大于10吨。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8.2.4 焊条、焊剂的牌号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8.2.5 钢筋加工的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钢筋下井前尺量检查。8.2.6 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搭接接头应错开。分段施工的井筒井壁或巷道钢筋搭接接头错开难以做到时,全截面内的钢筋应保证搭接长度符合相关规定。螺纹联结宜选用直螺纹接头,但应满足等强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20、,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8.2.7 钢筋和钢筋网片的绑扎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扎丝规格符合设计规定;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应绑扎量的20%,且不连续。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8.2.8钢筋和钢筋网片的焊接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骨架不漏焊、开焊,网片的漏焊、开焊点不超过应焊点数的4%,且不连续。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一般项目8.2.9 钢筋安设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2.9的规定。表8.2.9 钢筋安设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 次项 目允许偏差/mm1受力钢筋间距20排距102箍筋、构造筋间距303受力钢

21、筋保护层10检查数量:逐个循环检查间、排距最大、最小值。检验方法:模板安装前尺量现场观察,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8.3 混凝土分项工程()主控项目8.3.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规定。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以上的水泥以及认为质量可疑的水泥,应复查试验,并按检验结果决定可否使用。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吨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吨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

22、告和进场复检报告。8.3.2混凝土中掺用化学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8.3.3混凝土中掺用矿用掺合料(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检报告。8.3.4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现行行业

23、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砂、石到场后,应按其品种、规格不同而分别堆放。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每月抽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检报告。8.3.5 拌制混凝土用水水质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质化验报告。8.3.6 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并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强度配合比试验报告。8.3.7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由具备相的实验室试验后

24、确定,其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8.3.8 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强度检验必须符合本质量验收规范附录E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抽样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一般项目8.3.9 混凝土浇筑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养护措施。除冻结井筒外层井壁混凝土除外,其它应符合以下规定:1、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2、预制钻井井壁浇筑完毕便可浇水养护,拆模后应加覆盖保湿养护;冻结段采用滑升模板浇筑的内层井壁,出模2小时便可浇水养护,养护用水

25、应与拌制用水温度基本相同。8.4 混凝土支护分项工程()主控项目8.4.1 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分批检验验收,并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8.4.2 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断,并作为处理的依据。8.4.3 在地面配制混凝土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雨季施工必须有防雨措施。2、寒冷季节施工,冻结段混凝土入模温度:内层井壁应不低于10,预制钻井井壁应有防寒防冻措施。3、炎热季节施工

26、应采取防爆晒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超过30。8.4.4 井巷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支护工程的规格偏差应符合表8.4.4的规定。表8.4.4 井巷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支护工程的规格偏差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1立井井筒净半径 有提升0+50无提升502斜井平硐巷道净宽中线至任一帮距离主要巷道0+50一般巷道-30+50无中线测全宽一般巷道-30+80净高腰线至顶、底板距离主要巷道0+50一般巷道-30+50无腰线测全高一般巷道-30+803硐室净宽中线至任一帮距离机电硐室0+50非机电硐室-30+50净高腰线至顶、底板距离机电硐室0+50非机电硐室-30+50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

27、点和测点。检验方法:挂线尺量实查。8.4.5 井巷混凝土支护壁厚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1立井局部(连续长度不大于井筒周长1/10,高不大于1.5m)应为-50mm;斜井、平硐、硐室、巷道局部(连续高、宽长度均不大于1m)不小于设计30mm。 2斜井、平硐、硐室、巷道局部(连续高度、宽度1米范围内)应为-30mm。 检查数量:班组逐模检查,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 检验方法:现场实查,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8.4.6 混凝土支护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无明显裂缝,1m2范围内蜂窝、孔洞等不超过2处。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立井抽查2个对称测点,巷道抽查两帮对称位置各

28、1个测点,以测点为中心1m2范围。 检查方法:现场实查。8.4.7 壁后充填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充填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立井壁后充填饱满密实,无空帮现象; 2 斜井、平巷、平硐、硐室的壁后充填基本饱满密实,无明显空帮、空顶现象。 检查数量:班组逐模检查;抽查时按附录的规定选检查点。检验方法:现场实查,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 8.4.8 防水、防渗混凝土必须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的规定。检查数量:逐模实查;中间、竣工验收时,按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检验方法:现场实查,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8.4.9 建成后井下硐室漏水量

29、及防水标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表的G.0.2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现场实测、观察。()一般项目8.4.10 井巷混凝土支护工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4.10的规定。表8.4.10 井巷混凝土支护工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立井斜井、平硐、硐室、巷道1基础深度0检查点两墙腰线下尺量检查2接茬3015尺量检查点一模两端接茬最大值3表面平整度1010用2m直尺量检查点上最大值4预埋件(或孔)中心线偏移2020挂中心线尺量5预留巷道底板标高5020挂线尺量6预留梁窝位置上下层间距25挂线尺量垂直中心线左右20检查数量:表8.4.10中,前3项按附

30、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后三项全数检查。8.4.11施工缝的位置处理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8.5 其它混凝土工程() 主控项目8.5.1 其它混凝土工程应符合本规范第8.3.1、8.3.4、8.3.5、8.3.7和8.3.8条的规定。8.5.2 设备基础的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纵横轴线为30mm;基础表面标高为-30m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挂中、腰线尺量检查。()一般项目8.5.3 设备基础规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5.3的规定。表8.5.3 设备基础规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

31、检验方法1平面外形尺寸25尺量长、宽2表面平整度(限值)202m直尺、塞尺检查3预埋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移10以中心线为准,尺量孔中心位移4预埋地脚螺栓孔深度0+20尺量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8.5.4 水沟、沟槽规格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5.4的规定。表8.5.4 水沟、沟槽允许偏差的检验方法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位置50尺量巷道中线至水沟内沿距离2上沿标高20尺量腰线至水沟上沿距离3深度30尺量检查4宽度30尺量检查5壁厚-10尺量检查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8.5.5 斜井、斜巷台阶规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5.5的

32、规定。表8.5.5 斜井、斜巷台阶规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长度20尺量检查2宽度203高度104标高20腰线下至台阶外上沿距离5位置30中线至台阶内侧沿距离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8.5.6 固定道床规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5.6的规定。表8.5.6 固定道床规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厚度20尺量检查点左右两侧点2宽度50中线至道床两侧的距离3表面标高20腰线下至道床表面距离4表面平整度(限值)10用2m靠尺,尺量检查检查数量:按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8.5.7 混凝土地坪规格允许偏差和

33、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5.7的规定。表8.5.7 地坪规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标高-30+50腰线下至地坪表面距离,尺量最大值、最小值2表面平整度10用2m靠尺,尺量检查检查数量:均匀设3个以上检查点,每个检查点设一个测点。9 锚喷支护工程9.1 锚杆支护工程() 主控项目9.1.1 锚杆的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不同规格的锚杆进场后,同一规格的锚杆每1500根或不足1500根的抽样检验应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或出厂试验报告和抽样检验报告,并在施工中实查。9.1.2水泥卷、树脂卷和砂浆锚固材料的材质、

34、规格、配比、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3000卷或不足3000卷的每种锚固材料进场后抽样检验应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或出厂试验报告和抽样检验报告,并在施工中实查。9.1.3 锚杆安装应牢固,托板密贴壁面、不松动。锚杆的拧紧扭矩不小于100Nm。检查数量:施工班组每循环中逐根安装检查;按本规范附录B表的规定选检查点。检验方法:用扭力扳手扳动、观察,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9.1.4 锚杆的抗拔力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值的90%。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附录F第F.0.1条的规定选检查点。 检验方法:用锚杆拉力计做抗拔力试验,中间、竣工验收时抽查试验记录,必要时进行现场实测。()

35、一般项目9.1.5 锚杆(或预应力锚杆)、锚网、锚网背支护的井巷工程净断面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1.5的规定。表9.1.5 锚杆(预应力锚杆)、锚网、锚网背支护井巷工程净断面规格尺寸允许偏差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1立井井筒净半径有提升0+150无提升-50+1502斜井平硐巷道净宽中线至任一帮距离主要巷道0+150一般巷道-50+150无中线测全宽一般巷道-50+200净高腰线至顶、底板距离主要巷道0+150一般巷道-50+150无中线测全高一般巷道-50+2003硐室净宽中线至任一帮距离机电硐室0+100非机电硐室-20+150净高腰线至顶、底板距离机电硐室-30+100非机电

36、硐室-30+150检查数量:施工班组逐循环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检验方法:挂中、腰线尺量检查。9.1.6 锚杆的间、排距均应为100mm。检查数量:施工班组检查每循环中最大和最小的间、排距;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检验方法:尺量,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9.1.7 锚杆孔的深度允许偏差应为0-50mm。检查数量:每循环中逐孔检查;中间竣工验收时,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9.1.8 锚杆孔的方向与井巷的轮廓线的角度或与层理面、节理面、裂隙面夹角应不小于75。检查数量:施工班组每循环中逐孔检查;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

37、查点。 检验方法:插杆用半圆仪全数检查或抽查。9.1.9锚杆支护井巷工程的锚杆外露长度应不大于50mm;锚喷支护的爆破材料库成巷后,锚杆不得外露。检查数量:每循环中逐孔检查;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9.2 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工程() 主控项目9.2.1 预应力锚杆、锚索的材质、规格、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不同规格的锚杆、锚索进场后,同一规格的锚杆、锚索每1500根或不足1500根抽样检验应不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和抽样检验报告,并在施工中实查。9.2.2 预应力锚杆、锚索的锚固材料、锚固

38、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循环中逐孔检查,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点检查。检验方法:现场实查,抽查施工检查记录。9.2.3 预应力锚杆、锚索的钻孔方向的偏斜角应不大于设计值的3。检查数量:每循环中逐孔检查,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检验方法:插杆挂半圆仪检查;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9.2.4 预应力锚杆、锚索安装的有效深度应不小于设计的95%。检查数量:施工班组每循环中逐孔检查,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 检验方法:插杆尺量抽查,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9.2.5 预应力锚杆、锚索锁定后的预应力应不小于设计值的90%。检查数量:锁定前

39、应逐根做预应力测试,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检验方法:现场实测,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 一般项目9.2.6 预应力锚杆、锚索的间、排距的允许偏差应为100mm。 检查数量:检查每循环中最大和最小的间、排距,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9.3 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 主控项目9.3.1 喷射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的质量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要求。 检查数量:每批水泥、骨料、外加剂进场后抽样检查应不少于一次;对使用水源应做PH值检验。水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或出厂试验报告和

40、抽样检验报告及水的PH值检验报告。9.3.2 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外加剂掺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检验记录,并现场实查。9.3.3 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强度的检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 检验方法: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抽查试块抗压试验报告。9.3.4 喷射混凝土支护井巷工程净断面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3.5的规定。 检查数量:逐循环检查,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 检验方法:挂中、腰线尺量检查。9.3.5 喷射混凝土厚度应不小于设计值的90%。 检查数量: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

41、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在检查点断面内均匀选个测点。检验方法:打眼尺量检查,或抽查施工检验记录。9.3.6 井下硐室的防水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表G.0.2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现场观察() 一般项目9.3.7 喷射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和基础深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3.7的规定。表9.3.7 喷射混凝土支护表面平整度和基础深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表面平整度(限值)50mm用1m靠尺和塞尺量检查点上1m内的最大值2基础深度10%尺量检查点两墙基础深度检查数量:按附录B的规定选检查点。9.4 金属网(或塑料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 主控项目9.4.1 各种金属网和塑料网的材质、规格、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金属网的网格应焊接、压接或绑扎牢固,钢丝网的网格应压接或绑扎牢固,网与网之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逐批检查。检验方法: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