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均匀场气体的击穿.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4746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均匀场气体的击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不均匀场气体的击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不均匀场气体的击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不均匀场气体的击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不均匀场气体的击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均匀场气体的击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均匀场气体的击穿.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次课程的目的要求:,1、能说明极不均匀场中放电特点,2、能表述极性效应的具体内容及原因,会分析空间电荷对电场的影响,3、能表述冲击波及冲击放电的特点,4、能说明伏秒特性曲线的应用,5、能说明U50、冲击系数 的含义,1.3 极不均匀场中气体的击穿过程,放电特点:,1、电晕放电,2、极性效应,一、电晕放电,1、定义:电场极不均匀时,在大曲率电极附近空间局部场强首先达到引起强烈游离的数值,使其附近很薄一层空气中形成自持放电,产生薄薄的淡紫色发光层。该放电仅局限在大曲率电极周围很小范围内,而整个气隙尚未击穿,这种现象即为电晕放电。,刚开始出现电晕时的电压称为电晕起始电压或起晕电压,电晕放电的起始电

2、压一般用经验公式来推算,流传最广的是皮克公式,电晕起始场强近似为:,2、特点: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特有的自持放电形式,电晕起始电压低于击穿电压,电场越不均匀其差值越大。,危害:电晕放电引起光、声、热等效应使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不但消耗能量,还产生臭氧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腐蚀金具和有机绝缘物。坏天气要比好天气时的电晕损耗大得多。电晕放电中,由于电子崩和流注不断消失、出现造成的放电脉冲会产生高频电磁波,对无线电和广播产生干扰。电晕放电还会产生可闻噪声。,有利方面:降低输电线上的雷电或操作冲击波的幅值和波前陡度。电晕放电还在除尘器、静电喷涂装置、臭氧发生器等工业设施中得到广泛应用。某些场合可改善电场

3、分布。,消除方法:改进电极形状,减小电极曲率;如电极采用大尺寸球面,超高压线路采用扩径导线等。,二、极性效应,1、定义:电极形状不对称的极不均匀场中,大曲率电极极性不同时,间隙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各不相同。即:Ub-|+Ub+|-,2、分析:下面以电场极不均匀的“棒板”气隙为例,从流注的概念出发,说明放电的发展过程和极性效应。,(a)正尖负板,电子崩头部的电子到达棒极后即将被中和,留在棒极附近的为正空间电荷。这些正离子向阴极移动速度很慢而暂留在棒极附近。它们削弱了棒极附近的电场,棒极附近难以形成流注,自持放电难以实现,故起晕电压较高。而它们同时加强了朝向极板的电场,促进放电向前发展,故放电电压

4、较低。,(a)负尖正板,电子崩将由棒极表面出发向极板发展,崩头的电子在离开强场(电晕)区后,不再引起碰撞游离,但仍继续往板极运动,并大多形成负离子,负空间电荷浓度小,对电场影响不大。留在棒极附近是大批正离子,它们将加强棒极表面附近的电场,容易形成自持放电,所以其起晕电压较低。间隙深处的电场被消弱,使流注不易向前发展,间隙的击穿电压要比正极性时高得多。,工程实际中,输电线路外绝缘和高压电器的外绝缘都属于极不均匀电场分布,在交流电压下的击穿都发生在正半波;因此考核绝缘冲击特性时应施加正极性的冲击电压。,三、极不均匀场放电特点,无论尖极极性如何,放电总是从尖极开始 尖极附近总是留下空间电荷 存在极性

5、效应:Ub-|+Ub+|-,1.4 雷电冲击电压下气体的击穿,一、冲击波形及特点,冲击波:雷电冲击 操作冲击,标准雷电波:,IEC和国标规定:T1=1.2s30T2=50s20%一般写为1.20/50,特点:,高幅值、高陡度、短时间,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T1视在波前时间T2视在半峰值时间,标准雷电截波:,用来模拟雷电过电压引起气隙击穿或外绝缘闪络后所出现的截尾冲击波。,T1波前时间Tc截断时间,二、冲击放电特点,足够大的电场强度或足够高的电压。在气隙中存在能引起电子崩并导致流注和主放电的有效电子。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让放电得以逐步发展并完成击穿。,1、完成气隙击穿的三个必备条件:,总放电时间 t

6、b=t0tstf,2、放电时间的组成:,t1tstf 称为放电时延,t0气隙在持续电压下的击穿电压为Us,为所加电压从0上升到Us的时间;,完成击穿所需放电时间很短(微秒级):,直流电压、工频交流等持续作用的电压,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不成问题;当所加电压为变化速度很快、作用时间很短的冲击电压时,因有效作用时间短,放电时间就变成一个重要因素。,ts从电压达到U0瞬时起到气隙中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为止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tf出现有效电子后,引起碰撞游离,形成电子崩,发展到流注和主放电,最后完成气隙击穿需要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短气隙中(1cm以下),特别是电场均匀时,tfts,放电时延主要取决于

7、ts。为减小ts:可提高外施电场使气隙中出现有效电子的概率增加 可采用人工光源照射,使阴极释放出更多的电子 较长气隙时,放电时延主要决定于tf,且电场越不均匀,tf越大。,冲击放电特点:,具有放电时延;UbU0,三、伏秒特性,对雷电冲击电压来说,电压变化速度极快,在电压达到静态击穿电压后的放电时延内,电压变化较大,击穿电压高于静态击穿电压;且击穿电压随时间而变。,当击穿过程中加在间隙上的电压随时间变化时,击穿电压指间隙上的最高电压。,对持续电压来说,电压变化比放电发展的速度慢得多,电压达到静态击穿电压后,可认为电压基本不变,所以击穿电压就等于静态击穿电压。,冲击击穿特性最好用电压和时间两个参量

8、来表示,这种在“电压时间”坐标平面上形成的曲线,通常称为伏秒特性曲线,它表示对某一冲击电压波形,该气隙的冲击击穿电压与击穿时间的关系。,1、伏秒特性及伏秒特性曲线,它可全面反映间隙在冲击电压下的击穿特性。,2、伏秒特性曲线的测定,保持冲击电压波形不变,逐级升高电压使气隙发生击穿,记录击穿电压波形,读取击穿电压值U与击穿时间t。当电压不很高时击穿一般发生在波尾;当电压较高时,击穿百分比将达100,放电时延大大缩短,击穿一般发生在波前。当击穿发生在波前时,U与t均取击穿时的值;当击穿发生在波尾时,U取波峰值,t取击穿时间值。,实际的伏秒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是以上、下包络线为界的带状区域。,3、伏秒

9、特性与电场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延伸,一切气隙的伏秒特性都趋于平坦,但特性曲线变平的时间却与气隙的电场形式有较大关系:,极不均匀电场:平均击穿场 强低,放电时延长,曲线上翘;,均匀、稍不均匀电场:无弱场强区,平均击穿场强高,放电时延短,曲线平坦。,电场越均匀,“V-S”越平。,4、伏秒特性的应用,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要求 曲线尽量相似 力求平坦,因此在避雷器等保护装置中,保护间隙采用均匀电场,确保在各种电压下保护装置伏秒特性低于被保护设备。,四、雷电冲击50击穿电压,伏秒特性虽能全面反映间隙在冲击电压下的击穿特性,但求取繁琐。,在工程实际中常采用50冲击击穿电压(U50%)来表征气隙的基本冲击击穿特性。,定义:,在多次施加某一波形和峰值一定的冲击电压时,间隙被击穿概率为50时的击穿电压。,实际中,施加10次电压中有4-6次击穿了,这一电压即可认为是50冲击击穿电压。,特点:,与电场均匀度有关,思考作业,2-4、2-5、2-10,补充题:,棒棒、球球电场是否有极性效应?,(2)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由于放电时延较长,其冲击系数,(1)在均匀和稍不均匀场中,击穿电压分散 性小。冲击系数,,击穿电压分散性也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