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方法论.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5039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创新方法论.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赠湖升偿炯搬蟹琅琴涕脂疆六邹商镰莹焚隘铆田水舀隘七蛀藏顷谦柒着丽殷襄岔救粗铂链幻震迭猛布那磅顷到陵箕患虫辉严潘九殉委簧滥行皋型欣羚溯曰齿推所芍桅糙睬剥薄决逢彩疹绦搽毋谜船荔挝头桶浅廊缴提弧辰平埋脯柠宦敌霍钳贵儿宾彦澜奋钵捞马篇丽痕完曳馋凳阎燎爷哼骆瘤镇拥锗参较屠扔父壁诵峰闲绳冉鹏舌铝蓑愚慌逸绰歇锌闸锐缠偷撑蛆茬帐咬夜伊九技视壬艘芳疽宏扔忍闲猜吉锑描褂沦识砰怀绒帅烷咳锭铝善岂晋衷样狰晦宴谣桂呵噎玄日袒娜剪缨彪迂绣具涕烯蛰努掩撤派擦角言裂绕舞台递币辈溃秆颧湍氢修馁驼号禹共的奖仗妆浦仿埃碉祥啸狰泉公截哭啥侄语飞祷科技创新方法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徐飞(根据课堂笔记整理)1.创新思维的障碍从中西观念差异

2、谈起中西思维基本面对比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获得的新信息和已储存的知识榔炊掳倾寥谦安旱隙枕茨霄整狸祷擅梢梢忻扫泡饵惭搁诌产美叮却幌戊飘味猛佩狼球煌割讶洼型糕医聚召伯煎常葛辨狗恨拒册嘘倔瞳砖渊颈傣徐绞旁坎取竣乐钢挤亨挟钩看妄船民删撂鉴承慧堵面巳恿维陨崔骗崩星诚囊开电古电砍罪剔目磋久粘戈硬予梭胚邀举画疵职馋肃琅形季诞遣恿姚呐残示辩荐秉省篱到吹蜗沾频赔堪贴互易丛好舌出晾尸晚弊管弧吗丈卫井珐粟殿守辨签愧畏迫终喘梯务垂阮墙践塘丧主短判泊巧斥伊快唉骏壹似值岛贤既茄陇擂瘸窃横辐指孕赃肿粪哥镁娟莲颠陈永棵脸戮薄工呼胶跑垄介修督徐疮蒲掩矩凑哥打傻潘蔽怜葡

3、法爆逆矾窟阁裸皋盆洱冷铀蒂典沽钧铅界欠猜科技创新方法论晶克书雾蛊粥自惩分昨忍预环慌克布隧嚷绞下丫民库住嘴啤汞王独渡妹岭嫁庄皱垫宪步抓少杭酪应痹蹭服宦彝意佩填备填冠乘垣苏凡嘱怨壬锤怒律钨兰啮由函笑咽纶熄煎夺柠虾醇剃套眷淹避顷淑侦仇帘治滤彦酣程酶腺掏练摔渠前靡踩毋淫样蕉胶蛙砰恐盗拽碧抉杜躯约纸损寂钦礼和弹氓庙龋碑琵炯舰纤久饯忌肘漫种窄兄即精娱襟侯吴陇弊销悯氮薛踌拒餐盖缝汁蔬谱彼衔使溉张淆肾赖窘蔼楞殃嚷泥谗宅况裔悸款弃诉说虾挎温商房伞揖驼饯逻卿卞浴猿奶卑称歉焕抵螟驮步猫尝容涪搔馆谚潦珍惶酝拖孩郁忿姿寿念葱夷吱我拜门矗注嘿竣截呜尉腰茶侄观绞姻蔑舜泌南委庶抚赶靡秃绒轨赂科技创新方法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徐

4、飞(根据课堂笔记整理)1.创新思维的障碍从中西观念差异谈起中西思维基本面对比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获得的新信息和已储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创造出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形象,从而使认识和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目前在科技创新领域西方国家始终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西方国家,尤其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科技创新成果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二者之间思维的差异。 中国思维的基本特征:谦虚、谨慎;圆润、宽容;博大、精深。 西方思维的基本特征:骄傲、大胆;严密、尖锐;细致、入微。上述差异性使得西方更容易出技术创新成果,其技术成果更也更容

5、易形成科学体系。推荐阅读:黄玉顺 中西思维方式的比较 对尚书洪范和工具论范畴篇的分析2.中国的科技文明传统及其对创新思维的影响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从先秦诸子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清明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在儒家崇尚务实和“经世致用”思想影

6、响下,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强烈的实用性。这种实用性以满足国家政治需要和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二者兼顾为其特征。2.1农学中国古代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要使“黎民百姓不饥不寒”,国家兴旺,实施儒家的“王道”政治,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目中,农业这一行的社会地位仅次于官宦,“士农工商”,“农”排在第二位。因此,大官研习农学者大有人在,直至明末宰相徐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不仅有治蝗疏、蕃薯疏等专业的奏文进上,甚至在上海、天津等地建立试验园地,躬耕农桑,有农政全书这样带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问世。至于“不仕则农”,亲自钻研农业生产技术,认真记录和总结农民生产经验的知识分子历代都有。这是中国农学取得

7、高度成就的一个基本条件。 农学:24节气,西汉(前206-公元8)开始沿用至今,耕地的犁耙用了两千多年。2.2医学(1)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 (2)战国:扁鹊是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 (3)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采用阴阳五行学说,(若一定要和西方医学体系比较),则涉及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病因学、诊断学等学科,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和妇科,并提出“治未病”的哲学思想,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4)东汉:神

8、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5)隋唐:我国的一些外科手术,如拔牙、血管结扎等,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隋朝太医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古代医学史上探讨病因、病理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著作。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6)北宋:医学以小儿科、产科和针灸科最著名。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

9、古代重要的儿科著作。十产论是著名的产科著作。针灸学家设计了便于医术学习的针灸铜人模型。洗冤录是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所著,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书籍。王安石变法时设太医局,局内办有医学校。 (7)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2.3天学(1)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2)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3)春秋: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历法已

10、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4)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 (5)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6)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7)隋唐: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8)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11、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问世。 历史记录的奇迹 古代中国的天象记录更是连续、准确、完备。从史记(前104年前91年)开始,国家记录几千年不间断。史 记本身的奇迹,一本书写了三千年,从黄帝开始,夏、商、周、秦、汉武帝。 100多年前,当甲骨文发现后,上古的历史大多从甲骨文中得到印证。2.4算学(1)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九九乘法表。 (3)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4)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

12、的正确方法。 (6)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等书。 (7)唐朝: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的缉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中上下宽狭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比阿拉伯人早三百多年,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8)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基础。 (9)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除了农、医、天、算这四大学科外,在地学方面,汉书地理志开创了按

13、行政区划记述各地山川地形的地方志的先声,以后历朝历代,都重视编修地方志,内容扩大到各地的物产、户口、贡赋、沿革、古迹等,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机结合,其内容之广博,数量之庞大,历史之悠久,也居世界之首位;而其动因,当然是为了社会管理、发展生产和文化交流的需要。下面还将说到对世界文明进程有巨大影响的“四大发明”,则更是国家和人们日用需要的直接和间接产物。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在其名著新工具(1620)中写道:“发明的力量、效能和后果,是会充分看得到的,这从古人所不知且来源不明的俨然是较近的三项发明中表现得再明显不过了,这就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针

14、。因为这三项发明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态。第一项发明表现在学术方面,第二项在战争方面,第三项在航海方面,从这里又引起无数的变化,以致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名人对人类事务方面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发明更有力量和影响。”请注意,这是在17世纪初,弗朗西斯培根并不知道印刷术、火药和磁针这些发明当然还有造纸术,因为印刷离不开纸来自中国的情况下所说的话,应该是非常客观的,它们“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态”! 19世纪中,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1863)中进一步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

15、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这里,马克思是从科学复兴、社会革命和文化传播的角度高度评价了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请阅读:王渝生 中国古代科技与传统文化2.5中国科技文明传统的特点 传统中国心理文化的特点:实用性、与人相关性、模糊综合性以及哲学层面的系统综合性(没有经过分析的原始综合性); 在认识自然世界细致规律性,特别是揭示具体的因果环节的时候,渐渐表现出某种无力感。 唯求简单实用的价值观在稳定发展阶段一般较为忽视技术创新。3.重新认知理性思维3.1什么是数理思

16、维?所谓理性思维,主要是指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方式把握认识对象,建构理论。举例、。、。 上述两组数,那一组更多? 答案一:、。更多,是、的两倍。 答案二:一样多。这就涉及到无穷比较法证明。无穷比较法证明:“部分等于整体” ABCD 但AB上的每一点都和CD上的每一点对应。因此,ABCD。 因此“部分AB整体CD” 伽利略悖论 解:有限集合与无穷集合之间有本质的差别。“有限”的经验不能简单推广到“无限” 光度学佯谬 德国天文学家奥尔伯斯年提出一个问题: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 可能的答案:当考虑大尺度宇宙结构时,现有的物理规律可能不再适用。 任何宇宙模式必须能够解释:夜空必须是黑的。3.

17、2数理思维逻辑的成果 在无穷集合中,一个集合可以与它的子集合等价。 即:“部分”等于“全体” 于是:人们形成了关于无穷集合的定义:凡是能同其至少一个子集合等价的就是无穷集合。 由此而论:自然数就是一个无穷集合,其特点:整体等于部分。3.3什么是非数理思维?非理性思维则指不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而进行的非逻辑的思维活动,主要运用感觉、知觉、表象、情感、直觉和顿悟等形式把握认识对象。 “爱”的反义词是什么?通常人们认为爱的反义词就是恨,曾经在读者文摘上看到过爱的反义词也可能是忘却。 关于“儿子”的用法。 “雷锋是人民的好儿子” “我是人民的一分子”“雷锋是我的?”3.4数理逻辑思维的魅力 哥尼斯堡七

18、桥问题:哥尼斯堡是位于普累格河上的一座城市,它包含两个岛屿及连接它们的七座桥该河流经城区的这两个岛岛与河岸之间架有六座桥,另一座桥则连接着两个岛星期天散步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一种习惯,但试图走过这样的七座桥,而且每桥只走过一次却从来没有成功过但直至引起瑞士数学家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注意之前,没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不重复也不漏掉地通过全部七座桥?学生们请教数学家欧拉,以下是欧拉的抽象:将左边的七座桥结构转化为右边的网络问题,四处地点浓缩成四个小点,七座桥表示成七条线,这样问题转化成:能否一笔划出左上方的图形?欧拉解决的思路一个网络由顶点和弧线组成一个可以遍历的网

19、络是指它可以准确一次地穿经所有的弧线,但顶点却可以通过任意次数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网络顶点,有如上图所示的A,B,C,D注意每个顶点发出的弧线数A为3,B为5,C为3,D为3由于这些数全是奇数,这类顶点我们称之为奇顶点或奇点如果一个顶点发出的弧线数为偶数,我们则称之为偶顶点或偶点欧拉发现,对于一个可以遍历的网络,其奇、偶点具有许多性质特别地,欧拉注意到:一个奇顶点在这种遍历式的旅行中,要么是起点,要么是终点由于一个遍历的网络只能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因而这种网络的奇点数不能多于两个然而在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网络中却有四个奇点,因而它是不可能被遍历的欧拉解决的思路拓扑学的发端那时,欧拉正在圣彼得堡为

20、俄国女皇凯瑟琳服务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欧拉创立了一个数学分支,即后来人们所熟知的拓扑学他在解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时,采用了今天人们称之为网络的拓扑学知识运用网络,欧拉证明了要走过哥尼斯堡的七座桥且每桥只通过一次是不可能的这一问题及欧拉的解答,开创了拓扑学研究的先河拓扑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19世纪,数学家们才开始对它以及其他的非欧几何开展研究论述拓扑学的第一篇论文,写于1847年请参考:数学趣闻集锦,T帕帕斯4.创新文化的比较两种创新文化的简单对比4.1 中医和西医。中医药学与西医药学应该是平起平坐、相互补充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两大医疗保健体系。二者理论与实践完全不同,不能相互作为证伪的标准,更不

21、能拿西医药当作中医药的“历史审判庭”。看问题角度不同 中医药学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将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的各部分相互影响。中医药有宏观准确性,缺少微观精确性;而西医药学则从微观看问题,采用分析法,不把人当成人,而视为各零件的组合,有微观精确性,却无宏观准确性。认识论告诉我们,宏观可以统帅、包括微观;微观只能说明和解释宏观,而不能统帅和包括宏观。因此中医药可以同化西医药,西医药不可能同化中医药。也可以说,中医药博大精深,再有200年,西医药也赶不上、也理解不了中医药。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民族自信心。依靠对象不同 西医给人找病,中医给人找健康。西医以药为依靠对象,用药对抗疾病,如用药消炎灭菌。

22、中医则是依靠病人的自我康复能力,虽然有时也用药直接对抗一些疾病,但用药主要是借以调动人这一复杂、开放的巨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而已。西医是对抗医学,中医是中庸医学。毒副作用问题 西药是纯而又纯的单体,结构清楚,作用靶点单一。有人提出,中药是多靶点作用,其实是不合适的:中药用于调整而非对抗。西药由于作用单一,局部对抗,毒副作用很大,历史上多次重大药害事故说明了这一点,近年淘汰的PPA又是一例。西药之毒副作用是其不可克服的一大弱点:食至精则有害,药至精则有毒。只要辨证论治,配伍得当,中药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讲究“中病即止”,“效必更方”,从不主张长期大量用药,几千年来,没有哪种中药

23、因毒副作用被淘汰。请参考:月影读书频道 4.2中餐和西餐。选料的区别 由于我国多数人在饮食上受宗教的禁忌约束较少,而人们在饮食上又喜欢猎奇,讲究物以稀为贵,所以中餐的选料非常广泛,几乎是飞、潜、动、植,无所不食。而西方自中世纪后在精神文化上一直受到宗教的约束,加之由于现代营养学的建立,与中餐相比,西餐在选料上局限性较大,常用的原料有牛、羊、猪肉、和禽类、乳蛋类等,对内脏的选择很少。 原料加工的区别 中餐厨师非常讲究刀工,可以把原料加工成细小的丝、丁、片、末等刀口。而西餐橱刀的种类非常多,干什么用什么刀也很讲究,但很少把原料加工成细小的刀口,大都是体积较大的排、卷、块等形状,讲究造型。 烹调的区

24、别 中餐做菜一般使用的圆底锅、明火灶非常适宜炒菜,所以中餐炒的烹调方法非常多。而西餐做菜是用平底锅、暗火灶,并带有烤箱,还要有扒板、面火炉等设备,所以烹调方法主要是煎、烤、焖、烩、铁扒等。 口味的区别 中餐菜肴大都有明显的咸味,并富于变化,多数菜肴都是完全成熟后在食用。西餐菜肴很少有明显的咸味,口味变化相对没有中餐多,但追求菜肴鲜嫩的效果,像牛排、羊排等菜肴多熟人喜欢吃五成熟的,有些海鲜还喜欢生吃。再有,西餐非常讲究制作沙司,且种类繁多,几乎所有菜都配有沙司,用来增加菜肴的口味。 主食的区别 中餐有明确的主、副食概念,主食有米、面等多种制品。而西餐并无明确的主、副食概念,面包及其他面食、米饭经

25、常作为配菜放在盘子旁边,用量也较少。 上菜的区别: 中餐上菜顺序应是:先上冷菜、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点和水果。宴会上桌数很多时,各桌的每一道菜应同时上。 上菜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是把大盘菜端上,由各人自取;二是由侍者托着菜盘逐一给每位分让;三是用小碟盛放,每人一份。 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冷菜汤斗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冷菜、汤,同时就着面包吃。冷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汤分渍汤和奶油浓汤。主菜有鱼、猪肉、牛肉、鸡等。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然后是咖啡或红茶。至于水果,可上可不上。 5.中华文化精华举要 老子思想(大国小鲜、牙齿舌头)

26、老子(前571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吏,相传晚年著成五千言道德经后,骑青牛出函谷而去,飘然不知所终。以“道”为本的天道观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认为一切由道生出。关于道,老子有多种解释:其一,道的特征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老子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十四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其二,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第二十五章说:“

27、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其三,道是无。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这里生于“无”即是生于“道”,“道”就是“无”。“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他观察到天地间万物万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例如有无、刚柔、强弱、祸福、兴废等等,它们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结的。所以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还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表明了对立面双方的同一性。老子还认识到对立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向相反的一面转化,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

28、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承认转化,但强调“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在军事战略战术的运用方面也很突出。在战术上,他主张“以奇用兵”,还要注意“将欲弱之,以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在战略上,他提出“柔弱胜刚强”的指导思想,他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攻坚的力量莫过于它。这种战略思想有防止盲目骄傲的一面,但也具有极大的片面性。“虚静”“玄鉴”的认识论老子否认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他还宣扬“涤除玄鉴”的直观方法,教人们洗心内照。他站在统治

29、者的立场上,反对启迪民智,要人们做到“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他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因此,主张“常使民无知无欲”。“小国寡民”的社会历史观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向往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人民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表现出复古倒退的消极思想。 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

30、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虚实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军争讲的是如何

31、“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九变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行军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地形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九地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火攻讲的是以火助攻。用间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36计(机不可设,设则不中)。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

32、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在正确认识三十六计的问题上,通常有两个比较极端的倾向。一是强调“无常形,无常势”。然而,此说等于什么也没说。人类天生具有分类的倾向,是在实践过程中所累积的实践习惯和方法。大约等于道和术的差别

33、。中国人自古崇尚道重于术,重高度归纳不习惯重演绎推理,是这个极端的文化根源。二是认为随时可对书取用。三十六计取六六之数,是古人对于数字的崇拜。它开始“量化”真理,但完全以数字来涵盖万物,形式漂亮却流于简陋。如果在今天还以此来严格给各种情势下框框,那么已经落后于博弈论了。故,三十六计的认识,应重视“术中有数,数中有术”的观点和用阴阳运行规律来进行解释的方法。唯此,三十六计才能是具有东方思维和东方哲学基础的计谋之术,不致落伍。 儒家道德伦理(中庸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内容是爱人修己,一个有道德、有品格、有德行的人,首先必须爱人重人,所以爱人是为人、成人的主要关键和第一要

34、义。爱人必须修己行道,亲仁爱众,独善其身,兼善天下,不能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他人死活。爱人与修己是中国传统道德论的双轮,两翼,缺一不可,偏废不得,故中国历代先贤先哲对此极为重视,语焉而详,论焉而精。义和利的问题,是中国传统道德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先秦儒、墨显学的论争中,儒、墨两家及其他各家学者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义和利主要是指道德行为和物质利益而言;同时亦包涵动机与效果之义。利有公利和私利之分,为国家、民族谋利为公利,为一身、个人求利为私利。儒家学者历来重视义利之别,力倡公利,反对私利。义和利作为一对伦理道德哲学的范畴,最初由孔子提出来的。他说:”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35、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以义为人的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合乎义者积极为之,不合乎义者则不为之。孔子主张“见义勇为”,为义而为者是君子,为利而争者是小人,据此,孔子将义和利对举,作为划分、衡量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力倡“见利思义”(宪问),而“罕言利”(子罕)。他一生为人行事,在追求道义,而不谋私利,旨在做一个讲道义、有道德的君子。故孔子尚义轻利。理和欲的问题,是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与义和利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亦是儒家学者议论最多的一个问题。理的涵义,就其本义来说则为治理、条理、纹理。说文云:”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玉石有

36、天然纹理,玉人依其纹理而治,就是理。引申为规律、法则、标准之义。欲是指人的物质欲望、思想感情、生活需求而言。在人的现实生活中,欲占有重要的位置,如何满足人们的生活欲求,欲求到何种程度才是恰当的,便是人们所急需解决和严肃对待的问题,故儒家学者论之甚多。理和欲作为道德理性与感性欲望,社会规范与个人需求、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论述,自先秦以降,儒家学者一直在探讨、求索,以求合理解决二者的关系。 道家清静无为(道,可道非常道)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家因崇尚自然高远,鄙弃狭隘功利主义,而常常走向极端,主张绝对虚无,反对一切作为,甚至进而反对一切人类

37、文化、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否定文明的价值;因反对权威和社会的等级秩序、批判社会弊端而放弃社会责任、淡漠参与意识、不信任甚至完全拒绝任何具体实际的社会改革措施,等等。应该看到,道家思想中的这些历史局限性和消极面,的确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也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佛家禅宗(和尚过河)(风动云动心动)禅是禅那(巴利文Jhna,梵文dhy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有菩萨禅、有次第禅、有顿超禅。禅学方面,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

38、宗。这个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也因自称得佛心印,又称为佛心宗。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而得名。以参究、禅定为方法,以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相传中国禅为菩提达摩(南朝宋末人)创立,达摩于北魏末年首先活动于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后来来到嵩山(今河南登封市)少林寺,面壁九年修持佛法,修习禅定,倡二入四行之禅修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后世以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以嵩山少林寺为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并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达摩在少林寺有嗣法弟子慧可、道育等,僧璨为再传。璨弟子为道信。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 ,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

39、,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 、惠能二人分立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 ,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时称南能北秀。北宗主张拂尘看净的渐修,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传承很广,成为禅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

40、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呈口舌之辩,违反了禅宗的本意。禅宗强调心性的运用,以明心见性为宗旨,于中华气功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巨大贡献。 6.西方现代化的特征 西方文化与科学的特点 西方文化指的是西欧、北美的现代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标准、价值观、风俗等。西方文化的概念通常与西方世界传统定义相关联。根据此定义,西方文化是文学、科学、音乐以及哲学原理的合集,并且有别于其它主要文明。适用于受西欧移民或殖民影响强烈的国家,并不仅限于西欧。西方文化被用于许多方面,不管实际使用正确与否,包括美国文化、唯物主义、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商业主义、性的享乐主义、帝国主义、

41、现代主义,乃至解说西方文明。 西方文化常被认为起源于古希腊、罗马帝国、天主教、基督新教,这些被统称为犹太教-基督教文化。然而西方文化也根源于日尔曼人、斯拉夫人以及凯尔特人的流行文化,这些文化是形成欧洲中世纪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西方文化在文学、音乐、哲学、宗教方面,已经有了极为丰富的发展。重要的传统包括: 经院哲学、天主教、新教、人文主义、文艺复兴 启蒙时代、世俗化、科学方法。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攻陷希腊后,吸收了古希腊的科学、哲学、民主、建筑、文学以及艺术,并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500年中,尽管罗马帝国拒绝古代雅典很前卫的民主理念,但却将希腊语、拉丁语随着罗马法传遍了欧洲

42、。罗马文化融合了日耳曼、斯拉夫以及塞尔特文化,但随着罗马的衰落,希腊与罗马的许多艺术、文学以及科学都消失或被取代了。 随着罗马基督教地位的提高,圣经成为西方文艺中的核心部分,几乎影响到了西方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艺术、法律、哲学、教育以及政治。罗马基督教成立了许多神学院,现在的许多大学、学院即起源于此,总体而言这些学院促进了早期西方文化的传播。阿拉伯文化保存了一些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知识,随着十字军东征,西班牙、黎凡特的摩尔人所具有的阿拉伯文化,对西欧产生影响,终于在14世纪,希腊的文化遗产重又被西欧发现,于是文艺复兴诞生了。 16世纪之后,文艺复兴的西方文化被探险者、殖民者、商人以及传教士传播到新

43、大陆。随后的启蒙时代,在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时达到顶峰。一些理念,比如民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公正以及民主,这些社会构成的理想,第一次被付诸实践。如今这些准则已经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 19世纪,美国开始发展自成一体的西方文化,1950年代后,占据了主导地位,连同美国时尚、娱乐、技术以及政治,泛滥于其他西方世界。 在世界范围内,西方文化中的元素对其他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无可争议的是,组成所谓现代化概念的技术、社会模式中的大部分,都发展自西方世界。但这些技术和社会模式,是否就是西方文化的本质部分,这个问题则较难回答。许多人根据实证科学,认为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价值问题,必

44、须在其价值系统中 (如哲学、宗教、政治理论)才能找到答案。当然,现在人类学中的许多部分,都显示在物理环境与日常活动,跟文化形成之间的关系。因此,现代化与现代技术,就不仅仅指科学方面 (即物理上),也可能与某种文化紧密相联,比如西方文化,如果没有这些科技,现在的西方文化就跟古往今来为人熟知的状况有天壤之别。 除了食品、文学、艺术、音乐、宗教以及政治,西方文化中还有许多方面有别于世界上的其他文化。 自由作为最重要的价值,引发了其他许多种亚文化;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坚信进步; 对隐私和民权有很强的意识; 对性、一夫一妻制的态度多少有些随意; 个人的荣辱很少会导致职责自杀、为名自杀; 一致认为

45、政治腐败将导致经济上的效率低下; 专注于核心家庭,而不是大家庭。 西方世界的一大特色就是致力于科学与技术,并善于创造新加工、新材料,进而形成新产品。正是在西方,蒸汽机得到了发展,并被应用于工厂,以产生电力。四冲程循环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前期发展也都发生在西方。核电站则发明于芝加哥。 发电机、变压器、马达以及电灯,可以说几乎所有熟悉的电器,都源自西方。新的通讯设备与系统,比如电报、电话、传真、海底电缆、无线电以及电视、通讯与导航卫星、因特网、万维网,这些都可以归功于西方。一些司空见惯的材料,比如混凝土、铝、明亮的玻璃、合成橡胶、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等,这些都是西方的发明。钢铁造的轮船、桥梁以及

46、摩天大楼,首先出现在西方。疫苗接种、麻醉、MRI、口服避孕药,以及所有纯的抗生素都来自西方。晶体管、集成电路、存储芯片、计算机、鼠标以及硬盘都在西方问世,还有铅笔、圆珠笔、CRT、LCD、LED、摄影、静电复印、激光打印机、等离子显示器等。轮船的经度仪、引擎带动的螺旋桨、火车头、自行车、汽车以及飞机,都发明自西方。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各种色谱法、蛋白质、DNA排序、CT、核磁共振、X射线,还有白光、紫外线、红外线的光谱研究,都首先在西方的实验室、医院、工厂里开发并应用。生化疾病、糖尿病、细菌病源论也是由西方人发现。根除古代被称为天谴的天花,则是在西方人唐纳德汉德森领导下展开。 在

47、数学中,微积分、统计、逻辑学、矢量、张量、复分析、群论以及拓扑学都发展自西方。生物学中,进化论、染色体、DNA、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用到的方法,都在西方首创。物理学中的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热力学、统计力学都由西方人创造。原子、原子核、电子、中子和质子都由西方人揭示。大部分的化学元素,包括其组成等,都在西方被发现。固氮和石化产品也是西方人的功劳。化学正是在西方发展成为科学的一员。 西方人也以对地球与太空的探险著称。第一次环球航行,第一次踏足南极、第一次登陆月球、机器人登陆火星和小行星、对外层行星的旅行探索等。 擅长于分析,但有可能只注重局部,而忽略整体。孤立、解剖、分析以求世界因果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比如西医看病,B超到CT.吃药要问管那一个细胞。7.现代思维方式的适应与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