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6364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体心理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个体心理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个体心理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个体心理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个体心理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体心理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体心理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第二章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背景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规律,第五章 个体心理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第六章 认知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七章 情绪情感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第八章 个体意志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导论(概念、研究对象、方法、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个体心理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人的本质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与规律三、人的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重点,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教学难点,人的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人的本质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与规律三、人的社会化与思想政治

2、教育,一、人的本质,(一)马克思以前对人的奥秘的探索1、我国古代关于人的学说2、西方关于人的学说(1)机械唯物主义的人性论(2)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康德认为,人始终生活在两重世界中:一方面,人是感性的存在物,人必须服从于自然世界的生成规律;另一方面,人又是理性的存在物,人可以超越现象世界的确定性和必然性,可以凭借自由意志而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道德出于理性的本质,标志着人的存在的自觉自律性。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固然有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质满足的本能需要,但人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超越感性的束缚而去服从“人是目的”这一最高的道德命令。德性的最高命令要求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一、人的本质,(二)马克

3、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1、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过程(1)第一阶段,在思维领域研究人的本质(2)第二阶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研究人(3)第三阶段,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研究人,一、人的本质,(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2、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1)实践主体性是人的根本特质(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社会特质(3)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一是类本质,二是社会本质,三是自然本质所以人是为了实现和满足其需要而在社会关系和自然环境中进行对象性主体实践的个体。,请补充完整:人是?请尽量填写个性化、原创性观点可以结合你的教育观,一、人的本质,一、人的本质,人是有社会组织,有宗教信仰,有法律规章约束,有文化

4、传承,有高度智慧,有高度文明的高级动物。人是有信仰的,由于心中怀着美的梦想,所以它可以抗拒一切困难,扬帆远航。心中有灯,执着前行;心中有花,灵魂自香。人,是有生命、有活动、有希望的代称!人是一支笔,而人生是一幅篇章,是一幅画!我们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张白纸,如果想要让这张白纸充满文字和色彩,那得要靠我们手中的这支笔,如何去诠释和演绎我们的人生。,一、人的本质,(三)从人的本质出发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1、要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基础出发研究人的心理规律2、要将实证方法与思辨方法、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研究人的心理规律,一、人的本质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与规律三、人的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5、,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一)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1、生理发展比心理发展简单2、心理发展以生理发展为基础3、心理发展反过来影响生理发展,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二)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1、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2、人的心理发展阶段3、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二)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1、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第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动力论,意识层次结构,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

6、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遵循“至善原则。,弗洛伊德认为,由于人格中的三个部分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力量,本我追求快乐,自我面对现实,超我则追求完美,所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能经常使它们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和谐,人格就是健康的;如果三者之间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如一味地放纵本我,或超我过分严厉和完美,就容易产生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心理异常。,(二)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口唇期(0-1岁)肛门期(

7、1-3岁)前生殖器期(3-6、7岁)潜伏期(7岁-青春期)青春期,简评:贡献强调生物本能和性本能对人的作用,是对禁欲主义的反抗。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强调早期经验局限把心理发展归于性本能,排除社会文化的作用,这是错误的把意识降到从属地位,潜意识放到决定一切的地位,这是不准确的幼年时期的性心理发展决定日后的发展,这是偏激的,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二)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1、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第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人的发展受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更重要是社会文化因素人的本性最初不好也不坏,但有向任何一方面发展的可能,考虑社会文化因素,认为心理上的变态是属于一种不适应

8、,是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失调,要克服这种失调,也要依靠心理社会经验。,个体发展分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儿期,02岁。任务:满足生理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即怀疑感。第二阶段,儿童早期,从24岁。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学前期,从47岁。游戏期 任务: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第四阶段,学龄期,从712岁。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第五阶段,青年期,从1218岁。任务: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第六阶段,成年早期,从1825岁。任务: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段,成

9、年中期,从2550岁。任务: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第八阶段,成年晚期,从50死亡。任务: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50岁 智慧贤明25-50岁 关心品质18-25岁 爱的品质12-18岁 诚实品质7-12岁 能力品质4-7岁 目标品质2-4岁 意志品质0-2岁 希望品质,该理论考虑了生物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认为个体发展过程是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不断整合的过程。发展阶段论着重强调个体在身心发展上不仅具有纵向性,也具有发展方向上的多维性。该理论的核心进步是把整个心理过程的重心从Freud的 本我过程自我过程;非意识

10、 意识 先天本能现实关系 强调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同一性:是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重要方面前后一致的及较完善的意识,也就是以个人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与协调一致。自我同一性:是两种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统一。现实自我通过改变达到理想自我;理想自我通过修正与现实自我统一。同一感:个人内部和外部的整合和适应之感;同一感混乱:内、外部之间不平衡和不稳定之感。如“我掌握不了某些生活”退学、辞职,青少年犯罪,反社会。,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二)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1、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第三,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 斯金纳 班杜拉,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人的心理本质

11、是行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只是行为的组成因素。刺激(S)反应(R)。心理发展的核心观点: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1)否认遗传的作用(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3)儿童的情绪是后天习得的,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更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强调对行为的强化第一,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第二,强化使行为不至于退化。第三,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第四,及时强化有利于某种行为的巩固和发展。(二)将行为主义的理论应用于实践1.育婴箱2.行为矫正3.辅助教学机,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观察学习、替代强

12、化、模仿观察学习不要求必须有强化,也不一定产生外显行为。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过程:注意过程,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保持过程,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复制过程,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动机过程,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激励。,(二)儿童的心理发展观认知行为主义:三元交互作用人不能独立于行为之外,环境是由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的。人创造出的环境又对人的行为发生影响,并由行为产生经验,经验又反地过来影响以后的行为,这些复杂的相互影响决定了一个人的个性。,(三)自我调节理论 广义的自我调节,指人们给自已制定行为标准,用自己能够控制向奖赏或惩罚来加强、维护或改变自己行为的过程

13、。直接强化,就是当对方一个操作性行为出现之后,给与对方喜欢刺激,使得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增加。替代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自我强化即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用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二)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1、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第四,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理论特色:第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 智力发展的理论。第二,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路线第二,首次

14、将数理逻辑作为刻划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 工具。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第五,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实质是主体以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同化: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智力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平衡:个体保持智力结构处于一种稳

15、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是潜藏在个体发展背后的一种动力因素。平衡不平衡平衡。儿童就是在这种不断寻求平衡的过程中,实现了智力的发展。克服不平衡状态有三种基本途径:忽略、同化、顺应,儿童智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儿童自身中。儿童智力发展之所以具有主动性,是由于智力结构本身只有活动的性质。儿童智力发展具有内在主动性好奇心,构成了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力。,二、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的组织方式。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图式是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儿童智力发展的

16、建构性特点:客体只有在被主体结构加工改造以后才能被主体所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完全取决于主体具有什么样的智力结构。现实是主体依据已有的思维图式对环境信息进行的建构。,三、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儿童智力发展阶段性理论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各阶段都具有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 年龄特征。第二,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但前后两个阶段间只有质的差异。第三,前后两个阶段有一定的交叉。第四,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第五,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

17、历相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与感知运动图式、前运算图式、具体运算图式及形式运算图式相对应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1、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01个月时,吸吮反射、抓握反射等)“客体永久性”: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他知道它并非不存在。(912个月),0-6个月是感知觉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1.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刺激物可以促进儿童感知觉能力的发展2.音乐刺激可以

18、促进孩子听觉能力的发展3.听觉的发展包括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4.已有了深度知觉5.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味觉: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以面部表情和身体活动表现对味道的反应。,2、前运算阶段:特点:符号性(表象符号延迟模仿;语言符号)直觉性的、非逻辑性、自我中心(三座山实验)泛灵性(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性(知道AB 但不知道BA)未掌握守恒 一样长 不一样长,3、具体运算阶段 符号性和逻辑性,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达到了思维上的守恒性和可逆性。,数目守恒(67岁),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

19、保持不变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A A B B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B行多(不守恒)”“一样多(守恒)”,物质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A与B一样大小 B球变了 A B A B 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B更大”(不守恒)“一样大”(守恒),长度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长度保持不变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A A B B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一样长”(守恒),面积守恒(89岁),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

20、,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A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B更大”(不守恒)“一样大”(守恒),重量守恒(910岁),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A、两块叠在一起 B、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A更重”(不守恒)“一样重”(守恒),体积守恒(1213岁),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的体积不变()()A B A B 问儿童:若将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会高出A杯?一样高?低于A杯?“高一些”或“低一些”(不守恒)“一样高”(守恒),两颗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数

21、量是一样的,儿童看到水平面上升到一样的高度。,将橡皮泥球B改变形状,准备放入水中,4、形式运算阶段 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具有了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能够提出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皮亚杰学派新进展 1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 2提出了儿童思维发展可以被加速的观点 3对皮亚杰的智力发展年龄阶段理论提出质疑 4提出对儿童心理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意见 5提出应重视应用研究,简评(一)贡献促进了发展心理学的科学化、实证化(二)可供商榷之处1、阶段的转化2、15-20岁以后的认知发展问题?3、低估了婴幼儿的认知能力,

22、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二)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1、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第五,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指:人类心理的发展基本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两种工具 物质工具 精神工具两种心理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二、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标志,三、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第三,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最佳期限就是指建

23、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四、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 教学的目的就是激起和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通过教学使学生将人类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的财富。言语的发展在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于言语符号,儿童心理活动的内化方得以实现。,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二)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1、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第六,社会生态学的心理发展观尤里布朗芬布伦纳,微系统:家庭,幼儿园,邻居中间系统:两个小环境的相互作用外层系统:爷爷奶奶,父母工作单位,父母的朋友,社区宏系统:父母的社会阶层,价值观,法律,风俗习惯,父母的信仰,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二)人的心

24、理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1、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第七,现代生物学的心理发展观,(一)习性学:研究动物在其自然环境中的习惯或行为。Bowbly的研究(二)社会生物学:研究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威尔逊 利他行为等的研究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相互影响(三)进化心理学:在进化历史的指导下研究人类的认知和行为。进化发展心理学 进化人格心理学,(四)行为遗传学:研究人类行为的遗传机制,探讨行为的起源、基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及在行为形成过程中,遗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定量遗传学:遗传力 共享环境 非共享环境 分子遗传学:寻找特定基因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1、被动的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

25、2、唤起的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 3、主动的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二)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1、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2、人的心理发展阶段3、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二)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2、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初中生面临的心理危机,生理发育高峰;心理发展的矛盾性.,11.1214.15岁,是生理发展的又一个显著加速期身心发展中有种种矛盾和一些特殊表现,面临心理危机。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与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一、生理发育高峰(一)身体外形的变化1、身高

26、:平均每年68厘米,女生要比男生早两年进入青春期,女性为12岁,男14岁,同时也存在个体差异,城市女生在11至14岁时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4.4公斤,12、13岁是增长高峰,14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城市男生在13至15岁这段时间,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5.5公斤,14岁是增长高峰,15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2、体重,3、第二性征的出现,在男性身上,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唇部出现胡须、周身出现多而密的汗毛、出现了腋毛、阴毛。在女性身上,第二性征则表现为:嗓音细润、乳房隆起、骨盆宽大、皮下脂肪较多、臀部变大、体态丰满、出现了腋毛和阴毛,(二)生

27、理机能的变化 脑成熟,兴奋与抑制趋于平衡 脑重量接近成人 心血管系统发达 肺活量增加 男性肌肉发达,女性身材丰满。,(三)性的发育和成熟1、性器官发育:青春期迅速发育2、性激素增多3、性机能的成熟,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4点),身体上的成人感和心理上的半成熟是矛盾产生的根源.,(一)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首先,由于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希望尽快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到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其次,由于性的成熟,初中生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

28、情绪,所以,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1、反抗性与依赖性2、闭锁性与开放性3、勇敢和怯懦4、高傲和自卑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二)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三)青春期容易出现的心理及行为的偏差,1、心理生物性紊乱 主要表现在:主体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以及对某些正常疾患的过分夸大。2、自杀的倾向及行为 自杀行为从青春期开始呈上升趋势3、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症状主要表现为,思维紊乱、歪曲现实或脱离与现实的联系、不能控制情绪以及人格混乱等。,一、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抽象逻辑性(一)运用假设 例如,有“地球是平的”和“地球是圆的”两个命题,要儿童做出是非判断。小学儿童思维受具体事物或知觉资

29、料的支配,他们所看到的地球是平面的,因而无法理解为什么地球是圆的。初中学生不受眼前具体事物的支配,可依据假设进行推理。他们可能会这样思考:如果地球是平的,那么太阳就不可能每天都从东方升起,在西边降落,只有是圆形的,才能解释这一现象。由这一假设演绎的过程,得出了地球是圆的这一结论。(二)逻辑推理(三)运用逻辑法则: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初中生的智力发展,(一)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创造性: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少保守性,常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等。批判性:在不愿意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思想、态度及意见要进行审查,并对此持怀疑和批判态;开始严肃地对待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30、能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想。,二、思维品质的矛盾性,(二)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片面性:在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具体表现为:狂热的明星崇拜;分析问题常钻牛角尖,经常陷入思想的死潭而不能自拔;在思想上缺乏严谨性及全面性,对一些问题的处理虽有新意,但不准确。表面性:在分析问题时还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和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尤其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价往往失之表面化。,(三)思维中自我中心再度出现,少年们思维中的自我中心表现为,虽然他们早已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但他们有时不能区分自己所关心的焦点与他人所关心焦点的

31、不同,其具体表现如下:1、假想的观众2、独特的自我,青春期个性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表现在:(一)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二)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三)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二、情绪变化特点(一)不能自我控制情绪的波动(二)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三)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三、第二反抗期 主要指儿童对父母的依赖与自主之间的纠葛,以及由于对立而造成的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一反抗期: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24岁)第二反抗期:要求是全面的,从外部到内部,从行为表现到人格独立。如,希望成人尊重他等,(一)第二反抗期的主

32、要表现形式 1、硬抵抗 2、软抵抗 3、反抗的迁移(二)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 自我意识突然高涨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独立意识 社会要求的变化。(三)第二反抗期的矛盾的焦点 成长者能够对自己的成长有正确的认识,但父母却不能.成长者对自己的认识超前,父母对其发展的认识滞后,四、人际关系的发展(一)同伴关系的特点 择友标准发生变化 志趣相同、性格相近、烦恼相似、能相互理解.朋友关系日益重要,好朋友范围缩小,但较稳定 男生和女生关系的变化(二)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特点 对父母依赖减少(依恋、行为、观念等脱离);同时能全面评价父母(榜样作用削弱)(三)与教师关系的变化(从多方面评价教师),初中生的消极

33、心境,一、烦恼突然增多1、不知道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2、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代沟的出现)3、不知道如何保持和确立自己在同伴团体中的位置二、孤独三、压抑 p378,请结合你自己或者身边同学的回忆,初中生的品德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初中生品德心理发展,一、一般特点:1、开始形成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2、是反复、动荡、两极分化的特点3、初二是关键期,二、道德认知的发展1、掌握基本的道德概念2、能运用道德规范做出判断3、能初步运用道德原则评价别人的言行(自我性)4、意识到不负责任的直接后果,初中生品德心理发展,三、道德情感的发展1、道德情感具有冲动性、理智性、偏激性2、学生的集体情感和社会性情

34、感逐渐增多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友谊感和幸福感逐步提高四、道德意志的发展1、意志控制能力逐步发展、初三81.1%的学生自觉遵守纪律2、言行一致性增强,初三下学期言行一致者占 69.8%,五、道德动机的发展1、动荡的主导性道德动机2、稳定性与多变性并存的道德动机3、现实性与社会性逐步发展的道德动机4、强烈好奇的道德动机六、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60%的初中生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初中生品德心理发展,请你谈谈针对初中生特点如何实施道德教育?,1、重视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学生品德中的作用2、具体方法(1)价值澄清方法(2)行为矫正的方法(5+2=0)(3)道德推理和判断的方法,最显著的特点:逻辑

35、思维的成熟一、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撇开具体事物、运用概念和假设进行思维活动。,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一)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二)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三)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基本成熟,二、高中生抽象思维发展的总特点:,二、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概念、推理、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三方面(一)概念的发展,(二)推理能力的发展,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掌握和运用逻辑法则方面己经趋于成熟,但他们在掌握不同逻辑法则方面存在着不平衡性。比如,在对三类逻辑

36、法则的掌握上,矛盾律和同一律的成绩明显高于排中律;又如,在三种问题,正误判断、多重选择、回答问题中,对逻辑法则的应用水平也不一致,其中对正误判断问题的总成绩最高,多重选择次之,回答问题的成绩最差。,(三)运用逻辑法则能力的发展,三、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所进行的思维,个性品质趋于稳定和成熟。一、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一)基本特点:独立意向、成分分化、关心自己的成长、自我评价成熟、强自尊(二)自我概念(稳定的自我形象)(三)自我评价(全面、客观、辨证、主动、深刻),高中生个性的发展,二、价值观的确立小学阶段:对人类、自然和社会现象产生兴趣

37、和疑问,但尚未形成价值观;初中阶段:价值观开始萌芽高中阶段:初步形成1、确立价值观的主客观需求2、价值观的特点三、自治需求1、表现2、影响青年初期个体产生自治需求的因素,请结合你自己或者身边同学的回忆,高中生的品德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高中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一、一般特点:(一)按照道德标准调节自己行为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二)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的主导性(三)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四)道德行为习惯的稳定性(五)品德心理发展与世界观的一致性,二、道德认知的发展1、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在形式上更加概括、抽象,在内容上更加深刻2、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能力发展不衡三、道德情感的发展1、道德情感的形式(直觉、想象性

38、、伦理)2、道德情感的社会内容(义务感、良心、幸福感、荣誉感、爱国主义情感),高中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四、道德意志的发展原始冲动型、顾忌冲动型、被动控制型、自主控制型、随心所欲型60%的高二学生处于第三级、16%的高二学生到达第四或者第五级有研者发现高中生道德意志行为并不比小学五六年级生好 这是为什么?,高中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五、道德动机的发展(一)主导性道德动机初步确立(二)道德动机趋向稳定(三)表现出道德动机的社会性和现实性特征六、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高中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武汉“五道杠”“天才少年”,2011年3月一篇本地媒体的报道成了这个平静家庭的转折点。当时黄家作为培养儿童的成功范

39、例进入记者的视野。后来的新闻稿里,黄艺博被描述成一个极具政治素养的“天才儿童”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从不玩游戏,理想是“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请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分析黄艺博现象?,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二)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1、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2、人的心理发展阶段3、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3、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是延续个体一生的过程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且有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发展组成部分的发展速度不尽相同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3、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人的内在需要和主观努力,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三)个体政治社会化的一般过程1、人的社会化的概念和内容2、政治社会化的一般过程,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三)个体政治社会化的一般过程1、人的社会化的概念和内容2、政治社会化的一般过程,一、人的本质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与规律三、人的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三、人的社会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一)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三)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