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道路与停车场设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6442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8.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地道路与停车场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场地道路与停车场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场地道路与停车场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场地道路与停车场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场地道路与停车场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地道路与停车场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道路与停车场设计.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讲 场地道路设计,6.2.8 交叉口设计:,6.2 道路技术标准,1)各相交道路中心线在同一高程相交的道口为平面 交叉口。其形式取决于场地道路系统布局、交通 流量与道路性质、交通组织方式等,常有以下形 式:,(a)十字形交叉口,两条道路垂直或近似垂直相交;其形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易于处理,适用范围广,是最基本的交叉口形式。,6.2.8 交叉口设计:,6.2 道路技术标准,(b)X型交叉口,两条道路以锐角或钝角斜交;当相交锐角较小时,形成狭长形交叉口,不利于交通组织(特别是左转交通),街角建筑难以处理,应尽量避免这种形式。当斜交不可避免时其交角应大于45度。为保证城市交通畅通,场地

2、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 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6.2.8 交叉口设计:,6.2 道路技术标准,(c)T字形交叉口,是道路尽端与别条道路相交的主要形式;一般用于次要道路与主要干道相交的交叉处,应优先保证主要干道的交通通畅。,(d)错位交叉口,T字形交叉口的变化,交叉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一些,否则将影响主干道上的车速。,6.2.8 交叉口设计:,6.2 道路技术标准,(e)Y字形交叉口,因地形限制或道路布局而产生的形式。视野开阔,交通顺畅。,(f)复合式交叉口,用于多条道路交叉处;一般用地较大、交通组织复杂,应尽量避免。,6.2.8 交叉口设计:,6.2 道路技术标准,2)交叉口处的视距保证,驾驶员

3、在进入交叉口前应能看清相交道路上的来车情况,亦即应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当驾驶员发现横向来车,并判定无法通过交叉口时,应能在车辆到达冲突点前安全停车。即在冲突点前一个停车视距的范围外,能够准确判断其他方向来车情况。此时的最不利状况是一个方向的最外侧直行车道的车辆与相交道路里侧直行车道的车辆之间的冲突,图中的阴影三角,称为视距三角形。,6.2.9 道路横断面:,6.2 道路技术标准,沿着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在的剖面,称为道路横断面。,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宽度为路幅宽度。,居民区级道路:,一般建筑场地道路:,道路红线之间的道路各项用地宽总和。,建筑控制线之间的距离。,6.2.9 道路横断面:,

4、6.2 道路技术标准,1)道路形式,(1)城市型道路,一般市区场地和郊区场地的道路通常为城市型道路。,道路以突起的的路缘石保护路面,采用暗管排水系统。,6.2.9 道路横断面:,6.2 道路技术标准,1)道路形式,(1)城市型道路,郊外场地,或道路密度较小,地形起伏较大,外观要求不太高的场地。,路面两侧不设高出的路缘石,而有保护路面的路肩,路肩外设明沟排除道路及两侧建筑用地的雨水;为防止场地积水对行车和路基的影响,路面一般略高于两侧用地。,6.2.9 道路横断面:,6.2 道路技术标准,2)路拱坡度,道路在横向上单位长度内升高或降低的值,称为路拱坡度(i),通常用%、或小数值表示。,6.2.9

5、 道路横断面:,6.2 道路技术标准,2)路拱坡度,绿带的横坡过大会造成植物根部的土壤被冲刷,一般取0.5%1.0%。,人行道横坡通常采用直线型向路缘石方向倾斜,为利于排水同时避免行人因坡大滑倒,考虑地面材料和降雨强度的不同,其横坡可为1%3%,一般取值1%2%。,由于车行道宽度较大,为尽快排除地面水,车行道一般都采用双向坡面,由道路中心线向两侧倾斜,形成路拱。拱顶到沟底的高度称为路拱矢高或路拱高度。,6.2.9 道路横断面:,6.2 道路技术标准,3)道路的横断面形式,(1)一块板,车行道由一块连续的路面组成,采取对向混行,机动车、非机动车混流方式组织交通,或仅以划线标志分隔对向车流及机动车

6、、非机动车车道;适用于路幅宽度不大、双向交通量不均匀的路段,以及车流量不大、出入口较多的道路,是场地内应用最广的道路横断面形式。,6.2.9 道路横断面:,6.2 道路技术标准,3)道路的横断面形式,(2)二块板,利用分隔带隔离对向车流,将车道一分为二的横断面形式。适用于有较高景观与绿化要求,机动车流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类型单一且流量较小的场地主要干道,特别是场地主要出入口附近或道路横向高差较大的路段。,6.2.9 道路横断面:,6.2 道路技术标准,3)道路的横断面形式,(3)三块板,以两条分隔带隔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道,将车行道一分为三的横断面形式。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

7、非机动车多且道路路幅较宽的大型场地交通干道,如居住区主要道路等;除景观要求较高的出入口或主要建筑附近路段外,一般在场地中应用不多。,6.2.9 道路横断面:,6.2 道路技术标准,3)道路的横断面形式,(3)四块板,以三条分隔带使对向车流分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种分流的横断面形式。常见于大城市的入城干道,在场地中应用极少。,6.2.9 道路横断面:,6.2 道路技术标准,4)车道宽度,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通称为车行道。在道路上提供每一纵列车辆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为一个车道;其宽度的确定取决于车身的宽度,以及车辆之间在横向上的安全距离。,6.2.10 机动车道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6.2

8、道路技术标准,一般民用场地交通量不大时,双向车道数2条 为宜,通常不宜超过4条。,2)一般车行道两个方向的车道数相等,车道总数 多是偶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奇数车道,如:某些双 向不均匀系数较大的路段或交通量不大,各类 机动车混行的道路(中间车道供超车用)。,6.2.10 机动车道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6.2 道路技术标准,单车道道路,每隔150m应在适宜位置(相互能 看到对向来车)设置会让车道(又称错车带),以便车辆避让。会让车道一般设在纵坡不大于4%的路段,其长 宽尺寸可根据车型要求具体确定。一般:,L1(等宽长度)2倍最大车长或20m;L2(渐宽长度)1.5倍最大车长;b 双车道宽度。

9、,6.2.11 非机动车道:,6.2 道路技术标准,非机动车道主要是供自行车、三轮车、板车和兽力车等行驶。,在一块板的道路两侧,自行车单车道宽1.5m、双车道宽2.5m、三车道宽3.5m(以此类推);场地内单独设置的非机动车道的基本宽度,可推荐为4.0m(或3.5m)、5.0m(或4.5m);6.5m(或6.0m);8.0m(或7.5m)等。,非机动车道的设计技术参数应符合非机动车行驶的要求,一般横坡1.5%2.5%为宜,纵坡不宜大于2.5%,最大纵坡不应大于4%,个别不得已情况也不宜超过5%;最小转弯半径约1.21.5m。,6.2.12 人行道:,6.2 道路技术标准,人行道是为了满足人的交

10、通和保证行人安全而设置的,还用以布置绿化、地上杆柱、地下管线,以及护栏、交通标志、宣传栏、清洁箱等交通附属设施。在道路上给人以可靠、舒适的通行空间及通行条件,从而吸引行人、避免其挤入行车道,干扰车辆行驶。,6.2.12 人行道:,6.2 道路技术标准,1)人行道的设置条件:,(1)场地内混合交通流量较大,影响机动车行驶和 行人安全时,应沿道路两侧或一侧设置与车行 道分隔开的人行道。,经常通过行人而没有车行道的地方,应设置独 立的人行道。,(3)当顺车行道行走会显著增加步行距离的地段,应设置线路短捷的人行道。如丘陵或山区,常 用梯级人行道联系高差较大的两条道路或地段;若梯级较长,为减轻行人疲劳可

11、在一定距离设 置一定宽度的休息平台,为方便自行车的推行 宜在梯级中部或边沿设置坡道。,6.2.12 人行道:,6.2 道路技术标准,2)人行道宽度设置:,(1)人行道的宽度决定于行人的交通量、行人性质、行走速度、要求的流畅水平、沿街建筑物的性 质及布置、场地杆柱以及绿化带的宽度等,同 时还要考虑埋设地下管线的需要。前者是为行 人考虑的,而后者则是为行人交通以外所必须 的空间。,6.2.12 人行道:,6.2 道路技术标准,2)人行道宽度设置:,一条步行带的宽度及其通行能力,与行人性质(空手、提、背、扛、挑等)、步行速度、动 和静的行人比例等有关。一条步行带的宽度一般为0.75m;在火车站、客运

12、码头、大型商店附近,以及城市等级生活 性干道上则采用0.851.0m。,6.2.12 人行道:,6.2 道路技术标准,2)人行道宽度设置:,(3)人行道的宽度系根据通行高峰人流计算决定,一条步行带的通行能力约为750人/小时左右,一般人行道不应小于2条步行带宽度。设在道路一侧或两侧的人行道,其最小宽度(含行道树)为1.5m,独立设置的人行道,其 最小宽度可为1.0m。如人行道的宽度大于1.0m时,则可按0.5m的 倍数递增。,6.2.12 人行道:,6.2 道路技术标准,3)人行道坡度设置:,沿道路一侧或两侧设置人行道时,人行道的纵坡常与道路纵坡一致,如受地形限制,也可不同。当人行道纵坡超过8

13、%时,应视具体条件设置成粗糙路面或梯步以利于人行;一般每段梯步级以314步为宜,每级踏步踢面高度1215cm、踏面突出为30cm左右。如遇陡坎等地段可加上护栏,以保证行人的安全。,6.2.12 人行道:,6.2 道路技术标准,4)人行道距建、构筑物距离:,人行道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墙距离一般为1.5m以上。至屋面为无组织排水建筑物散水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1.5m,至内排水建筑物外墙距离不小于0.5m。如沿街为住宅等有一定私密要求的建筑物,为避免视线干扰,人行道宜离房屋35m以上。,6.2.12 人行道:,6.2 道路技术标准,5)人行道高度设置:,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通常高出车行道820cm

14、,并应有利于道路两侧用地上的雨水排入道路排水系统。,独立设置的人行道,若无雨水口、暗管等排水设施时,宜高出地面5cm左右。,6.2.13 分隔带与道路绿化:,6.2 道路技术标准,1)分隔带:,在道路上设置分隔带,可减少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行车速度和安全,还可用于考虑将来拓宽车行道用地或供停放自行车之用。分隔带的形式有活动式与固定式两种。前者用混凝土柱或石柱缀以铁链或钢管组成;固定式一般都利用绿化带兼用。,分隔带的宽度要与道路路幅及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相协调,最窄1.21.5m;若兼用公交停靠站或自行车停放处,则不应小于2.0m。,不论分隔带的功能是否在于分向或分流,非在必要的地方不宜中断,而

15、其最小长度应不小于一个停车视距。通常以50100m左右为宜,在交通性干道上还可酌情延长。,6.2.13 分隔带与道路绿化:,6.2 道路技术标准,2)道路绿化:,按照现代交通发展的趋势,道路绿化要求提高,道路绿化的比重逐步增大。我国道路绿化占地总宽度的比例一般为15%30%。,(1)绿化带宽:,6.2.13 分隔带与道路绿化:,6.2 道路技术标准,2)道路绿化:,人行道较狭窄时,用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树穴绿化,可以避免占用较大的交通面积。树穴的最小尺寸应以单行乔木种植生长的需要为准,一般要大于1.25m1.25m;或宽与长之比为1:2的长方形,其宽度大于1.2m或直径大于1.5m。,(2)人

16、行道绿化:,若人行道宽度足够时,可设置绿带。靠人行道一侧多种植护荫乔木,靠车行道一侧多布置低矮品种,如灌木、草皮、花卉和矮乔木等到。这样既防尘、隔音又不影响视线。绿带的宽度视路幅宽窄而定,一般每侧1.54.5m。绿带长度以50100m左右为宜。,6.2.13 分隔带与道路绿化:,6.2 道路技术标准,2)道路绿化:,供游人漫步的林荫(步行)道,是配置以乔木、灌木、花卉、草皮等植被的较宽绿带,并设置供休息、活动的建筑小品或设施,包括单道式、复道式、花园式三种形式。其步行通道的宽度以35m为宜,总宽度不应小于8m,一般为815m。林荫道不宜布置于机动车道路路面中央。,(2)人行道绿化:,6.3.1

17、 缘石坡道:,6.3 场地内道路无障碍连接,在单位出口、广场入口等处的人行道路应设缘石坡道。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地面的高差不得大于20mm。,6.3.2 轮椅坡道:,6.3 场地内道路无障碍连接,1)室外轮椅坡道最小宽度,根据手摇轮椅及乘坐者自行操作所需空间,坡道最小宽度为1.5m。若另加身边护理所需空间,则坡道不应小于2.5m。,6.3.2 轮椅坡道:,6.3 场地内道路无障碍连接,2)坡道一般形式,根据用地具体情况可分为单坡段型和多坡段型。纵向坡度不应大于2.5%。,坡道的平台尺寸:,中间平台的最小深度大于等于1.2m;转弯和端部的平台深度大于等于1.5m。,6.3.2 轮椅坡道:,6.

18、3 场地内道路无障碍连接,3)盲道,(1)盲人路引,一种特制的铺地块材和盲人引导板,形成盲人能识别的专用行进线路。,行进块材,停步块材,6.3.2 轮椅坡道:,6.3 场地内道路无障碍连接,3)盲道,(2)改变走向的地面提示块材布置,盲人盲道一般铺以“行进块材”,当提示需转弯、十字路口、路终端等则改铺“停步块材”。,6.3.2 轮椅坡道:,6.3 场地内道路无障碍连接,4)残疾人停车车位,距建筑入口及车库最近的停车位置,应划为残疾人专用停车车位。其地面应平整、坚固、不积水,地面坡度不大于1:50。,停车车位的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1.2m的轮椅通道。,第七讲 场地停车场设计,所谓停车场,指提供各

19、种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室内的场所。车辆的停放属于静态交通问题,是场地交通组织的必要内容之一,也是一般场地不可缺少的使用功能要求。,7.1 停车场(库)的类型,1)按停车用地的性质划分,路内停车场地路外停车场地,2)按停放车辆的性质划分,机动车停车场(库)非机动车停车场(库),3)按停车服务的对象划分,专用停车场公共停车场,4)按建筑类型划分,地面停车场独立地下的地下半地下停车库、独立设置的单层或多层停车库、建筑底层或地下的附建停车库。,7.2 停车场(库)的选址,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安排;,靠近主要交通源,并与停车需求相适应;,应符合城市环境和车辆出入不妨碍道路通畅的要求

20、;,满足车辆通达、出现等交通方便的要求;,应具备良好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7.3 停车场(库)设计原则,符合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的要求;,出入口应避开城市主要干道及其交叉口;,针对停车场(库)的性质、特点和车种,选用不同的设计指标;,分区明确,交通流线顺畅,并满足其自身的技术要求;,必须综合考虑场内的各种工程及附属设施;,因地制宜、留有余地。,7.4 停车场(库)的平面组成,出入口车辆停放辅助设施停车场(库)的绿化停车场(库)其他设施,7.5 停车场(库)的设计基本参数,7.5.1 车辆类型及基本尺寸:,1)设计车辆轮廓参数,7.5 停车场(库)的设计基本参数,7.5.1 车辆类型及基本尺

21、寸:,1)设计车辆轮廓参数,停车场(库)机动车停车位的控制,一般以4-5座小型汽车为标准车,作为停车位的当量车种,其他各种型号的车辆的停车位按一定的折算系数折算。,7.5 停车场(库)的设计基本参数,7.5.1 车辆类型及基本尺寸:,2)停车位的基本尺寸,在停车场(库)中,每辆停放的车辆所占用的空间称为停车位或停车泊位。,一般地面停车场的用地面积,每个标准当量停车位宜为2530平方米;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的建筑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30-35平方米。,摩托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平方米。,7.5 停车场(库)的设计基本参数,7.5.1 车辆类型及基本尺寸:,2)停车位的基本尺寸,7.5 停

22、车场(库)的设计基本参数,7.5.2 车辆停放方式:,1)平行式,7.5 停车场(库)的设计基本参数,7.5.2 车辆停放方式:,2)垂直式,7.5 停车场(库)的设计基本参数,7.5.2 车辆停放方式:,3)斜列式,7.5 停车场(库)的设计基本参数,7.5.3 车辆停驶方式:,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后退停车、前进发车3)前进停车、前进发车,7.5 停车场(库)的设计基本参数,7.5.4 停车场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指汽车回转时,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道的半径。,7.5 停车场(库)的设计基本参数,7.5.4 停车场(库)的防火间距:,1)停车场(库)的防火分类,2)停车场(库)的防火间距

23、,7.5 停车场(库)的设计基本参数,7.5.4 停车场(库)的防火间距:,3)停车场(库)与其他建筑物的卫生间距,7.6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7.6.1 通道的宽度:,停车场(库)停车所需通道的宽度,与车辆的型号及停驶方式有关;一般车型越大所需的通道宽度越宽;顺车进倒车出时所需通道的宽度较大,倒车进顺车出宽度较小。,7.6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7.6.2 停车配件指标:,7.6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7.6.3 停车场面积:,机动车停车场用地面积,宜按照当量小汽车的停车位数及单位停车面积计算。停车场用地面积=停车位数X单位停车面积。单位停车面积一般取值2530平方米。,7.6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7.

24、6.4 停车场位置:,场地内机动车停车场的选址,除需满足停车场的一般选址要求外,还应注意停车场与场地出入口、建筑及室外环境的关系。,布局紧凑的场地,机动车停车场宜靠近擦工地主要出入口;对人流量大的场地,机动车停车场宜布置在建筑物的主要人流出入口附近,靠近主要交通源。,居住场地内的机动车停车场,必须与交通组织方式及道路系统相结合。,7.6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7.6.5 停车场的交通组织:,减少车流、人流的相互干扰;场内机动车流线组织明确;右转进出停车场;交通标志清晰;方便残疾人的使用。,7.6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7.6.6 停车场的主要布置形式:,路边停车;港湾式停车;袋形停车。,7.6 机动车

25、停车场设计,7.6.7 停车场的出入口:,1)出入口的数量:,一般而言,机动车出入口不宜少于两个,且出口、入口分开设置;条件困难且停车位指标少于50辆的机动车停车场,可设置一个出入口;50-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应设两个出入口;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大于500个停车位的,出入口不得少于三个。,7.6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7.6.7 停车场的出入口:,2)出入口的位置:,停车场出入口不宜设在主干道上,可设在次干道和支路上并远离交叉口;出入口应距离桥梁、隧道的坡度起止线50M以外,距离地铁出入口、过街天桥好地道出口大于50m;出入口应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最边缘不小于5m

26、,距离公交停靠站边缘不小于10m,距离学校、公园等不小于20m;当机动车停车场设置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出入口间净距须大于10m;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分开设置出入口间的距离应大于20m。,7.6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7.6.7 停车场的出入口:,3)出入口的宽度:,宽度一般不小于车行道的宽度,即大于7m;单向不小于5m;出入口合用时,通道宽度为双车道,宜9-10m。,7.6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7.6.8 停车坪:,停车坪的形式:,停车坪应平整、坚实、防滑,一般宜采用混凝土刚性结构,地面排水坡度不小于0.3%。“环保型”停车场是目前较流行的建设形式。停车场的地面和路面不作全封闭式铺砌层,而改为铺设

27、带孔槽的混凝土预制块或留出较多间隙,以利草皮通过孔隙生长。这种做法可以减少地面径流,使水流下渗,同时也大大缓解了停车场地面的温度上升及反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7.6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7.6.9 停车场地内通道设计:,机动车停车场内单向行驶的主要通道,其宽度不得小于6m;进入停车位的通道宽度与停放方式、车辆类型有关。,7.6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7.6.10 车辆纵横向净距:,在机动车停车场内,车辆的停放必须保证一定的纵、横向净距,以满足车辆停放、乘客上下、一次进出车与防火等要求。,7.7 停车场的绿化,停车场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场地绿化、电力照明、排水坡度等,以及根据停车场的性质

28、配置相应的附属设施。,7.7 停车场的绿化,7.7.1 树种选择:,停车场绿化宜采用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乔木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且落果无危害的树种,寒冷积雪地区则以落叶树种为宜;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2.5m,大、中型客车(包括旅行车)为3.5m,载货汽车为4.5m。,7.7 停车场的绿化,7.7.1 树种选择:,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应选用萌芽力强、枝茂叶密、耐修剪的树种;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

29、其中草坪地被植物上应选择萌蘖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7.7 停车场的绿化,7.7.2 绿化带的设置:,车场周围应设置绿化带,与相邻道路之间更应设置乔、灌木结合的绿带,以起到隔离和遮护的目的。一般灌木可种植12行,树高1.01.5m、宽1.01.5m。,此外,停车场内亦应充分绿化,停车带之间可以树池形式设置绿化带。,7.8 停车库的设计,7.8.1 停车库组成与分类:,机动车停车库的建筑规模,一般是按建筑面积来区分,如:可停300辆小车的停车库面积约需10000的建筑面积,而停30辆小车约需1000;按汽车的容量可分为大、中、小型停车库。停300辆以上为大型停车库,可停3130

30、0辆车的为中型停车库,可停30辆以下的为小型停车库等。,停车库按建筑形式分有单建式车库、附建式车库;按使用性质分,可分为公共车库、专用车库、储备车库三种;按结构特点,又可分为单层车库、多层车库、底层车库、地下车库等。,7.8 停车库的设计,7.8.2 停车库总平面布置:,停车库,特别是多层停车库进出车辆频繁,宜选址于道路畅通、交通方便的地段,并避开城市交通干道旁和主要道路交叉口处,尤其不宜靠近医院、学校、住宅建筑等。多层车库建筑体量较大,设计布局时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统一。,1)与邻建建筑的关系,根据防火类别,属、类防火类别(停车位数100辆)的单层或底层停车库应当单独建造,属、类防火类别

31、(停车位数100辆)的停车库可以贴邻建在无明火作业的厂房、库房旁,或者附设在建筑底部,也可设在高层或多层民用建筑的底部,或者贴邻其他建筑建造,但不应直接设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下面或上面的位置。,7.8 停车库的设计,7.8.2 停车库总平面布置:,2)占地面积的限制,停车库的占地面积和防火隔间面积都应符合有关防火的要求。设有自动灭火设备的停车库,其占地面积和防火间隔面积均可按上表增加一倍。组合多层停车库,其占地面积和防火间隔面积均按上表底层车库的规定执行。,7.8 停车库的设计,7.8.3 停车库的出入口:,停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车辆的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合建、配建停车库的车辆疏散出口应与其

32、他部分人员安全出口分开设置。,停车库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但同一时间疏散人数不超过25人的汽车库,可设1个人员安全出口。,7.8 停车库的设计,7.8.4 停车间的设计:,停车间是停车库内最重要的部分,主要由停车位及通道组成。,1)标准车位,作为停车间设计的最主要依据之一,首先必须选定一个基本车型尺寸作为设计车型。当前我国城市中有代表性的小型汽车车型为5.0m1.8m2.0m,轻型载客(货)汽车车型为7.0m2.4m2.8m。,7.8 停车库的设计,7.8.4 停车间的设计:,2)每车位占用通道及停车段宽度,车辆在停车间内的停放,常见的有45、60和90等三种停车方式;这里的角度系指车辆停

33、放时,其边长与平行通道方向的夹角。,7.8 停车库的设计,7.8.4 停车间的设计:,3)每车位占用面积,由于停车库建筑形式多样,结构特点各异、停放方式不同,每车位占用面积值变化幅度较大,一般单层车库与底层车库较小、多层车库和地下车库较大。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的规定:“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的建筑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3035”。进行停车库设计时,可以此为依据估算停车库的建筑面积。,7.9 停车库的建筑设计,7.9.1 墙体设计:,墙是停车库的围护设施,除防寒、隔热、安全防护等作用外,应满足有关防火要求。贴邻其他建筑物建造的停车库必须用防火墙隔开,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停

34、车库需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r的非燃烧体楼板和3hr的非燃烧体隔墙与其他部分隔开,停车库内部设置有修理车位与停车部位之间应设防火隔墙。此外,洗手间的墙面需作防水处理。,7.9 停车库建筑设计,7.9.2 车库柱体设计:,停车库内部,宜不设墙、少设柱,以增加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当柱间停放单一车辆时,柱网的合理尺寸,一般中小型客车,开间不小于3米,进深不小于6米。,7.9 停车库建筑设计,7.9.3 地面:,停车库地面承载着机动车的全部荷载,应采用非燃烧性、强度大的材料,以混凝土地面为宜。为方便地面污水、油垢的排除,停车间与修车间地面应以1%的坡度向外倾斜,洗车间地面宜以2%的坡度向地漏方向倾斜。另

35、外,为了防止汽车撞及墙壁,沿墙地面需设置轮档,其高度一般为0.150.20m,沿墙距离视具体车种而定,并应按车位断开设置。,7.9 停车库建筑设计,7.9.4 门:,库内停车位的前后部可根据需要设门或不设门,或将整个车库作敞开式布置。停车库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的6.00m,单向行驶3.50m。车库门一般采用上推门,如卷帘门,不宜向内开启。门的净高不小于停放的最大汽车的总高加0.30m,净宽不小于停放的最宽汽车的总宽加0.60.8m。,7.9 停车库建筑设计,7.9.5 车库净高:,停车库室内净高一般应比最大停放车辆的总高度高出0.5m,并不宜小于2.5m。,7.9 停车库建筑设计,7.9.6

36、 库内采光:,停车库宜采用自然采光,其天然采光系数一般0.5%,玻璃面积与地板面积之比停车间为1/15、洗车间为1/10、修车间为1/8。为避免内、外光源产生眩光影响司机的视觉,停车库坡道墙上不应开窗,人工照明宜采用散射光源照明,反射器的反射光不应指向行驶方向。,7.9 停车库建筑设计,7.9.7 消防要求:,停车库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至室内最远工作地点的距离不应超过45m,设有自动喷火灭火设备时,其距离可增至60m。为保证在事故发生时人员可以安全撤离,疏散用的室内楼梯应设置成封闭楼梯间。高度超过24m的多层停车库,其室内疏散楼梯应设防烟楼梯间。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m。停车库内不应设置汽

37、油罐、加油机。停放装有易燃液体、液化石油汽罐汽车的车库内,严禁设置地下室和地沟。,7.9 停车库建筑设计,7.9.8 地下汽车库的建筑设计要求:,地下停车库有单层与多层之分,基设计要求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但由于地下车库多为建筑物的地下部分,与其他类型的车库相比,又有特殊之处。,(1)地下车库与上层建筑相协调,(2)不得设置修理车位或存储易燃、易爆物品,(3)必要时,应设置缓坡,(4)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5)其他安全设施,7.9 停车库建筑设计,7.9.9 坡道式车库设计要求:,1)坡道式车库的形式与分类,按照坡道的线型形式,坡道式车库分成直线坡道车库和曲线坡道车库。直线坡道的车库主要有整层长

38、坡道、半层短坡道(即错层式)和倾斜楼板式等形式。曲线坡道的车库则有整圆形坡道(螺旋式)车库和半圆形坡道车库等。,7.9 停车库建筑设计,7.9.9 坡道式车库设计要求:,2)坡道的设计要求,(1)坡道的数量与位置,停车数量在50辆以内的坡道式车库可设一条坡道;停车数量在50辆以上的坡道式车库应至少在车库不同方向设有两条坡道。,(2)坡道的纵向坡度,坡道的纵向坡度应合理反映车辆的爬坡能力、行车速度与安全、尾气排放量、场地条件等多种因素。停车库内一般车速都在40km/h以下,所以纵坡不宜大于15%。,7.9 停车库建筑设计,7.9.9 坡道式车库设计要求:,2)坡道的设计要求,(3)缓坡,为防止汽

39、车上下坡时端部或底盘碰触地面、保证坡度转折处的视距要求,当停车库坡道的纵坡10%时,在坡道的起坡、止坡处应设置缓坡段。缓坡段可以是直线形或曲线形,其水平长度与车辆的长度及车身距地面的最小尺寸有关。直线坡道缓坡段的水平长度应3.6m,其坡度为坡道正常纵向坡度的1/2。曲线形缓坡段的纵坡为一竖向曲线,其曲线半径一般20m,水平长度2.4m。,7.9 停车库建筑设计,7.9.9 坡道式车库设计要求:,2)坡道的设计要求,(4)坡道的横向坡度,当沿直线坡道设置纵向排水沟时,坡道应设置1%2%的横坡,坡向排水沟。曲线坡道上,为防止汽车环行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引起侧滑,应设置向环道内侧倾斜的横向超高,其横向坡

40、度一般采用2%6%,也可根据计算确定。,(5)坡道的长度与宽度,坡道的长度取决于坡道升降的高度和纵向坡度等,由等坡段、缓坡段和必要的水平段组成。在计算坡道的建筑面积时,应按实际总长度计算。,作业二:,设计条件:,某建设用地范围及周边现状如图所示,在用地范围内拟建高度为16m的多层住宅,对用地要求如下:,场地东北角有一栋高度为27m的9层已建住宅。场地南侧有两栋高度分别为60m、36m的已建办公楼。基地西北角有一条地下管线。建筑控制线:东侧、西侧和北侧后退用地红线5m,南侧 后退用地红线10m。退地下管线5m。当地的日照间距规定为:多层建筑的日照间距为1:1,高层建筑与其北侧的建筑间距按高层建筑高度的0.40倍 控制,且间距不应小于22m。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作业二:,任务要求:,在用地红线范围内绘出拟建多层住宅的最大可建范围,用 表示,绘制成A3尺寸图纸,并标注尺寸(M=1:500),同时回答以下问题:,拟建住宅范围与9层住宅楼的西侧外墙的距离是()m。拟建住宅范围与9层住宅楼的南侧外墙的距离是()m。拟建住宅范围与60m高层办公楼的北侧外墙距离为()m。拟建住宅范围与36m高层办公楼北侧外墙的距离为()m。,作业二:,作业时间:,利用下次上课时间(5月6日)时间,完成作业二,并于5月13日课前上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