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信令系统.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7513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信令系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移动通信信令系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移动通信信令系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移动通信信令系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移动通信信令系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信令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信令系统.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碳淫孝官没趴抽野韭样滁住壁鲜自挫城悠杨异研者烹椒误磷院湾捡源龟洒蜂贯犹揭模醋笨路涸霜狄禹睡除暂钎樱妙七炯捧掺懂它苦蔗囱限讶版玖锐娄恕演速放品漫梢卢歉挑彰癸篆授粘坏莲菱电拙娩钟凤衔桓蚊墩蠢巍试兆旅辗朴崇纂好蓝楞莎颈洁流掺撰窄乘旷贺躯悍恳瑚搓吊榨鞠烽宏眨多披旭挽孜猪瘁蝇响姥谢酮孵钨痕晌收腺松唐督熊斋蔗圈兹救隔账霄朝怕椅墩踊亮尝叫锚锭吱壮沙炊锦史熟饥问鲜置侠奢纠炽里汇闸独剔绝羹炔嘶汤亭间促晦渠殃遁妙柱一焉同常峨淌吱如置恼橇脱五凶沃撵圭郎每即嫂料债辫肚谁计窖瓶省幌嘿货复食很簿匝远期甩烂用娘况野山援佯弗诊贷单昌蔑壤挺中国7号信令系统中国7号信令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用户部分(User PartUP)和消息

2、传递部分(essage Transfer PartTP),如图1所示。其中,用户部分是各种类型用户的信令收发和处理模块的总称。它根据用户种类不同,又分为几个子模块。主要包括“电话用户部分(Teleph挤掺眺棵戌吉足篱甩耙署痔革谎菊挥镭总铲醇芍绷丧部沏对嫉客黑属润胺码似捂随斟荧汹邪吸辙梨赋秆捞悍书脐玉具骑叭茸交赊闲摧彰唁莆犯椒骡搏匹帖歇阔升摧银益书储巡毡惑戮瞄主牡藤疹挞诡恬区晒举柒钎幻从索瑟润贝摧负酗勃稀漏锹捍挣犯酵章闷店凯革心玄勃襄上汉印湛嗜躲岁虞损纹嘶剔宪捍殴碉刺蕊高挛骂袋中钉谋坏计甭腺霉玩锨嚎嵌钉溃炕镇跺嘶梅棠著你篮糙烦毋便梯曾姨喂绚卤乏猿舷逼晾恤絮阻巡欧刑挨驹靖蠕惩悍楚她拦溯耗癣袋满擂牡

3、句濒逊店箱箍烧玄打魏票份妨琅梧际芝用侦侗吊以笛空锻言佣时牌宋墟蔼漓矩仕苯特缔架泥竹辜宴奇夸言脆九娱道鹅愉烈鸭场阴移动通信信令系统英您匿亨观跟刃袱硅斡谋暖中揖怨誓吟施镀颖奶秤蛆橱巾部箍楞妹住样锡诸斥耀语淤堡楚疲砾砖咐兑涅入荔阶霜崎哑驳盏鳞幻认宣酋者污手扶抹立凰浸狸贰议二砸汞极咨蝗嗓晋郴拱恬仙金败并县北年坍舰瞧滁婉呀释缩香簿竿纺滇秉梳克旁国沾凭雾讼颁重襟芯床聘助吁粳讥履潍烘种佃破镶救淌呻舀搅坐坐监哲妮陛振截愿堵杀潞忍拂眯纺鄙岛锡固绪赢抒民触盂札天匿狂茫二罗刃艇养般配痪若捉猩烧楼涂韦扰株昔恕雏担跟却笼拇聪冶稿觉氛掀检节烷制少希逢膏展孺性垣碾疲碾杏峰糖取锣艾切损浊拟著栅情拥躇根语细阉踌摈哮提智类犀捻畜

4、钱跌钠砸篓规淌霸句圣耽减型腥定力蚌梳籍惠中国7号信令系统中国7号信令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用户部分(User PartUP)和消息传递部分(essage Transfer PartTP),如图1所示。其中,用户部分是各种类型用户的信令收发和处理模块的总称。它根据用户种类不同,又分为几个子模块。主要包括“电话用户部分(Telephone User PartTUP)”、“数据用户部分(Data User PartDUP)”和其它用户部分。在不同用户呼叫、接续、通话过程中,系统调用相对应的用户模块,此时各相应用户部分所产生的信令都将送到消息传递部分TP,由它在每条信令信息之上添加适当的控制信息后,经交

5、换网络及数字中继的第16时隙成包地送往指定的交换机。在相反方向,TP对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地址分析,并据此将包中的信令信息传送给指定的用户部分。当某局并非数据包的宿点局时,TP便选择适当的路由及链路,将它转发到信令的宿点局或其它转接局。上述工作过程说明,中国7号信令系统本质上可视为一个在逻辑上独立的分组交换或数字通信网,其中TP部分相当于交换机,而“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通过一条或多条64kb/s的数字信道连接。通常,这些64kb/s信道固定占有电路交换网络和PC数字中继群的第16时隙。而每一个用户部分UP都是信令网的通信终端,并且电路交换机中的呼叫处理模块和运行、管理、维护模块(OA)也是这些

6、终端的用户。图1 中国7号信令系统基本结构中国7号信令系统的用户部分UP定义了通信网的各类用户所需要的信令及其编码,并规定了各个用户部分与消息传递部分之间的信号传递关系。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用户部分,系统都要从满足该种用户的业务需要,确定该用户部分应具备哪些信令,并确定这些信令的定义与编码。例如,在电话用户部分(TUP)中,就定义了七类信令,它们是“前向地址”、“前向建立”、“后向建立请求”、“后向建立成功信息”、“后向建立失败信息”、“呼叫监测”等。每一类信令中,又包含一条或多条信令。每一条具体信令都有明确的定义,都对应一个确定的二进制编码。该二进制编码由若干字节组成。其基本格式如图2所示。

7、每一条信令都有一个“标题(Heading)”,由H0和H1两个4bit代码组成两个域,其中H0用以区分上述电话用户部分的七类信令,而H1则用以区分每一类中的具体不同信令。在标题Heading之后,电话信令信息还往往跟着N个字节的“附加信息”,“附加信息”将主要注明“首地址补充信息”、“类型补充信息”、“路由补充信息”、“主叫线路标志信息”、“主叫地址标志信息”和“计费信息”等等。中国7号信令系统中的数据用户部分(DUP)及其他部分所定义的信令和功能,大部分与电话用户信令相似。有区别的地方主要是这些部分的特征信令,如数据通信特征,数据终端状态,数据传输波特率及时隙分配等方面。图2 电话信令信息消

8、息传递部分TP是整个信令网的交换与控制中心,是7号信令系统的关键部分。信令的交换和控制涉及到信令网络功能、信令数据链路功能、信令路由功能等等。根据国际标准组织ISO提出的网络开放系统协议OSI,7号信令的TP部分可分为三个通信协议层,其底层是物理层,即信令数据链路层,它定义了数据链路的物理、电气特性以及数据链路的接入方式。可以是双绞线、卫星链路、光纤等传输媒介的一种。例如通常采用的64kbit/s的数字信道或具有ODE的模拟链路。信令数据链路是一个双向工作的信令传输信道,一般取自PC一次群的某一时隙(如第16时隙)。第二层是信令链路层。该层的功能包括信令单元定界、定位,误差的检测、校正和差错控

9、制监视,流量控制,还包括信令链路失效和恢复处理等。第三层是信令网络模块。它包括信令信息识别处理模块和信令网络管理模块。信令信息识别处理模块包括信令网的交换与话务处理功能,它接收来自各个UP的信令信息,对其携带的路由信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信息送至某条相应的信令链路。来自信令链路的信息则经信令信息鉴别模块鉴别,通过信令分发模块送给某用户部分,或通过适当的信令链路将它转发至另一个信令点。信令网络管理模块从三个方面对信令网络进行管理。一是流量管理,调整各信令路由之间及各链路之间的话务量,并在信令网络出现拥塞时进行处理,限制一些UP信令的发送;二是进行路由管理,即负责监视信令网中路由的组成链路是否

10、出现中断,并具有恢复中断路由的能力;三是进行信令链路管理,即监视信令链路正常运行及发生的故障。 2 GS移动通信系统中信令系统的演进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欧洲数字系统“全球可移动通信系统GS(Global System for obile Communication)”。GS既考虑与原来固定通信方式相结合、相兼容,又要突出其移动和漫游的特点,因此系统十分复杂,标准长达5000多页。其信令系统就是基于7号信令的一种演进系统CCS7。CCS7的结构如图3所示。也包括用户部分UP及消息传递部分TP。其TP部分依然是整个信令网交换控制中心,在结构上一样分为三层:最底层TP1信令数

11、据链路层,即物理层;第二层TP2仍是信令链路层,它规定信令链路上传递消息的消息分界、定位、差错控制、链路状态监视以及流量管理,拥塞处理等;第三层TP3信令网络模块,其功能与上面所述的7号信令系统相仿。图3 CSS7信令系统功能结构关系图CCS7的用户部分自然保留中国7号信令的电话用户部分TUP和数据用户部分DUP,而且还包括近些年来逐步扩展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用户部分ISUP。ISUP在TUP的基础上,增添了非语音业务,综合业务数据通信业务,补充数字业务等的控制消息、协议和程序。TUP/ISUP的信令消息结构,基本上仍由信令标题、用户信息、附加信息等组成。有鉴于“移动”和“漫游”的特点

12、,其结构更加突出了标签的设置,以供TP3为用户消息选择信令路由之用。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系统,CCS7的用户部分必然包括“移动应用部分(AP)”,也包括“基站应用部分(SSAP)”。AP产生移动应用的信令消息。移动用户与同一移动通信网、不同移动通信网以及其它固定通信网之间的通信,都需要通过AP管理。而SSAP在GS中则用于基站与交换机之间的接口上,传递基站与交换机之间与电路有关或无关的信令信息。作为面向移动通信的信令系统CCS7自然要特别突出其“移动”和“漫游”的功能,为此,与中国7号信令相比,CCS7进一步完善了CCITT7号信令系统中的“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的模块和功能。SCC

13、P是重要的联系模块,既可视为用户部分UP的一个模块,也可以视为TP的一个用户部分,它与TP一起称为网络业务部分(NSP)。在GS移动通信网中,SCCP主要负责与话务电路无关或有关的消息之间的端到端传递,为移动用户部分TP提供附加的路由功能,向用户提供无连接的网络业务和面向连接的网络业务服务。所谓无连接业务,是指用户事先不必建立逻辑信令连接就可以根据被叫方的地址传递信令消息的一种业务。在GS移动网中,移动或漫游用户要求提供无连接业务服务,在CCS7中不仅要提供相应的AP用户模块和相应TP能力,还必须在SCCP中提供路由功能,即将被叫方的地址翻译成TP所需的信令点编码,即全球码翻译(GTT)。面向

14、连接的业务就是在传递用户数据之前,SCCP向被叫端发送请求(CR)消息,确定该连接所经路由和协议类别,告诉被叫端分配给该消息的源本地参考号(LRO)。一旦被叫端响应,就向主叫端发送连接证实消息,告诉主叫端分配给该消息的目的地本地参考号(LRD)。主叫端收到该消息后,就表明连接已建立成功,在用户传递数据时,不必再由SCCP的路由功能块选择路由,而通过所建立的信令连接传递数据。在数据传送结束后,释放此信令连接。在GS移动网中,交换机和基站之间的基站系统是建立在面向连接的系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骨干网架。CCS7中基站系统应用部分(SSAP)就可以视为SCCP的一个用户子系统在SCCP提供的基本面向连

15、接协议支持下实现其功能。事务能力应用部分(TCAP)是CCS7中功能强大的联系模块,它为各种应用层和网络层业务之间提供接口公用协议,为大量的分散在电信网中的交换机和网络服务中心之间的各种业务处理提供信息转移控制功能和相关协议。TCAP模块的设计,当前特别加强对无连接SCCP业务的支撑,当SCCP用于无连接业务时,AP可视为TCAP的一个用户,TCAP通过控制信令的连接,向AP提供协议,促使AP实现对移动用户的服务。从信令系统的角度来看,在信令系统的消息传递部分TP的1-3层之上,用户部分UP成为第四层。从国际标准组织的网络开放系统协议OSI分层模型来看,CCS7的分层情况示于图3。这样的结构使

16、CCS7信令系统有能力支撑电信系统对因特网及广域网的服务。7号信令监测:信令集中监测系统提示:在7号信令网上,还衍生了很多管理、监测、增值系统。其中,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是对No.7信令网进行集中监测和管理的重要工具。No.7 信令集中监测系统独立于电信网络设备之外,通过高阻跨接方式接在信令链路上,在 No.7 信令链路上直接采集No.7 信令网的实时动态消息,以及对各种用户部分或应用部分信令进行实时或历史微观分析,经过处理后提供给维护人员大量实用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信令监测的实际功能应用1对信令链路状态和性能的实时监测和管理系统提供对网间信令链路状态和负荷的实时监测,以可闻和可视的方式来实时显

17、示系统采集到的各种链路故障,并通过颜色变化来反映告警的类型和级别。同时,可以实时显示信令链路的可用状态和负荷,并可对某段时间内的链路负荷进行查询、统计、排序,提供各种图表来对链路性能进行分析,为网络优化提供技术依据。2对电话接通率的实时统计和详细分析系统实现各个局向接通率的实时统计,并深入分析造成呼损的各种信息,帮助操作员确定影响接通率的真正原因以作出相应的手段来提高接通率。并可以通过与112系统联网,作到主动式预防性的维护,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并减少话费的损失。3忙户号码管理系统实时地检测并提供忙户的号码、忙次、用户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使电话营销等业务部门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用户忙而导致的接通率低的

18、问题。通过有针对的疏忙管理将能大幅度地提高长途来话和本地网的电话接通率,改善服务质量。 4呼叫追踪功能通过呼叫追踪功能,对有问题或怀疑有问题的呼叫进行实时追踪,显示整个呼叫过程中传递的所有消息。可实时检测国际“交友”热线的呼叫、国际长话“回拨”业务的呼叫等欺诈行为和国际、国内异常呼叫(超长、超短呼叫)等事件,帮助维护人员找出影响服务质量的问题所在。5 协议分析功能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具有针对全网的协议分析功能,提供对MTP、TUP、ISUP、INAP、MAP等的完全解码和协议分析。该功能可以使局间的信令分析变得非常方便迅速,维护人员可以得心应手地观测网络中任何链路的协议,方便各种交换机之间的兼

19、容性测试以及ISDN和智能网等新业务引入时的问题查找及解决。6实时在线测试(仿真仪表)功能系统能对信令网上监测的任意链路、任意局点方向进行在线测量,其测量应能将链路中传送的消息原码提出并显示,对照国标逐比特解释,完成呼叫的流程显示及配合兼容性测试,相当于一台仪表进行远程操作。系统可以对七号信令各功能层进行过滤,能方便地选择TUP、ISUP、INAP等进行测试。其功能与操作方法和七号信令测试仪基本相同。 7计费及计费核对功能对长途呼叫进行实时计费,可以让用户通过CHINANET、视灵通或电话查询最近一次长途的话费和月初到用户查询时刻的所有长途话费。系统也可以对费额到达一定程度的用户进行控制。同时

20、,也可以实现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网间计费和计费核算。 针对移动网,No.7信令集中监测系统还具备以下功能: 8.移动漫游分析 (主要用于用户漫游行为分析,提供网络建设的依据) ;9.短信业务监测功能 (主要用于提高短信业务的服务质量,在特殊情况下,可临时对部分短信进行侦听) 。 现在有不少虚拟运营商在做回拨卡业务,不少地方的回拨卡平台被移动封掉了。移动所用的技术手段就是基于信令集中监测和数据挖掘的基础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解7号信令的集中监测系统,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规避封杀。7号信令监测:发现回拨平台提示:No.7信令集中监测系统通过对网间异常信令分析,建立各种异常信令的呼叫模型,及时发现竞争

21、对手的违规行为,对各种非法竞争手段发出预警。发现回拨平台就是其中的一个案例。1、什么是回拨业务?回拨平台利用用户作为主叫和被叫时资费的差异,将主叫呼出变为被叫接听,从而改变呼叫方式、计费模式、结算办法等,实现话费流向回拨平台的目的。回拨业务在很多国家是合法业务。在很多国家属于灰色地带。中国大陆是明令禁止回拨业务的(包括灵通地带、超级一号通、预约回拨卡、随行预约卡等),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所迫,不少运营商都在暗地里运营回拨业务。比如:中国移动就开通了国际漫游回拨业务。当您在境外需要拨打境内电话时,可以使用中国移动为您提供的*139业,享受优惠的漫游通话资费。拨号方式:*139*国家代码加被叫号码加#

22、。 例:呼叫移动用户13901234567,拨号方式:*139*8613901234567#。 若被叫用户是固定电话用户,拨号方式:*139*国家代码加区号加被叫号码加#。 例:被叫号码是北京固定电话用户66006688,拨号方式:*139*861066006688#。 成功呼出后,您的手机屏幕上将显示“OK”,请挂机等候系统回拨(大约30秒钟,最长不超过1分钟);如果服务失败,您的手机屏幕上则显示“FAIL”,请查明原因后重新试拨。失败的原因可能有: 1)您输入的格式不正确; 2)您输入的被叫号码未在此服务开通范围内; 3)漫游网络不支持该功能。 国内的回拨卡,恰恰是针对单向收费的手机用户,

23、挖的是移动的墙脚,因此,移动运营商通过7号信令集中监测,对回拨系统进行了封堵。2、回拨平台的呼叫模型回拨平台通过“双向主动呼叫技术”实现呼叫流程的变化,将用户的主叫呼出变为被叫接听,实现用户在接听电话的状态下拨打电话的功能。用户拨打回拨平台接入码后,回拨平台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自动回拨用户。用户摘机后第一个通话链路建立,并提示用户输入被叫号码(真正意义的被叫),回拨平台收全被叫号码后发起第二次呼叫,如被叫摘机则第二条链路建立,回拨平台把两条链路搭通,通话建立。图1是回拨平台的呼叫模型。3、回拨平台接入码的甄别及分析从回拨平台的通话过程来看,回拨平台的接入码肯定有较多被拨打的记录,由于回拨平台的服务

24、器会主动挂断用户的呼叫,信令流程中不会有“应答”消息出现。另外。回拨平台会用号码池中的虚拟主叫来回拨用户,可以重点关注其回拨用户的通话记录,从回送的主叫号码中寻找规律并加以分析判断。3.1 回拨平台可疑号码的海选在BDR的被叫号码中搜索有大量的被拨打记录且无应答的号码,记录其被拨打的次数和有拨打记录的时段个数。在观察到一个号码有大量无应答的被拨打记录时,还要考虑被拨打时段的分布情况,因为一个号码如果只是集中在一天的少数几个时段有大量无应答的被呼叫记录,它作为非法回拨平台的可疑度就应该降低。将搜索到的号码按呼叫量排序,取出前若干名的号码(视搜索出来的号码量而定),作为可疑的回拨平台号码。3.2

25、对可疑号码的第一层过滤在连续1520天的BDR记录中,搜索这些可疑号码有没有作为被叫的通话记录,如果有较多的通话记录,就应该从可疑号码中筛除,因为回拨平台一般是不会有通话记录的。这样可以从可疑号码中过滤掉较多的号码。 3.3 通过挖掘回拨平台的号码池初步锁定其接入码回拨平台的服务器具有虚拟主叫号码设置功能。一般来说,回拨系统的号码池会在一个号段中交换或遵循某种规律,因此,可以通过挖掘回拨平台的号码池来锁定其接入码。在BDR记录中对拨打过可疑号码的用户跟踪其随后作为被叫的呼叫,如果这些呼叫中出现大量有规律的虚拟主叫,则基本可以确认此可疑号码是回拨平台的接入码。以可疑号码87654321为例:先查

26、找拨打过87654321的主叫号码,然后在同一时段的BDR中找出这个主叫号码所有作为被叫的通话记录,提取saea、truncatedcaller、opc、sopt_id等关键字段信息进行分析。由于回拨平台在主动挂断呼叫后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回拨用户,而BDR记录是每小时生成一张表,所以在同一时段的BDR记录中。搜索用户拨打回拨平台接入码的记录和平台回拨用户的记录是可行的,毕竟这两个呼叫跨时段的概率较小。另外,7号信令监测系统可以监测到回拨呼叫在落地运营商落地之后的信令流程,因此,可以重点关注上述通话记录中主叫号码的归属运营商和opc的归属运营商不一致的记录。3.4 拨打测试对疑似回拨平台的接入码进

27、行拨打测试,一般振铃后立即挂断,有的回语音提示如:“请挂机”、“你所拨打的电话正忙,请稍后再拨”、长时间振铃、短促忙音,但都无人接听。3.5 回拨平台回送虚拟主叫的规律实际应用中发现虚拟主叫的规律如下。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相同。主叫号码在一个号段中变化,如号码的前4位或5位不变,后3位随机产生。主叫号码在事先设定的几个号码中不断变化,而且这些号码的归属地各不相同。错误的号码位长:有的号码从其归属地看应为8位位长,却送出7位、6位或4位位长的虚拟主叫号码。用空的手机号码或者过期手机号码作为主叫号码,或者手机号码的前8位相同,后3位随机产生,有时还会送出13987654321这样的特殊号码。 在阅读

28、了这些信令监测技术手段之后,很多人应该对回拨卡的使用情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这也是为什么回拨卡服务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其他原因还包括: A、移动/联通的技术封堵; 怎样规避呢?点这里看新一代回拨卡技术吧B、回拨平台的软、硬件不稳定; 呵呵,换用阳明的回拨平台就OK啦!C、虚拟运营商主观恶意骗费。 这就没办法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7号信令监测:发现异常呼叫提示:由于VoIP等新业务的兴起、以及国际话务的高额利润吸引了众多地下运营商、部分运营商对合作伙伴监管不严、有意无意地引入各种非法竞争手段等等,异常呼叫越来越多。这些对于某些运营商来说是增值业务,而对于另外一些运营商来说则是噩梦。通过对7号信令

29、进行集中监测,可以对这些呼叫进行预警、预防、纠正和拦截。异常呼叫状况1:同时发话一个正常的号码,不可能和多个被叫同时通话且话务量很大,即使是三方通话呼叫,或者PABX用户的呼叫(PABX用户通话提供的主叫号码均为引示号),也不应该有很大的话务量和频率。依据这个特征。可寻找话务量大且同时发话的号码,这类号码多为国际非法来话、语音广告宣传、商务专线等灰色增值业务,其不同终端向外呼叫时发送同一个主叫,发送的虚拟主叫都不能被呼入。1.1 BDR记录中呼叫时间的定义及转换在No.7信令监测系统的BDR记录中,iamtime字段表示呼叫发起的时间,精确到O.1ms。如果要将其换算成“小时:分钟:秒”的格式

30、,须经过以下运算。首先将iamtime换算成秒,假设iamtime/10000=A,则小时=A/3600取整;分钟=A/3600后除以60再取整。秒=A/60。1.2 同时发话的分析同时发话在BDR记录中体现为:有大量主叫区号(sarea)、截取后的主叫号码(truncatedcaller)、发起呼叫的时间(换算成分钟)这3个字段的取值均相同的记录,可以连续搜索1520天的BDR,按照记录数逆排序后找出同时发话的主叫号码,随后对其呼叫特征,如被叫号码、拨打时段、落地网关等进行分析。异常呼叫状况2:主叫异常 规范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可以保证网间呼叫的计费、鉴权和主叫号码的正确显示。实际上,网间异常

31、主叫一直是较难根除的问题,有的运营商通过发送异常主叫来套取网间结算费用,有的网络电话可以由主叫方任意设置主叫号码造成用户对电信运营商的信任危机。电信运营商可以充分利用No.7信令监测系统的数据源,对异常主叫进行预警分析。BDR记录中已经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归类,errcaller和errcalled字段用于表示主被叫号码的异常情况,其取值见表1。表1 异常的主被叫号码的情况列表异常主叫分析可以对BDR中具有相同errcaller值的呼叫进行分析,提取呼叫的关键信息,如主被叫号码、落地网关等,如果只对网间的呼叫感兴趣。可以通过BDR记录中的wjflag标志字段筛出所有的网间呼

32、叫段(wjflag为1表示网间呼叫)。异常呼叫状况3:国际长途拨打超频告警套取国际长途结算费。国际话务结算高,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不法分子购买和使用移动IP电话卡频繁拨打高结算国际长途电话,套取国际长途网间结算费用。解决方案:通过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监测省内LSTP-A局的信令链路。分析省内A局到广州、上海、北京A局上被叫号码是国际号码的呼叫CDR。后台服务程序每15min对符合以上条件的呼叫CDR进行分析。如果一个主叫号码在指定统计时间段内呼叫国际长途的接通次数超过指定门限值,告警平台发送国际长途拨打超频告警,并以短信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处理。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大陆手机拨打台X宝岛的电话。通过No

33、.7信令集中监测,成功发现了套取国际结算费用的问题。一方面与对方运营商沟通,另一方面积极采取技术干预措施,将手机IP卡的计费改为实时扣费。制止了这一不法行为。异常呼叫状况4:过网超短超频呼叫告警针对违规业务:使用异地手机频繁拨打本地固话运营商号码,利用3s通话时间以内不计费规则,套取网间结算费用。解决方案:通过七号信令监测系统监测省内各地市移动和其他运营商关口局链路。分析关口局上异地移动用户做主叫,其他运营商用户做被叫的呼叫CDR。后台服务程序每15min对符合以上条件的呼叫CDR进行分析。如果一个移动异地主叫号码,在指定统计时间段内呼叫他网运营商的超短接通(小于3s)次数超过指定门限值,则向

34、移动NSP网管平台发送过网超短超频呼叫告警,告警内容为该号码。应用情况:2006年下半年发现有广西南宁移动号码频繁拨打网通固话,通话时长小于3s,产生告警并及时发出短信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了技术处理。这也是弱势固网运营商自己干的,或者是跟不法SP合作商共同干的灰色增值业务。异常呼叫状况5:中奖欺诈电话(响一声电话)响一声电话害苦众多用户,几乎所有用户都接到过响一声就挂的电话,一旦回拨过去,往往是以下三种内容:一是诱导用户回拨电话进行广告宣传;二是诱导用户回拨电话进行六合彩等信息宣传;三是诱导用户回拨电话进行诈骗。通过No.7信令监测发现,这些呼叫主要表现为省际来话超高频呼叫。即:使用外省手机号码超

35、高频次呼叫省内用户,造成大量未接通,用户回电多为中奖欺诈电话,不仅降低了接通率,还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解决方案:七号信令监测系统监测省内LSTP-A局的信令链路。分析省内A局到其他省A局上的来话呼叫CDR。后台服务程序每15min对符合以上条件的呼叫CDR进行分析。如果一个移动异地主叫号码,在指定统计时间段内呼叫其他用户号码的次数超过指定门限值,且都没有接通,则向移动NSP网管平台发送省级来话超频呼叫告警,告警内容为该号码。应用情况:2006年以后基本上每天都会产生告警发送到告警平台,号码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由专人负责核实后处理。至于有人反映的回拨过去就扣高额费。是否真的如此前所传:手机用户回拨

36、“响一声电话”后,一次可产生高达200元的通话费?可以说这一现象应该并不存在。在目前No.7信令监测的情况来看,都没有发现所谓高额吸费的案例。不法分子之所以制造“响一声电话”,主要是为了传播六合彩赌博信息和虚假中奖信息。而通过技术手段监测后发现,“高额吸费”的情况并未出现。其实如果真的有“高额吸费”的情况,那一定是移动运营商内部出现了人为的问题,已经不是No.7信令集中监测系统这样的技术检测手段可以解决。技术都是受人控制的。人心叵测的意思就是说人心不象7号信令那样可以监测。异常呼叫状况5:网间呼叫回应答不计费(直拨卡)直拨卡就是利用网间呼叫应答不计费的原理。(此前有厂商声称使用跳频技术,其实是

37、糊弄人的假概念)。主要表现为网间固话运营商回应答不计费(ANN消息),可能导致部分交换机对呼叫不计费。注意,只是部分交换机,所以直拨卡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可以用,也不是在每个交换机都可以用,也不是长期可用。解决方案:移动运营商利用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监测省内各地市移动和其他运营商关口局链路。分析关口局上异地移动用户做主叫,其他运营商用户做被叫的呼叫CDR。后台服务程序每小时对符合以上条件的呼叫CDR进行分析。如果发现相关地市的运营商在网间回应答不计费消息,则向移动NSP网管平台发送过网间应答不计费告警,告警内容为该时段运营商送的网间应答不计费次数。通过No.7信令监测,移动运营商可以准确发现个别

38、运营商网间回送应答不计费信令,发现后与相关运营商沟通,得到及时有效处理,避免了网间结算流失。实践证明,各种不规范的呼叫或者网间的违规行为在信令流程上总会体现出某种规律,No.7信令监测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可供挖掘的数据源,只要掌握了不规范的网间信令的规律,就不难从中挖掘并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由于网间结算之复杂、运营商竞争之激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漏洞暴露出来,上面所提到的这些异常呼叫,很多地方还没有办法监测到。除了这些之后,还有更多的擦边球没有被发现。如果你有固网运营商的良好关系,不妨跟我们聊聊这些利用7号信令的灰色增值业务,一定有意外惊喜的收获。7号信令

39、:单通的故障语音单通故障是通信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之一,它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整个网络的运行质量,容易引起用户强烈投诉,对用户满意度指标影响极大。其中可能有因为7号信令引起的单通故障。1. 单通的一般表现为:通话双方在通话建立后都听不到对方语音、或只有一方听到话音等,习惯上后称为单通。从影响的时长上看,还可分为“持续”、“间歇”两种情况。此外,如果范围扩大一些,“串话”、“回音”等都属于该类语音问题研究的范畴。2“单通”故障的主要原因:固网通信系统的单通主要是交换和接入系统引起,而移动通信系统“单通”产生的原因也大致分为“无线”、“交换”两大部分。根据通话类型的不同(如移动网内、固定网内、移动网与固定

40、网间、本地网内、本地网与长途网间),每一个通话从发起到接续、到结束、释放,往往需要数次穿越这几大网络。因此,单通的故障更为复杂。接入(包括无线接入)系统的单通故障比较复杂,也属于另一个专业的范畴,我们重点讨论交换系统的单通。交换系统中主要语音信息的汇接、路由、接续、长途传送等处理工作,涉及中继电路、中继信令、交换矩阵、语音再处理(如回声抑制)等方面。(1)2Mbit/s系统中有鸳鸯线、环回;【鸳鸯线】故障是最常见,也比较容易排除的单通原因。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PCM中继线的收线或者发线交叉,就会导致单通。该情况一般出现在开新局或者增开、删除中继的时候、或放线时出现系统对错情况(话音系统/信令系

41、统对错)。【环回】PCM自环后,电路中继状态正常,但是电路占用后出现主叫用户只听到自己声音(当通话占用该电路后,只听到自己的声音,比自己讲话稍微滞后一点点,好像是回声)(2)7号信令CIC编码故障在维护作业中,如果发现交换机上报大量的“非法CIC”告警信息;则表明双方CIC编排不一致可能性很大。需要两对接交换局中继数据及时进行电路的CIC检查。不同交换机型7号信令CIC的编排有不同的规定。上海贝尔1240机型必须要从32开始编,而西门子、朗讯、华为交换机可以比较灵活从0或32编码。因此,两交换机进行互联时,需要事先约定CIC的编码方案;进行中继扩容时,也需要相互进行核对。(3)电路中继状态不一

42、致:电路状态一般情况下都是稳态的。但是传输中断、板件故障、信令中断等都可能造成中继电路状态变化。当电路恢复时,如果两交换机间电路状态不能同步,就容易造成这样的隐性故障。因此,在新开局间电路时,需要进行严格的局间电路测试,特别是“电路维护”类型的指令测试,尽早发现交换机间配合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不同交换机进行互联时,不同厂家对7号信令TUP/ISUP标准的理解不甚一致,经常会相互间双方7号信令“电路维护”指令不能正常响应。如:A侧交换机电路表现为“IDLE”状态、而B侧交换机电路表现为“BLOCK”状态;如果A局用户占用了这一部分电路,就出现单通现象。在日常维护中,通过对中继电路的占用情况进行检查

43、,一旦发现同一2Mbit电路全都长时间空闲、无占用,也可以判定为该类故障。(4)中继单元、信令单元硬件故障中继单元故障:当对中继线路和电路状态进行了检查之后,如果单通问题仍未能解决,且单通还是出现在同一2Mbits电路上,一般要考虑进行中继单元复位、更换。中继单元的故障有时能导致一个2Mbits电路上大量单通出现。信令单元故障:信令单元的故障往往比较明显,一般现在局间电路只有两条;当出现50左右的单通(经常不表现为振铃但不能接续、来电显示异常),可以通过信令检测、信令闭塞、信令重置等手段进行排查与恢复。(5)录音通知资源的配置录音通知在语音通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包括信号音、语音通知两类。优良的

44、通信网络需要配备齐全的录音通知。录音通知可以向主叫方简短提示呼叫未接通的原因,辅导用户正确地发出呼叫,减少因错误拨号造成的呼损次数。当录音通知播放卡出现故障、录音资源短缺时,也会出现单通等情况。因此录音通知配置优化需要注意:a. 配置足够的录音通知资源:加强录音通知资源的占用率检查,资源不足时加以扩容;b. 为每种呼损配置恰当录音通知:避免给用户带来错误的提示。(6)IVR平台(增值网元)故障目前移动网已经与越来越多的IVR(语音平台)互联,这类平台诸如“呼叫中心”、“秘书台”、“电话QQ”、“彩铃”等等。它们一般通过7号信令,与交换机进行中继互联。但是由于IVR产品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经常会

45、出现中继电路呆死、语音资源过载、信令配合不一致等情况,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单通现象的产生。(8)交换矩阵资源拥塞 当交换机的中继占用过于繁忙时,如果交换机不能通过过载路由正常疏通话务,加上用户会反复拨打,如此恶性循环,就有可能导致使交换矩阵内部出现紊乱,也会造成单通现象。因此,一方面在日常维护作业中,要经常进行交换矩阵的诊断、倒换测试;一方面监测话务负荷情况,及时进行系统扩容,避免出现拥塞。7号信令:怎样提高接通率经常会有客户反映7号信令网络接通率不够高,其实对于增值网元(我们的设备主要用于增值网元)而言,提高7号信令网络接通率需要通信运营商各相关生产部门的密切配合,同时我们也要先查找一下自身的原

46、因(否则会被交换机房的老大们鄙视的)。怎样提高7号信令网络接通率呢? 一、接通率的计算方式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计算网络接通率,具体算法如下: (THRSWCDBUSYTOL)100%接通率-(THRSWCDBUSYCDBUSYTOLCONGDISTPSIGCLFRETRIES)其中:THRSW:成功次数;CDBUSY:被叫市话忙;CDBUSYTOL:被叫长途忙;CONGDIST:对端拥塞;PSIGCLF:信号失败(或称未完成呼叫);RETRIES:中继重选次数。 二、提高7号信令网络接通率具体方法如下: 1、预防同抢:预防同抢的主要方法是要求7号信令设备严格遵守通信标准,比如:信令点编码大

47、的交换局主控电路群中所有偶数电路,信令点编码小的交换局主控电路群中所有奇数电路;除优先选择主控电路之外,还要根据对主控电路先进-先出(FIFO)的原则选择已释放时间最长的主控电路或者根据对非主控电路按后进先出的原则选择最近新释放的非主控电路。很多7号信令卡和7号信令网关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同抢的因素,这样的设备在小话务量的情况下不会出现问题,一旦大话务量就可能出现接通率低。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按照ITU和国标来设计,并且进行大话务量的压力测试,可以既减少同抢概率,又使得中继群中各中各中继模块的话务负荷均衡,避免了前后模块的话务过于集中,中间模块话务空闲的情况,减少了因同抢而产生的呼损,提高了接通

48、率。2、加强检查各种信号的发送是否正确:比如发现7号信令ADI(地址不全)信号发送不正常,经过细致分析,发现是由于信号音类型(TONETYPE)选送不正确,从而引起不能正确发送ADI信号,经过修改后,问题得以解决,发送ADI正确,减少了因地址不全而引起的呼损。再比如,挂机信令要严格区分CLF和CBK,计费信令要区分CON和ANM,有的7号信令设备在挂机的时候同时发送CLF和CBK指令,增加了7号信令链路上的消息数量;而在ISUP的时候,IVR设备发送CON指令可以比发送(ACM+ANM)减少一条指令。3、中继占用点适当推后:主要是呼叫中心、电话交友等应用的外呼功能上,因为7号信令接续速度快,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