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人的成长过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8254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7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人的成长过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道德人的成长过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道德人的成长过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道德人的成长过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道德人的成长过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人的成长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人的成长过程.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道德人的成长过程,第二节 道德教育,第三节 道德修养,第六章 道德完善的途径和手段,第一节 道德人的成长过程,一、道德人的形成 二、道德的自律与他律 三、珍惜生命:个体道德的基点,一、道德人的形成,1个体最初的道德表现,即个体道德的萌芽,是与主体的自我认知水平的发育相适应的。2个体道德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个体的道德意识定位。3个体在有了对道德初步认识和实践之后,就会形成自己的或深或浅的道德决定。,4不断的决定就会使个体在道德上出现质的飞跃,达到与道德的认同。认同的外在表现就是个体良心的形成。5道德追求的实现离不开个体内在的自觉性,然而,社会若提供适宜的条件将更有利于个体的道德觉醒。,二、

2、道德的自律与他律,道德人的成长过程要经过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自律的最一般含义就是法由己出。道德主体用内化了的道德原则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向及方式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或者说自我控制。自律是人真正实现道德的结果,一个自律的人就是道德的人。康德是西方伦理学史上力主自律的第一人。,自律的人是一个有稳定和明确人格的人。锻炼和培养道德人格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个性养成的过程。,三、珍惜生命:个体道德的基点,爱惜肉体的生命,并合理、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它的价值,从而实现生命的精神内蕴。珍惜生命成为个体道德的核心。,中国传统儒家对生命的态度较好地反映了中国人的人生取向。活着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但是生命价值并

3、不以仅仅活着为目标,有时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就必须牺牲部分甚至全部生命。,第二节 道德教育,一、道德教育的含义 二、道德教育的过程 三、道德教育的方法 四、道德教育的途径五、道德教育的原则六、道德教育的特点,一、道德教育的含义,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使人们接受和遵循其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并按其价值标准处世做人、塑造人的品德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二、道德教育的过程,1、提高道德认识:人的行为是受自己特定的道德认识指导的。人的从善、为善,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2、陶冶道德情感:要培养人的道德人格和个性,必须从培养一个人健全的道德情感开始。3、锻炼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道

4、德人格形成的关键。,4、确立道德信念:使受教育者确立道德信念,这是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5、养成道德习惯:道德教育的宗旨,一方面是使良善的道德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信念,另一方面是使这种良善的道德信念通过具体的道德实践表现为外在的道德行为,并最终形成自我的一种道德习惯。,三、道德教育的方法,1、借助理性的方法:以理服人 主要通过道德规范的宣示过程,对受教育者晓之以理,释疑解惑,开启个人道德认知能力。,2、活用情绪的方法:以情感人 3、砥砺意志的方法:以志激人4、行为示范的方法:以人教人 在道德教育中通过树立优秀的道德楷模,对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说服力。,四、道德教育的途径,1、

5、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2、学校教育: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 专门教育机构3、社会教育:,五、道德教育的原则,1、言传身教、情理相融的原则;2、严格要求与关心信任相结合的原则;3、尊重集体与尊重个性相统一的原则;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六、道德教育的特点,1、道德教育起点的灵活性。2、道德教育各个环节的交叉性。3、道德教育方式的多样性。4、道德教育进程的艰巨性。5、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第三节 道德修养,一、道德修养的含义 二、道德修养的方法,一、道德修养的含义,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为了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功夫。

6、如果说道德教育是道德内化为良心和品质的外在要素,那么,道德修养就是道德内化为良心和品质的内在要素。,二、道德修养的方法,1、学思结合。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前提。2、慎独。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3、省察克治。省察,即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克治,即克服和整治,去掉所发现的不良念头和习惯。省察克治构成了道德修养的认识前提。,4、积善成德。所谓“积善”,就是积累善行,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个体按照这种方法来修养,既可以长养其善德或美德,又可以防止其德性的退化。5、身体力行。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只有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之上,道德主体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思考题:,1、试论道德人的成长历程。2、试论如何改进道德教育方法从而在全社会加强道德教育?3、如何综合运用道德修养方法来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