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8732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1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教学难点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学方

2、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课时安排二课时,选材和编写思路:1.落实课程标准要求;2.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重点内容: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24页1:学会分析城市地理位置对其发展的意义、地形特点)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城北京的现代化进程。,逻辑联系: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历史悠久的政治文化中心 建设现代化的大都市(32页:现代化的建设与传统特色的保留培养全面、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28页1善于用时间发展的眼光认识人地之间的密切的关系(认识变化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人地关系是地理教育中始终关注的问题,将其放在更长时段的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中观察,理解可以更为深刻

3、。,练习:24页1题 地形(平原);位于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之间,交通便利;出海便利且较安全;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本节练习的答案应充分体现题目的开放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以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

4、析和认识方法。,德育目标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教学方法比较法、指导自学法、讲述法。课时安排:一课时,选材和编写思路:1.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2.以港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为中心。重要内容:1.香港和澳门优越的地理位置;2.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持续发展战略;(34业14学会分析影响城市用地的自然和社会因素)3.历

5、史背景和“一国两制”的政治背景;4.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的模式和意义。,逻辑联系: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人多地狭、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祖国长期密切的联系(优势互补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综合归纳、演绎 例1:读图(6.20)概括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锻炼地理图文信息的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例2:通过港澳地区特点的学习过程,初步掌握“地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区域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发展阶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

6、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课时安排 一课时,选材说明:在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台湾

7、是必选内容。重要内容:1.祖国神圣的领土;2.介绍台湾的自然条件及丰富的物产;3.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逻辑联系:祖国神圣的领土(39页2:A从时空发展的角度说明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41页2:B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的分布的关系(发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条件);43页1(3)C工业和城市分布的因素。41页3:D综合运用地图能力。经济发展状况(从以农业为主过度到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导、工业的分布特点)学习方法:综合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类型的地图,认定、提取、加工相关的地理信息,分析相关地理现象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2.使学生了解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

8、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使学生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初步训练学生绘制简图反映地理事物分布的技能和方法;3.培养学生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德育目标通过西部大开发等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2.能源开发过程应如何不破坏环境。,教学方法地图教学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课时

9、安排二课时,选材说明:选择新疆作为案例基于以下考虑:首先新疆是我国西部开发重要的边疆省区之一(面积最大),其次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城市的分布和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编写过程中对于贯彻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比较有利。重要内容:1.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2.绿洲农业;3.能源开发。,逻辑联系: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人地关系)绿洲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与产业化农业、环境问题)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及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和解决途径 学习方法:A学习用地图语言来表达地理事物;(46页表达方法)B由案例向类似区域认识扩展(人口分布和生态问题:47页,因地制宜发展生产:49页)C初步学会评价大型工程的综合效益和

10、不利:51、52页,练习:47页2(3):易发生在绿洲的边缘地区,保护植被;合理灌溉,防治盐碱化。49页2:运用先进的打井技术,大力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不合理,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循环是有限的,超量开采会造成其它生态问题,砍儿井则不会造成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49页3(2):先进农业技术的针对性最好既包括缺水的情况,又包括产品质量和品质等市场需求。49页3(3)方法包括葡萄的深加工(干、酒、汁等),合作规模经营,进行产业化生产,提高品牌效应,加快交通建设,注意生态效益等注:本节活动问题开放性较强,由于学生知识有限,在回答问题中有些不科学的说法,教师应当加强引导。,综合探究六 认识山东,综合运用省级区域的探究方法,学习山东地理环境特点1、探究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2、讨论黄河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了解交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