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6单元复习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第6单元复习课.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上第6单元复习课,流峪中学 许雁,学习目标,1复习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背诵精彩句、段。2复习文章内容,揣摩、品味精彩文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学习,重点字词句:(一)字形、读音(给加点字注音)21、闾()左 谪戍()当行()度已失期()以数谏()罾()间()祠()陈胜王()忿恚()笞()毋()以应()宁()有种乎 蕲()谯()会()计事 长吏(),22、弗()雎()怫()跣()抢()傀()祲()缟()挠()谕()23、陇亩()倾颓()猖蹶()存恤()夷越()胄()殆()沔()诣(),24、崩殂()疲弊()陛下()恢弘()妄自菲薄()以塞()驽钝()陟罚()臧否()裨补阙漏()郭
2、攸之()费祎()行阵和睦()长史()猥自()夙夜忧叹()以彰其咎()咨诹()以遗陛下()斟酌损益(),找出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苟富贵,无相忘。2、发闾左適戍渔阳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4、卜者知其指意5、固以怪之矣6、将军身被坚执锐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9、岂直五百里哉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11、寡人谕矣12、欲信大义于天下13、自董卓已来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参考答案,1、“无”通“毋”,不要2、“適”通“谪”,征发,调发3、“唱”通“倡”,倡导4、“指”通“旨”,目的,用意5、“以”通
3、“已”,已经6、“被”通“披”,穿7、“与”通“欤”,吗8、“错”通“措”,放置,9、“直”通“只”,仅仅,才10、“仓”通“苍”,苍鹰,猛禽11、“谕”通“喻”,明白12、“信”通“伸”,伸张13、“已”通“以”14、“有”通“又”15、“阙”通“缺”,缺点16、“简”通“拣”,挑选,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1、旦日,卒中往往语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3、虽然,受地于先王4以君为长者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0、诚宜开张
4、圣听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2、先帝不以臣卑鄙13、臣不胜受恩感激,参考答案,1、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2、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3、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表折关系的连词4、古义:德行高尚的人 今义: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5、古义:可以把 今义:表示许可6、古义:到达 今义: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7、古义:失败 今义:凶狠而放肆8、古义:从此 今义:连词,表承接关系9、古义:用来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10、古义:扩大 今义:商店等开始营业11、古义:痛心和遗憾 今义:深切
5、地憎恨12、古义: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13、古义:感动激奋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词类活用,1、置人所罾鱼腹中 2狐鸣呼曰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4、皆指目陈胜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6、陈胜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8、将军身被坚执锐 9、请广于君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12、保其岩阻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14、身率益州之众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6、与亮情好日密 17恢弘志士之气 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20、此皆良
6、实,志虑忠纯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23、亲贤臣,远小人 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5、攘除奸凶 26临表涕零,参考答案,1、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2、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3、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4、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5、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6、王,名词动词,称王7、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8、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9、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10、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11、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12、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13、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14、身,名词作
7、状语,亲身、亲自15、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16、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17、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18、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19、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20、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21、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22、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23、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24、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25、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26、涕,名词作动词,流泪,本单元的成语,1、挟天子以(而)令诸侯:挟制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上级的名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指挥别人。2、
8、天府之国(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土地,在我国一般把四川称为“天府之国”。3、思贤如(若)渴:比喻迫切地想延揽有才能的人。4、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5、危急存亡: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6、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7、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8、计日可(而)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9、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10、临危授(受)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作家作品,陈涉世家的作者是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被成为“究天人之际,通
9、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不朽巨著。史记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文中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过程和义军迅猛发展的形势,刻画了一个农民领导者具有卓越才干的形象。,唐睢不辱使命故事塑造了维护国土、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义士形象,揭示了弱国战胜强国和正义战胜非正义的范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分12国策,共33篇。,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和言论。,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晚唐诗人、词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被誉为“花间鼻祖”。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
10、第,一生不得意。其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其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称“温韦”。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
11、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名句积累,1.望江南唐 温庭筠: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表达女主人公两句表现女子盼夫早归,望眼欲穿的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2渔家傲 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肃杀之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思乡爱国、壮志难酬。,3.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 苏轼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老当益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典故希望朝廷重新重用自
12、己,委以重任,戍边抗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金戈铁马、杀敌报国的远大志向和爱国情怀“亲射虎,看孙郎”的意思是作者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4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动作描写写愁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神态描写些愁苦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欲抑先扬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比喻夸张写出愁苦的沉重,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眷恋疆场与“夜阑卧听风
13、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异曲同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视、听觉写军中豪迈的生活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比喻修辞,视、听觉写激烈的战斗生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忠君报国的爱国情怀和远大抱负可怜白发生!-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达标练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8.(1)编次;(2)同“倡”,带头,倡导;(3)攻占(土地);(4)兵器9.B(两个“者”都是代词,翻译为“的人”。A.以:介词,因为;介词,把。C.乃:副词,表判断;副词,于是,就。D.其: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里),10.(1)(朝廷)征发贫苦人民九百人去驻守渔阳,停驻在大泽乡。(2)(谒者)回答说:“那不过是一群盗匪,郡守郡尉正在追捕,现在全部抓获了,不值得担心。”11.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12.通过这些神态描写,可以看出秦二世是一个喜欢报喜不报忧、面临强敌惊慌失措昏庸无能的糊涂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