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农种猪育种方案设计jsp.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9063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8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北农种猪育种方案设计js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大北农种猪育种方案设计js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大北农种猪育种方案设计js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大北农种猪育种方案设计js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大北农种猪育种方案设计js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北农种猪育种方案设计js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北农种猪育种方案设计jsp.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北农种猪育种方案大北农种猪科技目录第一章大北农种猪育种目标第二章大北农种猪繁育体系第三章核心群选育方案第四章种猪性能测定方案第五章种猪淘汰方案第六章数据管理与软件使用第七章遗传评估与选育效果分析第一章大北农种猪育种目标以加拿大优质种猪杜洛克、长白、大白为根底组建育种核心群,主要进展猪肉产品质量的遗传改良。保持加拿大种猪的遗传优势,研究制定一套完整、科学、规和实用的种猪育种一、选育方向在保持一定的背膘厚和生长速度前提下,以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提高母猪繁殖性能、 提高肌脂肪含量、提高肉质、提高抗病性、加强肢蹄粗壮结实性、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降低单 位产品的生产本钱作为育种目标,建立具有世界先进

2、水平的大北农种猪育种体系,以培育出适 应我国饲养环境的种猪。在育种中采用分化选育,父系种猪侧重生长速度与肉质,母系种猪侧 重繁殖性能。1、杜洛克:选育方向为父系种猪。以选育提高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为重点,要求体形外貌一致, 整齐度好,头中等大,体躯高长,背腰平直,腿臀肌肉丰满,四肢健壮结实,毛色以棕红为主,全身肌肉结实紧凑,适应性强,有效乳头数6对以上,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 肉质良好,不携带应激敏感基因氟烷基因。2、大白、长白:选育方向为母系种猪。以改良繁殖力为重点,要求品种特征明显,体型外貌 一致,整齐度好,中躯稍长,臀部丰满,四肢结实,种猪与其后裔体躯无黑毛斑块,有效乳头 7对以

3、上,排列整齐匀称,繁殖力强,母性好,具有较好的生长和育肥性能,肉质优良,不携 带应激敏感基因氟烷基因。二、选育目标1、杜洛克主选生长速度和瘦肉率,选育5年和10年后,达100kg日龄分别提前1天和1.5天; 瘦肉率分别提高到65%和67%。大白和长白主选窝产活仔,窝产活仔年均提高0.1头选育5年 和10年后,分别达到12头和12.5头。第一期选育计划完毕时(五年),各品种选育群种猪性能达到以下标准:品种初产经产100kgAGE(d)30-100kgADG(g)100kgFAT(mm)30-100kgFCR瘦肉(%)窝产仔(活仔)21日窝重kg窝产仔(活仔)21日窝重kg公母公母公母公母公母杜洛

4、克10/95611/106215515892090011126664长11/106013/127215816091090012132.52.66563大11/106013/127215816091090012136563第二期选育计划完毕时(十年),各品种选育群种猪性能达到以下标准:品种初产经产100kgAGE(d)30-100kgADG(g)100kgFAT(mm)30-100kgFCR瘦肉(%)窝产仔(活仔)21日窝重kg窝产仔(活仔)21日窝重kg公母公母公母公母公母杜洛克596593091010112.32.4666长637592091011122.42.5665大6375920910

5、11122.42.56652、利用标记辅助选择MAS进展分子育种,经过10年选育后,种猪达到以下目标:指标检测基因目标繁殖力ERS, PRLP, FSH8,提高窝产仔数1-2头生长速度GH, IGF1, MSTN, IGF2 , MYOG提高生长速度5%左右,降低背膘厚1-2mm肉质Hal, RN, H-FABP, A-FABP猪群不携带Hal和RN基因,肌脂肪含量2.5%以上抗病力ETEC K88, ETEC F18剔除不利基因,进展断奶前仔猪腹泻的抗病育种,提高抗病力3、在杂交试验根底上,运用分子标记等先进技术预测与筛选最优杂优组合,培育杂优配套系 1个,配套系商品猪性能高出亲本20%左右

6、,制定配套系生产操作规程。4、各品种猪100kg屠宰时肉色鲜红,质地不松软,系水力强,pH值在6.0以上,无PSE、DFD 肉,肌脂肪含量达到2.5%以上。上述目标完成以后,使本项目达到国领先水平,育成适合中国养猪业所需的大白猪、长白猪、 杜洛克猪,并且通过品系鉴定,最终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长白、中国大白和中国杜洛 克。第二章大北农种猪繁育体系猪的繁育体系是将纯种猪的选育提高、良种猪的推广和商品肉猪的生产结合起来,建立起 不同性质的各具不同规模的猪场,各猪场之间密切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遗传传递系统,完成 猪群不断改良、提高生产力水平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共同目的。大北农种猪的繁育体系是以原

7、种猪场(纯繁选育)为核心、种猪扩繁场(扩繁、杂交利用)为中 介、商品猪场(三元杂交)为根底的繁育体系。如如下图所示:大北农种猪繁育体系金字塔在大北农种猪繁育体系中,采用二元杂交生产父母代和三元杂交生产肥猪的方案生产,各 层次母猪占母猪总数的比例大致是:核心群占2.5%,繁殖群占11.0%,生产群占86.5%, 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第三章核心群选育方案一、核心群的组建以加拿大优质种猪杜洛克、长白、大白为根底组建育种核心群,保持母猪群体结构是 1胎母猪占60%左右,2胎母猪占30%左右,34胎母猪占10%左右。种猪场种公猪利用年 限69个月。种母猪利用年限34胎,育种核心群的世代间隔平均1.5年以

8、下。二、核心群的选育采用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性能测定为依据,以遗传评估为 手段,以实现三个效益经济、社会、生态为目标。在常规育种方面,核心群的选育采用开 放闭锁相结合的继代选育方法,以人工授精技术为支撑,将外源优秀基因导入选育核心群。核 心群应采取防止全同胞的随机交配。以同质选配为主,尽量防止近交,近交系数控制在3以。 核心群的选育必须坚持以下两个原如此:1核心群以场性能测定为依托,以现场选择为手 段,采用多留种高淘汰的大群选择法,多留精选,系统进展遗传评估,根据性能测定结果测定 选择指数与育种值,父系指数、母系指数、分析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趋势,并将此作为选种的 主要

9、依据。2实行开放与闭锁相结合,聚集优良基因,保持遗传稳定。在分子育种方面, 应用功能基因检测,标记辅助选择,通过采样提取基因组DNA,检测有助于提高产仔数的ESR、 FSHB、PRLR等基因,检测有助于提高肉质的H-FABP等基因,检测有助于消除应激综合征 的Hal基因与减少仔猪泻痢的ETEC F4、ETEC F18基因等,实行标记辅助选择、标记辅助选 配和标记辅助抗病育种。1、核心群种猪选择的根本标准核心群种母猪选留要求品种特征明显,肢蹄结构优秀,生殖系统发育正常,奶头数量足够, 并排列整齐,发育良好,根据测定评估数据和现场观察来决定。整理分析整个育种场母猪的产 仔性状,进展统计分析,产仔数

10、在猪群整体平均数一倍标准差以上的种猪进入核心群。种公猪 选留要求品种特征明显,肢蹄结构优秀,背臀肌肉丰满,生殖系统发育正常,收腹良好,性欲 好,根据测定评估数据和现场观察来决定。最后进入核心群的种公猪必须是经过生产性能测定 过的种猪,选择该血缘最优秀的种公猪进入公猪站,加速猪群的整体遗传进展。无论种公猪或 者种母猪,都要在同一血缘比拟后,选择最优秀者留种,种公猪尤其要经过测定比拟后才能决 定选留。公母猪要求无遗传病,不携带特定的传染病原,同时血缘广泛,公猪最少有10个不 同的血统,母猪有15个以上不同血统。2、核心群的选配核心群的选配主要是利用GBS软件制定配种计划,核心群近交系数控制在3以。

11、根据公 猪等级上下来制定配种次数,并且根据上一胎产仔成绩决定下一胎与以后各胎的选配,上胎产 仔成绩好的,以后各胎可实行重复选配。限制种公猪在核心母猪群中的最高配种比率,每头公 猪最多配种窝数30窝后即不参与核心群母猪的选配。但对于特别优秀的种公猪,可扩大该种 公猪的利用围,也可有计划地实行适度近交如半同胞交配,以便累积优良基因。加强基因 交流,开展联合育种,在保持猪群相对稳定前提下,必要时可从国外引进优秀种公猪配种或精 液授精。根据分子检测结果,实行标记辅助选配,如ESR BB型配BB型。3、核心群的选种核心群的选种采用四期选育的方法选留优秀后代,在各阶段进展选择时,母系以繁殖性状 为主选性状

12、,兼顾肥育性状。父系以肥育性状和胴体性状为主选性状,兼顾繁殖性状。父母系 均应注意体质外型和肢蹄结实度;采用BLUP法,每头种猪建立综合育种值指数,按指数上下, 进展选留与淘汰;加大选择差,提高选择强度,坚持断奶多留,测定完毕精选以提高选种的准 确性。对参加测定的侯选后备猪,应创造一致的饲养环境条件,以降低环境方差,公猪采用生 产性能自动测定系统。采取断奶初选、保育二选、测定完毕三选为主,配种前选择为辅的选种 策略。1断奶初选挑选的标准为:符合本品种的外形标准,生长发育好,体重较大,皮毛光亮,背部宽长, 四肢结实有力,乳头数为杜洛克6对以上,大白、长白7对以上,本身或同胞中没有遗传缺 陷。选留

13、数量:一般每窝挑选2 3早。断奶时应尽量多留,一般来说,初选数量为最终预定留 种公猪数量的1020倍以上,母猪数量的5 - 10倍以上,以便后续能有较高的选择强度。(2)保育二选保育猪只经过断奶、换环境、换料,有的个体适用力不强、生长发育受阻、生理缺陷逐步 显现。选留标准:体格健壮、体重较大、公猪睾丸良好的仔猪转入下一阶段的测定。选留数量: 每窝保存至少1 2早。转入测定舍。3测定完毕阶段三选在4.5月龄、体重达85115 kg时进展。选择的方法为:(1)根据种猪系谱和生产性能 资料,通过软件计算得出相应的育种值和选择指数,严格按综合指数的上下进展个体选择,该 阶段的选留数量应比最终留种数量多

14、20%25%。(2)指数选留后,再到现场观察,要求具有该 品种特征,外形结构良好,体躯长,后躯丰满,无遗传缺陷,公猪睾丸发育良好,母猪乳头7 对以上且排列良好。将体质衰弱、肢蹄存在明显疾患、有乳头发育不良、外阴部特别小与体型 有严重损征者再次剔除,发现氟烷基因阳性个体,坚决淘汰。4终选终选在配种前进展,淘汰有遗传疾患配种前表现和繁殖障碍指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 者,最后选定优良后备猪,更新种猪群。主要根据后备种母猪的初情期、发情状况、妊娠分娩 状况、母性状况与头胎繁殖性能成绩进展选择,凡初情期在7月龄之后,发情不明显、难产、 母性差、产后严重子宫炎、乳房炎以与无乳、少乳者不留种。后备种公猪如此根据

15、性欲状况、 配种能力、精液质量,并结合肢蹄、体质外貌等再次进展选择。头胎淘汰率约为25%,以保证 核心群优越的性能。第四章种猪性能测定方案一、测定条件与要求1. 受测猪的营养水平和饲料种类应相对稳定,并注意饲料卫生条件。2. 受测猪的圈舍、运动场、光照、饮水和卫生等管理条件应根本一致。3. 测定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测定设备和用具,并规定专人使用。4. 受测猪必须由技术熟练的工人进展饲养,有一定育种知识和饲养经验的技术人员进展 指导。二、受测猪的选择1、受测猪个体编号清楚,品种特征明显,并附三代以上系谱记录。2、受测猪必须健康、生长发育正常、无外形损征和遗传疾患。受测前应由兽医进展检验、 免疫注射、

16、驱虫和局部公猪的去势。3、受测猪应来源于主要家系品系,从每头公猪与配的母猪中随机抽取三窝,每窝选1 公2母进展生长肥育测定。4、受测猪应选择70日龄和25kg左右的中等个体。测定前应承受负责测定工作的专职人 员检查。三、种猪标识1采用全国统一的种猪编号系统,由15个字符组成:12:品种代码英文字母,DD 杜洛克,LL一长白,YY 一大白,PP皮特兰,HH 一汉普夏,LY-长大杂交猪36 :出生场代码英文字母7:场分场序号先用数字19,然后用大写字母AZ,无分场的猪场用189:个体出生年度,取公元年份的后两位数字1013 :场年度窝顺序号数字1415:窝个体顺序号数字如,种猪 ID : LLTE

17、ST111000001,LL TEST1 11000101品种 出生场号 出生年份 出生场耳缺号2耳缺剪法如下列图:正对猪头左耳打孔表示场窝号4000,右耳打孔表示场窝号2000。四、测定设备与用具序号测定设备数量用途1背膘测定仪4背膘测定2B超2妊娠诊断3测定秤2生长性能测定4FIRE测定系统32料肉比测定5GBS软件1育种值和综合指数计算6电脑2数据录入五、繁殖性能测定对分娩的母猪进展数据登记,包括:分娩时间、胎次、总产仔、活产仔、死胎、木乃伊、初生 重,同时要登记初生仔猪的个体号。1总产仔数 指出生时同窝的仔猪总数,包括活仔、死胎、木乃伊和畸形猪在。2产活仔数 指出生时存活的仔猪数,包括

18、衰弱即将死亡的仔猪在。3初生重 指出生时存活仔猪的个体重量,最好与编号同时进展并做好个体记录,最迟 不得超过生后12h称重。4寄养头数,3天仔猪寄出或寄入的头数。单位:头。5断奶头数,全窝同时断奶时存活仔猪数。单位:头。621日龄窝重 同窝存活仔猪到21日龄时的全窝重量,包括寄养进来的仔猪在,但寄出 仔猪的体重不计在,应在清晨补料前进展称重。假如称重日龄不是21天,如此应根据实 际窝重和称重日龄计算出21天校正窝重。校正公式如下:21日龄窝重kg=断奶窝重kgX校正因子日龄校正因子日龄校正因子日龄校正因子7哺育率 断奶育成仔猪数占产活仔数的比例。如有寄养情况,应在产活仔数中减去寄 出仔猪数,加

19、上寄入仔猪数,计算公式:哺育率=100%X断奶时育成仔猪数/母猪产活 仔数-寄出仔猪数+寄入仔猪数8产仔间隔 母猪前、后两胎产仔日期间隔的天数。间隔时间的长短明确母猪子宫完全 恢复其激素和能量平衡并能再次怀孕的能力。当有流产发生时,其产仔间隔不能用于遗传 评定。单位:天。9初产日龄 母猪头胎产仔时的日龄数。用于衡量个体性成熟的早迟,可直接影响母猪 的终生繁殖能力。六、生长发育性能测定170日龄体重 指仔猪保育到70日龄时的个体重量。清晨空腹时称重。24月龄体重 指受测猪4月龄时的个体重。3达100 kg体重日龄对体重在85kg115kg围的后备种猪进展称重,并记录其日龄。用公式将其校正为达10

20、0kg体重日龄天:校正日龄=测定日龄一实测体重一100/CF其中:CF为校正因子,CF =实测体重/测定日龄40公猪CF =实测体重/测定日龄母猪要求:测定猪体重达85kg115kg围时实施测定,一般空腹24小时后测定,待测猪在单 体电子秤上称重,记录个体号、性别、测定日期、测定体重、测定人员、测定设备型号 等信息。4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在测定达100kg体重日龄的同时,测定100kg体重活体背膘 厚。采用B型超声波测定仪扫描测定倒数第3肋至4肋之间、距背中线5cm处皮肤和皮 下脂肪的厚度,即背膘厚,单位:mm。测定后,按如下校正公式转换成100kg体重活体背 膘厚:校正背膘厚二实测背膘

21、厚XCF其中:CF = A/(A + BX (测膘体重一100)A和B由下表给出。校正背膘厚的A和B值品种公猪母猪ABAB大白猪12.4020.10653013.7060.119624长白猪12.8260.11437913.983杜洛克猪13.4680.1115285100kg体重眼肌面积/高度,测定部位、测定时间、测定设备与测定100kg体重活体背 膘厚一样。即在测定达100kg体重日龄的同时,测定100kg体重的眼肌面积或眼肌高度, 单位:cm2或mm。五、种猪的体型外貌评定1、体型外貌选择标准扣叫bod icdSHiogijisiioulderwispring gf 4do*p bwMb

22、rirnjonirfpAfTtalM, mH 曜 A 宫5paced underllrHcarnet l km13 / 24脚趾大小不一,间距小(淘汰)2、肢蹄的选择1蹄部的选择:理想的种猪体型外貌的根本要求见上图示例1肢体粗壮,前腿和后腿蹄部结合良好,不僵硬。四肢和躯干比例平衡。2体躯较长,背腰平直,肌肉发育较好。3腹线平直不下垂,外阴发育良好。4生长发育良好,符合选种要求。W.r I 4M-P. hpgnHuuH hm淘汰印呻 Ifid rumphngltlail setiivifM hock fhaavyniflMlJbonacmhionlQ网怔伍(Inftp ClMt RWr趾较小,不

23、易承重脚趾大小与间距很理想保存蹄掌磨损淘汰脚趾过度生长淘汰2前腿的选择:系部较软淘汰14/ 24后腿太直,不易起卧淘汰后腿系部较软,能吸收冲击力保存镰刀腿淘汰乂型腿,难以支撑重负淘汰aPflUBl-两腿间距窄淘汰体型较长,后躯发育良好保存胸宽良好,前肢腿蹄形状适当保存4、腹部的选择腹线平直乳头发育良好,无瞎乳头保存有瞎乳头淘汰5、生殖器的选择外阴发育良好,正常的外阴保存外阴受损淘汰外阴上翘淘汰 6、其他淘汰猪的类型前肢笔直,肩后部过弱背线连续不平身体浅短,臀部陡峭后肢结构不理想且肌肉过于强壮7、肢蹄的选择标准前肢正篦菌展凹膝腿蹄结构的评估体系后腿TU视图前肢结构健康度的评估体系淘汰可以留神但要

24、小心照料保留嬉些图片一个是用来评估前破腿南及其堵构的系凯 INSIF. 1996各个猪祥的适留压力各不相同。如果选留压力低,胶骨柔弱谊神情配相对于前 肢凹膝.可以逸留,淘汰这些图片一个是用来评估后肢腿蹦及其结构的系统凸(NSIF, 1996)各个猪群的选留压方各不相同。第五章种猪淘汰方案一、种公猪淘汰标准1、疾病问题: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后备公猪;因肢蹄病而影响配种或采精的公猪;发生严 重传染病的公猪;睾丸发生器质性病变,精液品质低;体质过瘦、过肥或发生普通疾病治疗两 个疗程未康复,因病长期不能配种的公猪。2、配种问题:超过10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后备公猪;性欲低下,经调教和药物治疗后仍无改 善

25、的公猪;精液品质不合格五周四次精检法的公猪(精子活力0.5以下,浓度为0.8亿以下, 精子畸形率18%以上)。3、种用问题:生长性能落后、综合指数低于后备公猪的公猪;体型评定为不合格的公猪;后 代出现性状别离或畸形率高的公猪;不符品种特征、外形偏离育种目标的公猪;体况极差的公 猪;老龄、连续使用3年以上的公猪;配种受胎率低,与配母猪产仔数少的公猪;有严重恶癖 者,如咬人等;因其它原因而失去种用价值的公猪。二、种母猪淘汰标准1、疾病问题: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后备母猪;因肢蹄病久治未愈而影响配种或分娩的母猪; 发生严重传染病的母猪;先天性骨盆狭窄、经常难产、乳房炎、子宫炎、习惯性流产等的母猪; 连

26、续两次或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母猪。2、疾病问题: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后备母猪;因肢蹄病久治未愈而影响配种或分娩的母猪; 发生严重传染病的母猪;先天性骨盆狭窄、经常难产、乳房炎、子宫炎、习惯性流产等的母猪; 连续两次或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母猪。3、种用问题:生长性能落后、综合指数低于后备公猪的采用动态淘汰1 /4,生殖性能过低,连 续两胎活产仔数窝均5头以下的青年母猪;连续两胎或累计三次产活仔数窝均6头以下的经产 母猪;有效乳头少于10个、哺乳能力差、28日龄断奶窝重在60 kg以下的母猪;体质过肥、 过瘦难以恢复或体况极差的母猪;子宫脱出或难产做过剖腹产手术的母猪;连续8产以上的老

27、 龄母猪;因其他原因而失去种用价值的母猪。第六章数据管理与软件使用、记录表格1、种公猪登记卡4、公猪配种成绩表2、种母猪登记卡5、母猪繁殖哺乳记录3、配种记录6、生长发育测定记录7、饲料消耗记录9、肉质测定记录8、屠宰和胴体别离记录以上记录表格,使用育种公司制定的统一表式。二、数据记录、保存与整理1、数据资料应由专人负责收集、保管与整理。2、所有数据资料,均需准确地进展记录。记录表一式两份,一份归档保存,一份现场使用。3、所有数据资料,除用表格记录外,均与时准确地输入电脑储存,以便整理资料。4、每一世代选育完毕后,分析整理资料,并写出总结报告。数据资料处理时,不可任意挑选 或舍弃,以便能客观地

28、反映群体性能水平。二、数据分析将测定数据输入到数据库或育种软件系统中,可以根据校正公式将测定的数据校正到 100kg体重,育种软件本身会自动将数据进展校正。调出某个形状所有测定数据近几年,剔除不合理数据,使用BLUP法对该性状进展 估计,运用此方法可对总产仔数、100kg体重日龄、100kg体重背膘进展EBV估计,然后 可计算EBV指数,筛选出该批测定猪,根据EBV与父系、母系指数进展排序,指数高的个 体在遗传上种用价值高,也可单性状排序挑选出有特色的个体,结合现场体型外貌、生长 发育状态,最终确定哪些个体能进入核心群。四、GBS软件种猪场管理与育种分析系统GBS软件也具备管理和育种两大功能,

29、其功能框架如如下图:村猪场管理与育种分析系统系统管哩七基础信息七种造管理七主古.隹能七育种分析土种精管理七销生口管理.系统帮助七育种管理1、种猪管理可帮助完成种猪根本档案登记,并根据种猪的生长周期规律,通过自定义参数实现生产过 程中诸环节的自动转换批处理,如:猪只转仔培批处理、转生长批处理、离场批处理等,同时 提供实时动态的猪群结构分析报表,支持业务管理与决策方案。2、生产性能测定可记录各项测定指标的测定值,为种猪育种计算和遗传评估分析提供根底数据依据。具体 登记容包括:生长性能测定、体尺外貌测定、屠宰性能测定、繁殖性能测定发情配种登记、 妊检登记、流产登记、产仔登记、断奶登记。系统同时提供基

30、于上述所有登记信息的查询、 统计、分析功能。3、育种分析可进展近交系数计算、BLUP运算和遗传进展评估分析,为科学选配、优化育种提供技术 支撑。具体业务功能包括:个体近交分析、群体近交分析、配种计划制定血缘关系计算、 BLUP运算、指数计算、遗传进展分析等。4、猪群管理帮助实现猪群结构的动态管理,提高种猪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质量和效益。主要功能包括: 猪群结构定义、转群任务自定义和自动执行、栏舍的进出存管理、栏舍清点服务。系统同时提 供各种猪群结构报表、栏舍存栏报告与转群业务流水账/台账清单等。5、销售管理可提供种猪销售和商品猪销售两种业务模式的功能支持,按区域、分级别管理客户,适时 提供客户往

31、来业务台账与矩阵式市场分析报告区域、客户、品种、级别等。主要功能包括: 区域管理、客户管理、种猪销售、商品猪销售和销售分析。6、疫病防治借助系统提供的兽医专家知识库,指导种猪企业进展日常的疫病防治与检疫、免疫工作。 主要功能包括:疾病治疗知识库管理、疾病管理、检疫管理、免疫管理以与各种检疫、免疫、 疾病治疗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7、报表中心为各级业务或管理人员提供各种统计分析报表,覆盖测定、繁殖、育种、猪群、销售、疫 病等各个业务领域。8、系统管理为系统的持续、高效、安全运行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辅助管理手段。如:用户授权、系统 数据库自动备份、育种数据导出/导入、系统日志管理等。第七章遗传评估

32、与选育效果分析一、遗传评估方法使用GBS软件进展遗传评估。遗传评估包括两个方面的容,一是计算猪只个体在各个性状 上的估计育种值EBV,二是计算综合选择指数。1、采用BLUP法估计个体育种值。计算主要性状的育种值模型如下,达100kg体重日龄和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两性状模型:日龄背膘厚=场-年-季节-性别效应+窝效应+育种值+剩余效应场-年-季节-性别效应:在进展测定称重、测膘时,个体所在的场、年度和季节、以与 动物个体性别的组合固定环境效应;窝效应:个体出生时所在的窝的随机环境效应,同父、 同母与同一胎次出生的猪为一窝;育种值:猪只个体的育种值30-100kg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等性状的育种

33、值估计可以参照该模型进展。窝总产仔数:产仔数=场-年-季效应+窝效应+育种值+永久环境效应+剩余效应场-年-季效应:母猪产仔时所在场、年度和季节的组合固定环境效应,窝效应:母猪出生 所在窝的随机环境效应,育种值:猪只个体的育种值,永久环境效应:对母猪各胎次产仔都产 生影响的随机环境效应产活仔数与其它繁殖性状的育种值估计可以参照该模型进展。2、选择指数计算选择指数计算是将不同性状的EBV进展经济加权得到的指数。主要有2种指数,即 父系指数和母系指数。父系指数SLI:用于父系品种即在商品猪生产中作为终端父本或生产终端父本的 品种的种猪选择,主要强调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母系指数DLI:用于母系品种即在

34、商品猪生产中作为终端父本或生产终端父本 的品种的种猪选择,除生长速度和瘦肉率外,还强调繁殖力。二、遗传进展分析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分析遗传进展,以便找出差距、调整策略。遗传进展=选择强度*遗传变异x选择准确性_世偷函其中:遗传变异性是遗传改良的根底,相对稳定;选择强度、世代间隔,依据育种措施和 育种方案;选择的准确性,取决于育种值估计的方法和利用的信息量。分子中有一项为哪一项 零,遗传进展就为零。选择强度、遗传变异、选择准确性和世代间隔4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的, 不能只考虑一个方面,在影响遗传进展的4因素之间做出最优选择。如为了增加选择差,在 头胎母猪的后代中,可供选择的个体数量不够时,就需要从二、三胎母猪中选择,这就增加了 世代间隔;但不从二、三胎母猪中选择,虽缩短了世代间隔,却降低了选择强度。因此,需要 全面考虑,找出一个最优方案。二、育种目标差距分析比照遗传进展与育种目标,可以找出差距。如果育种目标不尽合理,即应修正育种目标, 如果育种目标合理而遗传进展不合理,即应对育种流程进展全面审视并予以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