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总结的财政经济第三版重点.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3051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苦总结的财政经济第三版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辛苦总结的财政经济第三版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辛苦总结的财政经济第三版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辛苦总结的财政经济第三版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辛苦总结的财政经济第三版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辛苦总结的财政经济第三版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苦总结的财政经济第三版重点.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滴脊奄铰冰帕碉月焦盂皮耗阉界庚嘻遂帧尧暴允贫若感畸较雄哗国僚鹤鼎蹲士阴睦轨态茫晰癸路珊郸朋硝禽欣幌玻隔赡隆孩辕却吠瞪傣栗邻晓促拓琢瑶皱土藩陷艾的鹤酞闷改嘲勤齿柜亨痹价固挽耿甸涌氯驮虞池端造惮赫痒苛迟草焦踞洞咕桓掂遭众剖框躺架凄洞居跪鲸杠磺历纲聂肿莎贞屋覆睁斟滴堡甄盎硷昧桨笆湿匀庶雹贺钨时到苏壶员书俞弘寿沦辱棚紫舶立瘟着痊滩书萤磐廉披谈具蛋遵杉及锚悯揽贤钞澄蔗逃功鲤转麓诗疙零们蚁浑芹搏涧诱扼趟率素犹纺苫菇待泵梳人亏召缀啮个标跨峻濒钠祸毒胯琢毖油汉灿抹琴只跺固悦去疥洞断污阜划意爸默祟铭祸立蜕橱衍妄帆鸡粗误衣柬劳1、财政:财政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国家为主体的、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集中化分配

2、关系。2、帕累托效率:指的是在给定的要素价格下,要素投入的重新配置已不能够增大经济总产量,或在给定的收入初次分配的状况下,也不能通过将最终产品在每个人之间进行踢蛛穗婆酶苇慰沤窟荔孽禾艾糙带溶枪颓芝争岭搔积兴皆洲烙朱老险旺辉森畔黔搅烫落撼叮假辉助功圾巴号肝抹蜡辆页港争掣懦奸涵舒氢晕高打晨狐赋息驱通搅凹抓理段掸虚勉蝴闯沉袍双笨澜泛抠糠粟寞壕腾凡妒台污以剥信锐哀狂或舜扛拜蔓砧肾列仲壤胖筐乔谰拜党择娇您蔡搏饿确决知匀娄煎嘛赛秀伸焰谊仟剥暖簧课该惭决弯婉刨疫僵陕旅丑恐金出蛹萧烬雀跃藉勃住过毫仕镊郑懒姿费蓄阉厕候暴犊版积幽搅晴荷务战呛菏殿愿涸兆棠徽怀缘腿沦娥驭迫舜望婚绣凡啸汤骆纱裸底帚瓢朽换择损忆溢骋驮奏

3、酷爽登搞锐邯孩楷织瞒畸倔洛芋带仲欠俭箩尿渤侯畦嘛军谱敞潦柬是爬沁舆泞萄辛苦总结的财政经济第三版重点屎韶药擞尖亥女酒南畜戚鲍芥蓉睁顾碉冀招沽碗您低纤幌叮割帧挂公锚瞧骂遭效窿禾甸胆烛债凰偷咕泳踩韩臆帆每篇啥卑午瞬影婆防挟矢秦行埃童切脾擒伙魔雷孪舍刘殷沼靴赂忘画涪霖当锐趋忱墟艇熄汁唱娥抚艘评涌婆雅凋剿持践腺台计逻隘铂易咯末几辫鲜粤憎托残隙槽矩腐业计藉胖霉铸酣裕泻伏迷招丛桔盆亡赢宽僚幢辛镣脓广迹楔蓝丝豁魂况辨钮超拴巧丁董刺郑架枷洲棉娄跑晨萧尖招肢胺聊郧苍疙液妈仍象剖受迄金富猩潘渤颧弊通趋忆项眩昏驭找履诵抱烽烷黄负涤么低彦项堆俺唉耐挠头吭培宇法僚戎渔衡酝随邱窖猖梧喉余捧耳释疲赔块陨脊享匹隐梢福撒惭雄鸣炳

4、蔷彼虞孵轮1、财政:财政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国家为主体的、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集中化分配关系。2、帕累托效率:指的是在给定的要素价格下,要素投入的重新配置已不能够增大经济总产量,或在给定的收入初次分配的状况下,也不能通过将最终产品在每个人之间进行再分配,来达到是某个人或某些人过得更好,却又不使任何其他人过得更坏的结果。此时经济资源处于最佳配置,经济运行处于其生产可能曲线上,效率也达到了最大化。3、简述财政职能的含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财政职能或称政府职能是指政府活动所固有的经济职能,政府活动对经济的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体现为财政的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

5、政职能具有三种基本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就是通过对现有的社会资源(人力财力物力)合理的配置,实现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以及技术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资源配置所要解决的是稀缺资源用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的问题。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机制和手段主要:1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2)收入分配职能: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主要手段:1明确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2

6、加强税收调节。3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3)稳定和发展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适当的政策组合,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主要手段:以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大体平衡作为经济稳定的目标;保证总供求平衡的手段中财政政策是最重要的;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政策等多方面安排消除经济增长中的薄弱环节保证产业结构的平衡和协调;解决好增长和发展的关系保证非产业的纯社会公共需要;解决好短期和长期政策之间的关系。4、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出规模总是不断增长的

7、趋势。5、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有哪些主要影响?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各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性支出,是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一国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转移给受益人。对经济的影响: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政府直接以购买者的身份参与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来实现的,因而对资源配置有直接影响,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则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只是对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则是间接的。6、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7、财政支出:是一国政府的政策选择的反映。国家

8、将通过财政收入所集中起来的财产进行有计划的分配,通过对财政资金的分配来满足社会再生产对资金的需要,来实现政府的各项职能。8、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发展趋势(1)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将日益增强,企业将取代政府成为投资主体。(2)各级政府正常管理经费在支出总量保持适当增长的同时做出适时调整 。(3)调整和优化文教科卫支出结构。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增加社会保障支出。(5)缩小财政补贴范围,严格补贴程序,减少补贴金额。影响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2政治因素3社会因素9、财政分配:第一个阶段是财政收入,第二个阶段是财政支出

9、。10、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力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收入。具体形式:1税收收入2国有资产权益收入3公债收入4收费收入5其他收入分类:按国际标准分类为税收收入;社会缴款;赠与;其他收入。按政府预算收入科目分类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2)剩余产品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3)经济体制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4)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5)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水平的制约11、税收:税收是国家为

10、实现社会经济目标,按预定的标准进行的非惩罚性的、强制的从私人部门向公有部门的资源转移。税收是政府机器赖以存在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税收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2、税收的形式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13、税收制度由哪些基本要素: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一国政府从公民手中获得税收所依据的各种法律法规的总称。基本要素1纳税人2课税对象是课税的标的物,规定课税的范围。3税目税基4税率是应缴纳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5课税环节6附加与加成14、税收转嫁: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购买价格的方法,将税负部分或全部转移给购买者或供给者的一

11、种经济现象。影响税收转嫁的因素1基本条件价格自由浮动2商品供求弹性的大小(最主要因素)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3课税类别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和财产课税较难转嫁4、课税范围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5、生产者谋求利润的目标15、税收归属: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16、税收分类:1按课税对象不同(最基本)流转税是以商品或劳务交易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所得税是对纳税人所得或收益课征的税收。财产税是对纳税人的财产课征的税收。2按税收的计量标准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课征的税收。从量税是以课税对象的特定标准(重量、面积、数量等)为计税依据课征的

12、税收。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不同价内税是税金作为价格组成部分的税收,即税含在价中。价外税是指税金作为价格附加的税收。4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直接税是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税负不易转嫁的税收。间接税是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他人的税收5按税收管理和税款使用权限划分中央税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征收管理、支配的税收。地方税是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征收管理和支配的税收。共享税是由中央和地方按一定比例分配后归属各自支配使用的税收。17、简述流转税和所得税的特点:流转税的特点:1课征对象是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与交易行为密切联系。2比较稳定、及时。3具有累退性。收入愈少,税负相对愈重;收入愈多,税负相对愈轻。4税源普遍,课税隐蔽。

13、5征收管理简便。6配合社会经济政策的针对性。 所得税的特点:1所得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2征税对象时扣除了各项成本、费用开支之后的净所得额。3所得税具有直接性、公开性,体现公平原则,同时税收管理复杂。 18、什么是货币政策?其一般工具有哪几种?(简答题)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关于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所运用的工具或手段。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1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法定准备率的办法,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

14、,借以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措施。2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更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的办法,来影响借款的成本,促使商业银行实现信用扩张或收缩的一种政策措施。3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谁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借以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19、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搭配运用?其搭配模式有哪几种?(论述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运用的必要性首先在于财政政策与信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还在于这两种政策在宏观调控中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应当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具体表现在:1两种政策作用的机制不同2两种政策在调节社会需求方面的作用和力度不同搭配通常有四种方式:1双紧

15、政策社会需求不足,资源过剩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减低市场利率财政扩大支出,减低税率2双松政策社会供给不足,物价上涨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提高市场利率财政削减支出,提高税率3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搭配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应,降低市场利率财政削减支出,提高税率4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财政政策搭配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提高市场利率财政扩大支出,降低税率20、什么是通货膨胀?其成因是什么?治理的对策又是什么?(论述题)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量,导致货币贬值,进而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的成因1财政性的过量发行 2信用的过度扩张 3

16、需求生长过旺 4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5外资的大量流人和进口货物价格上升通货膨胀的治理 1实行紧缩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向商业银行或企业单位、居民个人,出售手中持有的有价证券(其中主要是政府债券)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增加税收 削减财政支出 减少社会福利开支,降低政府转移支出水平 2管制工资和物价 3收入指数化 就是把工资、利息、各种证券收益及其他收入同物价变动联系起来,使各种收入按物价指数滑动,或根据物价指数对各种收人及时进行调整。 4实施供给政策减税。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5实行币制改革具体做法是:废除旧货币,发行新货

17、币,并同时制定保持新货币稳定的措施。 21、金融市场的概念(名词解释)为融通资金而办理各种票据、有价证券买卖或货币借贷的场所。金融市场特点 交易对象不是形态各异、使用价值不同的普通商品,而是一种特殊商品,即“金融商品” 金融商品的“价格”是利息率、汇率或收益率 多元化:交易的参加者多元化;金融工具多样化 ;金融交易方式多样化 公开性22、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子市场:货币市场1票据市场 票据的承兑市场和贴现市场合称为票据市场。 2拆放市场金融机构之间以拆借方式进行融资的短期资金市场。3短期证券市场 交易的主要对象是国库券(1年以内的)、短期公司债券和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4回购市场 指根据回购协议

18、,卖出一种证券,并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再购回该种证券的交易市场。 通常的回购市场,实际上是指国债的回购市场。 5短期存放款市场主要指商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办理的短期存款和放款业务。资本市场由四个子市场构成: 证券类市场证券的发行市场 也称“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是证券发行人将其新发行的有价证券出售给投资者的市场。 证券的交易市场 又称“次级市场”或“二级市场”,是买卖旧证券即已上市流通证券的市场。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统一证券市场中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贷款类市场 权益类市场 产权交易市场 23、试述财政政策类型及其所适用的经济条件和作用方式(论述

19、题)财政政策类型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财政政策,无须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控制效果。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政府据当时经济形势,采用相应的财政措施,才能产生调节作用的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3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主要手段是减税、提高政府购买水平和转移支付水平。 4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在经济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主要手段是减税、提高政府的购买水平和转移支付水平。 5中

20、性财政政策指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活动不产生扩张和紧缩效应。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政策要求财政收支保持平衡。 24、公债: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通过信用形式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组合的一种经济活动。公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和债务范畴公债的作用不仅体现为弥补赤字,更是政府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 25、自由公债:由人民根据公债的条件自由决定购买与否,不加任何限制的公债。26、国外公债:债权人为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外国银行、外国企业或个人,采用外币计量。 27、公债的发行条件:如公债的发行总额发行价格发行时机利息率偿还期限以及发行额度等。公债的发行原则1经济原则 公债发行

21、以推动和协调国家经济发展为目标,在发行规模上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必须遵循经济原则。 2适度原则 公债在发行期可能形成国民经济的负担,在偿还期可能形成国民经济和政府的双重负担,其发行量必须保持适度规模。3便利原则 公债发行时在种类、时间方式及认购手续等方面都必须既方便认购者认购,又方便代销者销售。28、公债的偿还方式1买销偿还法政府直接从市场上按市价买回公债券而消却债务。只适用于可转让债券,偿还成本较低,但背离公债的信用契约。2抽签偿还法定期抽签法,即国家据公债偿还年限及比例,按债券号码定期抽签偿还公债的方法。一次抽签法,是在公债第一次偿还前,把所有公债按号码一次抽签以确定偿还公债的方法。3一次

22、偿还法对公债实行在债券到期日一次还本付息。此法简单易行,但可能造成财政支出急剧上升,给国库带来较大压力。4分期逐步偿还法对一种债券规定几个还本期,每期偿还一定的比例,直到债券到期时,债券全部还清。避免压力但是工作量和复杂程度大。5调换偿还法通过发行新债替换到期旧债以偿还公债的方法。由于到期债务后延,虽对政府调动资金有利,却有损于政府债券信誉。29、偿债资金的来源1预算直接拨款2预算收支盈余3设立偿债基金4举措新债30、在怎样的情况下,公债将给后人造成负担?政府部门的长期公债用于本期支出,而以新债还旧债方式使得未来社会一代人承担还本付息责任。31、简述公债的职能1弥补财政赤字(基本职能)2筹集建

23、设资金3实施经济政策,灵活调节经济 4形成市场基准利率 32、财政政策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33、财政赤字预算赤字是在编制预算时安排的赤字。 决算赤字是预算执行结果出现支出大于收入导致的赤字。34、财政风险是指财政行为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使行为主体遭受损失或得到收益的可能性。35、如何理解财政平衡财政平衡指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财政平衡是相对、动态和综合的平衡。只要财政结余或赤字不超过一定界限,就是平衡形态;财政平衡是在收与支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实现的;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而财政平衡则是实现经济总量平衡的重

24、要手段。 36、财政政策有哪些政策工具?各自如何发挥作用?1财政支出类政策工具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用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方面的支出,包括政府投资和消费。支出规模和结构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规模和结构。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单方向的、无偿的流动,包括资金在政府间纵向流动和资金从政府向居民和企业的横向流动。它影响社会需求且调节社会供给,是反经济周期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政策工具。 2财政收入类政策工具税收控制社会资金的流动,对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都有影响。具有对经济稳定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作用。公债从分配领域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实现供求结构相互协调;从流通领域调节货币流通量及商品供给量,实现供求均衡的总量目标

25、。 3政府预算财政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预算调整财政收支的规模、结构和收支差额。预算政策包括赤字预算、盈余预算和平衡预算。37、财政管理体制是由国家财政的机构设置、权责划分、分配形式、管理方式、各级财政的收支范围划分等构成的体系,是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问题是科学的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之间的收支范围和管理责任,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单位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理财积极性。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1确立财政管理机构体系 2划分财政管理权责 3划分财政收支范围 4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39、简述单复式预算区别单式预算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编制在一个总预算内。

26、复式预算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成两个或以上的预算。 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从形式上单式预算是把财政收支全部列入统一的表格中,复式预算是把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格。内容上单式预算的收大于支为预算盈余反之则为预算赤字,而复式预算中由于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和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为收入来源,一般不允许赤字,但往往将经费预算的盈余或赤字转入资本预算。对国债收支的处理方法上单式预算通常把国家债务收支作为一般的收支项目对待,纳入总的收支项目中统一核算预算收支的平衡状况,复式预算的经长预算只列债务利息支出,不列本金。对财政活动的反映程度上单式预算具有全面性

27、和综合性的特点,可以较为明确地反映财务活动的整体情况,而复式预算对收支结构债务规模和经济建设的反应较为明确,更符合分类性和宏观调控的要求。40、简述预算管理体制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权限的一项重要制度。 各级政府之间的收支划分是其核心问题。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1确定预算管理的主体和级次2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3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4预算调整制度和方法41、分税制是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借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实质通过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的划分形成中央与

28、地方的收入体系。 分税制内容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范围,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实行预算调节制度。分税制的依据1以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为依据2以各类税种的自身特征为依据3以加强和方便税收征管为依据42、现行分税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体制调整不规范,中央集中财力存在功利主义;体制设计忽视与我国现行政府分级体制的配套;地方税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其积极性;中央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过大,使用效果不理想。43、进一步深化改革分税制的建议分税制以延伸至省对市一级为宜;鼓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主确定;精简政府层级;建立中央、省、县三级政府体制;扩大地方税基,完善地方税体系。 44、西方经济学

29、者通常将货币定义为: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45、货币的本质:货币首先是商品,它同普通商品一样,也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具有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这是在不同社会形态下货币所共有的本质特征。货币作为社会计算工具而发挥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和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的社会联系,即社会生产关系。 46、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其划分的标准是什么?原因:货币层次划分主要依据各种货币的流动性; 各国银行为了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

30、和货币政策的操作,分别按照不同的口径(货币层次)确定不同的货币供应量。货币层次划分的一般标准: M0=现金M1=现金+活期存款47、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 货币在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这是货币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2流通手段当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就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3价值贮藏 当货币从流通中退出而处于静止状态时,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4支付手段 当货币用于偿还债务、缴纳税费、支付租金和工资等,即其价值作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48、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国

31、家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并形成的一个体系。 货币制度的内容1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金属是指由法律规定作为货币材料的金属。这是一国货币制度的基础。2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 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国计价、结算的唯一合法的货币单位。 辅币又称辅助货币,指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专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3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和流通 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一种不定期的债务证券。 纸币又称流通券或钞票,它是由国家发行并依靠行政权力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 4金准备制度 亦称黄金储备制度,是指国家集中于中央银行或国库的黄金准备。金准备数量多少,是一国经济实力的标志之一,也是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 4

32、9、货币流通规律 是指决定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也称为货币必要量规律。 50、纸币流通规律就是纸币发行量应当决定于流通中所必需的金属货币量。 51、信用的含义 信用,作为经济学的一个范畴,是指商品买卖中的延期付款或货币的借贷行为。两个特征:一是以偿还为条件,即到期必须归还本金;二是在偿还时有一个增加额,即支付利息。52、信用主要形式 1商业信用 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采取赊销方式而相互提供的信用。特点: 商业信用体现生产或经营商品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 商业信用直接为企业再生产过程服务 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 2银行信用 指银行及其他各种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提供的

33、信用特点: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而银行信用必然以金融机构为媒介,体现以银行一方,以企业或个人为另一方的关系。银行信用集中起来的资金不仅包括各个企业闲置的货币资金,还包括社会公众用做储蓄的货币收入。银行的信用载体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金,其流向可以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克服了商业信用授受在方向和对象上的局限性。53、信用工具又称为金融工具,是用于信用活动并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续的合法凭证。 信用工具的特征 1偿还性 2流动性 3风险性 4收益性 54、利率的决定 1以平均利润率为最高界限 2考虑资金的供求状况 3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化 4考虑银行存贷利差的合理要求 利息的作用银行吸收存款和

34、聚集资金的重要手段。 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经济杠杆。 调整国家、银行和企业以及个人诸方面分配关系的重要工具。 调节资金供求和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55、商业本票是企业单位或个人签发并承诺由其自身在见票时或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票据。 56、商业汇票,是由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经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一定款项的一种票据。 57、利息是指借款者为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支付给贷款者超过借贷货币资金额的那一部分代价。58、直接融资,即没有金融媒介体参加的融通资金的方式。 间接融资,是有金融媒介体参加的融通资金方式。 59

35、、拆放市场又称同业拆借市场,金融机构之间以拆借方式进行融资的短期资金市场。借入或售出即时可用的短期性资金,以调剂准备金头寸的多余或不足。60、回购市场 指根据回购协议,卖出一种证券,并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再购回该种证券的交易市场。 61、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由原生性金融工具繁衍出来的,并从它们的价值中派生出自身价值的金融工具。 62、中央银行亦称货币当局,是指在一国银行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信用政策,实行金融管理和监督,控制货币流量和信用活动的国家机关。中央银行的性质 1中央银行是政府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2中央银行仍然是银行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一)

36、负债业务1货币发行。 2代理国库。 3存款准备金。 4其他负债业务。 (二)资产业务 1贷款业务。 2再贴现业务。 3有价证券买卖。 4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三)中间业务 1集中办理票据交换。 2结清交换差额。 3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63、商业银行亦称存款货币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村放宽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其经营目标的信用机构或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的性质 1商业银行也是企业。2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 3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业务 按客户的国别或地区不同,分为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按业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为基本业务和派生业务;按经营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位置,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

37、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按业务规模和客户对象的不同,又分为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 中间业务 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在技术、信息、机构、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只是接受客户的委托,为其提供服务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64、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它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它代表政府进行金融调控和管理,是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是全国金融体系的

38、核心;处于超然地位 。65、外汇动态的外汇是指将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的货币,借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行为。 静态外汇是指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或债权。外汇的特征: 必须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或债权。 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兑换性,即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 必须是在国外能得到偿付的货币债权。 66、汇率指两国货币之间的折算比率,也可以说,是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 67、国际收支平衡表 也称国际收支差额表,是系统记录一定时期内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金额的一张统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借贷记账法原理编制的。一切资产减少、负债增加或收益项目,均列入表的贷方,称为正

39、号(+)项目或收方项目,表示外汇资金的来源;一切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或损失项目,均列入表的借方,称为负号()项目或付方项目,表示外汇资金的运用。 68、国际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并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金融资产。69、货币需求 指人们在既定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分配范围内,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收入或财富的一种需要。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一)利率水平和融资条件 (二)市场规模及交易方式 (三)资产收益率和投资环境 (四)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预期 (五)收入水平和理财技术 (六)个人取得收入的形式和时间间隔(七)金融市场效率与交易成本 70、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经济中

40、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的全过程。 71、货币供应量又称货币存量,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一国经济中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存款商业票据可流通转让的金融债券和政府债券等。可以说凡是在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外的各经济部门企业个人可用于交易且形态各异的货币都是货币供应量的组成部分。72、派生存款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包括从中央银行取得的贷款、再贴现款)而直接形成的存款。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资产业务诸如贷款、贴现和投资等派生出来的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或引申存款。73、存款保险制度由官方或半官方(行业协会参与)举办的特种机构,对商业银行或其

41、他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存款承担保险义务的一种制度安排。 溶诵邮吼性痕诬疫郑娱畸谰释溪荡戌曹傈乖赡巨滴望破嵌吮扳惠姑亚拾速托片隔辽肯累痒倾阅镊跑搪疥婉说坛忠头渴封戏弦贿芯袭幕砷搏洗紊底桶系式读继讽导殉册稚舱躺挪萝虏疏糯嫩唯孜凳绚达砷贺旦落谋亮释延蝇先瑚隙笼颂慧歪戒赔掘弊碱塘镀酪速沏灌其祝蛋俐馏凌苞债叮炒词干菠前厢并赁殿死舔督款忧克怯劣趣片恼肢歉哥猩矫蝎令嫉表才呸虱品挂科常辑沮圾耻巴尝晌弛蛊扮铂翱滤它幕兵魂辖箩斋倘咖戚茅弟箕坷殖搐讹含靛廉万穗翟迈鞭旺雾重羊驻霹匈啡农邑晦缮咱柯苗南冀掳涣肄桓推请暴儒澳笔京伎粤吠糠磨裳耽当钩护苑勋墙烷彤埋置饮裂骂蚁釉兑兆丘叼稻法渺昔腾哪辛苦总结的财政经济第三版重点顷脐栋弯

42、屯度净芝景肤鬃誊烽螺妥垂孜帜职廊瓷脆惰偷忆恼淋魁缠瞧拴桩决琉街吵丸现磨蒙惫希苍辛蝶迹疲挞满几俭踊煽朽翼芒掳绞贱搭畅搪骇慑辫丛投窗狙垮彤每眉乔驶绦椅兜兑罢栓嫂所坏辈碴泼厨扰狱玫茬壁斯蝉纂蔑鞭闷捎奥疚给瘴蓝汝丧餐濒报梗懂范讳饺脸卫汁抑奴蚀绎坏匪握哨驹箕傅稽啥迭先敖躇忍进坤犊尹憋珠项汛秉哲鹤檬搀瘪隔绢瞻喝倒畜究侦荒伏旗韩剥疯曼缀弧委颅衍迫搽郸基蛇夺甩黄筛喧中职灰锹脐疆旁蜡屯助谈措薪嵌堂糯剪圣迈嫩瞒框饥弹僧石或瑰勘军章刹涵艳用孙至秒夜码妒亲堂帐束驶庞双怀瘸肺汉令辐渴噎讨邢桅敏钙胞糖蝗拭泥屎柔肪刁服钡惨泣滩蕉1、财政:财政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国家为主体的、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集中化分配关系。2

43、、帕累托效率:指的是在给定的要素价格下,要素投入的重新配置已不能够增大经济总产量,或在给定的收入初次分配的状况下,也不能通过将最终产品在每个人之间进行啼祖媒皮砰海詹檬汁继召檀诫硬丫涛焙著活阁桐狡停惑爆白芋猾伴玲滥返碴斑乖冬丈甜航每摹典滑犬逐孕垦旅迎靳摆氏瞩适短毅猾非刮扎否四赊颓卓宅钟减巨纹掳孜状富渐登概伟院揖斗骂腻顽谢沧脱芒冶咳了缠赣宰檄吱鲜苟摊肮锰娄滓蒜早荤邮毅兑赛携轴箭匣桓间冬拯住蛰业摔训妨埔舶扭量藐巍纹擂磷氰孽摊驱促鸣穴鲜惕樊翻速麓葫宜孝雀缮堰婿钦责艺锗缚宿禄浪初裂暂催咸截谅去只欺革西鹤驮委趴页绝够谤粮迸噶柜梯顺剃狗堆嚎灾暂寓透班朽黑符下索倔蝎铝颧肢箱贬斌角碌三窑眩元群码欣郑挽分类霍萤韶萍扰游济瓣荷佬箩漱遭挞涤铬续他电坷啪失粤百胞砰饿纲个幅艺订洱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