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6505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5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耳鸣、耳聋,南阳医专 中医内科教研室,【概说】,一、概念 耳鸣、耳聋是因外邪侵袭、饮食失调、情志抑郁、病后体虚等引起听觉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凡耳内鸣响,或如闻蝉声,或如潮声,其声或细或暴,静时尤甚,妨碍听觉者,称为“耳鸣”;凡听觉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甚至听觉丧失,影响日常生活者,称为“耳聋”。,二、沿革,(一)内经将耳鸣、耳聋的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二)隋代医家巢元方认识到耳鸣、耳聋还与肾虚有密切关系。(三)朱丹溪多从痰火论治,王清任多从瘀血论治。(四)宋代医家严用和认为劳倦过度、外邪入侵和七情郁结均可导致耳鸣耳聋。,三、讨论范围,西医学的流行性感冒、内耳性眩晕、高血压、贫血以及药物中毒,出现以

2、耳鸣、耳聋为主症时可参考本节辩证。,【病因病机】,一、外邪侵袭 六淫病邪侵入人体,其中以风热病邪首当其冲,外邪闭阻清窍,故发为耳鸣、耳聋。圣济总录说:“久聋者,肾脏虚,血气不足,风邪停滞故也。”二、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香燥、肥甘厚味之品,嗜酒无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而为痰,痰浊阻滞清窍,发为耳鸣、耳聋。,三、情志刺激 长期情志刺激,导致肝失疏泄调达,郁而花火,或因暴怒伤肝,肝郁化火,肝胆实火循经上扰而发耳鸣、耳聋;或因肾精亏耗,相火妄动,循经上扰所致。四、病后体虚 素体亏虚,病后失调,脾肾受损。脾气虚弱,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不足,或脾阳受损,清阳不升,脉络空虚,耳窍失于充养,故耳鸣、

3、耳聋。肾精亏损,髓海不足,亦可导致耳鸣、耳聋。,【诊查要点】,一、诊断要点1、病史:暴鸣、耳聋者多有外感病史,病程短;久鸣、久聋则往往有劳欲过度、脾肾虚损等病史,病程较长。2、临床特征:患者自觉耳内鸣响,或如蝉鸣,或如潮声者,是耳鸣的临床特征;患者感觉听力减退甚至丧失,不闻其声者,是耳聋的临床特征。暴鸣、暴聋者多兼有外感症状,久鸣、久聋则往往伴有全身虚弱性症状。,二、类证鉴别,1、耳鸣、耳聋与聋哑:耳鸣、耳聋多见于成年人,耳虽聋但无口哑。聋哑多见于小儿,常为热病后遗症,或为先天所致。通常聋哑一证系先发耳聋,后致口哑,耳聋者必有口哑。2、耳鸣、耳聋与耳蕈、耳痔、耳挺:耳鸣、耳聋主要表现为耳内鸣响

4、或听力减退甚至丧失,耳内并无肿块等赘生物阻塞耳道或突出耳外。,【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分新久:新者即暴聋,多由热病后期,或因肝火、痰火、瘀血以及药物中毒等引起,表现为突然耳聋;久者即久聋,多由肾虚或脾虚所致,常由耳鸣转化而来,表现为听觉逐渐减退。2、辩虚实:一般暴聋多属实证,久聋多属虚证。,二、治疗原则,耳鸣耳聋因其病位、病变脏腑、病因及发病机理均大相同,故治疗原则也相同。一般实证通常采用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化痰降火、通窍活血等治法;虚证则采用补肾填精、益气健脾等治法;若属于虚实夹杂,则又当虚实并治,标本兼治。,三、证治分类,1、实证(1)风热上雍证 证候:耳鸣、耳聋突然发作,头晕目眩,

5、耳内作痒,发热恶风,头胀痛,或伴牙龈肿痛,咽干口渴,耳中疼痛,甚至流脓、流血;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通窍 方药:清神散加减 常用药:荆芥、防风、羌活、菊花、木通、川芎、僵蚕、木香、石菖蒲、甘草。,(2)肝胆火盛证,证候:耳鸣、耳聋突然发作,头痛,面红目赤,咽干口渴,心胸烦闷,心神不安,性急易怒,每遇情志刺激而使病情加重,胸胁胀满,便秘溞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泻肝胆实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物: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生地、当归、栀子、黄芩、木通、甘草。,(3)痰火上扰证,证候:耳鸣如蝉,时轻时重,甚则闭塞如聋,痰多,胸闷,口苦;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火化痰,和胃降

6、浊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4)瘀阻宗脉证,证候:耳鸣、耳聋,聋则如塞,或耳内流血,或见耵聍与陈血胶结,面色黧黑;舌质紫黯,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治法:活血通窍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常用药物:麝香、桃仁、红花、川芎、赤芍黄酒、大枣、生姜、老葱。,2、虚证,(1)肾精亏虚证证候: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遗精滑精;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补肾益精方药:耳聋左慈丸加减药物组成:柴胡、缎磁石、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2)脾虚气陷,证候:耳鸣、耳聋,时轻时重,每因劳累而加重;头晕目眩,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肢

7、体倦怠,失少便溏;舌苔薄黄,脉细弱无力。治法:调补脾胃,益气聪耳 方药:益气聪明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黄芪、升麻、葛根、蔓荆子、黄柏、白芍、甘草。,【预防与调护】,1爱护耳道卫生,保持耳道清洁,定期清除耳内耵聍,同时应避免损伤耳鼓膜。2因感冒引起鼻塞者,应尽量避免用力揉鼻。3注意饮食,保持情志舒畅,避免长期或过度情志刺激。4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慎用耳毒性药物。,【结语】,耳鸣、耳聋都是听觉异常的病症。自觉内鸣响,或潮如蝉者,谓之耳鸣;若听觉减退甚至丧失者,谓之耳聋。本病的辨证重点应分清新久虚实。一般暴鸣、暴聋多属实证,久鸣、久聋则多属虚证。新病一般疗效确切,病程尚短;久病往往病程缠绵难愈。,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