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乳突胆脂瘤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耳乳突胆脂瘤简介.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耳乳突胆脂瘤简介,本病为非真性肿瘤,为中耳乳突腔内的角化鳞状上皮团块。属慢性中耳乳突炎类型之一。,临床与病理,本病为外耳道上皮经鼓膜穿孔处移行长入鼓室,然后脱落堆积成团,形成胆脂瘤。肉眼观本病呈白色牙膏样或豆腐渣样,由角化上皮和胆固醇混合组成,典型表现为上皮呈葱皮样层状堆积。多数发生在坚实型或板障型乳突,上鼓室是最常见发病部位,其发展途径为上鼓室、乳突窦入口及乳突窦,然后长入乳突。增大时周围骨质受压吸收、破坏。可累及颅板、乙状窦沟、内耳及乳突骨等。若外耳道后上壁破坏,穿入外耳道,胆脂瘤可液化排出而自愈。,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长期持续性耳流脓,脓量多少不等,但有特殊恶臭。多数有传导性耳聋,检查
2、示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有边缘性穿孔,从穿孔处可见鼓室内有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无定型物质,奇臭。,影像学表现,X线 1、上鼓室胆脂瘤 伦氏II位片示正常椭圆的外耳孔变为长圆形,前鼓峭吸收,受压变直、变尖或消失,听小骨吸收破坏,扩大的鼓室边缘硬化。,X线 2、乳突窦入口胆脂瘤 外耳道后壁上方出现透亮区,向前与扩大的上鼓室相连1,构成一较大的略为弯曲的边缘光滑锐利的透亮区。,影像学表现,X线3、乳突窦胆脂瘤 外耳道后方略偏上有一边缘光滑锐利的类圆形透亮腔影,与扩大的上鼓室和乳突窦入口后方相连,构成一马蹄形或肾形透亮腔影;水平半规管外侧乳突窦区为边缘硬化的透亮腔影。,X线4、乳突部巨大胆脂瘤 乳突
3、窦破坏腔向前上方发展,可达颞骨鳞部;向外下方发展可占据整个乳突,甚至乳突尖端;无并发症时,这些破坏的边缘都较锐利、完整而有硬化环。,并发症,脑板破坏:斯氏位和乳突侧位(劳氏位)示鼓室鼓窦盖,亦即脑板皮质骨破坏或有中断现象;乙状窦骨壁破坏;伦氏II位或劳氏位片显示乙状窦前缘致密线中断或有斑片状无结构透亮区;迷路破坏:斯氏位示水平半规管骨质吸收破坏,表现为膜性迷路透亮影与外侧乳突窦透亮区相连。,CT:,示中耳鼓室、乳突窦入口及乳突窦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并骨质破坏,CT值不能与肉芽肿鉴别,但胆脂瘤瘤无增强,其周围炎性肉芽组织有强化环,而肉芽肿则可有强化。其它征象有听骨链破坏,乳突窦入口、鼓室腔扩大,
4、边缘光滑并有骨质增生硬化,严重者可破坏乙状窦壁、天盖、半规管及面神经管等结构。,MRI:,胆脂瘤在 T1WI 其信号与肌肉相似而低于脑组织,不均匀者为多。T2WI其信号高。注射GdDTPA后胆脂瘤本身不强化,其周围的肉芽组织可增强。MRI还可显示对相邻结构的侵犯,如鼓室盖缺损,静脉窦侵犯,诊断,典型的胆脂瘤,X线平片即可诊断。对于不典型病例,或疑有颅内并发症,可选用体层摄影、CT或MRI检查。冠状面高分辨CT检查应为首选,可显示较轻微骨质破坏,显示胆脂瘤从上鼓室、乳突窦入口致乳突窦的发展顺序,明确有无并发症。MRI对胆脂瘤的显示,不如CT敏感,但对颅内并发症,如硬膜外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和
5、脑肿胀等,MRI检查颇为敏感。,鉴别诊断,1、胆脂瘤需与胆固醇性肉芽肿、炎性肉芽肿鉴别 胆脂瘤T1WI呈略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强化;胆固醇性肉芽肿T1及T2加权像均可出现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炎性肉芽肿有增强,肉芽肿型中耳炎虽有上鼓窦和乳突窦骨质吸收,但无窦腔膨大。,鉴别诊断,1、胆脂瘤需与胆固醇性肉芽肿、炎性肉芽肿鉴别 胆脂瘤T1WI呈略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强化;胆固醇性肉芽肿T1及T2加权像均可出现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炎性肉芽肿有增强,肉芽肿型中耳炎虽有上鼓窦和乳突窦骨质吸收,但无窦腔膨大。,鉴别诊断,2、中耳癌 其骨质破坏以中耳腔为中心向周围发展,骨质破坏呈虫蚀样且增强明显;而胆脂瘤破坏腔边缘光滑锐利,增强扫描无强化。,鉴别诊断,3、真性胆脂瘤 发生在岩乳突部的真性胆脂瘤为一边缘锐利的空腔,有时似乳突部孤立的大气房,与本病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多发生在乳突窦区以外,无上鼓室和乳突窦入口部的扩大,鼓膜嵴完整无缺,结合临床表现,不难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