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畜禽抽样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业务介绍.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7877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畜禽抽样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业务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主要畜禽抽样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业务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主要畜禽抽样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业务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主要畜禽抽样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业务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主要畜禽抽样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业务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畜禽抽样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业务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畜禽抽样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业务介绍.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要畜禽抽样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业务介绍,二九年三月二日合肥,主要内容,1.主要畜禽抽样调查制度背景、目标、方法2.现场调查数据采集与质量控制3.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分析与评价,原农业处承担的常规性调查项目主要有五项1.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2.种植业产品产量调查;3.畜牧业产品产量调查;4.主要农产品中间消耗调查;5.退耕还林监测调查畜牧业统计调查是农业统计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1.主要畜禽抽样调查制度介绍,1.1背景政策背景2007年,以生猪为主的主要畜禽生产与供应出现了诸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主要畜禽品种的生产统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改进生猪等畜禽产品生产消费统计工作

2、,国务院明确提出“国家统计局要组织各地调查总队开展以生猪为主的主要畜禽生产抽样调查,直接上报汇总,分季定产,减少统计误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为落实国务院文件和温家宝总理指示精神,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省份调查总队,制订了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方案,并决定从2008年起建立主要畜禽抽样调查制度。开展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工作,是落实温家宝总理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国发200722号文件精神,改进生猪等畜禽产品生产消费统计工作,切实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畜牧业生产信息的分析和预警,为国家制定畜牧产业政策和措施,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

3、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市场的背景,畜牧业的作用和意义?畜牧产业发展的特性?,畜牧业是通过对动物的饲养、培育和繁殖,以取得动物性产品或役用牲畜的物质生产部门。具体包括牲畜的饲养和放牧、家禽饲养,以及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野生动物捕猎和饲养。畜牧业是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独立出来的社会生产部门。在原始社会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也就是畜牧业从当时普遍从事的采集、狩猎、捕鱼等原始生产活动和自然分工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生产部门。应该说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畜牧业与种植业一起,构成农业中相互依存的两大支柱。同时畜牧业是个特别的生产部门,有生命的动

4、物既是劳动对象,又是劳动产品;既可以作为生活资料,又可作为劳动对象,而且又和特定的气候、植物和社会文化构成相互联系的多维生态系统。对于我省来说,农牧结合型的畜牧业生产模式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畜牧业加快转型。,为什么还要发展畜牧业?,日益强化的食物保障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动物性类食物消费不管是绝对量,还是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都肯定会上升。畜牧业在我国食物供给结构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尤其是农民肉类、蛋、奶消费潜力巨大,替代谷物减少口粮消费)。前景广阔的原料供给功能以畜牧业为原料的工业部分很多,畜牧业的后向产业关联度很强。(举例说明,吃的方面,穿的方面),不断拓展的

5、就业收入功能当前各类大型养殖企业如雨后春笋,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前景广阔,这些都可以新增很多就业岗位,相应的也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如农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比重)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饲料、兽药、制革毛纺、机械)快速发展。修复环境的生态保育功能循环农业中,畜牧业是重要的一环。(秸秆青贮、沼气工程、畜牧业废弃物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方兴未艾的旅游休闲功能韩国大城市周边的“周末农场”。有专家还说畜牧业也具有某些文化传承功能。,既然畜牧业承载着那么多的功能,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俗化讲,就是社会在发展,人们就不能没有肉吃。既然有人要吃肉,就需要有人从事生产。吃肉的人越来越多,生产也要越来越好才能和社

6、会发展相适应。但现实和期望有时并不同步。眼下,畜牧业就面临很多新情况、新矛盾。其实很多矛盾和问题是能够及时得以解决的,但问题是矛盾和问题往往被掩盖,进而导致市场信息不对称,并最终导致价格扭曲,引发更严重的矛盾和问题。,历史会重演其实拉长我们的视野,近年来生猪问题的根源就不难理解。2007年出现的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就成了一种必然。我国生猪市场与“蛛网理论”“蛛网理论”,是分析商品价格变动与供给和需求相互影响关系的一个基本模型。蛛网理论中有一种发散型蛛网,正是对我国畜牧业问题的一个典型诠释。,这些年,居民收入是越来越高,因此,对猪肉价格的变动相对不那么敏感了;而农民养猪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对生猪价格

7、的变动那是相当敏感。一般来说,居民收入越高,市场对肉类的消费弹性就越小。随着收入的提高,吃肉的人一下多了起来,价格上涨了,养猪有利可图,很多人大量养猪,结果一段时间以后,猪肉供大于求,价格下跌,而需求量又不可能一下增加很多,结果价格加剧下跌,大量养殖户亏损,并退出市场,又过一段时间,生猪供给减少,而肉类消费量仍在稳步增加,价格上的更高,养的更多,结果又过一年价格降的更利害。结果是生猪波动一轮比一轮波动剧烈,到这一轮来个“过山车”,并引起广泛关注。,生猪市场波动,主要原因是生产的价格弹性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差异很大。居民收入低的时候,需求的价格弹性很大(80年代过年的时候,碰上猪肉价格低,大家差不多

8、都会多买点,碰上价格很高,自然就吃的少了),供给弹性也不小,基本上平衡,这样市场调解不会出什么问题,供求基本是平衡的。现在不一样了,尽管价格涨点降点,该买多少基本上还是多少,而社会总需求,一年比一年多。经济发展使需求弹性越来越小,供给弹性仍然很大(小农户的特征,大型规模户供给弹性要小很多),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失衡,加上畜牧业生产周期性,政府的生猪活体储备又很难达到粮食储备的效果,在市场规律的控制下,供求就会出问题。畜牧业生产还有疫病等突发事件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讲,为什么小农户(包括小型规模户)对价格变动那么敏感呢?根本原因两条:一是对市场没有一个合理的稳定预期。(对价格变动规律掌握不住,结

9、果是价格开到顶了,还不知道刹车;价格快到谷底了,拼命刹车,结果不是从高处摔下来,就是在谷底爬不上来)。二是信息不对称。需求和供给相互不能脱节(这里需求不是指单个消费着,而是指整个市场),需求和供给量多少根本搞不准,使政府也根本没有办法及时采取措施(单个消费者和生产者是没有办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因此,解决信息不对称、稳定市场预期关键是要有准确的生产消费数据。因此,才有必要加强畜牧业统计工作,而这项工作,根本的根本是数据准不准确,得出的结论能不能反映客观实际。畜禽抽样调查的目标:及时准确反映全国及分省畜牧业生产发展情况,为党和政府制定畜牧业发展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依据。,1.2

10、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顺应统计科学和统计调查实践的大趋势,加强抽样调查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改进抽样设计和指标体系设计,充分体现调查的超前性和可预测性,使调查方法更加科学有效,提供满足全国及分省需要的主要畜禽品种的准确数据。在保证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工作量,使生猪调出大县监测与畜禽抽样调查网点尽可能吻合,提高网点利用效率。,1.3调查范围与对象,(一)主要畜禽抽样调查的范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的农户及畜禽生产经营单位(我省是全国的一个子总体)。调查对象:辖区内猪、牛、羊、家禽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养殖户以及抽中的村民

11、小组(普查小区)的所有主要畜禽养殖农户。,(二)生猪调出大县监测调查的范围全国253个享受国家财政奖励的生猪调出大县的所有农户及生猪生产经营单位。调查对象是253个县辖区内全部生猪生产经营单位、所有的生猪规模养殖户以及抽中的村民小组(普查小区)的所有农户。,1.4调查内容及核心指标,调查内容(一)全国主要畜禽(猪、牛、羊、禽)存栏、出栏、产品产量及出售价格等情况。(二)全国253个生猪调出大县的生猪生产及价格变化等情况。,核心调查指标,时期数(出栏、期内增加、期内减少)时点数(存栏)肉类产量调查表式,1.5调查网点的抽选及总体推算,(一)抽样总体确定各省(区、市)原则上以国家调查县所辖的行政村

12、或普查小区为抽样总体。我省以普查小区(村民组)作为抽样单元,由省直接抽选普查小区。抽样(调查)总体目标总体,MPPS抽样,畜禽抽样原理,抽样框,普查小区,农户,目标总体,入样概率,整群调查,汇总,扩展因子,参数,主要调查类型,网点问题是开展抽样调查的一个基础命题。主要畜禽监测调查的网点涉及两个层次和两种类型。两个层次:散养户(抽样调查)、规模户(全数调查)。区分两个层次的标志:规模标准。两种类型:农户、非农户生产经营单位。,散养户的调查,核心问题有六个:确定抽样总体确定样本量(测算标准)网点抽选(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如何推算(如何达到目的)事后分层运用(深入挖掘数据)抽样误差计算(检验工作效

13、果),抽样总体的确定,为了提高抽样效率、充分利用抽中样本开展调查,我们将目标总体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全省9个生猪调出大县,另一部分生猪调出大县之外的其他地区。全省9个生猪调出大县这一部分,在进行抽样设计时,作为生猪调出大县监测的抽样总体,分县抽样。在进行主要畜禽调查抽样设计时,则把9个生猪调出大县视作一层,生猪调出大县之外的其他地区视作另一个层,依据分层对全国生猪总量进行估计。对牛羊禽进行估计则不依据分层,仍然按单个总体来进行推算。,样本量的确定,由于畜牧业生产的特殊性,为了有效控制抽样误差和尽可能地降低非抽样误差,在控制抽样误差系数(C.V)为4%的抽样精度情况下测算样本量。实际抽样过程中

14、样本量的确定可采用抽选多套样本的模拟方法,通过计算均方误差(MSE)并计算抽样误差系数(C.V)的方式,确定合适的样本量。上述方法和“在概率度t2,允许抽样误差系数为5%的抽样精度的情况下测算样本量”是等价的。,调查网点抽选,生猪调出大县监测以县为总体,采用多变量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直接抽选普查小区(MPPS抽样)。即与每个普查小区生猪散养户数和散养户存栏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抽选普查小区。我省9个生猪大县一般抽选30个小区,保证能够对全县有足够的代表性。,主要畜禽抽样调查以省为总体,采用多变量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直接抽选普查小区(MPPS抽样)。即与每个普查小区猪、牛、羊、禽散养

15、户的存栏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抽选普查小区。实际抽选时,可根据各主题的相关性,不一定要将4个主题全部结合在一套网点上,可以选择更恰当的多主题结合方式,比如将某2个主题结合在一起的多主题抽样。我省在抽选中,是将4个主题结合在一起抽选的。,散养户的确定,对抽中的普查小区进行整群调查,对小区内所有养殖户进行调查(全覆盖)。目前我省散养调查小区共521个,其中牛、羊、禽327个,生猪调查小区428个,总调查户数近50000户。,散养调查层的推算,(1)生猪 依照抽样设计,生猪的推算分成生猪调出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之外的其他地区两个部分进行。生猪散养总量为两部分估计量之和。对我省来说,是分成9个生猪大县和

16、9个县以外的其他地区进行。也就是9个大县分县单独推算,其余25个国家县所有普查小区推算其他地区。,在样本设计时,9个生猪调出大县的每个县均为自我代表层,各县的总量估计均为:其中:为抽中的第i个普查小区的某指标合计;为选中的第i个普查小区的权数(扩展因子),即第i个普查小区入样概率的倒数;m为样本普查小区个数;各县总量估计之和即为我省9个生猪调出大县的总量。,生猪调出大县之外的其他地区采取分省推算全国加总的方式进行。各省生猪调出大县之外的其他地区的总量估计均为:,其中:为选中的第i个普查小区的某品种饲养量总数;为选中的第i个普查小区调整后的权数(扩展因子);m为选中的普查小区样本个数;为生猪调出

17、大县之外的其他地区的散养户户数;为抽样总体去掉生猪调出大县之后的散养户户数。,(2)牛、羊、禽 对散养户饲养情况(如存栏量、出栏量等)进行推算。采取分省推算全国加总的方式进行。这部分的总量估计为:,关于散养层事后分层的运用,主要畜禽监测调查中定义的规模户,其规模临界点水平相对较高,为分析特定饲养规模以上的饲养量和对应的饲养户数,我们可以利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资料,采用事后分层的方法,利用事后分层的层权,推算出我们所关注的某一特定规模临界点以上的畜禽饲养情况。事后分层技术对于主要畜禽抽样调查来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畜牧饲养单位(总体规模N)太大,事先分层工作量巨大,为了减轻工作量,规模标准

18、是相对较高的,在这种情况下,事后分层为我们分析畜禽的养殖结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当然,事后分层技术要求层权Wh是已知的,或者可以通过某种途径获得(例如可以通过典型调查)。,抽样误差的计算,采用的是分层抽样中常用的汉森赫维茨方法估计量进行计算。这里就不再展开了。,规模户调查网点,由于在一定饲养规模以上的规模户在总体中户数比例虽然较低,但其饲养量却占有相对较大比重,且年度之间变动较大。单独对规模户进行调查和监测,一方面可以提高整体调查的抽样效率,降低调查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监测饲养大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反映出畜禽生产的先行变化趋势,实现预警预测。一般来说,规模户对市场信号的把握要比散户要好得多,

19、因此,准确了解规模户养殖意向,可以实现提前预警预测。,根据普查年度资料,在全省(区、市)范围的畜禽饲养户中,按照猪、牛、羊、禽四个畜种的存栏量,并综合考虑畜禽生产规模和调查工作量,分省确定各品种的规模切割点,之后通过摸底调查,依据规模切割点,识别规模户。规模户的调查方法是按照分品种畜禽规模临界点,通过每年年底的摸底调查,确定畜禽规模户的名单,确定后的规模户在每个调查年度内将不再变化而成为固定观测对象,定期对这些规模户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我省畜禽监测的规模标准,猪:250头牛:70头羊:300只禽:11000只用存栏量识别规模户的不足及改进(规模标准与取舍标准)。存栏量是一个时点指标,反映的是

20、某一时点的养殖规模。但畜牧业生产是个流量的、动态的生产,加上年底前一般都是畜牧业生产变动较大的时期,因此仅仅依靠年末某一时点的存栏量区分规模户与非规模户,多少会造成一些误差。这就要求我们在摸底调查时一定要尽可能的把工作做细,不能仅凭当时情况做出判断。而是应该灵活掌握,结合规模标准,尽量还原规模户的常态的生产规模,如果该规模户常年生产规模均高于规模标准,即使调查时达不到规模标准,也要考虑将其登记入表,以便于准确识别规模户。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科学取舍,根据摸底的结果,合理划定一个取舍标准(低于规模标准),对于低于取舍标准的就要从名录中剔除。坚持宽识别标准,严取舍标准,可以提高规模户识别的准确度

21、。经过2008年底摸底调查,我们确定了3018户规模户和964家单位。,法人单位调查网点,调查单位的确认 根据农业普查和摸底调查得到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资料,通过实地访问的方式对畜禽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逐个确认,获得畜生产经营单位的名称、详细地址和具体联系人的姓名、电话和电子邮件等更新后的信息。当今时代是个信息的时代,我们开展调查工作也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我所有,取技术之长,补条件不足。(比如,可以通过电话查询的方式,加强与调查人员的沟通、管理等等),建立畜禽生产经营单位调查目录将实地访问所确认的信息输入到主要畜禽情况监测调查数据库,建立畜禽经营单位调查目录,供各级调查机构在定期调查中使用。调查单

22、位目录的维护通过每年年底开展的摸底调查,对畜禽生产经营单位调查目录进行信息更新,加入新增单位,注销已消失的单位。利用调查单位目录,第二年年内开展定期调查。,关于法人单位的识别,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摸底调查时有一些单位是若干规模户组成的专业养殖合作社,还有的是集中申报、分散养殖的中小规模户组成的养殖小区。这为开展调查带来了很多麻烦和困难。对于合作社等非严格意义上的单位,一是要明确数据采集的范围和主体,杜绝重复登记。二是单位的边界一定要是清晰的。,总量的计算,1、取得全省规模户生猪(Z1)、牛(N1)、羊(Y1)和家禽(Q1)的饲养量。2、推算生猪大县散养户生猪(DXZ2)、

23、生猪调出大县之外的其他地区散养户生猪(QTZ2)、全省牛(N2)、羊(Y2)和家禽(Q2)的饲养量。3、取得生产经营单位的猪(Z3)、牛(N3)、羊(Y3)和家禽(Q3)的饲养量。4、四个畜种的总量计算。猪(Z总)(Z1)(DXZ2QTZ2)Z3牛(N总)N1N2N3羊(Y总)Y1Y2Y3禽(Q总)Q1Q2Q3全数调查层(规模户、单位)抽样调查层(散养户推算数据),调查网点的管理,省级畜牧业规模临界点的确定和散养调查的普查小区的抽选工作由农村司和各调查总队共同实施。整个抽选结果要通过代表性检验,符合方案要求后的抽样调查网点经报国家统计局批准后方可启用。抽选工作完成后要将对散养户调查所抽中的普查

24、小区、规模户和生产经营单位的调查名录库等按统一要求报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备案。依据:国统办字2007141号印发的3个管理办法农村抽样调查网点管理办法。,1.6调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工作的组织要求主要畜禽抽样调查工作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国家统计局各级调查队负责组织实施,各级统计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完成调查工作。在非常设国家调查点(队)的地区,国家统计局各级调查队会同各级统计局共同布置。,调查要求,普查小区。抽中的每个调查小区要聘请1名调查员,负责本小区的调查工作。农户应建立台账,调查员按时到进行调查登记,并负责保管好每个养殖户的台账。调查员必须每个月上门登记一次。,生产单位和规模养殖户对规模养殖户

25、和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台账,由被调查者自行填报,调查员定期检查和收取报表。规模户及生产单位要由具体调查人员包干负责,可以是县统计局或调查队人员,也可以是乡镇统计员或聘请的调查员。规模养殖户和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台账,每个月登记一次。规模养殖户和生产经营单位的调查,一年内至少到饲养现场调查一次,以确认台账数据的真实性。,3、关于小区散养户的登记。每户一张表,根据实际饲养情况进行登记。特别注意调查时无存栏,但期内有出栏的散养户,只要调查期内有养殖行为,均应登记。4、关于摸底调查。每年12月份要对辖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和规模户进行重新摸底调查。5、调查频率。生猪大县月报,非生猪大县生猪、牛、羊、禽季报。,

26、数据使用与管理1、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推算省级总体数据和生产调出大县总体数据,并按国家要求上报。2、主要畜禽监测制度实施以后,调查取得的猪、牛、羊、禽生产及产品产量数据即为法定数据,也是进行农业核算的依据。3、国家对主要畜禽监测数据实行下管一级,未经国家统计局核准,省一级不得对外公开使用。,4、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及生猪调出大县(市)调查队,要及时向同级统计部门提供经国家统计局或上级部门核准的有关数据。5、我省畜禽抽样调查数据直接上报总队的单位52个。包括:18个市县队局(17个市级调查队(统计局)桐城市农调队)9个生猪监测大县。其中6个县级调查队长丰、肥东和霍邱县统计局25个非生猪大县调查队

27、,2.现场调查:数据采集与质量控制,主要内容:调查基本流程及关键环节数据质量控制,2.1统计调查基本业务流程,标准吗?,规范吗?,调查流程中可能产生的差错,制度性差错,抽样设计误差,填报单位错误,调查员错误,现场及办公室检查失误,编码错误,录入差错,编辑逻辑差错,数据错误校正,错误的汇总总体、错误的分组,排版印刷错误,数据集错误归并、重复、遗漏,过程顺序错误,数据质量问题的细分,统计调查过程常见差错在数据上的反映又可分为五类:(1)完整性与结构性错误:数据文件中有关问卷、记录出现重复、遗漏或非法填报;(2)缺报:调查表中数据项出现空白,且又属必答项,可能是拒报、漏报;(3)越界:进行范围检查时

28、,调查表中有的数据项超出规定的合理范围;(4)一致性错误:调查表中根据某一指标的数值,另一指标与之有矛盾或不一致,或取值不合理,或超出可能的范围。在进行一致性检查时发现的错误,叫做一致性错误。有时一致性检查也包括了跳跃检查;(5)不合理填报:由于范围检查和一致性检查的数据取值界限,往往留有余地。所以,这两项检查通过之后,统计专业人员凭经验仍然能发现一些数据项填报不合理,取值过大或过小。上述第五类类错误,很大程度上要凭经验去识别和校正,很难用计算机来完成;而前四种差错是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识别的。,畜牧业抽样调查与全面统计的区别,全面统计小器可为之,抽样调查海量数据科学方法,抽样调查数据检查对象:

29、基层表(台账)快速、准确、环节少,但调查单位多的情况下二次工作量大。全面调查数据检查对象:下级综合表低效、误差、多层级。基于畜牧业调查单位多,数据处理程序不完善等特点,数据质量控制应关口前移,尽可能将数据质量问题解决在录入前。,2.2数据质量控制,培训环节要注重培训效果,确保指标解释等准确无误,调查技能能适应调查工作要求。,调查登记环节,提高调查技能掌握常用调查技巧,现场调查技巧,(一)间接调查(二)察圈调查(三)根据畜禽生长规律调查(四)时间询问的技巧 畜牧业抽样调查的对象是很多是农户,而农户和养殖企业由于多种原因产生的思想顾虑或对指标含义不清、农历公历混淆,都会影响畜牧业源头数据质量。因此

30、,在现场调查时必须掌握一定的调查技巧,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调查误差。现总结如下:,间接调查,间接调查的基本做法是避开敏感的指标,先从相关指标入手调查,逐渐向主体指标调查,使被调查者很自然的把我们需要的指标说出来。而调查的指标均为与主题指标高度相关的情况,这种调查可以有效消除农民的思想顾虑,往往可以取得真实的调查效果。如入户核实生猪出栏数量时,先从种几亩地、种什么作物、生产多少粮食(尤其饲料作物应问清楚)、卖了多少、家存多少等情况调查入手,从而获得饲料用量的真实资料,再根据饲料用量来推断其出栏情况,最后检查其登记数据是否真实。,用饲料消耗计算畜禽数据,肉猪:一般出售体重为95100公斤,生猪与食料

31、比为1:3,即一头肉猪需消耗饲料285300公斤,饲料配比一般是:玉米占60%、麦麸2023%,浓缩饲料(各种添加剂、微量元素、鱼骨粉等)占1720%。所以只要知道玉米消耗量便可迅速大致计算出一段时期生猪的出栏数量。禽蛋产量:一只蛋鸡从雏鸡到淘汰可生蛋280个左右,约1718公斤,此时的蛋料比为1:2.8,因此只要知道饲料用量便可迅速算出鸡蛋产量和家禽存、出栏数量。如果农户购买的是成鸡(即将产蛋的鸡),蛋料比为1:2.2,只要知道饲料用量便可 迅速算出鸡蛋产量和家禽存、出栏数量。如果进一步了解了饲料和肉、蛋的市场价格,还可计算出畜禽饲养的效益情况。只有多观察、多积累、不断总结,才能准确掌握畜牧

32、业生产形势的变化。,察圈调查技巧,察圈调查主要通过观察畜禽养殖圈舍的个数、面积、建设时间和使用状况,基础母畜购进的时间与数量,畜禽生长规律来判断。以散户为例,如一个农户家只有一个猪圈,圈内有一头母猪,则可以判断这个农户是不能饲养肉猪的,原因是母、肉猪不能混养。如果这一个圈没有母猪只有存栏肉猪,喂养的是干混合饲料,则每年可按两次出栏计算;如果是传统饲养方式(汤水稀料),则一般来说,每年只能按一次出栏计算。,以生猪自繁自养模式为例。母猪存栏数量应与肉猪圈数配套,基本是一头母猪配备一个生猪圈舍。因为母猪的繁殖周期5个月,仔猪到出售饲养期大约5个月,所以一头母猪必须有一个生猪圈与之配套。否则不属于自繁

33、自育,很可能是专业繁殖仔猪的农户。另外,根据圈舍的新旧程度也能正确判断当年畜禽的实际生产情况。了解畜牧业生产情况时要善于从日常对话中获取真实情况。,根据畜、禽生长规律调查技巧,搞好畜禽抽样调查,还要了解有关畜牧业生产的常识。母猪繁殖规律:理论数据每年每头母猪可生2.5窝,但实际情况一般每年生2窝,每窝平均产仔10头,每年可产仔20头。用仔猪留用的后备母猪当年只能生一窝。掌握以上繁殖规律,便可通过母猪补栏时间、繁殖状况、饲养模式、圈舍配套情况对生猪存、出栏情况作出正确判断。,牛的生育规律:留用的母牛一般出生15月以后,才具备繁殖能力,孕期为9个月,哺乳期需一个月,之后一般情况一年生一胎,一胎为一

34、头。蛋鸡生育规律:雏鸡到产蛋一般需4 个月,产蛋一年,即从雏鸡到淘汰需16 个月。,时间询问的技巧,散养农户对公历时间一般不记,回答问题一般按农历时间,因此调查人员要掌握公、农历相差天数,询问时用农历日期。如元月份核实调查时,要从去年腊月到现在问起,还要提醒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的出售、自食情况。同时还要关注有没有突发疫病等情况。总之,畜牧业调查核实技巧很多,应根据调查核实的目的,随机应变地选择一种或同时用几种核实技巧。调查人员不仅要对畜牧业统计调查的指标口径、范围、方法非常熟悉,也要求掌握一定的畜牧业生产规律。,数据处理环节质量控制,完整性、规范性审查 所有指标是否填写完整、准确,是

35、否有数据的异常变动,比例是否合乎实际,类型码是否正确,禽蛋产量是否合乎实际等等。逻辑关系审查 存栏数平衡等 数据审核是不仅要对规模户和散养户的各项指标认真审核,而且要特别注意表头部分所有的指标的真实、准确。,相关指标的关系 生猪表:乳猪架子猪母猪 存栏比例:多-多-少(除专业从事乳猪生产外)牛表:奶牛存栏牛奶产量 羊表:羊存栏羊毛产量 山羊存栏羊绒产量 家禽表:蛋禽存栏禽蛋产量,数据审核时,需要关注的其他方面:关注畜禽生产周期(四个品种的差别)关注畜群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检验母畜的繁殖率(产仔率)。(单位母畜繁殖数量)。关注非正常减少数量(如疫病)。关注畜禽商品率。计算畜禽出栏率。畜禽

36、出栏率是衡量肉用畜禽生产水平与畜群周转速度的一项指标。计算公式是期内出栏量占期初存栏的的比重。出栏率的高低,与畜禽种类、品种、畜群结构、饲养方法、饲养方式方法、饲料种类与质量、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受季节、节假日、疫病、市场、价格等等因素的影响。分析出栏率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数据的规模性,提高数据质量。目前生猪为5070%,牛10%左右,羊为30%左右,总体看是禽猪羊牛。从季节看,以生猪为例,四季度出栏率较高,1季度出栏率较低。,调查数据审核歌,编码一定要注意价格务必要合理有进有出问平衡加强沟通消顾虑行家里手靠积累数量重量算仔细以往调查中,一些调查员审核数据时,对存出栏等把握不准,导致一些数据平衡出现问题,我们采用比较好理解的有进有出来进行解释。简单解释存栏出栏的概念。,3.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分析与评价,基础数据验证法两因素分析市场信息比对法供求平衡检验法纵横对比验证法 部门数据比对、相近省份比对和历史数据分析检验。分析的步骤:定性判断因素分析变动趋势综合评价,谢谢大家,不妥之处难免!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