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溶液的组成、计算及其配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8399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6溶液的组成、计算及其配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专题6溶液的组成、计算及其配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专题6溶液的组成、计算及其配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专题6溶液的组成、计算及其配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专题6溶液的组成、计算及其配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6溶液的组成、计算及其配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6溶液的组成、计算及其配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6溶液的组成、计算及其配制,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专题训练,考点一 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的_,叫做溶液。其中被溶解的物质叫_,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_。2溶液的特性:_。3溶解的过程微观解释:溶质的构成微粒分散到溶剂里,随溶剂分子一起不停地运动,形成_的_的过程。4注意(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均一,稳定,混合物,溶质,溶剂,均一性、稳定性,均一、稳定,混合物,(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溶剂通常为液体,最常用的溶剂是_。(3)一种溶液中可以含一种或多种溶质,但只有一种溶剂。(4)溶液由溶质、溶剂组成,离开了溶液,溶质、溶剂没有意义,即离开了溶液

2、不能称之为溶质、溶剂。(5)溶液的质量_。(6)两种液体混合后的体积不一定等于两液体混合前的体积之和。,水,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考点二 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能量变化: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有的物质溶解时吸热,如_等;有的物质溶解时放热,如_等;有的物质溶解时没有明显的能量变化,如_等。,NH4NO3,NaOH,NaCl,考点三 乳化洗洁精、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_。,乳化,温馨提示乳化不是溶解,而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过程。,考点四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溶质的质

3、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3)溶液的稀释: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4)溶液的浓缩方法:加溶质或蒸发溶剂,考点五 溶液的配制1使用的主要仪器:_、烧杯、_、药匙、胶头滴管2操作步骤:(1)_;(2)_;(3)_;(4)装瓶存放,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计算,称量,溶解,(2011泸州)现有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_g,或蒸发掉水_g。,解得:x100 g,则可蒸发掉水100 g。【答案】25100【方法点拨】解答此类计算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加入溶质

4、、蒸发溶剂后溶质、溶液的质量变化,然后代入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欲使80 g 10%的食盐溶液变成20%,可采用的方法是()A将溶剂蒸发掉36 g B将溶剂蒸发掉40 gC加入80 g 10%的食盐溶液 D加入8 g食盐,B,(2011南京)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溶液的配制和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1)配制1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g;水的体积为_ml。(水的密度约为1 g/cm3)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_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在右盘添加_,最后添加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

5、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_,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贮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_,放到指定的地方。(2)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逐渐加入10 ml水中,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的顺序为:称量剩余粗盐、_(填编号)。A过滤B计算产率C蒸发D称量精盐过滤操作如右图所示,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_,【解析】(1)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150 g10%15 g,所以需要溶剂水的质量为:150 g15 g135 g,又因为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 g/cm3,所以水的体积为:135 g/1 g/cm3135 cm3135 mL;

6、因为氢氧化钠易潮解,所以称量时要放在烧杯中进行,右盘添加砝码(左物右码);为加速溶解以及快速散热,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配制好的溶液装瓶后要贴上标签,以便取用。(2)称量粗盐并溶解后,要先将液体进行过滤,然后对滤液蒸发结晶,最后称量精盐质量并计算出产率;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要紧贴在漏斗的内壁上;滤纸要低于漏斗的边缘、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玻璃棒要紧靠在三层滤纸一侧、盛滤液的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的内壁上。,【答案】(1)15135烧杯砝码搅拌贴上标签(2)ACDB未用玻璃棒引流滤纸高出漏斗边缘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7、上,下图是小明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1)配制过程中使用到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烧杯、量筒和_。(2)上图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玻璃棒,称量不准(或实际质量变小),(3)在计算、称量、溶解三步操作中,图表示的操作是_。(4)该实验中需称量氯化钠_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性的杂质,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填“偏大”或“偏小”)。(5)该实验中量取水时最好选用_的量筒(水的密度为1 g/cm3)。A10 mLB50 mLC100 mL,溶解,12,偏小,C,溶液的组成、计算及配制(训练时间:40分钟分值:1

8、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2010宜宾)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的共同点是()A溶质都是碱 B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都能使酚酞变红 D都能和硫酸反应【解析】食盐水中溶质是氯化钠属于盐,故A错误;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混合物,故B正确;食盐水属于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故C错误;食盐水属于中性溶液与硫酸不反应,故D错误。【答案】B,2(2011烟台)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海水的凝固点比水低B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C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解析】海水

9、属于溶液,其凝固点比纯水低,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而物质颗粒越大越易沉淀,即为不均一、不稳定的浊液;温度一定时,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多少无关,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食盐水是溶液,它导电的原因是因其中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答案】C,3(2010苏州)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盐水的沸点比水低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解析】水中加入溶质后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故A错误;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无色澄清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B错误;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故C错误。【答案】D,4(2011泰安)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

10、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醋 B蔗糖 C花生油 D食盐【答案】C,5(2011淮安)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C用汽油清洗油污 D用盐酸清除铁锈【答案】B,6(2012中考预测题)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氢氧化钠 B生石灰C浓硫酸 D硝酸铵【解析】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可知物质溶于水吸热压强减少,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等。【答案】D,7(201

11、1广州)向100 g 10%NaOH溶液中加入12.5 g 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12.5%B20%C22.5%D25%【答案】B,8(2011苏州)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 g碳酸钙,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解析】A.氯化钾能溶解于水,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计算溶质质量分数为5g(5g95g)5%;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微溶于

12、水,故B错;C.50 mL浓盐酸是溶液的质量不能得出溶质氯化氢的质量,故不能求得溶质质量分数,故B错;D.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得到溶液,故D错。【答案】A,9(2011百色)实验室中配制100 mL 10%的稀硫酸,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烧杯 B托盘天平C量筒 D玻璃棒【解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硫酸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量取、溶解、装瓶存放,所以配制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答案】B,10(2011天津)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A酒精 B水 C汽油 D植物油【答案】B,11(2011大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B汽油可

13、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氢氧化钠溶液可直接用作厨房清洁剂D长期用硬水洗涤的衣物会变硬【解析】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可直接作厨房清洁剂。【答案】C,12(2011徐州)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置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通过降温可以变成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故溶液仍为饱和溶液。【答案】C,13(2010中考变式题)要配制100 g溶

14、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10 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 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解析】A.称量氯化钠时,要在左右两盘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故A错误;B.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B错误;C.为加快固体溶解应该用玻璃棒,而不能用温度计,故C错误。【答案】D,二、填空题(共52分)14(4分)(2011吉林)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一种甜味剂,它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_,将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该溶液中水是_。15(3分)(2011义乌)实验室要配制1

1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1)配制溶液需完成计算、称量、_三个步骤。(2)下列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A硝酸钾中有杂质B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溶剂,糖类,D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部分溅出【解析】(1)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2)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一是称量KNO3质量少了;二是量取水的体积多了,故选AC。【答案】(1)溶解(2)AC,16(6分)(2010中考变式题)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溶剂是_;(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

16、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碘,汽油,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17(8分)(2012中考预测题)用“”“”“”填空。(1)50 mL酒精与50 mL水混合后体积_100 mL(2)50 时熟石灰的溶解度_20 时熟石灰的溶解度。(3)20 时40 g氯化钠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_140 g。(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烧杯中固体逐渐溶解,整杯液体变为紫色,甲,(4)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则20 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31.6%。18(1

17、2分)(2011日照)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2)图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水的密度为1 g/mL)。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选填字母标号),(5)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解析】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所以图中的顺序应该是。中有两种仪器:广口瓶(玻璃)和药匙(塑料)。图中天平使用正确,所称得的食盐的质量等于砝码

18、和游码质量之和,为18.2 g。因为所配制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所以配制的溶液的质量为18.2 g10%182 g,所以需要水的质量为163.8 g,即163.8 mL;量水,时,视线应该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所以读数时,应选择D。如果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会导致称量的食盐的质量偏小,故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小于10%。【答案】(1)(2)药匙(3)18.2 g(4)163.8 mLD(5)小于,19(12分)(2011宿迁)某同学用提纯的精盐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1.7%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完成。(1)计算:氯化钠的质量为_g,水为_g。(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

19、应放在_(填“左盘”或“右盘”)。(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 g/cm3),量筒的规格是_(从下列中选用:10 mL、25 mL、50 mL、100 mL)。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的_保持水平。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4)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1)11.788.3(2)左盘(3)100 mL凹液面最低处搅拌(加速溶解)(4)偏小,20(4分)(2011绥化)在实验室中,配制500 g 0.9%的生理盐水。(1)该实验必备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量筒、

20、细口瓶、烧杯和_;(2)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_、溶解、装瓶并贴标签;(3)若稀释浓硫酸,为了实验安全,应将_沿容器壁慢慢地注入_中,并不断搅拌。21(3分)(2010青岛)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1)100 g该溶液中含溶质_g。(2)向100 g该溶液中加入200 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称量,浓硫酸,水,玻璃棒,(3)将100 g该溶液与100 g 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解析】(1)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过氧乙酸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100 g15%15 g;(2)向100 g该溶液中加

21、入200 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5 g/(100 g200 g)100%5%;(3)将100 g该溶液与100 g 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 g100 g5%)/(100 g100 g)100%10%。【答案】(1)15(2)5%(3)10%,三、计算题(共9分)22(9分)(2010中考变式题)生产烧碱的工厂,常用便宜的原料纯碱和熟石灰制得成品。为模拟该生产过程,同学们取20 g Na2CO3溶液与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 g白色沉淀。求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解:设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Na2CO3Ca(OH)2=2NaOHCaCO3106100 x4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