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第二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9345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因工程第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因工程第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因工程第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因工程第二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因工程第二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因工程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因工程第二章.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问 题,1、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1)人和机器设备。(2)人、机器和环境。(3)人、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4)人与广义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2、人因工程学的研究目的是()(1)使作业者获得良好的作业条件。(2)使人和机器及环境达到合理的结合。(3)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4)使作业者如何达到安全、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最优化。,2,21 体力劳动时的能量消耗,一、能量的产生,ATP,+,H2O,ADP,+,+,Pi,1.产能定义:,2.产能途径:,1)ATPCP系列,ATP,特征:提供能量速度极快,持续时间极短,不需氧参与,产生 ATP的数量很少,适于短

2、暂(10秒以下)剧烈活动。,2)需氧系列(人体活动能量最大的和最主要的产能源),特征:提供能量速度中,持续时间长,需氧参与,产生ATP的数 量几乎不受限制,适于中等强度作业的供能。,葡萄糖(脂肪)+氧,补充ATP的过程。,CP+ADP,ATP,磷酸肌酸激酶(CPK),ATP酶,+Cr,3,3)乳酸系列,产生的有限,由补充,Cp有限当不够时,再通过补充,这时出现假疲劳(产生乳酸)。当产生的ATP=ATP1时停止,持续时间长出现真正疲。,例:跑步,特征:提供能量速度比较快,持续时间短,提供能量大,无需氧 参与,产生 ATP的数量有限,仅能维持剧烈活动几十秒。,葡萄糖(糖元),ATP+乳酸,磷酸果糖

3、激酶,肌肉活动时能量的来源如图,一、能量的产生,4,3.三种产能过程的特性比较,5,二、作业时的氧消耗,1)氧需:人体作业时,单位时间所需要的氧量叫氧需。,1.基本概念,3)氧债:氧需与供氧量之间的差别叫氧债。,2)氧上限:血液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应的最大氧量叫氧上限。,2.氧消耗的动态变化规律,1)动态作业,动态作业时,人体的耗氧量是变化的,在开始的23min内,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还不能满足氧需,肌肉所需的能量是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此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逐渐加强,氧需逐渐得到满足,进入稳定状态,进入稳定状态的作业可维持较长时间。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并不能马上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还将

4、继续消耗较多的氧以补偿氧债。,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功能,其次取决于呼吸系统的功能。,6,A 氧 债B 补 偿 氧 债,氧消耗的动态变化规律,安静氧需,7,氧消耗的动态变化规律,A 氧 债B 补 偿 氧 债,安静氧需,8,任何作业均含有静态作业成分。静态作业所占的比重与作业者的姿势、熟练程度有关;越熟练,不必要的静态作业就越少。可通过改进工具,改进操作方法,来减少不必要的静态作业。,静 态 作 业 的 氧 消 耗 动 态变化规律,9,三、人体的能量代谢,1.定义,能量代谢就是人体有关能量的产生、转移和消耗。,2.种类,1)基础代谢量:人在基础条件下,维持人最基本生理活动,所需

5、消耗的能量。,按机体所处的状态分为三种:,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量。用B表示,单位:KJ/(m2.h),体表面积 S(m2)0.0061身高(cm)0.0128 体重(kg)0.1529,基础代谢量=基础代谢率人体表面积持续时间BSt,我国正常人基础代谢率的平均值如表所示,10,3)能量代谢量:人体进行作业或运动时所需消耗的总能量。,能量代谢率:用M表示,能量代谢量MS t,2)安静代谢量:机体保持某部位的平衡及某种姿势所需消耗的能量。,安静代谢率:用R表示 R=1.2B,安静代谢量RS t1.2BS t,11,RMR(能量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基础代谢量(能量代谢

6、率安静代谢率)/基础代谢率(M1.2B)/B,由上式得:MB(RMR1.2),总能耗 B(RMR1.2)体表面积活动时间(RMR1.2)基础代谢量,练习:,3.相对代谢率(Relative Metabolic Rate,RMR),劳动强度不同,所消耗的能量不同,由于劳动者的体质差异,即使同样的劳动强度,不同劳动者的能量代谢也不同,为了消除个体差异,常用相对代谢率来衡量劳动强度。用RMR表示。,相对代谢率和能量代谢率是评价劳动强度指标。,不同作业的RMR如表8-5,8-6所示。,RMR(作业时的氧消耗量安静的氧消耗量)/基础的氧消耗量,12,4.能量代谢率的测定,2)间接法:通过测定人体消耗的氧

7、量,再乘以氧热价。,1)直接法 P33 图2-8,M单位时间内氧气的消耗量(L/min)氧热价(KJ/L),氧热价: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L 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物质的氧热价。而氧热价通过呼吸商查表可得。,呼吸商:肌体在同一时间内所产生的CO2量与消耗O2量的比值(CO2/O2)。,练习,呼吸商-氧热价,查表,13,练 习,为测定某作业的劳动强度等级,测得作业者在作业时的耗O2量为1.30 L/min,CO2的产生量为 1.05L/min,安静时的耗O2量为 0.24 L/min,CO2的产生量为0.19 L/min。求该项作业的相对代谢率。,查表,氧热价为20.15KJ/L,查表,氧热价位20.

8、05KJ/L,解:,该项作业的相对代谢率是 5.34。,14,练 习,解:能量消耗量=4.7+5.6+18=28.3(KJ/min),所以,若基础代谢量为4.7KJ/min,维持体位增加的代谢量为5.6KJ/min,作业时增加的代谢量为18KJ/min。试求 RMR值。,能量消耗量=基础代谢量(1.2+RMR),15,例 题,基础代谢率为105 KJ/(m2min),能量代谢率为599 KJ/(m2h);若能量代谢率降到231 KJ/(m2h)时,试评价二者的劳动强度。,解:RMR=(M-1.2B)/B=(599-1.2105)/105=4.5 RMR=(M-1.2B)/B=(231-1.21

9、05)/105=1,根据劳动强度划分标准:前者属于重劳动;后者属于极轻劳动。,16,22 人体作业过程的调节与适应,一、神经系统,习惯定型:若长期在同一环境中从事同一项作业活动,通过复合条件 反射逐渐形成该项作业操作的自觉习惯的逻辑平衡潜意识,称习惯定 型,又称动力定型(Dynamic Stereotype)。,二、心血管系统,心率,1)作业时心率 安静时心率+402)脉压 脉压最大值的一半3)收缩压 心率4)血糖浓度 正常血糖浓度的一半,血压,呼吸,判断能否继续作业的标志:,100mg/100ml 50mg/100ml,17,23 作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一、作业能力,1.概念:指完成某作业,

10、作业者所表现的生理、心理、技能的综合性素质。,2.表达方式,3.变化规律,生产成果(产量、质量)=(作业能力,作业动机),18,4.意义,1)合理安排休息,不要在没进入疲劳期就安排休息;,例如:,安排工作V:V工作能力时,会加速作业者的疲劳,甚至影响身体健康。V工作能力时,达不到兴奋点,工作效率低,易出错。,终末激发(Terminal Motivation):快完成任务时,主观上为了赶任务或超额完成任务所激发的一种现象。终末激发所能维持的时间很短。,19,二、休息作业时间制定,TwT劳/TT劳/(T劳T休)1/(1Tr),设:作业时单位时间的能量消耗量为M;制度劳动时间为T,其中T劳为实际劳动

11、时间,T休为休息时间.,则:TT劳T休,休息率:Tr T休/T劳,实际劳动率:Tw T劳/T,实际劳动时间是100.47kJ 能量贮备的耗尽时间,所以:T劳100.47/(M16.75),总的能量消耗满足平均能量消耗量不超过16.75kJ/min,所以:T劳M(T劳T休)16.75,T休T劳M/16.75T劳(M/16.75)1T劳,TrT休/T劳(M/16.75)1,20,练 习,已知某作业能量消耗量为31.75kJ/min,求作业与休息时间及实际劳动率。,解:T劳 100.47/(M16.75)100.47/(31.7516.75)6.7min,Tw T劳/(T劳 T休)6.7/(6.7+

12、6.0)52.75%,从事该强度的作业,连续作业6.7min后,应安排6min工间休息时间,实际劳动率为52.75%。,T休(M/16.75)1T劳(31.75/16.75)1 6.7 6.0min,21,练 习,某作业日作业制度时间为480min,要求净作业时间为450min.现测得作业者在作业时耗O2量为1.29L/min,CO2的排出量为1.045L/min;安静时的耗O2量为0.245L/min,CO2的排出量为0.194L/min.问:1)作业时增加的能量消耗率 2)该作业的劳动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解:作业时:RQ1.045/1.2910.81 查表,20.15KJ/l,M1.291

13、20.1525.99KJ/min,安静时:RQ0.194/0.2450.79 查表,20.05KJ/l,R0.24520.054.91KJ/min,作业时增加的能量消耗率25.994.9121.08KJ/min,TrM/16.7510.55,TrT休/T劳 T休/(TT休),T休 TrT/(1+Tr)170min,170min30min 不合适,22,练 习,作业者平均体表面积为1.6521 m2,基础代谢率为2.5KJ/(m2min),作业相对代谢率为5时,实际劳动率为多少?当相对代谢率提高到7时,劳动持续时间比原来缩短百分之多少?(保留两位小数),解:1)RMR5时,RMR(M1.2B)/

14、B,M(RMR1.2)BS25.61 KJ/min,T劳100.47/(M16.75)11.34min,T休T劳(M/16.751)5.998min,TwT劳/TT劳/(T劳T休)11.34/(11.34+5.998)65.41%,2)RMR7时,M(RMR1.2)BS33.87 KJ/min,T劳100.47/(M16.75)5.87min,比原来缩短百分率(11.345.87)/11.3410048.24%,23,练 习,8h 工作制中,作业开始前和作业结束前各用0.5h 进行准备和整理工作地,中午还有1h的午饭时间。作业时的能量消耗为26KJ/min,安静时的能量消耗为6KJ/min,试

15、分析该工作班,至少还应安排几次休息?,以每次作业17min计算的休息次数为,至少还应安排21次休息。,(min),(min),解:,24,25 作业疲劳及其测定,4.技术性疲劳: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并重,且神经相当紧张的作业。,一、作业疲劳的概念,二、分类,1.个别器官疲劳:发生在仅需个别器官或肢体参与的紧张作业。,2.全身性疲劳:主要是全身参与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所致。,3.智力疲劳:主要是长时间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所致。,作业者在作业过程中,产生作业机能衰退,作业能力明显下降,并伴有疲倦感的现象,称作业疲劳。,根据活动时间长短和活动强度的高低,可分为短时间剧烈活动后产生的疲劳和长时间中等强度作

16、业后产生的疲劳。,25,25 作业疲劳及其测定,三、疲劳的产生与积累,四、疲劳产生的机理,1.物质累积理论,2.力源消耗理论,3.中枢系统变化理论,4.生化变化理论,5.局部血流阻断理论,体力疲劳是随工作过程的推进逐渐产生和发展的。按照疲劳的积累状况,工作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1.工作适应期 2.最佳工作期 3.疲劳期 4.疲劳过度积累期,疲劳积累过程的“容器”模型,26,六、提高作业能力,降低作业疲劳的措施,2.合理安排劳动时间,1.改善工作条件,合理设计工作环境,改进设备和工具,改进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方法包括工作姿势、经济工作速度、搬运方式和操作的合理化。,1)休息时间的确定,2)合理安排

17、休息方式 在强制节拍的流水线上,设置一定的工间暂歇和工间休息时间。工间暂歇是指作业者的动作与动作间、作业与作业间的暂时停顿。工间休息是指作业一段时间后停下来休息的时间。,27,2.脑力负荷的影响因素,工作内容分为时间压力、工作任务的困难程度、工作强度等,人的能力,人的努力、认真程度,TR:操作在客观上要求的时间 是工作强度的一种度量。TA:操作者实际能够提供的有效时间。是人工作能力的一种度量。,26 脑力工作负荷,工作内容,3.人的业绩与脑力负荷的关系,28,26 脑力工作负荷,1.脑力疲劳的含义,脑力疲劳是指人体肌肉工作强度不大,但由于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引起的

18、第二信号系统活动能力减退,大脑神经活动处于抑制状态的现象。,2.脑力疲劳的产生与积累,高脑力负荷,单调作业,操作者对工作的态度、期望、动机及情绪状态,3.单调作业及单调感觉,1)单调作业:是指作业过程中出现许多短暂而又高度重复的作业。,四、脑力疲劳及其消除,29,26 脑力工作负荷,单调作业特点:作业简单、变化少、刺激少,引不起兴趣。受制约多,缺乏自主性,容易丧失工作热情。对作业者技能、学识等要求不高,易造成作业者消极情绪。只完成工作的一部分,对整个工作的目的、意义体验不到。能量消耗不多,却容易引起疲劳。,单调感觉对人的影响:使操作者作业能力时高时低、不稳定;工作质量下降,错误率增加;使作业能

19、力的动态曲线发生变化;注意力不集中等。,2)单调感觉:单调作业使操作者知觉到的系统的“控制”程度减至最低水平,因而产生不愉快、枯燥、缺乏兴趣和挑战、压抑以及觉得工作永无止境等消极情绪,这种由单调诱发的消极情绪称单调感觉。,30,练 习,某男身高1.7m,体重70Kg,B均值约为158.7KJ/(m2h),连续作业2小时当RMR4时,问:能量消耗是多少?作业时增加的代谢量是多少?,能耗(RMR1.2)BSt 2997.44KJ,作业时增加的代谢量(RMR1.2)BSt 1.2 BSt RMR BSt 2305.72KJ,31,练 习,若基础代谢率为158.7KJ/(m2h),连续作业2小时,能量代谢量为1500KJ,作业者身高1.78m,体重150斤,问:该作业相对代谢率是多少?,32,呼吸商和氧热价表,33,肌肉活动时能量的来源示意图,34,能量代谢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之一测定出来()(1)人体释放的热量和对外做功(2)人体吸入的氧量(3)人体呼出的CO2(4)人的氧热价,35,问 题,1.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以下功能之一(),(1)供氧条件(2)氧上限(3)循环系统(4)呼吸深度,2.静态作业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之一(),(1)能量消耗水平较高(2)后继性功能减弱(3)容易疲劳(4)肌肉为等张收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