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第讲阿德勒个体心理学.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0948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7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心理学第讲阿德勒个体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人格心理学第讲阿德勒个体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人格心理学第讲阿德勒个体心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人格心理学第讲阿德勒个体心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人格心理学第讲阿德勒个体心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第讲阿德勒个体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第讲阿德勒个体心理学.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格心理学第5讲,心理咨询中心 俞林鑫,阿德勒的个体主义心理学,A阿德勒,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提出人天生就有自卑感;人也有一种追求优越的先天驱力。,阿德勒的基本观点,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渐渐形成一种生活风格,根据此生活风格而形成人生目标,但每个人的生活风格不同,因此每一个人的人生目标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过程应以每个人的特殊心理经验为对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学被称为“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主要观点,1、生活风格2、生命的意义3、自卑感与优越感4、人生目标5、社会兴趣6、创造性的自我,生

2、命的意义是什么?,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的意义”个体的所有观点、态度、行为、表情、习惯、抱负都与这个意义有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错误生命意义的特点,缺乏同类感和社会兴趣。他们所赋予生命的意义是一种个人所有的意义。为己。,正确的生命意义,人类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对他人感兴趣,相互合作。利他。(社会兴趣)我们从祖先那里得到的遗产。,白求恩,陈及时,19岁,湖北通山县人,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何东旭,19岁,湖北枝江市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方招,19岁,湖北罗田县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生命意义的形成,成长期儿童

3、的经历以及对这个经历的诠释。6岁以前,个体形成独特的生活风格,这种生活风格影响着对生活事件的诠释。,自卑感,人天生就有自卑感。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障碍,个体就会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从而产生自卑感。,有三个孩子,他们头一次去动物园。当他们站在狮子笼的面前时,一个孩子躲在妈妈的身后说:“我要回家。”另一个孩子脸色苍白、全身发抖地站在原地,说:“我一点也不害怕。”第三个孩子恶狠狠地瞪着狮子,问他妈妈:“我能向他吐唾沫吗?”,自卑感的不同表现,自卑感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完全正常的,正是它的存在,才促使人寻求补偿。,克服自卑感的两种方式,1、积极的方式:将自卑感转变为奋发上进的内在动

4、力,力求补偿缺陷,取得成功。补偿的方式:觉知到自己的生理缺陷后,集中力量在低劣的器官上发展其功能。承认自己的某种缺陷,发展自己的其他机能以弥补缺陷。,消化不良的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的问题主要是营养问题,他的兴趣可能会转向食物,因为他相信这样可能会改善自己的处境。结果他可能成为一名专业厨师或营养专家。,张海迪,史铁生,约翰库缇斯,世界上最著名的激励大师。天生严重残疾,没有腿,也不依靠轮椅生活,却形成了世界级的自尊、自信和自立。,当代的榜样:约翰库缇斯,2、消极的方式:使用不正确的方式改进自己的环境。曲解现实(自欺欺人)超补偿作用:个人为了克服缺陷,付出过分努力。超补偿作用是神经症产生的根源。因为气

5、馁放弃任何改进情境的努力。,王某喜欢夸张地炫耀自己,父亲只是厂里车间一个班长,她却说他是厂领导;妈妈是街道干部,她说她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部门若有活动,她指手划脚安排东安排西,好像只有她最能干;工作上总喜欢和别人争论,而且不占上风不罢休;同事聚餐,她抢着点菜买单,而且还会把菜谱介绍得有声有色。,她自小因是女孩,备受家人冷漠,她下定决心,要证明女孩子更比男孩强。她上学时,成绩优异,甚至在大学里,也没有输给男生。毕业到公司后,她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假日和休息时间,想成绩突出,压倒同事,但公司里的员工个个是精英,让她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感到自己快要挺不住了。,追求优越,一个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不断产生自卑

6、感,同时又不断地进行补偿的人,他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人总是力图从低劣地位上升到优越地位,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优越,这种动力叫做追求优越。,追求优越的两种方式,1、追求个人优越(错误的方式)一个人一心只追求自己的优越而忽视其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种人言过其实,骄傲自大、自以为是。他们缺乏社会兴趣,令人讨厌。(优越情结)伪君子:有意或无意地披着关心社会的外衣,掩盖自我中心之实。个人成就不等于心理健康,希特勒性格特征分析,一点点加高鼻子即使在夏天也不穿短袖衫 对动物充满仁爱他对别人的手指着迷午夜飞车对长桌特别感兴趣爱上“嫡亲外甥女”,2、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的价值。(正确的方式)毛泽东:

7、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为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而奋斗”,罗素:集中精力于实现伟大的、非个人的希望,具备伟大灵魂的人,心灵反映出整个世界,人生目标,人的行动是受他对未来的各种愿望,而不是受过去经验的激发。个体在4-5岁左右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往往是抽象的。,一个人小时候其父亲总嫌他做事太毛糙,不够细致。那么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努力做得好,以便得到好的评价。长大后,他可能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发现你的人生目标,1、拿出几张空白的纸2、在纸的顶部或者文档的顶部写上:我真正的人生目标是什么?3、写下你脑海中最先想到的一个答案(任何一个答案都行)。这个答案不必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一个简单的短语就好 4、

8、重复第三个步骤,直到当你写出一个答案时,你会为之而惊叫,那它就是你的目标了。,社会兴趣(社会感),社会兴趣:与全人类合为一体的感受,为社会做贡献。社会兴趣完善的人追求的不是个人的优越,而是理想社会中所有人的完美。,社会兴趣的起源,社会兴趣起源婴儿初期的母子关系。如果母亲采取一种积极、合作的态度,儿童就倾向于形成社会兴趣。如果母亲把孩子紧紧束缚在自己身边,那孩子就容易将他人排斥在自己生活之外,形成较低的社会兴趣。,父母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溺爱:结果使得孩子长大后缺乏应付生活问题的能力。忽视:孩子长大后变成冷酷、怀疑的人,他们不能与其它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理想的母亲对她的孩子应该有一种真挚深厚的

9、爱,这种爱是以儿童的福祉,而不是以自己的需要为中心的。,理想的父亲与孩子的母亲处于平等的位置;相互配合照料孩子,并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理想的父母亲,创造性自我,创造性自我是一种个人主观体系,它解释个人的种种经验使之有意义。人并非由经历决定,而是由对经历的诠释所决定。Adler认为:不论是健康或是不健康的人都能自由选择有益的或无益的生活风格。,一个小孩从小被父母忽视,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和爱。有的人可能会这样想“我们要努力消除这些不幸处境,让我们的孩子在更好的条件下成长。”有的人可能会这样说“这个世界这样对待我,我为什么要善待这个世界。”另一个人可能会这样说“我的童年如此不幸,我所做的一

10、切都可以得到原谅。”,生活风格,生活风格包括一个人的人生目标、自我概念、对他人的情感及对社会的态度。生活风格是遗传、环境、社会兴趣以及创造性的自我等互动下的产物。约在四、五岁左右已形成。,四种生活风格,支配-统治型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特别强烈,不惜利用或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索取型依赖别人照顾他们。被娇纵的孩子。回避型 这样的人缺乏必要的信心解决问题或危机,不想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图通过回避困难从而避免任何可能的失败。被忽视的孩子。,李某,20岁,大二学生。她嫉妒所有比自己聪明、漂亮、学习好、家境好的同学,常无事生非,和他们发生冲突。她喜欢班长,但班长却和一位漂亮女同学谈恋爱。她就跑去对那位

11、女同学说,他家在农村,他哪配得上你啊;她又对班长说,你别看她当面对你好,她根本看不起你,她老在我们面前说,你不会配衣服,普通话说的不标准。这对恋人分手后,她又说:我早就说他们成不了。李某只要认定她喜欢的男生,就会不断地给他打手机,发短信,如果他(们)不及时回应自己的电话、短信,就会焦虑、生气、发脾气,威胁说要去自杀,并哀怨:“凭什么?我哪里不好?”,社会利益型这样的人能面对生活,与别人合作,为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常常生长于良好家庭,家庭成员相互帮助、支持,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和尊重。个体自小就能经验到:胜任、成就、创造、可爱的以及愉悦的关系等经验。,早期的生活经历,现在的行为,阿德勒

12、的人格发展观,创造性的自我,生活风格人生目标、生命的意义、寻求优越,阿德勒的精神病理观,异常的人格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兴趣的发展不足,从而形成不良的生活风格。无益的生活风格的特征:设立太高的标准缺乏弹性的生活风格仅生活于他们私人的世界里,心理治疗的观点,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生活风格1、了解出生顺序2、分析早期记忆3、梦的解析,1、出生顺序,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会影响人格形成的心理学家家里的头生孩子,在人格上不同于中间出生的孩子,中间的孩子又不同于末生的孩子,老大:有强烈的权力和优越感,被过度保护,有较高的焦虑。老二(中间):有强烈的社会兴趣与手足竞争性老小:被娇纵,缺乏独立性。独生子女:较少社会兴

13、趣,期待別人的照顾。,2、分析早期记忆,请回忆一下你能回忆起来的最早的事情?Adler发现我们对于自己在4、5岁时的回忆会显示出我们在成人时期的生活风格。Adler也发现,早期回忆是真实事件或虚构,其差异不大。,“我3岁时,爸爸给我们买了对小马。他牵着马缰,把马牵到了屋外。比我大3岁的姐姐牵过一条缰绳,得意洋洋地牵着马走在街上。我的小马紧跟着那匹马。它走得太快了,我都赶不上。我摔倒了,小马却拖着我在地上跑。”,“我的早期记忆都是姐姐带我去各种聚会和场合。我出生时,姐姐快18岁了。因为在我出生前,姐姐是家里5个孩子中的唯一女孩,她自然喜欢拿到到处炫耀。因此,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她就带我到处跑。对于

14、这些聚会,我只记得一件事:姐姐不断地强迫我说诸如告诉这位女士你的名字之类的话。我还记得,我如果哑口不语,回家后肯定要挨训,这样我就变得讨厌外出,讨厌与人交往。”,3、梦的解析,不相信梦是愿望的达成或隐藏的冲突。Adler认为梦境包含我们对于目前问题的感触(情绪),以及我们想要如何去做(动机)。,梦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解决目前的问题。梦境是朝向现在和未来的,而不是朝向过去的冲突。梦境是被加以伪饰以欺骗梦者,所以需由另一人来解释。,一个学生,充满勇气,有长远的生活观,希望能完成功课,通过考试。考试前夜,他梦见自己站在一座高山顶上。次日早上他起床时,他觉得心情比以前更愉快,精力充沛,更有勇气了。,飞翔:代表努力向上的感受,一种有企图心的生活状态,个人想要超越他人或比他人更好。坠落:代表个人情绪上有关降级或失去的观点。例如:对于失去自尊或声望的害怕。,坠落与飞翔的组合:可能代表对于过度野心与失落的害怕。裸体:害怕泄漏自己。被追赶:可能意味与他人关系的无力感。,心理治疗的目标:建立一种治疗者与病人的关系,用以促进病人的社会兴趣、勇气与自尊心的发展。治疗者的角色:母亲和工作伙伴的角色,(1)勇气(2)社会兴趣(3)现实感,健康人格的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