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fafj06冲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征程回顾.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0961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bfafj06冲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征程回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abfafj06冲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征程回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abfafj06冲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征程回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abfafj06冲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征程回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abfafj06冲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征程回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bfafj06冲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征程回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bfafj06冲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征程回顾.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罗兰06冲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征程回顾 道口的论坛到现在为止还不能上去,看到师弟师妹们一个个着急的样子,我决定写篇文章,说说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大家有什么问题的,可以跟帖子提问,我有空就会常上来看看。 本人本科也在一所北京高校就读,但其名气比不上道口,而且属于跨专业考人行研究生部金融学专业。初试401分,侥幸过关,复试心态良好,扳回一城,最终有惊无险,喜剧结尾。下面仅按时间顺序草草回顾一下我的考研征程,希望能对师

2、弟师妹们有所帮助。 1、4月19日,决定考研 这个时间相对其他同学来说算晚,尤其是报考五道口的同学很多都早在大三上学期就下定决心着手复习了。所以当时身边朋友都建议我考本校本专业算了,保险点,可我出于自身性格的考虑还是决定冲一冲道口,毕竟我是信奉“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的人,人生难得几回博,风险偏好一下又何妨! 2、4月19日5月中,通读数学教材,背英语单词 虽然当时已是4月下旬,别人都早已看完数学教科书,开始结合数学复习指南进行第二轮的复习,但我还是耐着性子认认真真地研习了数学课本。书本永远是最根本的东西,必须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地夯实基础,磨刀不误砍柴功嘛。只有

3、这样后期的复习才能顺利进行,不至于再返工浪费时间。具体时间安排是这样的:4月底前看完同济四版微积分,五一期间看完四川人民版线性代数,再在5月中看完浙大版概率。当然,我起步较晚,大家可以同比提前。这期间还穿插着英语的复习。我自认基础较好,没有花太多时间,只断断续续地背些单词,再看点报纸保持语感。也试过找阅读理解的习题来练,但说实话,没有太合适的。有些过难,有些又跟考研出题方向不符,只好放弃。 3、5月中6月底,期末复习 这段时间我在忙期末复习。大三下学期的课业很重,容不得我不全力以赴。但因我本科所学并非金融,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几乎与考研无关,现在想来颇有些可惜,本来我复习时间就比别人紧,此时完全应

4、该开始系统的专业课复习的,也免得后期那么被动那么赶。 4、暑假,数学第二轮,英语做真题,专业课开始着手 暑期是复习的攻坚阶段。一方面跟着数学辅导班的进度完成了对数学的第二轮复习,做了数学复习指南、线性代数讲义等,解题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终于开始了专业课的复习。我先看的是财政学,因为当时主要精力还是在数学上,没有大块时间来让我从从容容地建立一个专业课知识体系,只好选择这门介绍性的学科作为起点。我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共编著的第四版,很多人反映这本书废话很多,知识点太过细碎,看起来很慢。确实,我当时一个上午只能看50页左右,花大概10天时间看完后也没能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财政学框架,最多

5、也就是扫了扫盲。但没办法,这似乎是自学任何一门新学科时无法逾越的一个状态,只有走过这一步,才有后期回头复习时的一目了然。 另外我花5天时间上了一个针对英语高起点的精华班,很棒!老师分块讲解了阅读、作文、翻译、完形、新题型等,用真题说话,既有知识点讲解,也有应试技巧,是我后期英语复习所依据的根本。我想说,考研毕竟是考试,是考试就一定有技巧,英语好决不等同于考研英语能得高分。所以我的原则就是一切可以外包的东西一定外包,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己有限的时间与精力。 5、9月到12月,攻坚阶段 经过暑假两个月的全力学习,可以说数学和英语已经上了轨道,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不断地做题巩固。尤

6、其是数学,我又复习了一遍复习指南,接连做了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等适合第三轮复习的用书,进一步巩固了之前所学。11月开始做模拟卷,400题、考试虫8套卷、模拟考场15套等,几乎做遍了世面上所有模拟卷,解题准确度和熟练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英语则继续做历年真题,并对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力图读懂真题的每个印刷符号”,同时结合这个过程对单词进行了巩固,这样虽然颇为费时费力,却真的效果显著,不仅熟悉了历年阅读篇目的语言风格、出题角度,还练就了速度,同时也为后期翻译与写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绝对是事半功倍屡试不爽的好方法。 作者:61.233.76.*2006-6-22 21:09 回复

7、此发言 206冲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征程回顾 鉴于我专业课此时还未真正启动,9月份颇为心急。草草翻完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就立即投入了货币银行学的学习中。事实证明这样的进度安排是错误的。正如数学复习应该从书本起步一样,宏微观也是整个金融学的基础。尤其是宏观,知识点牵扯面大,流派错杂,学得好将极大地便利此后的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等多门学科的学习,所以非常值得花大精力好好整理,理清脉络。而我当时贪多贪快,囫囵吞枣,严重影响了以后的学习。这一切一直等到我在12月份报名参加了凯程的专业课辅导班后才得以恶补。课上老师帮我们整理几门核心课程的知识体系,其中对宏观经济学各个流派

8、的归纳总结使得整个学科脉络清晰,重点突出,使我受益匪浅。 货币银行学我用过易纲老师和胡庆康老师两个版本。在此,我强荐易纲老师的版本。有人说易纲老师的书看起来舒服,但对于应付考试来说未免太简单了点,确实,凯程的老师也说当我们引用易纲老师书中观点时最好能把它们转化为专业术语进行表达,但是,这本书真真正正地融入了易纲老师对此学科的理解和深化,有多少人是看了这书才找到了备考专业课的感觉,又有多少人是看了这书才明白什么叫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它同样是我在久仰它大名之后花5天时间匆匆翻完的,浮光掠影却也感受到了它的惊艳,真是相见恨晚啊! 国际金融我用的是姜波克的版本。偏难,其中理论模型较多,个人认为对此不必太

9、深入,只要把主要人物和学派的观点掌握即可。当然了,模型本身是很好的工具,如能掌握可谓如虎添翼。至于一些基础知识我后期主要依据的是2002年金融学联考大纲,真真真的很经典很赞!这份资料包含了货银、国金两大部分,每章节按照名次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进行排版,与道口的考试题型可谓高度契合,而且里面的表述权威,用词严谨,用起来相对得心应手!另外钱荣堃的版本用的人不少,我没完整看过,不便评论。其实说到底知识是共通的,我相信任何一本教材在知识体系上都不会有大的疏忽,无论看那本最后都是殊途同归,因此不必太计较。也因此其它几门学科的教材我就不一一介绍了,都不是什么核心课程,也都较简单,随便哪本教材都足够。我用的

10、书单见附注,大家不必拘泥。 道口的考试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对热点的重视,这一点我也要感谢凯程。如你们所知,我复习时间很紧,在首先保证上述专业课和数学英语的学习之余,可谓所剩不多,没办法,只好压缩对热点总结的时间投入。平时报纸看得很勤,但疏于整理,最后阶段突然发现所有知识点都混成了一锅粥,搅成一团,简直前功尽弃!再加上我是孤军奋战,没有研友提供友情赞助,最后幸亏了凯程老师帮我们总结归纳了几十个当前经济热点,并在课堂上做了重点讲解。虽然后来的初试综合课中并未有太多涉及,但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中无疑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节省了大量宝贵时间。而且在后来的复试专业课笔试与面试中都有所涉及,可谓获益良多! 6、1月

11、份,考前冲刺,调整状态 先前对政治有所疏忽,看过一遍红宝书,上过一个秋季周末班,听老师串讲过一遍知识点,12月份开始狂背,1月份继续狂狂背。同时用心记了几个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几个常用句型,几个经典表达。数学继续保持一天一套卷,练练手,不至于上了考场疏了笔头。综合课的笔记也经常翻翻,保持一下记忆。主要还是调整心态,这时候大家拼的已经不是实力了,或者说实力都大致定型了,可以做的只有把状态调整到最佳,发挥得好与不好相差很大,这一点不言自明。就拿我自己来说,我自认实力一般,专业课学习很欠火候,很多地方都是纯应试地应付过去的。例如国际金融里有些模型我一直到备战复试时才真正理解掌握,回想初试时的懵懂简直有

12、些后怕。所以我一直说自己初试侥幸过关,复试扳回一城,最后总算有惊无险,喜剧结尾。在此,希望师弟师妹们有时间就好好复习,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方法得当,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也像我似的起步较晚,时间相对紧张的,就注意用巧劲,善于借助辅导班等外力,调整心态,争取事半功倍的完美效果,同样也能成功! 附:综合考试参考书目 2002年金融学联考大纲 国际金融学(复旦版,姜波克主编) 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易纲主编) 货币银行学(复旦版,胡庆康主编)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唐旭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人大出版社,上下册,高鸿业主编) 会计学、统计学原理(四川人民出版社,经济学核心教材)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唐旭编著) 金融热点前沿课题2(中国金融出版社,唐旭编著) 财政学(人大出版社,陈共主编) 杂志: 国际金融研究 金融研究 金融与保险(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 金融时报理论版 中国金融 经济观察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