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2406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3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效率,北流市南园明德小学 黄世林,教学设计的含义,1、概念: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定义的内涵1)教学设计的目的:优化教学效果2)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3)教学设计是问题解决的过程4)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其科学决策的依据5)以学生为导向,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1、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学而设计,传统备课为教师的教而准备 2、教学设计侧重于理念指导

2、下的统筹安排,传统备课侧重于目标指导下的规划 3、教学设计最终强调的是一种意义的建构,而传统备课则追求一种知识的记忆,4.内容与比较,一、优化教学设计问题提出(一),1.基础教育规模扩大与学生差异性增大从整齐教育到差异教育2.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变化3.知识裂变和科学技术发展学习内容的更新学习方式的优化4.现代教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的优化,优化课堂教学问题提出(二),1.重教师、轻学生2.重教法、轻学法3.重内容、轻技能4.重习题、轻方法5.重知识、轻能力,6.重输出、轻落实7.重测试、轻过程8.重考点、轻体系9.重智能、轻德育10.重优生、轻全体,

3、二、优化教学设计依据,(一)课堂教学主要优点大规模组织教学学习活动循序渐进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学内容计划安排学生之间相互活动实现教学任务较全面课堂教学的优点是优化的基础,(二)课堂教学主要缺点,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一定限制学生实践动手机会少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难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多种教学内容难容纳学生与学生之间活动相对少,三、优化教学设计思路,(一)人才观的转变传统人才观: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未来人才观:人格-心理-身体-道德知识-技能-方法-能力,中美灰姑娘教学比较,(二)转变教学活动观念,转变“教学”为“教与学”转变“教与学”为“学教”使教学的基点、出发点、重点和归宿发生转变,(三)转变教与学

4、时效性观念,规定教学时间、规定学习时间有效教学时间、有效学习时间主动教学时间、主动学习时间成功教学时间、成功学习时间增大有效、主动和成功教学时间,(四)转变课堂教学功能观念,单功能教学功能: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多功能教学功能: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教育功能:基本方法 基本情感发展功能:基本能力由“双基”转向“五基”,(五)优化学习方式,1.学习态度2.学习方式3.学习过程4.学习方法5.学习指导6.学习习惯,1)四大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和评价;2)线性过程与系统方法的统一(要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设计各素);3)一般特征,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以课堂为中心),教学

5、设计的优越性,1、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与传统备课最本质的不同就是,设计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备课是为教师的教而准备。2、教学设计使教学更具科学性作为一门科学,它是凭借系统科学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评价解决方法,构建教学系统的科学。因此,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理论指导教学,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从而改变传统教学单纯凭借经验进行教学设计的做法。,3、教学设计使教学效果更趋最优化最优化是我们教学工作追求的理想,教学效果不可能达最优化,但我们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教学设计却可以无限接近最优化效果,使教学质量更大限度地提高。4、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运用科学的教

6、学设计理论设计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培养教师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侧重于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教育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过程中,教学设计是一个媒介。(“专家型”的教师都是理论的自觉实践者。),新课改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的要求是:能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要求;与学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试

7、行、评价和修改的过程,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明确目标、把握内容、制定策略,到权衡利弊,即从教什么和为什么教、怎样教、教得怎样几个方面入手,形成各个层次的教学系统。教学设计模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但其构成要素是相同的:1、学习需要分析2、学习内容分析3、学习者分析4、教学目标设计5、教学策略设计6、教学媒体设计7、教学过程设计8、教学设计的评价,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是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是指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以及学生自己的期望。“目前的学习状况”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能力素质。“学习需要”正是这

8、二者之差。要找到学习需要,就必须分别了解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状况和他们目前的学习状况,这个分析过程就是学习需要分析。,不同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内驱力。研究者认为,在学校环境中,影响学习的内驱力主要有以下四种:(1)生理与安全需要的内驱力。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即为了生存的需要,可以产生学习的动机,去学习各种必需的知识和技能。(2)感情需要的内驱力。这种感情的需要,可以是从学习的本身获得的一种乐趣,也可以是从学习的外部获得的感情报偿(如为了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赞扬)。由此产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强烈的感情需要色彩。(3)认知需要的内驱力。人都有一种理解问题、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的需要,这种对知识的

9、追求,即求知欲望,是进行学习的重要动机。(4)成就需要的内驱力。为了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去获得另一种非学习的成就,如受到尊重或得到地位的提升,也可以产生学习的动机。,学习需要分析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把期望的学习结果经过归纳整理,用学生的行为术语表述出来,形成一个具体的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这个指标体系进行现状调查,再把这项调查的结果也用学生的行为术语描述出来。最后,把两种行为术语所描述的结果加以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差距,就得到了学习需要,同时也明确了总的教学目标。要注意,总的教学目标也需要用学生的行为术语描述出来。,国家课程标准提供的“行为动词”,教学设计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

10、中,教师必须回答以下一些问题: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不是已经掌握?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中,有哪些部分已经掌握?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中,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正确地回答学生学习的现状,才能正确把握教学设计的要求,知道应该教些什么,哪些知识和技能应该重点进行辅导,哪些知识和技能可以略教或不教,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课堂中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长短与内部需要分析有密切的关系。,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是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去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并揭示出学习内容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

11、优化。即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学习内容分析的过程:学习内容分析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起点,以学习起点为终点,是一个逆向分析过程。即学习内容分析从学习需要分析所确定的总的教学目标开始,通过反复提出“学生要掌握这一水平的技能,需要预先获得哪些更简单的技能”这样的问题,并一一回答,一直分析到学生已具有的初始能力为止。例如:要学生计算圆的面积,首先要知道,学习者分析,学习需要分析的结果为我们确立了总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已经通过学习内容分析选择和安排了学习内容。但是能否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的认识过程。只有当学习内容完全针对学生的特征

12、,学生又完成了这些学习任务时,总的教学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自己的内部加工才能完成,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以我们要分析学生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习内容、阐明学习目标、确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为学生创造出一个适合其内部条件的外部学习环境,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学生特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准备(包括初始能力和一般特征),一是学习风格。(1)什么是学习准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与特点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就是学习准备。学习准备包括初始能力和一般特征两个方面。学生的初始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的

13、课程内容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他们对这些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学生的一般特征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年龄、性别、年级、认知成熟度、智力才能、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文化、社会、经济等背景因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地考虑了学生的初始能力,而忽略了一般特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状况需要改变。,(2)什么是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学习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学生感知不同事物、并对不同事物作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构成了学习风格。学习风格包含很多内容,例如,某个学生发现并保持了一种更适合于他的学习方法;某些学生对某种学

14、习环境有着特殊的偏爱,只在那种环境中学习效率才会大大提高;还有学生在认知方式方面的差异和生理类型的差异等也属于学习风格。,学习者的分析,涉及的方面较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学习者的所有特点作全面的、详尽的分析。因此,在进行学习者分析时,只要抓住与学习任务有关的、一些重要的特点,作出必要的分析。一般可以根据 下面一份分析学生特点的要点提纲进行分析:分析学生的要点 1、学习内容方面的能力(1)在有关的学习内容方面,学生目前的知识与技能的水平如何?(2)对有关的学习内容,学生有什么背景经验?(3)学生对学习内容可能存在哪些误解?2、态度(4)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一般态度如何?对哪些课题可能存有喜爱或反感

15、的情绪?(5)学生喜欢什么教学媒体与方式?,3、语言(6)学生的语言水平如何?(7)有关学习内容中,有多少专门术语已为学生所掌握?(8)学生喜欢哪种教学风格?4、工具技能(9)学生的学习技能水平如何?需要多少外部的指导和反馈?(10)学生能否使用教学设备及运用学习方式?这项工作可以通过访问、征答、测试以及查阅研究文献,从而获得有关教学对象的资料,学习目标的确立,教学目标:指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达到的最终结果(包括外显的行为和内部心理的变化)学习目标:对学生学完一个教学单元后应达到的行为状态进行的具体、明确、详细的描述,阐明学习目标的意义,阐明学习目标的工作是编写一系列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然后

16、把它们组织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课程规范化 学习目标表明了教学活动的结果,而学习目标的层次性则规定了教学活动的大致进程,教师和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体系后,有助于按照学习目标的体系去调控整个教和学的过程,保证了学生学到的知识正是目标所期望的结果。(2)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为了编写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促使教师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更加深刻地思考教学问题,并逐渐培养出安排任何教学活动都以实现学习目标为根本目的的特定的思维方式。阐明学习目标还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理想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科学地编写测试题以及客观地评价教学计划的有效性,并为教师准确地调控教学过程提

17、供了依据。(3)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学习目标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制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少走弯路,从而增强自信心,保护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还可以分阶段地准确地评价学习情况,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的能力。,学习目标编写方法,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人们一直采用这样的方式描述学习目标:比如“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这种学习目标只表述了学生的内部心理变化,所以很难准确地理解其真实含义,更不能用它去观察学生学习以后的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育心理学家一直在致力于设计出一种更好的描述学习目标的方法。考虑到学习的最终结果必然会反映到学生的具体行为上来,新的方法就从描述学生的

18、行为或能力的变化入手,这样教师就可以用它去观察学习是否已发生在学生身上了,因而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方法带来的问题。这样的学习目标就成为客观地评价学习结果的依据了。新的方法包括ABCD法和内外结合的表述法。前一种方法非常适合于编写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也比较适合于编写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而对于情感学习领域来说,因为学习结果主要是内在的心理变化,比较难以测量,所以必须用后一种方法来编写。,1.ABCD法(行为目标法),这种方法之所以叫做ABCD法,是因为它包含了四个要素:教学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而它们的英文单词的第

19、一个字母正好是A、B、C、D,所以简称为ABCD法。下面将介绍这四个要素的含义,同时介绍编写目标的具体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1)教学对象,表述学习目标时,要注明特定的教学对象,例如,写明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学习目标中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它所描述的是学生学习以后的行为,而决非教师的行为,所以一定不要把目标写成“教会学生”或“教师将说明”等等。有的目标虽然省略了教学对象,其实在这种目标中教学对象仍然是学生。,(2)行为,即使学习目标中的其它要素都可以省略,“行为”这个要素也不能省略。这个要素用学生的行为变化表明了在教学结束时,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能力水平。有了它,教师才能通

20、过观察学生的行为,了解学习目标是否已经达到了。,编写认知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行为动词,知道(对信息的回忆)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出领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订计划、制定方案、解答分析(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编写、写作、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

21、结评价(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说出价值,编写情感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接受(注意)(愿意注意某事件或活动)听讲、知道、看出、注意、选择、接受、赞同、容忍 反应(乐意以某种方式加入某事,以示作出反应)陈述、回答、完成、选择、列举、遵守、记录、听从、称赞、表现、帮助 价值判断(对现象或行为做价值判断,从而表示接受、追求某事,表现出一定的坚定性)接受、承认、参加、完成、决定、影响、支持、辨论、论证、判别、区别、解释、评价、继续 组织(把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成体系并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重要的和一般的价值)讨论、组织、判断、联系、确定、建立、选择、比较、定义

22、、系统阐述、权衡、选择、制定计划、决定 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具有长期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致发展了性格化的价值体系)修正、改变、接受、判断、拒绝、相信、继续、解决、贯彻、要求、抵制、认为、正视,在传统的方法中经常使用“理解”、“体会”等动词来描述学生将获得的能力,有时为了强调教学效果,还在动词的前面加上一些副词来表示程度,如“深刻理解”、“认真体会”等。这样的表述并没有反映出学习目标的类别和层次,还有可能使教师的理解出现偏差,给以后的教学评价带来困难,因此在描写行为时应避免使用这样的动词。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不要把学习目标写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或教学程序,例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只是教学

23、过程的一部分,并没有表现出学生学习后的最终行为。,(3)条件,这个要素是说明产生上述行为的条件。它既说明了学生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完成目标所规定的行为,也说明了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例如,“可以在物理考试中使用计算器”、“在几何证明题中,给学生提示作辅助线的方法”以及“写实验报告时,实验小组的成员之间可以开展讨论”等都是条件。虽然条件只是帮助行为发生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它却直接影响到目标能否实现。条件一般包括下列因素: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气温、室内外、噪音等);人的因素(个人单独完成、小组集体进行、个人在集体的环境中完成、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等);设备因素(工具、设备、图纸、说

24、明书、计算器等);信息因素(资料、手册、教科书、笔记、图表、词典等);时间因素(速度、时间限制等);问题明确性的因素(为产生某种行为应提供什么刺激、刺激量如何等等)。在描述条件时,应注意不要把教学方法或教学顺序当成了行为的条件。例如,“阅读完参考资料以后,学生能够”这只是教学顺序,而不是行为的条件。,(4)标准,它表明了行为合格的最低标准。正是这个要素使得学习目标有了可以测量的特点,教师可以依据标准来评估学生完成目标所规定的行为的质量,学生则可以用它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标准可以用定量的方法表示,如用数字或百分比表示行为的速度和准确性。例如,“1分钟内做25个俯卧撑”表明了行为的

25、速度;而“用卡尺测量钢管管壁的厚度,误差在03mm以内”则规定了行为的准确性。标准也可以用定性的方法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表示,如在描述行为质量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是,标准是用来衡量每一个学生完成所规定的行为的最低要求,而不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最低要求。例如“学生能以90的准确率,从一组自然数中找出质数”是一个学习目标中的标准,而“60的男学生能在13秒以内跑完100米”则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最低要求。此外还应注意标准要规定得恰如其分,真正体现学习目标的要求。,下面给出一个用ABCD法描述学习目标的实例:,这是一个典型的包含了四个要素的学习目标的例子。事实上,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不需要也不可能完全机械

26、地按照上述要求去编写学习目标。在有些学习目标中,条件与标准是很难区分清楚的。例如在上例中,“在45分钟之内”既可以理解为表明行为速度的标准,又可以看成是表明时间限制的条件。这确实给编写学习目标带来了一些麻烦,不过问题并不严重,因为编写出的学习目标如果真的能够用来指导教学、评价学习结果,那么如何区分条件与标准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可以说,一个好的学习目标应该是既表明了编写者的意图,又能用来指导教学及其评价。,学习目标编写示例识记本课生字32个,能正确认、读生字,说出字词的大意。通过组合生字、猜认生字、编谜语、想故事等方法识记由本课生字引出的新生字(音近字、形近字或基本字带字),能准确认、读。有感情

27、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的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后词语的含义,并用这些词语创新造句,要求句子完整、通顺、正确。能按正确笔顺工整地书写4个生字。在自主提问的基础上,发挥丰富的想像力,进行创新写作,改写故事,自然流畅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用ABCD法编写学习目标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定要使学习目标尽可能地包括复杂的高级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阐明学习目标应该具有规范性,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能够进行交流。编写学习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达到所制定的学习目标。采用ABCD法编写学习目标能避免传统方法的含糊性,从根本上解决以往的学习目标无法用于指导和

28、评价教学的问题。但是它本身也存在着三个缺陷:第一,只强调了学生的行为结果,而没有注意到其内在的心理过程,教师有可能会因此只注意到学生外在行为的变化,却忽视了其内在的能力和情感变化;第二,不太适合描述较高级的认知目标,更不适合描述情感领域的目标,因为这些目标很难从某个单一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第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心理过程无法行为化的问题。因此有时不能只描述学生的行为变化,而应该在描述行为变化的同时加入描述其心理过程的术语。下面将要介绍的就是这样一种方法。,2内外结合的表述方法,学习的实质是学生的内在心理过程发生了变化,所以教育的真正目标并不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具体行为,而是要使其内在的

29、能力或情感发生变化。用内部心理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阐明学习目标正好可以弥补ABCD法的不足。具体做法是在陈述学习目标时,先用描述学生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表明学习目标,以反映学生理解、应用、分析、欣赏、尊重等内在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列举出一些能够反映上述内在变化的行为,使得学生内在的心理变化也能够观察与测量。在列举行为的变化时,仍然要采用前面所讲的ABCD法。下面举例说明。比如,“让学生能够理解一篇描述人物的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取材的”,这样的目标是很难观察的。应该怎样来描述它呢?如果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表述就应该这样:,内部心理描述:能理解描述人物的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取材的;行为1:能用

30、自己的话概述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行为2:能从课文中找出作者描述主人公时表露自己感情的句子;行为3:能指出课文所叙述的事件中哪些采取了略写的方式,哪些进行了详写,以及它们对表现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应该注意,在这个例子中,总的学习目标是“理解”,而不是那些用来表明“理解”的具体行为。因为在这里所列举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仅仅是为了表明“理解”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学习目标。内外结合的表述方法避免了ABCD法只考虑具体行为变化而忽视内在心理过程变化的缺点,也克服了用传统方法陈述学习目标的含糊性。尽管新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方法所带来的问题,但是它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首先,因为有些学科的内容本

31、身带有明显的序列性,如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等,对于这样的学科,新的方法比较好用,而在社会科学课程中使用时则受到了一些限制;其次,教师不可能提前确定教学活动中所有潜在的教学成果,而那些没有预料到的成果,却有可能引出更有价值的结果;再次,完全使用可以测量的学习目标,有可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过于机械。,分析和编写学习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1.具体、不空洞;2.要区分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强调从学生角度分析教学目标,即重视学习目标的分析;3.结合新课程标准,重视综合应用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4.允许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多重目标;5.尊重学习主题本身内在体系特征。学习主题是由各级知识点组成。,附:目标设计例举,思想品

32、德课教学目标,数学课教学目标,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用流程图的形式,简明扼要表达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直观地表示教学过程,给教师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过程流程图表示法(例),三、优化教学过程设计(驾驭课堂),(一)优化结构设计(如:导入、新授、练习、小结、作业)(二)优化方法选择(面向实际,灵活多样,注重实效、常教常新)(三)优化手段筹划(语言、情境、提问、板书、讨论、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四)优化组织管理(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组织多样化、形成学习常规),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

33、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而且要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总之,要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教学设计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2、解读并超越教材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

34、者、实践者。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文本解读举例,3、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

35、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僵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教师应该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还应该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维度;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教学设计重全程关联式策划,重从何处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这样的设计,较以往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计算好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的教学方案来说,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

36、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出创造性来。,教学设想举例,4、设计和编写好教案 教案是上课的主要依据,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去编写,可详可略,形式多样,便于加强课堂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要考虑好以下几个方面:(1)设置疑问。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施教方法,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评议表达能力,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来设置,要掌握好提问时机,且要难易适度,要具有启发性,并注意如何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以便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2)设计好练习,使学生能够对本节课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实践和操作,在此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和技能。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设计好相应的练习并留有学生动手

37、练习的时间。,(3)设计好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不一定都选取教材上现成的习题,也可以自编习题。习题一定要做到精选,要有针对性,是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最好体现,同时体现能力和技能的培养。(4)设计好板书内容。所设计的板书应是主要教学内容的展示,是知识形成过程的展示,是知识间逻辑关系的展现,以便于学生记笔记和课后复习,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5、准备教具 包括各种演示模型、挂图、投影片、自制教具、现场教学实物及工量具、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等。为保证实际操作中的成功率,教师在上课前应将所用手段事先操作一遍。,怎样才能上好课,1.熟悉教案对自己设计的教案要反复研读,搞清知识间的关系、情感表达方式等等。最好能

38、离开教案讲解,把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反应。通过模拟实际教学情景试讲,达到对教案和教学过程的熟练掌握。精确理解每一个字、词(公式、定理等)的涵义,2.练好教学基本功,“三字一话一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能力:多媒体应用、网络多准备故事、笑话、智力测试题等,丰富自己的课堂练好教学基本功是增强上课技能,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的基础。,3.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许多东西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验。,4.多向学生学习,学生是教育对象,但学生在许多方面都可以给老师影响,运用学生的力量是最明智的方法。,5.多反思,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对自己所上

39、的每一节课都能进行反思,肯定会越上越好。,上课还要注意:,课前组织正常的教学秩序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的展开,上课铃响之前就应该走进教室,等待上课,以便让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和物质准备。,1.提前候课和准时下课,例子:上课铃响了,从不迟到的于老师还没的出现。同学们正在疑惑之际,进来一位行色匆匆的青年妇女。“请问,这堂课是于老师来上的吗?我姓孟,教育局的,请转告于老师,他的那篇文章本周内一定要写好,然后打电话给我,号码是57159。”她重复了一篇,走到门口时又说:“另外,他丢在教育局的一把雨伞我给带回来放在传达室了。”她走了约一分钟,于老师匆匆进来:“对不起,刚才有点急事,迟到了,现在开始上课。”“

40、老师,”一位同学站起来,“有人找你”,另一位同学补充到:“是个女的。”“有人找我?”于老师故作惊讶,“人,有老年人、年轻人、中年人还是女的?女人范围很广。”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字:“转告”。接着说:“今天,,2.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来学习怎么转告,谁能把刚才的情况告诉我?”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于老师,教育局姓孟的阿姨找你,请你把文章写好,又把雨伞放在传达室了。”于老师点点头,说:“啊,孟干事找我,文章还没写,雨伞?送我的?”“你自己的,忘在教育局,给你捎来了!”“文章快点写,这周要交的。”大家补充道。于老师笑着说:“原来这么多内容瞒着我,转告别人一件事,要准确、周全。”一位同学补充:“你

41、写好后,打电话给她。”“号码呢?”大家面面相觑,一位文静的女孩说:“57159。”“对,我还是记不住,你这么一下子记住了?”阿姨讲话时,我听像我吃一壶洒,就记住了。于老师带头为她鼓掌:“说得好!不但注意听,而且想办法记住,这样转告时,才能既准确,又周全。”,故事:一位教师在讲“词义”时,先向学生讲了一个阿凡提理发的故事。从前有个人理发从来不付钱。有一天阿凡提想惩罚这个小人。给这个人理发时问:“先生,你的眉毛要不要?”那人答:“要。”阿凡提刷刷将这个人的眉毛剃下来,交给他。这个人很生气,但又没有办法。接着,阿凡提又问:“你的胡须要不要?”由于刚才上当了,那个人赶快说:“不要,不要。”阿凡提刷刷几

42、刀将这个人的美丽的大胡子给剃了下来,扔到地上。结果理完发后,这个人的头像剥光的鸡蛋一样。学生听完后哄堂大笑。这时,老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阿凡提在什么问题上捉弄了这个人?经过讨论,得知是在“要”的多义性上捉弄了这个人。这时老师讲“词义就水到渠成了。,三遍或二十遍,周末回家,和我同样教五年级语文的母亲谈起教学问题时,母亲摇着头说:“现在学生真难教,前几天教了一个蒸字,课上分析了这个字的间架结构,还抄了十遍,今天一考查,咳,竟有20多位学生把中间的一给忘了。无奈,今天的家庭作业只能再抄十遍,这下可该记住了吧!”我当时觉得奇怪:我在教这个生字时,学生只抄了3遍就全记住了,怎么要抄20遍了,这不可

43、能。,3.要讲究教学方法,“你是怎么教的?”我问。“怎么教?讲清了结构,再抄几遍,不就该记住了吗?”母亲说。原来如此!她没有告诉学生记忆的方法!我教这个字时,形象地告诉学生:“蒸”字中的“一”是蒸锅的底,下面的“灬”是“火”,如果蒸锅没有底,馒头不就烧糊了吗?学生们笑了,当然,也在这一笑中把这个字给记住了。,4、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讲得尽量少

44、,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5、注重“六个点”,(1)落实基点。落实本课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训练点及其与思想教育的基本结合点,明确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点以及学法指导点、科学方法训练点、情感激发和体验点等;(2)突出重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如课堂提问、知识拓展、训练等都应主要围绕课堂重点进行;(3)突破难点。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能力训练难点,使用巧妙的方法突破难点;,(4)解析异点。明确本节课中的知识点与以前或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5)激发疑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适当的设疑;(6)体现特点。能够体现本节课的特点,反映了学生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特色。以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要求。,感谢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