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精选.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3368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卫生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市卫生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市卫生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市卫生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精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市卫生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精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卫生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卫生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精选.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卫生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一、20年主要工作20年,全市卫生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省卫生计生委的工作安排,以深化医改为重点,全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继续完善基层医改,积极做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准备工作,提高新农合监管水平,切实强化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不断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一是积极推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动在县级公立医院财政补偿、用人自主权、目标管理责任制、绩效考核、人事分配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加大对口支援

2、、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开展县乡医联体试点,切实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今年1-10月,全市县级公立医院门急诊173.9万人次,同比增长25.4%,出院18.2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全市新农合病人县域内就诊率达67.5%,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县级医院参合农民住院人次占比达29.2%,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二是市级公立医院医药购销领域改革正式启动。研究制定了关于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设备实行集中采购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市直公立医院医用设备采购纳入改革范畴,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药品的采购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设备采购行为。三是民营医疗机构稳步发展。开展全市

3、民营医院工作调研,对13家民营医院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加强民营医院管理,下发关于加强民营医院管理工作的通知。已批准2家民营医院投入运行,新批准设置4家民营医院。(二)新农合保障能力稳步提升20年全市新农合参合人数594.86万,参合率99.93%。积极开展大病保险试点,提高重大疾病保障待遇,市政府首次将新农合大病保险纳入民生工程,新增试点县叶集区;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优化新农合运行指标,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基金安全和运行监管的紧急通知等一系列措施强化监管。(三)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一是加强医政医管工作。对全市11家血液透析医疗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开展全市二级医疗机构市级重点学科、临床路径、

4、急诊急救、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专项检查;成立市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质量中心,印发全市手卫生工作实施方案;全年执业医师考试审核通过2419人,实践技能考试合格2003人;授予512名学员麻醉、精神药品和抗生素使用处方权。二是加强医学科教工作。批准继教项目117项,举办82项,争取国家级继教项目3项,省级继教项目10项;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培育专科,病理科为省级重点特色专科;市人民医院成功申报为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60人,乡镇新招聘全科医学知识培训86人,全科医学师资培训57人;参加在岗大专学历教育32人;完成首届“皖西名医”评选工作,确定43名医生被评为首届

5、“皖西名医”。三是加大对中医扶持力度。开展中医预防保健与服务能力建设,开展中医健康讲座12期、电视字幕宣传1个月,开展社会独立养生机构人员培训2批80人次,开展社区义诊2次;申报7项中医科研课题获省卫计委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73名农村中医一技之长人员技能考核报名审核合格;16人获得“名中医”或“基层名中医”称号。(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顺利完成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87.28%,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制订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全市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1273种,1191231份,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数14065个,健康教育讲座、咨询活动12390次,参与人数达到499727人;全市0-6岁儿童建

6、立预防接种证人数440793人,第一类疫苗接种人数983606人,总针次达到5090557剂次;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规范管理人数694906例,规范管理率80.2%;全市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进一步提升;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乡、村医疗机构为35岁以上居民提供首诊测血压服务;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扎实推进,队伍不断加强,全市协管员专职人数358人、管理相对人数20442人。(五)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检测综合能力,完善全市疾控机构的绩效考评机制;全面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艾滋病、结核

7、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及免疫规划工作按任务计划开展。积极开展人感染H7N9、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新发传染病监测;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规范做好应急处置,组织开展卫生应急演练。(六)爱国卫生理念深入人心开展爱国卫生月和法制宣传周活动,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增强居民卫生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将除“四害”工作向居民社区、一般单位和普通家庭延伸,组织县区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协调有关区政府和市直部门启动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启动市级卫生(镇、村、社区、单位)申报工作。二、20年目标任务及思路20年,市卫生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以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市

8、委、市政府、省卫生计生委的指导下,以持续深入推进医改、提升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幸福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争取全市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一)持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强化政府办医责任,完善投入机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承担出资人责任,足额落实医院离退休人员费用,切实保障公立医院在岗人员(含编外聘用人员)基本待遇,承担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等合理支出,清理、锁定历史债务并逐步化解。同时加大对政府医改投入政策和补偿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加强人大审议和政府审计,确保投入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创新人事管理机制,增强卫生事业发展活力。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

9、革,从省级层面统筹考虑解决卫生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适当增加市县级卫生部门行政或事业编制,充实卫生管理队伍,从而对医改实行全面的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公立医院自主经营权,突出院长职业化管理能力的培养,建立完善医院院长目标责任制和院长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改进卫生人才招录制度,加大医疗机构用人自主权,对短缺专业人才的招考,应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报考条件,确保具备优秀专业素质的人才进得来。三是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加快推进按服务项目付费、总额预付、按服务单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改革进程,变后付制为预付制,变单一付费方式为组合型付费方式,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使医

10、院和医务人员自觉调整服务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四是完善药品招标配送机制,有效降低群众药品负担。建立中标药品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中标药品后续监管,对各地普遍反映价格虚高、医保经办机构纳入预警管理的药品,及时调整更换品种或调整中标价格,最大限度地使中标药品价格趋于合理。要完善药品配送机制。允许各地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药品配送企业,通过提高药品配送集中度、提高药款回款及时性等方式,鼓励配送企业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医疗机构发展。(二)继续加强医政医管工作力度一是巩固医疗服务与质量管理。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活动,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力度,加强医疗安全、院感、血透、

11、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专项检查;加大“平安医院”创建力度,完善第三方医疗纠纷调处机制;做好医疗机构校验,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二是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总结经验并逐步推广农村中医药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大力加强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建设,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三是认真做好卫生科教工作。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培养;健全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加强培训、考核等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加强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三)认真抓实疾控农卫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2、。加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扎实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好乡镇卫生院基础管理达标和建设省、市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两项创建工作;继续抓好重大疾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完善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四)切实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推进妇幼保健体系建设。抓好管养工作,加强产儿科建设和医疗服务质量提升,降低剖宫产率;加强各级妇幼保健人员业务培训,推广适宜技术,提高全市妇幼保健队伍整体素质和妇幼卫生服务水平;加强社会宣传和动员,提高群众知晓率。二是深入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宣传和引导,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日常监管和质量控制

13、,规范项目实施;扎实开展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与咨询服务,落实随访、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免费注射。三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逐步完善已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重点强化公共卫生职能;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基本医疗服务,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大、中型医院对已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指导。四是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继续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扎实推进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深入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家庭签订服务和医养结合。(五)全面巩固卫生创建成果协调创卫领导组成员单位,依法制定城市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持续巩固并深化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充分开展宣传爱国卫生工作,促进广大城乡居民增强卫生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积极动员、鼓励镇、村(社区)和单位开展卫生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市创建水平,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基础性工作,推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全面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