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机构管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4011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2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审计机构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内部审计机构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内部审计机构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内部审计机构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内部审计机构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部审计机构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审计机构管理.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24),第一节 概论第二节 准则的阐释第三节 准则的国际比较第四节 案例分析,第一节 概论,一、准则制定的必要性二、准则制定的目的和依据三、准则适用范围四、准则实施时间,一、准则制定的必要性,内部审计机构是为了增加价值并改善机构的运营而提供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的部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与治理程序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它们的效果。如同其他组织一样,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和职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良好的管理。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是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提高审计的质量、增加组织价值的保障。对内部审计机构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规范,是规范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工作

2、,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的必然要求。,二、准则制定的目的和依据,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活动实施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工作。本准则的制定将有助于实现内部审计目标;使内部审计资源得到经济有效的利用;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更好地履行监督与评价职责;使内部审计活动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本准则的制定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五章(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是对该章规定的内容进行具体的规范。,三、准则的适用范围,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工作”。无论组织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也无论组织规模大小和组织形式

3、如何,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都应遵循本准则,四、准则实施时间,本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本准则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第二节 准则的阐释,一、基本概念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活动实施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工作。分为部门管理和项目管理两个层次部门管理是指内部审计机构运行过程中的一般行政管理。项目管理是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项目业务工作的管理与控制。,第二节 准则的阐释,二、基本内容(一)内部审计机构管理应达到的目的1.实现内部审计目标2.使内部审计资源得到经济和有效的利用3.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更好地履行监督与评价职责4.使内部审计活动符合内部

4、审计准则的要求(二)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制定内部审计章程章程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对内部审计活动的目标、权限和职责进行正式规范,并报经董事会活最高管理层批准。,内部审计章程,章程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内部审计目标2.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中的地位3.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范围4.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三)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多层级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可实行集中管理制或分级管理制1.集中管理制 即仅在本企业、本部门最高层次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对下级组织实行内部审计派驻制或委派制。这时,派出的内部审计人员对下属有较高的权威性,其独立性程度也较高。2.分级管理制 即下属分支机构层层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独

5、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能,并接受上级审计机构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应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和方式对下级审计机构进行指导和监督。,(四)内部审计机构管理,1.内部审计机构管理的主要内容(1)计划编制(2)人力资源管理(3)组织协调(4)领导与沟通(5)审计项目业务控制2.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1)人员的聘用(2)人员的培训(3)人员的工作任务安排(4)人员知识结构及专业能力分析(5)人员的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6)其他,3.编制财务预算,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年度审计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编制财务预算。编制财务预算时应考虑:(1)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2)审计工作的安排(3)内部审计机构的行政管理活动

6、(4)人员的教育及培训要求(5)审计工作的研究和发展(6)其他有关事项,4.编制审计工作手册,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组织的性质、规模和特点,编制审计工作手册,以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审计工作手册的内容应包括:(1)内部审计机构的目标、权限和职责 说明(2)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管理及工作 说明(3)内部审计机构的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说 明(4)主要审计工作流程(5)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6)内部审计道德规范与奖惩措施(7)内部审计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五)内部审计项目的管理,1.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职责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对审计项目的管理负领导责任,其职责范围包括:(1)选派审计项目负责人并对

7、其进行有效的授权(2)审批项目审计计划(3)对审计项目的实施进行总体督导(4)审定并签发审计报告(5)其他有关事项,(五)审计项目管理,2.审计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审计项目负责人对审计项目的管理负直接责任,其职责范围包括:(1)制定项目审计计划(2)制定审计方案(3)组织审计项目的实施(4)对项目审计工作进行现场指导(5)编制审计报告(6)组织后续审计的实施(7)其他有关事项,(五)内部审计项目管理,3.审计项目管理的辅助手段(1)审计工作授权表(2)审计任务清单(3)审计会议议程(4)审计工作底稿检查表(5)审计文书跟踪表(6)其他辅助管理手段,第三节 准则的国际比较,一、关于内部审计项目管理的

8、比较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有许多具体的规定涉及了内部审计项目管理:(一)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安排1.应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2.内部审计人员的回避(二)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1.首席审计执行官在审计监督方面的职责2.监督工作的内容和范围3.监督工作档案,(三)关于内部审计报告的发送实务公告第24401号第4条指出:“首席审计执行官或其指定代表在发布最终业务通报之前,应对其进行审查和批准,并决定应向哪些人发布报告”。(四)审计项目的辅助管理手段基本与我国一致。包括审计工作授权表、审计任务清单、审计会议议程、审计工作底稿检查表、审计文书跟踪表、其他辅助手段。,第三节 准则的国

9、际比较,二、内部审计部门管理的比较(一)内部审计部门管理的标准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第2000条指出:“首席审计执行官应当有效地管理内部审计活动,以保证其为组织增加价值。”实务公告20001指出:“首席审计执行官对恰当地管理内部审计活动负责,以便审计工作实现经高级管理层批准和董事会通过的内部审计活动章程所规定的总体目标,并履行章程所规定的责任,内部审计的资源得到有效率、富有成果的使用,审计工作的开展遵循标准的要求。,(二)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管理的比较标准第2030条指出:“首席审计执行官应确保内部审计资源适当、充分并有效地用于完成已获批准的计划。”实务公告20301指出:“首席审计

10、执行官应建立一个选择和确定内部审计活动的程序,此程序应规定:1.为每一层次的审计工作人员制定书面的工作说明,使个人了解自己的职责。2.录用合适的和胜任的人员。3.培训每一位内部审计人员,并为其提供后续教育机会。4.至少每年对每个内部审计师的业绩进行考评。5.为每个内部审计师制定年度业绩目标。6.向内部审计师提供业绩和职业发展方向方面的咨询。,第三节 准则的国际比较,二、关于内部审计部门管理的比较(三)内部审计部门的质量管理比较标准第1300条指出:“首席审计执行官应建立并坚持开展质量评价与改进程序,该程序应当涵盖内部审计活动的所有方面,并能持续监控内部审计活动的效果。”这个程序包括定期的内部、

11、外部质量评估和持续的内部监控。,第四节 案例分析,审计文书跟踪表:避免尴尬 张三是某行政管理部门的经理,最近他接到销售部门的一封信,主要内容是抱怨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将内部审计报告转交给他们,而内部审计部门却要在几个星期以后对他们是否针对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采取了补救措施进行后续审计,销售部门还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问题。张三及时找到了内部审计部门经理李四,请他出面解决这个问题,责成他立即将内部审计报告送交被审计单位,并请他以后注意这方面的事项。而事实上,内部审计部门已经在几个星期前将报告发出。没有办法,只好重新再发送一份审计报告给销售部门。李四感到冤枉,并因受到责备而懊恼。,第四节 案例分析,几个月之后,被审计单位的新任秘书给内部审计部门打来电话,说他在抽屉里发现一份旧审计报告,但不知道给谁。这份报告正是早先的那份,被原来的秘书粗心放错了地方。尽管审计人员可因此松口气,并从被审计单位的尴尬中得到一点安慰。但审计部门经理李四认识到,以后在每份审计报告发送时都应使用审计文书跟踪表,以避免将来因审计人员或被审计单位失误而造成的尴尬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