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十章-(下)-财政体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6936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十章-(下)-财政体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学课件:第十章-(下)-财政体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学课件:第十章-(下)-财政体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学课件:第十章-(下)-财政体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学课件:第十章-(下)-财政体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十章-(下)-财政体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十章-(下)-财政体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6/20,1,第十章(下)财政体制,2023/6/20,2,第四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1、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财政管理体制主要指指规定着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在财政收支划分和财政管理权限划分上的一项根本制度。其核心内容是预算体制。,财政主体之间的财政责任、财政权力和相应的财政利益的那部分分配关系,2023/6/20,3,2、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不同财政主体之间的集权与分权。,2023/6/20,4,二、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1.政府间公共产品事权的划分 全国性公共产品(包括公共服务,下同)由中央政府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由辖区地方

2、政府提供。跨区性公共产品的事权应属于相关地区的地方政府。但由于受益地区的交叉,可以由受益地区的地方政府协商解决,也可由中央政府出面协调,或者部分参与,但需要明确事权和责任。原则上要求尽可能使受益与投资对等起来。,2023/6/20,5,二、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2.政府间财权范围划分政府间财政收支范围的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依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的结构呈现出这样的情况:在财政收入的划分中,侧重于中央政府;在财政支出的划分中,侧重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2023/6/20,6,二、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 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以事权划分为依据的。中央政府应承

3、担全国性公共产品的供应,以及拥有所需要的支出资金。比如中央政府的日常政务开支、国防和外交经费、全国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出、全国性社会稳定和宏观经济调控支出、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等。地方政府承担本地区公共产品的供应,以及拥有所需要的资金。比如地方政府日常政务开支、地区性社会治安支出、地区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支出等。,2023/6/20,7,二、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政府间税种划分的界定具有稳定宏观经济功能的税种、与国际贸易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有关的税种、以调节收入水平为目的的税种划归中央。税源分散、税基较小、区域性特征明显、主要是为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而开征的税种,以及与地方政

4、府支出责任紧密相连的税种划归地方。,2023/6/20,8,三、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3.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政府为均衡各地方政府的财力状况,协调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将中央政府掌握的部分财力转移给地方政府使用的一种调节制度。它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分税为主要特征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下,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的一项重要的配套制度。,2023/6/20,9,政府间转移支付,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与类型1、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资金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主要是上级对下级)的无偿转移,主要表现形式为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

5、的一系列补助拨款。纵向(主体)、横向(补充),2023/6/20,10,2、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的类型有:,(1)一般性补助:无条件财政拨款中央对地方财政安排的不规定具体用途的一种财政拨款。因地制宜,自由度较大。,2023/6/20,11,(2)专项补助:有条件的财政拨款,用于指定的专项用途而不得挪作他用的一种财政拨款方式。可按大类用途确定,也可按某一具体项目确定。,2023/6/20,12,(3)配套补助:,中央对地方进行财政补助时,要求地方使出一定数量比例的资金,共同用于某些项目或用途的财政拨款。,2023/6/20,13,二、我国的政府转移支付问题,1、在我国建立比较规范的政府转移支付制

6、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2、当前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拨款结构还存在许多明显的缺陷和不足。,2023/6/20,14,附:“对口支援”我国不规范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目前,我国实践中尚未出现同级政府间进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探索。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地方政府之间虽然没有一个规范化、公式化、法治化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但具有横向转移支付性质的“对口支援”早已存在,它是在中央政府的鼓励和安排之下,各省、地区之间出现的一种非公式化、非法制化的转移支付。从1979年中央作出加速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决定以来,省际间的对口支援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到了90年代后,支援方与被支援方的范围继续扩大

7、,还出现了一些“对口支援”的“光彩工程”、“希望工程”等支贫、支西的典型范例。主要的有北京与内蒙古、上海与云南、天津与甘肃、广东与广西、辽宁与青海、山东与新疆、浙江与四川、江苏与陕西、福建与宁夏.,2023/6/20,15,预算管理体制的一般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事权的划分;财权的划分;政府转移支付制度,2023/6/20,16,三 我国的财政体制,一、我国财政体制的变迁历程1、1949-1953:高度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2、1953-1979: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3、1980-1993: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4、1994以来:分税制财政体制。,2023/6/20,17,分税制的一般内

8、容,1、分税制就是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主体的收入范围。,2023/6/20,18,2、所有税分别按照立法、管理和使用支配权,形成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2023/6/20,19,3、分税制要求按照税种实现三分:分权、分税、分管。,分权,分税,分管,2023/6/20,20,中央税与地方税划分的原则,财权,事权,相结合,2023/6/20,21,分税制实施依据,各级政府事权范围,各类税收自身特征,加强方便税收征管,2023/6/20,22,我国分税制的主要内容,1、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责事权的划分,确定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中央财政支出范围地方财政支出范围,2023

9、/6/20,23,2、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依据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共享收入分设中央和地方税务机构,2023/6/20,24,中央政府固定收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中央地方共享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国内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增值税、消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地方附加,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企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75%,25%,铁银保总缴、金保3%,其余,铁银海油总缴部分,其余02-50%03-60%,其余02-50%03-40%,02-50%03-60%,02-50%03-40%,海洋石油,其余,铁银保总缴部分,其余,证券94%,其余证券6%,2023/6/20,25,3、实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制度。,2023/6/20,26,分税制改革后仍旧存在主要问题。,1、政府间事权划分不够明晰,财权与事权不统一。2、中央与地方收入特别是税权划分不科学、不规范。3、支出范围的划分不科学、不规范。4、中央财政实施转移支付的能力不足,规则不合理,调节功能微弱。,2023/6/20,27,本章作业,1、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2、我国现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3、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含义及其主要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