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积分第三版 赵树源主编.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8617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3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积分第三版 赵树源主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微积分第三版 赵树源主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微积分第三版 赵树源主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微积分第三版 赵树源主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微积分第三版 赵树源主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积分第三版 赵树源主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积分第三版 赵树源主编.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授课类型_理论课授课时间 2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函数1.1集合;1.2实数集;1.3函数关系;1.4函数表示法;1.5建立函数关系的例题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理解集合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性质,了解实数集的特征。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和函数定义域、值域的求法。学会根据实际问题建立 函数关系的方法。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例题等):基本内容: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实数集的特征;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根据实际问 题建立函数关系的方法。重点:集合的运算性质和函数的特征。难点:邻域的理解和掌握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函数关系

2、的方法。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通过描绘文氏图和讲解第7页例9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集合的运算性质。通过作图和用 集合的方式表达领域来帮助学生理解邻域的概念。通过讲解第25页例1,让学生掌握根 据实际问题建立函数关系的方法。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题:库存问题中如何选择最优批量是经济数学中的一个难点与重点。第26页例2可做 为一道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思考。然后,由教师指导解决。讨论题:将函数y = 7-|3x-2|用分段形式表示,并绘制函数图形。利用此题让学生了解初等函数与分段函数的区别。作业:课本第 40 页 8,9,14,15,23(2)、(7)、(8),28,30。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

3、(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授课类型_理论课授课时间2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函数1.6函数的几种简单性质;1.7反函数,复合函数;1.8初等函数;1.9函数图形的 简单组合与变换。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1)了解函数的几种简单性质;(2)熟悉反函数和复合函数的概念;(3)熟悉六类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4)了解初等函数的构成。能列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例题等):基本内容:讨论函数的四个性质:单调性、有界性、奇偶性和周期性。反函数与复合函数的构成。六类基本初等函数与初等函数的定义。

4、重点:函数的四个性质,初等函数的构成。难点:函数有界性的理解,复合函数的结构,初等函数的构成。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1. 通过定义和例题(课本第31,32页)引导学生了解函数的四个性质。2. 通过复习中学所学的六类基本初等函数内容和讲解复合函数的概念,从而引导出初等函 数的定义。3. 通过对初等函数是如何合成的了解,为今后的复合函数求导打下基础。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题:1.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45页的思考题:练习B(1-18).。2. 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如何确定的。sin x , -2 x 0例:f (x) = x,0 x 35,3 x +8作业:课本第 44 页 48(4

5、)、(7); 51(2)(4);第 45 页 55(3)、(4)、(6)。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授课类型_理论课授课时间2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极限与连续 2.1数列的极限; 2.2函数的极限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理解数列概念,掌握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定义;熟练掌握数列和函数极限的“8- M ”定义和“ 8-S ”定义的描述方法,并习惯用无限接近但不一定达到的思维方法;熟练掌握数列和函数极限的有关定理。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例题等):基本内容:数列的概念,数列和函数的“8-M ”定义和“8

6、-S ”定义,数列和函数极 限的有关定理,用数列和函数的“8-M ”定义和“8-S ”定义求解和证明 简单的数列和函数的极限问题,数列和函数极限的几何意义。通过讲解第49页例1-4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列的概念;通过P50页(1)-(3)引入 数列极限的定义;通过通过P53页的例子引入函数极限的定义,分别讲解当x T3时的 极限定义和x X0的定义以及左右极限的定义;讲解有关的极限定理;选讲课本中的有 关例题及习题。重点:数列和函数的“8-M ”定义和“ 8-S ”定义。难点:数列和函数极限中无限接近并不一定达到的思想及其表示法。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首先借助图形直观感受变量的极限概念,让学生

7、对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的极限有感性 认识,再引入极限分析上的定义。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1 、 |x|思考题:证明:成(1 + )=1,lin不存在,为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思考。然后,由n *E 1x _0X教师指导解决。讨论题:用函数的“ 8-6 ”定义证明lin (x2-1) = 0n T1利用此题熟练函数的“8-6 ”定义。作业:课本第 88-89 页 1(3)(4),2(1),3,4(2)。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授课类型_理论课授课时间 2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极限与连续 2.3变量的极限; 2.4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本授课单元教学目

8、标或要求:(1)理解和掌握变量极限的定义;(2)理解和掌握有界变量的定义及性质定理;(3)理解和掌握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的定义和性质;(4)理解和掌握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的关系;(5)理解和掌握无穷小量阶的比较。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例题等):基本内容:把前两节中讲授的各种极限统一成变量的极限;变量极限的性质及定理;有界变量的定义及性质定理;无穷大量和无穷小量的定义、关系、性质及定理;无穷小量阶的比较。重点:变量极限的性质及定理,无穷小量的性质及阶的比较。难点:把各种极限定义统一成变量的极限。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通过把前两节中的极限过

9、程统一为“某个变化过程中”从而把极限的定义统一为变量的极限定义,反过来一一讨论和理解“某个变化过程中”在各种极限定义中的含义;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题:1.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6-97页的思考题:练习B(5-12).。2. 函数y乙 1 在什么变化过程中是无穷大量?又在什么变化过程中是无穷小量?(x -1)2作业:课本第89-90页8、9题。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授课类型_理论课授课时间 2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极限与连续2.5极限的运算法则。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1) 理解和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2) 熟练运用极限的四则运

10、算法则求各种极限值;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例题等):基本内容: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加减法法则的证明,无穷小的运算性质,应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计算函数的极限;重点:极限的运算法则的应用。难点:极限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的证明。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通过讲解课本中的例题及选讲习题说明极限运算法则的应用。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思考题: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1页的思考题:练习A (13-14).。作业:课本第 90 页 10(1)(4)(8)(9)(14)(19)(21)(22)。一 X2 + ax + b 广,讨论题:lin

11、一:二 5,求a,b的值.1- xX T1通过此题加深学生对极限的理解.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授课类型_理论课授课时间 2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极限与连续2.6两个重要的极限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熟练掌握两个重要的极限以及第一个重要极限的证明过程;熟练运用两个重要极限来解决实际问题即求极限值。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基本内容: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两个重要的极限以及第一个重要极限的证明过程;运用两个重要极限来解决一些函数的极限问题重点:两个重要极限及其应用。难点

12、:第一个重要极限的证明。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讲解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举P72页的例1,例2加以说明;给出两个重要的极限内容并 给出第一个重要极限的证明;讲解课本中的例题并选讲习题.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题:求lin(m)x,为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思考。然后,由教师指导解决。x + 1x S一 lin 2arcsinx讨论题:lin3xx t0利用此题熟练第一个重要极限的应用,同时应用等价无穷小来求极限。作业:课本第 92 页 20(1)(2)(3),21(1)(7)。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授课类型_理论课授课时间4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

13、二章极限与连续2.7函数的连续性。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1) 了解改变量的定义;(2) 理解和掌握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3) 掌握连续函数的定义;(4) 理解和掌握间断点的定义和种类;(5) 掌握连续函数的运算法则;(6) 掌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定理以及其应用;(7) 熟练掌握用连续函数的性质求函数的极限.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例题等):基本内容:改变量的定义;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及连续函数的定义;间断点的定义和种类;连续函数的运算法;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定理及应用.用连续函数的性质求函数的极限重点: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

14、连续函数的运算法则,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及应用。难点: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1. 通过把函数图给出改变量的定义,并说明改变量可正可负;2. 通过连续函数的图形引入函数在某点连续的定义从而给出连续函数的定义;3. 通过间断函数的图形给出间断点的定义和类型;4. 讲解连续函数的运算法则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5. 讲解用连续函数的性质求函数极限的有关例题及其他类型的例题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题:1.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7-98页的思考题:练习B(13-18).。2. 给f(0)补充定义一个什么数值,能使f (x)在x = 0处连续?1 + x 瑚1 -

15、 x1(1) f(x) =; (2) f(x) = sinxcon xx作业:课本第 92-94 页 22(2)、23(3)(4)、30(1)(2)、31、33。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授课类型_理论课授课时间2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极限与连续小结、习题课:口头简单小结本章所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并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来说明, 用极限的定义证明:1诅上=0n s n2 X2-4,例2:用函数的定义证明:lin = -4xr-2 X + 2q,、XX例3:求f(x)=,甲(x)=,当x 0时的左右极限,并说明当x 0时的极限是否存 XX在。例4:计算下列极限

16、:1 111arctanx(1) lin (1 + + + +);(2) linx2sin; (3) linn s2 42nx T0Xx s X(4)lin 1 - cos2x = 0 ;(5)lin (1 - L)kx(k为正整数)XT。 xsinxX TSX例5:证明方程x5-3x = 1至少有一个根介于1和2之间。|x|x| 1例6:函数f(x)=仝 * 3,在其定义域内是否连续?旧 一例7:若 lin(X TSX2 + 1X + 1-ax - b) = 0,求、b的值。先给出例题的题目,让学生思考25分钟左右,然后老师讲解例题。授课类型_理论课授课时间 2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17、第三章导数与微分 3.1引出导数概念的例题; 3.2导数概念(一)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理解导数概念,会用定义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会求曲线的切线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及几何意义。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基本内容: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平面曲线的切线斜率;导数的定义,一些简单函数的 求导。重点是导数的定义,难点是理解导数的实际意义是描述变量变化快慢的程度。通过讲解引例及 例题例1到例6 (课本103页、104页)引入概念,让学生理解导数 的定义及利用定义计算函数的导数。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从导数在物理和几何上的应用给出导数的定

18、义,引导学生对导数有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利 用引例激发学生对学习导数的兴趣。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题:例1.求函数/(x)=sin x的导数.解:广(x) = lim f (削一=limsin( h 一 sin x hT0hhT0h1h. . h=lim - 2 cos(x + ) sin h22. h=limcos(x+h )h项2sin2-2 = cos x h2即 (sin x)=cos x .用类似的方法,可求得(cos x )=-sin x .作业:课本第135页1 (2); 3。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授课类型_理论课授课时间2节授课题目(教

19、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导数与微分3.2导数概念(续)3.3导数的基本公式与运算法则(一);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熟练掌握导数基本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理解导数与连续的关系。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例题等):基本内容:左、右导数的概念;导数与连续的关系;求导的基本公式和运算法则。重点是求导的基本公式和运算法则,难点是左右导数的求法以分段函数在分界点处可导性的讨论,商与乘积的求导法则。通过 例题(见课本105页、106页,111页、115页)演示求导法则的应用、熟练求 导计算。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的导数的定义

20、,通过演示推导得出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运 算法则,并通过严格的推理来解决求导问题。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思考题:例1求函数J = tan X的导数。(cos X)2解 ,-(tan Xy -( sin x), _ (sin x)cos x - sin x(cos x) _ sec2 X:cos X同理可得:(cot x)_ - csc2 X例2求函数J _ secx的导数。解:J _ (secx)_ (L) _ (cosX) _ 上 _ secxtan xcos X cos2 X cos2 X同理可得:(cscx)= -cscXcotX)作业:课本 135 页 4; 136 页

21、 12(4)13(9)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授课类型_理论课授课时间2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导数与微分3.3导数的基本公式与运算法则(二);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掌握复合函数、隐函数的求导,理解对数函数的求导。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基本内容为复合函数、隐函数、对数函数的求导。重点是复合函数求导,难点是隐函数、对数求导的方法。通过例题 (课本117页、120页、122页)演示复合函数求解过程,特别是将函数正确分解为多个函数的复合的方法,来熟练复合函数的求导。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

22、通过例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过程。强调隐函数的求导思路 以及对数求导法适用的对象。通过思考题来总结和提高本次课讲授的求导方法。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思考题: 例1求曲线x2 + 2xy - y2 = 2x在x = 2处的切线方程解:对方程x2 + 2xy - y2 = 2x两边关于x求导得:2x + 2y + 2xy 2y - y= 2解得:y= 2(: x y)2 x 一 2 yI x = 2 I x = 2当x = 2时,由所给曲线方程解得: 八或/I y = 0 I y = 4对于点(2, 0)所求切线斜率k1 = y|x=2 = 2x-2yyy=0故所

23、求切线方程为y = -1 x +1,对于点(2, 4),所求切线斜率k22(1-x-y)2x-2yx=2y=4故所求切线方程为y = 5 x-1作业:课本 137 页 18(11)(12)(18)138 页 21(1)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五版授课类型_理论课授课时间2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导数与微分 3.4高阶导数 3.5微分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知道高阶导数概念,会求函数的高阶导数;理解解微分概念,会求函数的微分,理解微分的应用。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基本内容

24、为高阶导数的定义、高阶导数的计算、微分的概念及几何意义、微分的运算法 则、微分的应用。重点是二阶导数和微分的求法,难点为微分的几何意义与微分的应用。例题用课本127页、131页、134页中例。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反复利用一阶导数来求二阶导数,从微分的实际应用给出微分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微分可以用作近似计算,从解决问题出发给出微分的定义。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题:例 1 已知 y = arctan 2x,求 y(1)2解: y = (arctan 2 x)=16 x(1 + 4 X 2)21 + 4 x 22 y=(),=-1 + 4 x 2y =-16 x(1 +

25、4 x 2)2x=11625例2 设隐函数y3 = xy + 2x2 + y2,求dy解:y3 = xy + 2x2 + y2 两端对 x 求微分得:dy3 = d (xy) + d (2x2) + dy2即:3 y 2 dy = ydx + xdy + 4 xdx + 2 ydyy + 4 x , 从而 dy = dx3 y 2 - 2 y - x作业:课本 140 页 34(1)42(5)(7)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 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中值定理,导数的应用4.1中值定理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理解罗尔定理和拉格朗日

26、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会应用拉格朗日定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例题等):基本内容:罗尔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定理的几何意义。.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应用重点:拉格朗日中值定理难点: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其应用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发现法引导学生从几何图形上发现罗尔定理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结论,通过例子和随 堂练习强化所学内容的理解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1、当 f (x)= (x - 2)(x - 3)(x - 4 )(x - 5)时,问 f M, M 0 时,f(x)和 F (x)都存在,且 Ff

27、 (x)丰 0;lim f(x) 存在,(或为8),则lim 些= lim4 x8 F(x),(), x8 F(x) x8 F(x)8二、一型81.罗必达法则(III )设(1)当 x x0时,f (x) 8, F (x) 8 ;(2)在点x0的某一去心邻域内,f (x)及F(x)都存在,且F(x)丰0lim也 存在,(或为8 ),则lim 虫) = lim尝 xx0 F(x)() x_x0 F(x) x_x0 F(x)2.罗必达法则(IV)设(1)当 x 8 时,f (x) 8, F (x) 8 ;(2)当 |x| M, M 0 时,f (x)和 F (x)都存在,且 F(x)丰 0;lim

28、业x8 F (x)存在,(或为8),则limx8f (x)而=limx8f (x)F(x), ln sin lx , 例 1 求 lim(l 0, p 0)x0+ln sin px8解:所求极限为一型,运用罗必达法则(III),得:8l cos lxlim lnsin I = lim 顼匚=lim l cos生sin 竺了项+ ln sin px 了项+ P cos Px项+ P cos px sin lxsin pxl cos lx sin px =limlimP xr0 + cos Px x + sin lxl sin px=一 1 limPx 项+ sin lx=L lim P cos

29、Px = l P = 1Px 项 + l cos lxp l三、其它待定型08, 8 8,00 , 8008它们总可以通过适当的变换为;;型或一型,然后再运用罗必达法则.08重点:罗必达法则的应用08难点:其它待定型0 8, 8 8,00 ,18,80化为;;型或一型的极限计算08例 2 求 lim x 2 ln xx T0+解:所求极限为0 8型,故可化为:lim x 2 ln x = lim = lim =上 lim x 2 = 0xr0+xr0 + x 2xr0 + 2x 32 xT0 +一般的,有 lim xa ln x = 0, a 0xT0+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求解教学方

30、法帮助学生解决极限计算问题,通过大量例子巩固和提高运算技能和技巧08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除入型或一型外的未定式极限求法。08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1、lim(sint T81 + cos !) t 2、lim(cos x)Z;3、血 x2+ lnxttx t0x r+8 x ln x作业:P194: 8(6)(7)(8)(11)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四、五版经济应用基础(一)微积分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2 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中值定理,导数的应用4.3函数的增减性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1. 掌握用导数

31、判定函数单调性的方法,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例题等):定理4.3设函数f (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1) 如果在(a, b)内f(x) 0,则f (x)在侦b上单调增加(/);(2) 如果在(a, b)内f(x) V 0,则f (x)在侦b上单调减少().如将定理中的闭区间换成其它各种区间(包括无限区间),定理3.1的结论仍成立,使 定理4.3结论成立的区间,就是函数的单调区间。讲解书例1,例2增加下例x 3 例3确定函数y=的单调区间。3 - x 3解:函数的定义域为(-8,-t 3)

32、 U (f 3, :3) U t 3,+8)x = t3为函数的间断点。,3x2(3 - x2) - x3 (-2x) 9x2 - x4 x2(3 + x)(3 - x)y =(3 - x2)2(3 - x2)2(3 - x2)2令 y = 0 得:x1 = 0, x2 = -3, x3 = 3用x = 士%33,0分定义成如下区间,列表讨论如下:x(- 8 , - 3 )(-3,-*3)(项,0)(0,龙)3注3)(3,+8 )f(x)-+-所以函数的单调减少区间为(8,3,3,+8) 单调增加区间为:3,一百),(-3、3),(百,3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呈现法,通过图形示例,引导

33、学生发现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符号的关系。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1、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上单调增加的是().A. sinxC. x 2D. 3 -x2、确定函数f (x) = 2x3 9x2 +12x 3的单调区间2、求证:ln ( x -1( x 1)x +1作业:P195: 9 (1) (5) (6); 10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五版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2 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中值定理,导数的应用4.4函数的极值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的方法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

34、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基本内容:函数极值的定义,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函数极值的定义定义4.1设函数f (x)在七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对于该邻域内(除七外)的任一x,(1) 如果都有f (x) f (x0),则称f (x0)是f (x)的极小值.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称为函数的极值,极大值点与极小值点统称为极值点。定理4.4 (极值的必要条件)设函数f (x)在x0处可导,如果f (x)在x0处取得极值,则f f(x0) = 0使f (x0) = 0,则称x0为函数f (x)的一个驻点.定理4.5 (极值存在的一阶充分条件)设函数f(x)在x处连续,在(

35、x -5,x ) (x ,x +5)(5为某个正数)上可导00000(1) 如果在f(x)0, f(x)由正变负,则x是f(x)的一个极大值点;0(2) 如果在f(x)0,则是f (x)的一个极大值点;(2) 如果f(x0)0,则X0是f (X)的一个极小值点;(3) 如果/(? =0,无法确定。例5函数f (x) = X4 -10X2 + 5的极值解:函数的定义域为(8,+8),f(x) = 4x3 - 20X = 4x(X2 - 5),令 f f(x) = 0 , 得: 气=-J, X2 = 0, X3 =J , f(x) = 12X2 - 20当气=一廿5时,f(-V5) = 40 0,

36、所以气=-寸5为极小值点;当X2 = 0时,f(0) = -20 vO,所以X2 = 0为极大值点;当七=75时,f(p5) = 40 0,所以七=5为极小值点。故函数的极小值为f (-、:5) = f G;5) = -20,极大值为f (0) = 5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呈现法,通过图形示例,引导学生了解极值与导数符号的关系。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1、y = X2e-2的极大值与极小值。2、求函数f (X) = (X2 -1)3 +1的极值作业:P195: 12(1)(4)(6); 13(4)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四、五版经济

37、应用基础(一)微积分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2 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中值定理,导数的应用4.5最大值与最小值,极值的应用问题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掌握求最值的方法,并会求解简单的应用问题(包括经济分析中的问题)。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例题等):.基本内容:求函数在闭区间k,b上的最值,极值应用问题1.函数在闭区间a,b上的最值函数在闭区间a,b上的最值是指整个区间上的所有函数值当中的最值,是个全局性的概念,根据函数在闭区间a,b连续的性质,它的最值要么在端点取得,要么为函数有区间内的极值点上取得,从而得出求闭区间上最值的方法:(1) 求区间端点处的函数值f(a),f(b);(2) 求f (x)在(a,b)内驻点处的函数值f (x );i(3) 求f (x)在(a,b)内不可导点处的函数值f *);(4) 比较上面三类点处的函数值,最小者为最小值,最大者为最大值.例7求函数f (x) = x4 - 8x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