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防火封堵的相关规范及标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9043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防火封堵的相关规范及标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消防防火封堵的相关规范及标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消防防火封堵的相关规范及标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消防防火封堵的相关规范及标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消防防火封堵的相关规范及标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防火封堵的相关规范及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防火封堵的相关规范及标准.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防火封堵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产品测试标准GA161-1997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实验方法新国标防火封堵材料2009年底生效产品使用标准设计规范CECS154:2003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有关消防防火封堵,目前国内的测试标准,GA161-1997,有机防火堵料试件外形尺寸为508mm502mm 240mm,并作成九孔模具(框架),堵料填塞于100mml00mm小孔中。,无机防火堵料试件外形尺寸为508mm502mm240mm,中央孔洞为408mm4

2、02mm240mm,壁厚50mm,堵料直接浇筑在孔洞内,并保持堵料两面平整。,穿越物统一为(1)电缆外径30mm-40mm,数量8根(2)钢管外径40mm,数量1根。,科学而严谨的测试标准UL1479,防火封堵系统的耐火极限是针对系统而言的,系统包括:,被贯穿物楼板,墙体贯穿物管道,电缆防火封堵材料防火发泡块,防火封堵板材等,三者共同影响整个系统的耐火极限,不是单个防火封堵材料的本身!不同的应用需要根据工作原理,选择不同类别的系统解决方案!,防火封堵在项目的设计与施工中,是否考虑过:电缆桥架、金属管道、电缆束、可燃管道共同贯穿时,诸如此类复杂情况的处理?防火封堵材料的寿命,是否能与主构件协同作

3、用?防火封堵材料能否满足特殊环境下对防烟、防水、气密性、抗爆等特殊要求?对动态缝,防火封堵材料的伸缩率是否能抵抗位移?,CECS154:2003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是一本中国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用于指导防火封堵设计与施工的推荐性标准。,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1.总则,2.术语,3.贯穿防火封堵,4.建筑缝隙防火封堵,5.施工与验收,附录A 防火封堵产品一览表,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中有关条文的解释:条文一:3.1.4 贯穿防火封堵材料的耐火极限应按照先行行业标准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A161进行测试,且不应低于被贯穿物的

4、耐火极限。当实际工况比GA161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恶劣时,贯穿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1.应按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测试方法进行测试,且测试结果应经国家有关机构评估认可。2.应按实际工况进行专门的测试,并测试合格。,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现实情况是:由于几乎所有的实际工况都比GA161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恶劣,如厚度小于240mm、有电缆桥架、有风管等情况,仅仅按照GA161标准进行测试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中有关条文的解释:条文二:3.1.2 贯穿防火封堵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A16

5、1的要求,且应按工程设计情况增加材料对环境适应性测试。,条文说明:由于老化等原因,大多数有机防火封堵材料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所选用的防火封堵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应与被贯穿物或贯穿物的使用年限相当。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防火封堵材料耐久性的测试标准,国外一般由厂家提供有关防火封堵材料耐久性的证明。当选用的防火封堵材料失去应有的防火性能时,应及时更换。,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国内产品目前无法提供有关长期使用性能方面的报告,而且国内普通的有机防 火封堵材料(防火泥)产品在安装使用2-3年后,普遍会出现变硬、变干出现裂缝、与基材结合不好等现象!,在选择防火封堵材料时必须考虑到它的使用寿命!使用的寿

6、命将直接影响到方案的经济性!,防火封堵材料需经过“化学工业合成材料老化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最好选择可以确保25年以上的使用寿命的产品,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中有关条文的解释:条文三:3.1.6 重要公共建筑、电信建筑、精密电子工业建筑和人员密集、对烟气较敏感 场所中的防火封堵,宜采用阻烟效果良好的贯穿防火封堵组件。,条文说明:重要公共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因其建筑规模大、空间大、人员密集,火灾时的烟和毒气对人员容易造成伤害。电信建筑和精密电子工业建筑中的电子设备一旦被烟熏,往往造成重大经济损 失。所以,这些建筑中烟气对人员或设备的影响需仔细考虑,这些建筑或场所的

7、防火封堵除应具有阻火性能外,同时还应具有快速阻止烟气传播的功能。阻火包不适用于对阻烟要求较高的场所。,安装实例,防火包密封空洞,安装实例,国内防火胶泥密封孔洞,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由于必须考虑防烟性能,国内产品无法提供阻烟性能方面的报告!目前在电信等重要建筑中,阻火包被广泛使用。作为业主,是否考虑过其使用的安全性?,较常用的阻火包是否适用于对阻烟要求较高的场所呢?,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条 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其他管道如必须穿过时,应用非燃烧材料将缝隙紧密填塞。,7.1.5 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其它管道不宜穿过

8、防火墙,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质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老版,新版,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条建筑物内的管道井、电缆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不燃烧体封隔,其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7.2.10 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2.7 建筑幕墙

9、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窗槛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当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材料;2 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3 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7.2.11 位于墙、楼板两侧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之间的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5.3 建筑构造,5.3.9 电缆沟及电缆隧道在进出主厂房、主控制楼、配电装置室时,在建筑物外墙处应设置防火墙。电缆隧道的防火墙上应采用甲

10、级防火门5.3.10 当管道穿过防火墙时,管道与防火墙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材料填塞。当直径大于或等于32mm的可燃或难燃管道穿过防火墙时,除填塞防火材料外,还应采取阻火措施。,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6.7 电缆及电缆敷设,6.7.2 建(构)筑物中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电缆贯穿隔墙、楼板的空洞应采用电缆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其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被贯穿物的耐火极限,且不应低于1h。6.7.3 在电缆竖井中,每间隔约7m宜设置防火封堵。在电缆隧道或电缆沟中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火墙:,单机容量为100MW级以上的发电厂,对应于厂用母

11、线分段处单机容量为100MW以下的发电厂,对应于全厂一半容量的厂用配电装置划分处公用主隧道或沟内引接的分支处电缆沟内每间距100m处通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厂区围墙处,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6.7.4 当电缆采用架空敷设时,应在下列部位设置阻火措施,穿越汽机房、锅炉房和集中控制楼之间的隔墙处穿越汽机房、锅炉房和集中控制楼外墙处架空敷设每间距100m处两台机组连接处电缆桥架分支出,6.7.5 防火墙上的电缆孔洞应采用电缆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并应采用防止火焰延燃的措施。其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应为3h。,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11

12、.3 电缆及电缆敷设,11.3.1 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电缆接头处、主控制室与电缆夹层之间以及长度超过100m的电缆沟或隧道,均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或分割措施,并应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及重要性采取下列一种或数种措施:,采用防火隔墙或隔板,并用防火材料封堵电缆通过的孔洞电缆局部涂防火涂料或局部采用防火带、防火槽盒。,11.3.2 220KV级以上变电站,当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或通信电缆敷设在同一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宜采用防火槽盒或防火隔板进行分隔。,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