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3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9381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6.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3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3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3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3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3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3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3ppt课件.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及方法(一),第一节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指导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其基本原理概括起来为“以综合治理为核心,实现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园林植物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群:一是城镇露地栽培的各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植物、草坪等;二是主要以保护地(日光温室或各种塑料拱棚)形式栽培的各种盆花及鲜切花。,城镇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是:人的活动多,植物品种丰富,生长周期长,立地条件复杂,小环境、小气候多样化,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种群关系常被打乱;城镇郊区与蔬菜、果树、农作物相连接,除了园林植物本身特有

2、的病虫害外,还有许多来自蔬菜、果树、农作物上的病虫,有的长期落户,有的则互相转主危害或越夏越冬,因而病虫种类多,危害严重。,盆花及鲜切花病虫害的特点是:品种单一,种植密集,且大都位于保护地内栽培,环境湿度大,病虫害重且易流行,防治难度大;花卉业是近几年新兴起的一种产业,广大花农普遍缺乏花卉栽培的一般常识,管理上常常不到位,导致花卉植物生长不良,出现各种生理性病害(如黄叶、干尖等)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也加重了侵染性病害及虫害的发生。,因园林植物大多位于城镇或人口稠集区附近,所以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是:首先要强调安全为主,尤其使用化学农药时,更要注意对人、环境、天敌及植物的安全,要根据城镇园林的特点,

3、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一些既行之有效,又安全可靠的措施。二、综合治理的概念 p160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它不良反应。综合治理是一种防治方案,它能控制病虫的发生,避免相互矛盾,尽量发挥有机的调和作用,是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防治体系。,综合治理有如下特点:从园林生态系的总体出发,根据病虫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使其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它不是许多防治方法的机械拼凑和综合,而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防治方案。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

4、防治,但尽量避免杀伤天敌和污染环境。综合治理并非以“消灭”病虫为准则,而是把病虫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之下。综合治理并不是降低防治要求,而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经济、安全、简便、有效”的准则。,三、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原则(一)生态原则 从园林生态系的总体出发,根据病虫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全面分析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全面考虑生态平衡及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综合解决病虫危害问题。(二)控制原则 在综合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如气候、天敌等)的作用,预防病虫的发生,将病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之下。,(三)综合原则 在实施病虫综合治理时,要协调运用多种防

5、治措施,做到以植物检疫为前提、以园林技术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导、以化学防治为重点、以物理机械防治为辅助,以便有效地控制病虫的危害。(四)客观原则 要考虑当时、当地的客观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避免盲目操作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五)效益原则 进行病虫综合治理的目标是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投入,控制病虫的危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采用的措施必须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破坏生态平衡及造成环境污染;所采用的防治措施必须符合社会公德及伦理道德,避免对人、畜的健康造成危害。,第二节 植物检疫 p138,植物检疫是一项根本性的预防措施,是园林植物保护的一项主要手段,也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6、的有力保证。一、植物检疫概述(一)植物检疫的概念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规形式,禁止某些危险性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性病虫、杂草,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控制蔓延。,(二)植物检疫的特点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任何集体和个人不得违规。具有宏观战略性,不计局部地区当时的利益得失,而主要考虑全局与长远利益。防治策略是对有害生物进行全面的种群控制,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进入或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或将其彻底消灭。,(三)植物检疫的意义(补充)在自然情况下,病虫害、杂草的分布虽然可以通过气流等自然动力和自身活动扩散,不断扩大其分布范围,但这种能

7、力是有限的。再加上有高山、海洋、沙漠等天然障碍的阻隔,因而病虫害、杂草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但是,一旦借助人为因素的传播,就可以附着在种子、苗木、接穗、插条及其它植物产品上跨越这些天然屏障,由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或由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当病原物、害虫及杂草离开了原产地,到了一个新的地区后,原来制约病虫草害发生发展的一些环境因素被打破,条件适宜时,就会迅速扩展蔓延。,葡萄根瘤蚜在1860年由美国传入法国后,经过25年,就有10万hm2以上的葡萄园归于毁灭;榆枯萎病最初仅在欧洲个别地区流行,以后扩散到意大利、荷兰、加拿大等国,造成榆树大量死亡;又如我国的菊花白锈病、樱花细菌性根癌病均由

8、日本传入,使许多园林风景区蒙难;最近几年传入我国的美洲斑潜蝇、蔗扁蛾、椰心叶甲、薇甘菊也带来了严重灾难。因而为了防止危险性病虫害及杂草的传播,各国政府都制定了检疫法令,设立了检疫机构,进行植物病虫害及杂草的检疫。,薇甘菊学名小花假泽兰,原产热带美洲,属藤本植物。薇甘菊喜欢阳光,只要一生根就想尽办法攀着大树向上爬,爬到顶上就迅速蔓延,以吸收更多的阳光,而下面的植物就因长期缺少日照而枯萎。,椰心叶甲危害的棕榈科植物,(四)植物检疫的任务1.禁止危险性病虫害及杂草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或国内输出。2.将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害及杂草封锁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其扩散蔓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9、,逐步予以清除。3.当危险性病虫害及杂草传入新的地区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就地消灭。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园林花卉产品的交流日益频繁,危险性病虫害及杂草的传播机会也越来越大,因而要度重视植物检疫工作,切实做到“既不引祸入境,也不染灾于人”,以促进对外贸易,维护国际信誉。,二、植物检疫的措施(一)植物检疫措施 1.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检疫对象的确定 p139 病虫害及杂草的种类繁多,不可能对所有的病虫、杂草进行检疫,而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确定检疫对象名单。确定检疫对象的原则和依据是:(1)必须是我国尚未发生或局部发生的。(2)在本国或传播地区,必须是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观赏价值,而防治

10、又比较困难的。(3)必须是靠人为传播的,即可容易随同植物材料、种子、苗木和所附泥土以及包装材料等传播。(4)根据交往国所提供的检疫对象名单。,.划定疫区和保护区 有检疫对象发生的地区划为疫区,对疫区要严加控制,禁止检疫对象传出,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逐步消灭检疫对象。未发生但有可能传播进检疫对象的地区划定为保护区。对保护区要严防检疫对象传入,充分做好预防工作。.其它措施 包括建立和健全植物检疫机构、建立无检疫对象的种苗繁育基地、加强植物检疫科研工作等。,(二)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发生在园林植物上的主要检疫性病虫害有:松突圆蚧、日本松干蚧、湿地松粉蚧、梨圆蚧、枣大球蚧、苹果绵蚜、泰加大树峰、落叶松种

11、子小蜂、大痣小蜂、杏仁蜂、黄斑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双条杉天牛、杨干象、杨干透翅蛾、柳蝙蛾、美国白蛾、苹果蠹蛾、双钩异翅长蠹、白缘象、日本金龟子、黑森瘿蚊、美洲斑潜蝇、蔗扁蛾、椰心叶甲、谷斑皮蠹;松疱锈病、松针红斑病、松针褐斑病、落叶松枯梢病、杉木缩顶病、松材线虫病、杨树花叶病毒病、桉树焦枯病、毛竹枯梢病、猕猴桃溃疡病、肉桂枝枯病、板栗疫病、柑橘溃疡病、菊花叶枯线虫病、香石竹枯萎病、香石竹斑驳病毒病、菊花白锈病等。,菊花叶枯线虫病,寄主,传病介体,松墨天牛,松材线虫,松材线虫病,三、植物检疫的程序和方法(一)植物检疫的程序.对内检疫程序 p140(1)报检:调运和邮寄种苗及其它应受检的植物产品

12、时,应向调出地有关检疫机构报验。(2)检验:检疫机构人员对所报验的植物及其产品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到达现场后凭肉眼和放大镜对产品进行外部检查,并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进行详细检查,必要时可进行显微镜检及诱发试验等。(3)检疫处理:经检验如发现检疫对象,应按规定在检疫机构监督下进行处理。一般方法有:禁止调运、就地销毁、消毒处理、限制使用地点等。,(4)签发证书:经检验后,如不带有检疫对象,则检疫机构发给国内植物检疫证书放行;如发现检疫对象,经处理合格后,仍发证放行;无法进行消毒处理的,应停止调运。.对外检疫的程序 我国进出口检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口检疫、出口检疫、过境检疫、旅客携带物检疫、国际邮包检

13、疫等。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二)植物检疫的方法 植物检疫的检验方法分:现场检验、实验室检验和栽培检验三种。,第三节 园林栽培措施防治,园林栽培措施防治有时也称园林防治,是利用园林植物栽培技术抑制病虫害发生的防治措施。即创造有利于园林植物和花卉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繁殖、危害的条件,从而促使园林植物生长健壮,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是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础。,一、选用无病虫的种苗及繁殖材料在选用种苗时,应尽量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种苗,以减少和降低病虫的危害。园林上有许多病虫害是依靠种子、苗木及其它无性繁殖材料来传播的,因而通过一定的措施,培育无病虫

14、的健壮种苗,可有效地控制该类病虫害的发生。园林植物的许多病害是通过种苗传播的,如仙客来病毒病是由种子传播的,菊花白锈病是由芽传播的,等等。只有从健康母株上采种(芽),才能得到无病种苗,避免或减轻该类病害的发生。园林植物中病毒病发生普遍而且严重,许多种苗都带有病毒,利用组培技术进行脱毒处理,对于防治病毒病十分凑效。如脱毒香石竹苗、脱毒兰花苗应用已非常成功。,培育抗病虫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一环,不同花木品种对于病虫害的受害程度并不一致。目前已培育出菊花、香石竹、金鱼草等抗锈病的新品种,抗紫菀萎蔫病的翠菊品种以及抗菊花叶枯线虫病的菊花品种等。我国园林植物资源丰富,为抗病虫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大量的种质

15、,因而培育抗性品种前景广阔。培育该类品种的方法很多,有常规育种、辐射育种、化学诱变、单倍体育种等。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抗病虫基因导入园林植物体内,获得大量理想化的抗性品种已逐步变为现实。,二、选择及处理苗圃地一般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好、腐殖质多的地段作为苗圃地。在栽植前进行深耕改土,耕翻后经过暴晒,土壤消毒后,可消灭部分病虫害。也可进行药剂消毒。盆播育苗时应注意盆钵、基质的消毒。如菊花、香石竹等进行扦插育苗时,对基质及时进行消毒或更换新鲜基质,则可大大提高育苗的成活率。,三、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根据苗木的生长特点,在圃地内考虑合理轮作、合理密植以及合理配置苗木等原则,从而避免或减轻

16、某些病虫害的发生。连作往往会加重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如温室中香石竹多年连作时,会加重镰刀菌枯萎病的发生,实行轮作可以减轻病害。轮作时间视具体病害而定,鸡冠花褐斑病实行2年以上轮作即有效,而胞囊线虫病则需更长。一般情况下需实行34年以上轮作。轮作是古老而有效的防病措施,轮作植物须为非寄主植物,这样便使土壤中的病原物因找不到食物“饥饿”而死,从而降低病原物的数量。,配置得当。建园时,为了保证景观的美化效果,往往是许多种植物搭配种植。这样便忽视了病虫害之间的相互传染,人为地造成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如海棠与柏属树种、牡丹(芍药)与松属树种近距离栽植易造成海棠锈病及牡丹(芍药)锈病的大发生。因而在园

17、林布景时,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美化效果,还应考虑病虫的危害问题。科学间作。每种病虫对树木、花草都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转移性,因而在进行花卉生产及苗圃育苗时,要考虑到寄主植物与害虫的食性及病菌的寄主范围,尽量避免相同食料及相同寄主范围的园林植物混栽或间作。如黑松、油松、马尾松等混栽将导致日本松干蚧严重发生;槐树与苜蓿为邻将为槐蚜提供转主寄主,导致槐树严重受害;桃、梅等与梨相距太近,有利于梨小食心虫的大量发生;多种花卉的混栽,会加重病毒病的发生。,合理修剪、整枝不仅可以增强树势、花叶并茂,还可以减少病虫危害。例如,对天牛、透翅蛾等钻蛀性害虫以及袋蛾、刺蛾等食叶害虫,均可采用修剪虫枝等进行防治;对于介壳

18、虫、粉虱等害虫,则通过修剪、整枝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从而抑制此类害虫的危害。秋冬季节结合修枝,剪去有病枝条,从而减少来年病害的初侵染源,如月季枝枯病、白粉病以及阔叶树腐烂病等。对于园圃修剪下来的枝条,应及时清除。草坪的修剪高度、次数、时间也要合理。露根栽培落叶树时,栽前必须适度修剪,根部不能暴露时间过长;栽培常绿树时,须带土球,土球不能散,不能晾晒时间过长,栽培深度适度。,中耕除草不仅可以保持地力,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促进花木健壮生长,提高抗逆能力,还可以清除许多病虫的发源地及潜伏场所。如马齿苋、繁缕等杂草是唐菖蒲花叶病的中间寄主,铲除杂草可以起到减轻病害的作用;扁刺蛾、黄杨尺蛾、草履蚧等害虫

19、的幼虫、蛹或卵生活在浅土层中,通过中耕,可使其暴露于土表,便于杀死。翻土培土。结合深耕施肥,可将表土或落叶层中越冬的病菌、害虫深翻入土。公园、绿地、苗圃等场所在冬季暂无花卉生长,最好深翻一次,这样便可将其深埋于地下,翌年不再发生危害。此法对于防治花卉菌核病等效果较好。对于公园树坛翻耕时要特别注意树冠下面和根颈部附近的土层,让覆土达到一定的厚度,使得病菌无法萌动,害虫无法孵化或羽化。,四、合理施肥浇水观赏植物应使用充分腐熟且无异味的有机肥,以免污染环境,影响观赏。使用无机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等营养成分的配合,防止施肥过量或出现缺素症。浇水方式、浇水量、浇水时间等都影响着病虫害的发生。喷灌和“滋”

20、水等方式往往容易引起叶部病害的发生,最好采用沟灌、滴灌或沿盆钵边缘浇水。浇水量要适宜,浇水过多易烂根,浇水过少则易使花木因缺水而生长不良,出现各种生理性病害或加重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浇水时间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以便及时地降低叶片表面的湿度。,五、球茎等器官的收获及收后管理许多花卉是以球茎、鳞茎等器官越冬的,为了保障这些器官的健康贮藏,在收获前避免大量浇水,以防含水过多造成贮藏腐烂;要在晴天收获,挖掘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伤口;挖出后要仔细检查,剔除有伤口、病虫及腐烂的器官,必要时进行消毒和保鲜处理后入窖。贮窖须预先清扫消毒,通气晾晒。贮藏期间要控制好温湿度,窖温一般在左右,相对湿度

21、宜在70%以下。有条件时,最好单个装入尼龙网袋,悬挂于窖顶贮藏。,六、加强园林管理加强对园林植物的抚育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及时修剪。改善环境条件主要是指调节栽培场所的温度和湿度,尤其是温室栽培植物,要经常通风换气,降低湿度,以减轻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的发生。种植密度、盆花摆放密度要适宜,以利通风透光。冬季温室的温度要适宜,不要忽冷忽热。草坪的修剪高度、次数、时间也要合理,否则,也会加剧病害的发生。,清洁苗圃。及时收集园圃中的病虫害残体、草坪的枯草层,并加以处理,深埋或烧毁。生长季节要及时摘除病、虫枝叶,清除因病虫或其它原因致死的植株。园艺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人为传染,如在切花、摘心、除草时要防止工

22、具和人体对病菌的传带。温室中带有病虫的土壤、盆钵在未处理前不可继续使用。无土栽培时,被污染的营养 液要及时清除,不得继续使用。,第四节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的优点:不仅可以改变生物种群的组成成分,而且能直接消灭大量的病虫;对人、畜、植物安全,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不会引起害虫的再次猖獗和形成抗药性,对害虫有长期的抑制作用。生物防治的自然资源丰富,易于开发,且防治成本低,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方向。,缺点:效果有时比较缓慢,人工繁殖技术较复杂,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生物防治可分为: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以蛛螨类治虫、以激素治

23、虫、以菌治病、以虫除草、以菌除草等。,一、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害虫,称为以虫治虫。天敌昆虫主要有两大类:捕食性天敌昆虫和寄生性天敌昆虫。1.捕食性天敌昆虫 专以其它昆虫或小动物为食物的昆虫,称为捕食性昆虫。这类昆虫用它们的咀嚼式口器直接蚕食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有些则用刺吸式口器刺入害虫体内吸食害虫体液使其死亡,有害虫也有益虫,因此,捕食性昆虫并不都是害虫的天敌。但是螳螂、瓢虫、草蛉、猎蝽、食蚜蝇等多数情况下是有益的,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这类天敌,一般个体较被捕食者大,在自然界中抑制害虫的作用十分明显。,螳 螂 捕 食,草蛉成虫、幼虫、卵,瓢虫的成虫、幼虫、卵,食蚜蝇,2.寄生

24、性天敌昆虫一些昆虫种类,在某个时期或终身寄生在其它昆虫的体内或体外,以其体液和组织为食来维持生存,最终导致寄主昆虫死亡,这类昆虫一般称为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蝇。这类昆虫个体一般较寄主小,数量比寄主多,在个寄主上可育出一个或多个个体。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常见类群有:姬蜂、小茧蜂、蚜茧蜂、土蜂、肿腿蜂、黑卵蜂及小蜂类和寄蝇类。,赤眼蜂,小茧蜂寄生杨二尾舟蛾状,周氏啮小峰试管内羽化状,姬蜂,小茧蜂寄生鳞翅目幼虫状,天敌昆虫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当地自然天敌昆虫的保护:剪取天敌的卵块、茧等加以保护;慎用农药。(使用残效期短或选择性强的杀虫剂;)保护天敌越冬;改善昆虫天敌的营养条件。(如多栽植

25、蜜源植物,以补充天敌的营养。)(2)天敌昆虫的繁殖和释放 目前已繁殖利用成功的有:赤眼蜂、异色瓢虫、黑缘红瓢虫、草蛉、平腹小蜂、管氏肿腿蜂、周氏啮小峰、丽蚜小峰等。(3)天敌昆虫的引进:1978年从英国引进的丽蚜小蜂,在北京等地试验,控制温室白粉虱的效果十分显著。1953年湖北省从浙江移殖大红瓢虫防治柑橘吹绵蚧,获得成功。,异色瓢虫多种(斑纹、颜色差异大)相同点:前翅端部具“掐”痕,异色瓢虫幼虫正在捕食蚜虫,掐痕,朝鲜球坚蚧,黑缘红瓢虫幼虫捕食状,黑缘红瓢虫幼虫集体化蛹状,黑缘红瓢虫成虫,二、以菌治虫以菌治虫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害虫。能引起昆虫致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立

26、克次氏体、线虫等。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病原细菌、病原真菌和病原病毒3类。以菌治虫在城镇街道、绿地小区、公园、风景区等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优点:繁殖快、用量少、不受园林植物生长阶段的限制、持效期长等优点。(目前园林害虫防治中最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类型之一。),病原细菌:目前我国应用最广的细菌制剂主要有苏云金杆菌(包括松毛虫杆菌、青虫菌均其为变种)。这类制剂无公害,可与其它农药混用。并且对温度要求不严,在温度较高时发病率高,对鳞翅目幼虫防效好。病原真菌: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真菌制剂是白僵菌,不仅可有效地控制鳞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害虫,而且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病原病毒:昆虫感染病毒后

27、,虫体多卧于或悬挂在叶片及植株表面,后期流出大量液体,但无臭味,体表无丝状物。主要优点是专化性强,而且不存在污染与公害问题,在自然界中可以长期保存,反复感染,有的还可遗传感染,从而造成害虫流行病。,线虫:有些线虫可寄生地下害虫和钻蛀害虫,导致害虫受抑制或死亡。目前,国外利用线虫防治害虫的研究正在形成生物防治“热点”,我国线虫研究工作,起步虽晚,但进度很快。可以预料利用线虫进行生物防治,不久就会取得满意的效果。,细 菌杀 虫 剂,白僵菌与绿僵菌,白僵菌寄生状,白僵菌制剂,白僵菌寄生状,线虫寄生天牛幼虫状,线虫感染蛴螬状,三、以激素治虫激素是指那些经人工合成或从自然界的生物源中分离或派生出来的化合

28、物,主要来自于昆虫分泌的激素。昆虫的激素分外激素和内激素两大类型。昆虫的外激素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挥发性物质,是昆虫对它的同伴发出的信号,便于寻找异性和食物。已经发现的有:性外激素、踪迹外激素、报警外激素及聚集外激素。目前研究应用最多的是雌性外激素。某些昆虫的雌性外激素已能人工合成,在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能人工合成的雌性外激素种类有:马尾松毛虫、白杨透翅蛾、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等。,雌性性外激素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诱杀法 利用性引诱剂将雄蛾诱来,配以粘胶、毒液等方法将其杀死。如利用某些性诱剂来诱杀国槐小卷蛾、桃小食心虫、白杨透翅蛾、大袋蛾等效果

29、很好。2.迷向法 成虫发生期,在田间喷洒适量的性引诱剂,使其弥漫在大气中,使雄蛾无法辨认雌蛾,从而干扰正常的交尾活动。3.绝育法 将性诱剂与绝育剂配合,用性引诱剂把雄蛾诱来,使其接触绝育剂后仍返回原地,这种绝育后的雄蛾与雌蛾交配后就会产下不正常的卵,起到灭绝后代的作用。,除此之外,昆虫性外激素还可应用于害虫的预测预报,即通过成虫期悬挂性诱芯,掌握害虫发生初期、盛期、末期及发生量,指导施药时机和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天敌的伤害。昆虫内激素是分泌在体内的一类激素,用以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和蜕皮。昆虫内激素主要有保幼激素、脱皮激素及脑激素。在害虫防治方面,如果人为地改变内激素的含量,可阻碍害虫正常

30、的生理功能,造成畸形,甚至死亡。,还有一些由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物质,也具有较好的杀虫作用。(杀虫素)目前取得一定成效的有:杀蚜素、T21、44号、7180、浏阳霉素等。近几年大批量生产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为阿维菌素(杀虫、杀螨剂)、浏阳霉素(杀螨剂)等。该类药剂杀虫效力高、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符合当前无公害生产的原则,因而极受欢迎。,四.其它动物的利用(1)蜘蛛和螨类治虫,蜘蛛捕食,游猎与结网型蜘蛛,常见的几种蜘蛛,利用捕食螨防治害螨,目前已成为新的生防热点,(2)蛙类治虫:两栖类中的青蛙、蟾蜍等,主要以昆虫及其它小动物为食。所捕食的昆虫,绝大多数为农林害虫。蛙类食量很大,如泽蛙1

31、天可捕食叶蝉260头。为发挥蛙类治虫的作用,除严禁捕杀蛙类外,还应加强人工繁殖和放养蛙类,保护蛙卵和蝌蚪。,青蛙,蟾蜍,(3)鸟类治虫:据调查,我国现有1 100多种鸟,其中食虫鸟约占半数,很多鸟类一昼夜所吃的东西相当于它们本身的重量,广州地区19801986年对鸟类调查后,发现食虫鸟类达130多种,对抑制园林害虫的发生起到了一定作用。目前,在城市风景区,森林公园等保护益鸟的主要做法是:严禁打鸟、人工悬挂鸟巢招引鸟类定居以及人工驯化等。1984年广州白云山管理处,曾从安徽省定远县引进灰喜鹊驯养,获得成功。山东省林科所人工招引啄木鸟防治蛀干害虫,也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嗜食害虫的鸟类主要有:四声杜

32、鹃、大杜鹃、大斑啄木鸟、红尾伯劳、黑枕黄鹂、灰卷尾、黑卷尾、红嘴蓝鹊、灰喜鹊、喜鹊、画眉、白眉翁、长尾翁、大山雀、戴胜。,灰喜鹊,大斑啄木鸟,喜鹊:近几年在山东半岛地区繁衍较快,有时一株树上甚至有34个鸟窝。,大杜鹃,黑枕黄鹂,红尾伯劳,灰卷尾,黑卷尾,红嘴蓝鹊,戴 胜,(4)利用有益动物除草:目前在此方面做得较多的是利用昆虫除草,最早利用昆虫防治杂草成功的例子是对马缨丹的防治。该草是原产于中美洲的一种多年生灌木,1902年作为观赏植物输入夏威夷,不幸很快蔓延全岛的牧场和椰林,成为放牧的严重障碍。人们从墨西哥引进了马缨丹籽潜蝇等昆虫,使问题得以解决。再如澳大利亚利用昆虫防治霸王树仙人掌、克拉马

33、斯草、紫茎泽兰以及前苏联利用昆虫防治豚草、列当等都非常成功。除此之外,螨类、鱼类、贝类以及家禽中的鹅等,也可用以防除杂草。如保加利亚的一些农场利用放鹅能有效地防治列当,平均每公顷有一只鹅,就足以能把列当全部消灭。,五.以菌治病 某些微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分泌一些抗菌物质,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这种现象称颉抗作用。利用有颉抗作用的微生物来防治植物病害,有的已获得成功。如利用哈氏木霉菌防治茉莉花白绢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目前,以菌治病多用于土壤传播的病害。在自然界中,各种杂草和园林植物一样,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都能感染一定的病害。利用真菌来防治杂草是整个以菌治草中最有前途的一类。如澳大利亚利用一种锈

34、菌防治菊科杂草粉苞菊非常成功;利用鲁保一号菌防治菟丝子是我国早期杂草生物防治最典型最突出的一例。,第五节 机械和物理防治,利用各种简单的器械和物理因素(如光、温度、热能、放射能等)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防治措施简单实用,容易操作,见效快。这种方法既包括古老、简单的人工捕杀方法,又包括近代物理新成就的应用。,一、人工捕杀法利用人工或各种简单的器械捕捉或直接消灭害虫的方法称捕杀法。人工捕杀适合于具有假死性、群集性或其它目标明显易于捕捉的害虫,如多数金龟甲、象甲的成虫具有假死性,可在清晨或傍晚将其振落杀死。榆蓝叶甲的幼虫老熟时群集于树皮缝、树疤或枝杈下方化蛹,此时可人工捕杀。冬季修剪时

35、,剪去黄刺蛾茧、蓑蛾袋囊,刮除舞毒蛾卵块等。在生长季节也可结合园圃日常管理,人工捏杀卷叶蛾虫苞、摘除虫卵、捕捉天牛成虫等。,二、阻隔法 人为设置各种障碍,以切断病虫害的侵害途径,这种方法称为阻隔法,也叫障碍物法。1.涂毒环、涂胶环 对有上、下树习性的幼虫可在树干上涂毒环或涂胶环,阻隔和触杀幼虫,胶环的配方通常有以下两种:蓖麻油10份,松香10份,硬脂酸1份;豆油5份,松香10份,黄醋1份。早春在树干基部绑扎塑料薄膜环,可以有效地阻隔草履蚧、枣尺蠖上树危害或产卵。,塑料薄膜环,2.挖障碍沟 对不能迁飞只能靠爬行扩散的害虫,为阻止其迁移危害,可在未受害区周围挖沟,害虫坠落沟中后予以消灭。对紫色根腐

36、病等借助菌索蔓延传播的根部病害,在受害植株周围挖沟能阻隔病菌菌索的蔓延。挖沟规格是宽30cm、深40cm,两壁要光滑垂直。3.设障碍物 有的害虫雌成虫无翅,只能爬到树上产卵。对这类害虫,可在上树前在树干基部设置障碍物阻止其上树产卵,如在树干上绑塑料布或在干基周围培土堆,制成光滑的陡面。山东枣产区总结出人工防治枣尺蠖的经验,“五步防线治步曲”即“一绑、二堆、三挖、四撒、五涂”可有效地控制枣尺蠖上树。,一绑:在紧贴树干基部距地面5-10厘米处绑一条8-10厘米的塑料布,接口用塑料胶粘合或用小鞋钉钉紧,使雌蛾不能上树;二堆:在塑料袋下,堆筑圆锥形土堆,土堆表面要拍实,光滑,上缘要埋住塑料布1.5厘米

37、,使塑料布更加牢固,无缝可入;三挖:在土堆周围挖宽深各10厘米的小沟,沟壁直而光滑,使爬不上的雌蛾集中跌落在沟里;以上三道防线要求在惊蛰前完成。成虫出土后再进行第四、五道防线。,四撒:春分成虫出土后,在小沟内和土堆上撒施10%辛拌磷粉或2.5%的敌百虫粉或3%的1605或35%的甲基硫环磷毒土(药土比例为1:10),以杀死小沟内和土堆上的雌蛾;五涂:少数产在土块石块缝隙下的卵粒,约于枣芽萌动期开始孵化上树危害,在幼虫上树前,要在塑料布上缘1.5厘米处涂一圈粘杀幼虫的药膏(药膏用黄油10份,机油5份,50%的1605或其他有触杀作用的有机磷一份混匀制成)药效可维持40-50天。未能及时用五道防线

38、防治枣步曲的枣区,可在枣树发芽展叶,大部分幼虫进入二龄时 用农药喷撒,毒杀幼虫。常用药剂有:50马拉硫磷1000倍液,25早奇乳油2000倍液。,4.覆盖薄膜或盖草 许多叶部病害的病原物是在病残体上越冬的,花木栽培地早春覆膜或盖草(稻草、麦秸草等)可大幅度地减少叶部病害的发生。膜或干草对病原物的传播起到了机械阻隔作用,而且覆膜后土壤温度、湿度提高,加速了病残体的腐烂,减少了侵染来源。,日光温室内切花菊地膜覆盖栽培方式,5.纱网阻隔(补充)在温室及各种塑料拱棚内,可采用4060目的纱网覆罩,不仅可以隔绝蚜虫、叶蝉、粉虱、蓟马、斑潜蝇等害虫的危害,还能有效地减轻病毒病的侵染。,三、诱杀法 利用害虫

39、的趋性,人为设置器械或饵物来诱杀害虫的方法称为诱杀法。利用此法还可以预测害虫的发生动态。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对灯光的趋性,人为设置灯光来诱杀害虫的方法称为灯光诱杀。目前生产上所用的光源主要是黑光灯,此外,还有高压电网灭虫灯等。目前,我国有5类黑光灯:普通黑光灯(20W)、频振管灯(30W)、节能黑光灯(1340W)、双光汞灯(125W)、纳米汞灯(125W)。其中以频振式杀虫灯与纳米汞灯在当今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二者具有诱虫效率高、选择性能强且杀虫方式(灯外配以高压电网杀)更是符合绿色环保的观点。,悬挂式黑光诱虫灯,高压电网式频振灯,灯光诱杀,2.食物诱杀(1)毒饵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化性,在其

40、所喜欢的食物中掺入适量毒剂来诱杀害虫的方法叫毒饵诱杀。如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用麦麸、谷糠等作饵料,掺入适量敌百虫、辛硫磷等药剂制成毒饵来诱杀;用糖、醋、酒、水、10%吡虫啉按931101的比例混合配成毒饵液可以诱杀地老虎、黏虫等。(2)饵木诱杀:许多蛀干害虫,如天牛、小蠹虫等喜欢在新伐倒木上产卵繁殖,因而可在这些害虫的繁殖期,人为地放置一些木段,供其产卵,待卵全部孵化后进行剥皮处理,消灭其中的害虫。,()植物诱杀:利用害虫对某些植物有特殊的嗜食习性,人为种植或采集此种植物诱集捕杀害虫的方法。如在苗圃周围种植蓖麻,可使金龟甲误食后麻醉,从而集中捕杀。3.潜所诱杀利用害虫在某一时期喜欢某一特

41、殊环境的习性(如越冬潜伏或白天隐蔽),人为设置类似的环境来诱杀害虫的方法称为潜所诱杀。如在树干基部绑扎草把或麻布片,可引诱某些蛾类幼虫前来越冬;在苗圃内堆集新鲜杂草,能诱集地老虎幼虫潜伏草下,然后集中杀灭。4.色板诱杀将黄色粘胶板设置于花卉栽培区域,可诱粘到大量有翅蚜、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其中以在温室保护地内使用时效果较好。,此外,在目的植物周围种植高秆且害虫喜食的植物,可以阻隔外来迁飞性害虫的危害;土表覆盖银灰色薄膜,可使有翅蚜远远躲避,从而保护园林植物免受蚜虫的危害并减少蚜虫传毒的机会。,黄板诱虫,糖醋液诱杀,糖醋液诱杀,草圈诱杀,四、种苗、土壤的热处理任何生物,包括植物病原物、害虫对温

42、度有一定的忍耐性,超过限度生物就会死亡。害虫和病菌对高温的忍受力都较差,因此通过提高温度来杀死病菌或害虫的方法称温度处理法,简称热处理。在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中,热处理有干热和湿热两种。,1.种苗的热处理一些花木的病虫是靠种子传播的,带毒种子或带虫种子可进行热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热水浸种和浸苗。有病虫的苗木可用热风处理,温度为3540 处理时间为1 4周;也可用40 50的温水处理,浸泡时间为10min 3h。如唐菖蒲球茎在55水中浸泡30min,可以防治镰刀菌干腐病;有根结线虫病的植物在45 65的温水中处理(先在30 35的水中预热30min)可防病,处理时间为0.5 2h,处理后的植株用凉

43、水淋洗;用80热水浸刺槐种子30min后捞出,可杀死种内小蜂幼虫,不影响种子发芽率。种苗热处理的关键是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一般对休眠器官处理比较安全。,对有病虫的植物作热处理时,要事先进行试验。热处理时升温要缓慢,使之有个适应温热的锻炼过程。一般从25开始,每1d升高2,6 7d后达到371的处理温度。2.土壤的热处理现代温室土壤热处理是使用热蒸汽(90100),处理时间为30min。蒸汽处理可大幅度降低香石竹镰刀菌枯萎病、菊花枯萎病及地下害虫的发生程度。在发达国家,蒸汽热处理已成为常规管理。利用太阳能热处理土壤也是有效的措施,在78月份将土壤摊平做垄,垄为南北向。,浇水并覆盖塑料薄膜(25m厚

44、为宜),在覆盖期间要保证有1015d的晴天,耕层温度可高达6070,能基本上杀死土壤中的病原物。温室大棚中的土壤也可照此法处理,当夏季花木搬出温室后,将门窗全部关闭并在土壤表面覆膜,能较彻底地消灭温室中的病虫害。五、近代物理技术的应用(补充)近几年来,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生物物理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因此,应用新的物理学成就来防治病虫,也就具有了愈加广阔的前景。如原子能、超声波、紫外线、红外线、激光、高频电流等,正普遍应用于生物物理范畴,其中很多成果正在病虫害防治中得到应用。,1.原子能的利用 原子能在昆虫方面的应用,除用于研究昆虫的生理效应、遗传性的改变以及示踪原子对昆虫毒理和生态方面的研究外,也

45、可用来防治病虫害。例如直接用32.2万伦琴的60Co-射线照射仓库害虫,可使害虫立即死亡。即使用6.44万伦琴剂量,仍有杀虫效力,部分未被杀死的害虫,虽可正常生活和产卵,但生殖能力受到了损害,所产的卵粒不能孵化。2.高频、高压电流的应用 通常我们所使用的为每秒50周的低频电流,在无线电领域中,一般将每秒3000万周的电流称为高频率电流,每秒3000万周以上的电流称为超高频电流。,在高频率电场中,由于温度增高等原因,可使害虫迅速死亡。由于高频率电流产生在物质内部,而不是由外部传到内部,因此对消灭隐蔽危害的害虫极为方便。该法主要用于防治仓贮害虫、土壤害虫等。高压放电也可用来防治害虫 如国外设计一种

46、机器,两电极之间可以形成5cm的火花,在火花的作用下,土壤表面的害虫在很短时间内就可死亡。3.超声波的应用 利用振动在20000次/秒以上的声波所产生的机械动力或化学反应来杀死害虫,例如对水源的消毒灭菌、消灭植物体内部害虫等。,4.微波的应用 用微波处理植物果实和种子杀虫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其作用原理是微波使被处理的物体内外的害虫或病原物温度迅速上升,当达到害虫与病原物的致死温度时,即起到杀虫、灭菌的作用。实验表明,利用ER-692型、WMO-5型微波炉处理检疫性林木籽实害虫,每次处理种子11.5kg,加热至60,持续处理13min,即可100%的将落叶松种子广肩小蜂、紫穗槐豆象的幼虫,刺槐种子小蜂、柳杉大痔小蜂、拧条豆象、皂荚豆象的幼虫和蛹杀死。微波高频处理杀虫灭菌的优点是加热、升温快,杀虫效率高,快速、安全、无残毒,操作方便,处理费用低,在植物检疫中很适合于旅检和邮检工作的需要。,有些家庭养花爱好者,常将培养土装入塑料袋,然后置于厨房用的微波炉内加热,消灭病菌与害虫。4.光波的利用一般黑光灯诱集的昆虫有害虫也有益虫,近年根据昆虫复眼对各种光波具有很强鉴别力的特点,采用对波长有调节作用的“激光器”,将特定虫种诱入捕虫器中加以消灭。,微波炉,作业,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理是什么?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特点和原则是什么?什么是植物检疫?其特点是什么?如何确定检疫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