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记忆的信息加工.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94379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记忆的信息加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四节记忆的信息加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四节记忆的信息加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四节记忆的信息加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四节记忆的信息加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记忆的信息加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记忆的信息加工.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记忆的信息加工,第七章 记忆,一、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1/7),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输入、编码方式的特点以及信息存储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过程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共同构成记忆系统。三个记忆阶段在信息输入、存储时间、信息容量、信息提取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并具有各自的功能与特点,构成记忆信息加工过程的不同阶段。,一、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2/7),一、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3/7),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和谢夫林(Atkinson&Shiffrin,1968)提出记忆的多存储器模型,称为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人的记忆系统中存在三种不同的记忆存储器:感觉登记器、短时存储器和长时存储器。刺激

2、信息首先输入到感觉登记器,它具有感觉通道特异性,可以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等,包括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等。,一、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4/7),一、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5/7),阿特金森和谢夫林提出记忆的多存储器模型,可以简化为一个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一、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6/7),一、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7/7),瞬时记忆,消失,短时记忆,遗忘,长时记忆,干扰,提 取,复述,二、感觉记忆,(一)什么是感觉记忆,感觉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是记忆系统对外界输入信息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

3、(二)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1/3),1.映象记忆映象记忆又称图像记忆、视觉信息存储和视觉登记,指作用于视觉器官的视觉刺激信息,在视觉通道内短暂停留的记忆。2.回声记忆回声记忆又称回声存储、听觉信息存储,指作用于听觉器官的刺激信息消失后,人脑对声音刺激信息的短暂保持。3.部分报告法斯珀林对这些传统的结果提出了异议,因为被试声称看到的字母比能报告的要多些,于是他改进了实验方法,创造了部分报告法。,(二)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2/3),(二)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3),(三)感觉记忆的特征,1.进入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依据它具有的物理特征编码的,并以感觉到的刺激信息的顺序被登记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性。2

4、.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短暂。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大约1秒左右,声像记忆虽超过1秒,但不会长于4秒。3.感觉记忆的容量由感受器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几乎进入感觉器官的信息都能被登记,其信息的储存量大于可被利用的信息量。,三、短时记忆,(一)什么是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人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和短暂保持与容量有限的记忆。短时记忆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环节。短时记忆包括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两个成分。直接记忆是指输入的刺激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编码,仅在脑中短暂存储,但信息容量非常有限。工作记忆是指对输入的刺激信息再一次进行加工和编码,使其信息容量扩大的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只有那些被加工、处

5、理和编码后的信息,才能被转入长时记忆中作进一步的存储,否则就会遗忘。,(二)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1.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编码是指把刺激信息转换为适合记忆系统形式而进行的加工过程。经过编码形成的具体信息形式称为代码。短时记忆对刺激信息的编码方式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1.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1/2),(1)听觉编码在短时记忆中,对刺激信息主要以听觉形式进行编码和存储,即使刺激信息是以视觉方式呈现,人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时也会把它们转换成能够被短时记忆编码的听觉代码,即在短时记忆中会出现形音转换的现象,视觉信息会以声音形式在短时记忆中经过加工后保持或存储。(2)视觉编码在短时记忆

6、中,对字母、语词或句子等语言刺激信息来说,听觉编码或口语编码是适宜的,即使是对非言语刺激信息的加工,如图画等,也可以通过听觉言语进行编码。短时记忆并不只有听觉编码一种加工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短时记忆中还存在视觉形式的信息编码。,1.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2/2),2.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1/2),(1)平行扫描指将测试项目与保存在短时记忆中的所有项目同时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被试对测试项目作出判断的反应时,不随所识记的项目数量或记忆集的大小而发生变化。,2.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2/2),(2)自动停止系列扫描将测试项目与保存在短时记忆中的项目逐个进行比较,直到找到与目标项目相匹配的项目就停止

7、比较。即采用系列搜索的方法,从头至尾扫描,直到搜索到目标项目为止,在这种情况下,被试的反应时将随着识记项目数量或记忆集的增大而增加。而且,找到目标项目的搜索处理,由于不需要再对剩余项目进行搜索,因而反应时比找不到目标项目的搜索处理短。(3)完全系列扫描完全系列扫描(serial exhaustive scanning)是指对保存在短时记忆中的所有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处理,使测试项目与短时记忆中的每个项目相继进行比较和匹配,然后作出判断。,(三)短时记忆的特征,短时记忆的容量,1,复述的作用,2,工作记忆,3,1.短时记忆的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为短时记忆广度,指彼此无关事物

8、短暂呈现一次后所能记住的最大数量。美国心理学家米勒(G,Miller,1956)有关短时记忆容量的研究表明,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刺激项目大约为7个左右,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即59个,其平均数为7,它不分种族文化,是正常成年人的短时记忆平均值。组块能够有效地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组块(chunk)是短时记忆容量的信息单位,指将若干单个刺激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信息单位的加工过程,即对刺激的组织与再编码。因此,组块是加工处理若干刺激的意义单位。米勒在其论文神奇的数7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些限制中证明,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一般在59个组块之间波动。,2.复述的作用(1/2),复述是指以言语重复刚

9、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一般在有复述的情况下,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学习材料会向长时记忆转移,而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由于保持时间短暂,在无复述情况下一般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它是一种把一定数量的信息保持在记忆中的内部言语,即一种不出声地对输入刺激信息进行重复默诵的内部加工过程。,2.复述的作用(2/2),3.工作记忆(1/4),工作记忆又称为活动记忆、操作记忆,指人在进行某项工作或活动时的连续流动的记忆。工作记忆其实是由若干个短时记忆,按时间顺序组组合而成的一个连续系统。工作记忆概念与短时记忆概念相比,包括更为重要的成分,即它在对刺激信息进

10、行加工处理的同时,又将信息加以存储,因而具有加工处理信息和存储信息的双重功能。工作记忆这种信息的加工和储存方式对人的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如理解、推理、学习和心算等都是非常重要的。,3.工作记忆(2/4),3.工作记忆(3/4),工作记忆的三个成分在功能上是相对独立的。中央执行部分在对信息的加工进行计划或决策时,选择是否使用语音环路或视觉-空间初步加工暂存器。语音环路主要用于言语复述过程,它由一个语音的或者是基于言语的存储器和一个发音控制过程构成。当单词以听觉的方式呈现时,语音环路就会自动进入语音存储器。但如果单词以视觉方式呈现时,语音环路就只有通过发音控制过程才能间接进入语音存储器。,3.工作

11、记忆(4/4),四、长时记忆,(一)什么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又称为永久记忆,指信息经过加工,在人脑中可长久保持并有巨大容量的记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数年,乃至终生。长时记忆就像一座巨大的图书馆,保存着个体过去所有的经验和获得的关于外部世界和人自身的一切知识,没有容量限制,它为人的认知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大都是短时记忆中得到精致性复述的信息,它们组成一个有组织的知识经验系统,使人能有效地新信息进行编码,以便更好地识记和保持新获得的内容。,(二)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1,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2,1.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长时记忆中的信息

12、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包括两种独立的编码系统: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它们又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1)表象编码表象编码是指以表象代码的形式编码与存储关于具体事物或事件的信息,它主要用于加工和处理非言语对象或事件的知觉信息。(2)语义编码语义编码是指以语义代码形式对短时记忆输入信息进行加工编码的过程。语义编码按照言语发生的顺序,以系统的方式表征言语听觉和言语运动两个方面的信息,不仅包括词及其符号、意义、所指对象,也包括应用这些词及符号等的规则,即语言的文法规则、符号的操作规则、数学的运用规则等。,2.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1/2),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主要有重新激活理论、重新建构理论和线索提取理论

13、。重新激活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通常处于不活动状态,当相关刺激信息出现时,相应部位的区域就会被激活,个体就有可能意识到记忆中存储的这些信息。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有两种形式:回忆和再认。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形象或概念在脑中再现的心理过程;再认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仍能加以识别和确认的心理过程。再认可以分为感知水平上的再认和思维水平上的再认两种,前者的特点是发生迅速而直接。,2.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2/2),再认和回忆有以下理论解释:(1)双过程理论自由回忆过程包括对信息项目的搜索与判断两个子过程,即在长时记忆中搜索存储了的信息项目和搜索到的信息项目是否与自己所要目标项目进行判断两个过程

14、。(2)编码特殊性原则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与识记时它所处的情境信息一起被编码而形成记忆痕迹的,因此,在提取这些信息时,线索必须要尽可能地与存储在记忆痕迹中的信息相匹配。再认成绩之所以好于自由回忆,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的再认测验提供的线索与存储在记忆痕迹中的信息具有较大的重叠性或达到了匹配程度。,(三)长时记忆的特征(1/3),长时记忆是真正的信息和知识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长时记忆的容量无限,它可以存储一个人关于外部世界的一切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知识库。2.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长久,它能够按时、日、月、年乃至终生计算。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理论上是永久存储的。3.语义代码是长时记忆对刺激信息进行编码的主要形式。长时记忆中的语义记忆组织模型,主要有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三)长时记忆的特征(2/3),(三)长时记忆的特征(3/3),激活扩散模是对层次网络模型的修正,由心理学家柯林斯和洛夫特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