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初级.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9447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实务初级.ppt(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一、接案二、预估三、计划四、介入五、评估六、结案,第一节 接案,二、接案时应注意的事项,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前的准备,面谈,收集服务对象资料,做好接案会谈记录,是否紧急介入,权衡是否有能力,问题先后,符合机构要求,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前的准备,什么是接案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服务对象的类型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面谈,面谈的目的和面谈场所的安排面谈的主要任务面谈的技巧,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做接案会谈记录,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阶段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

2、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一)接案前的准备1、什么是接案?接案是助人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成功的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前提。2、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服务对象的类型(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三种类型)一是主动求助者二是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三是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一是自愿型服务对象二是非自愿型服务对象(3)现有服务对象与潜在服务对象现有服务对象潜在服务对象(4)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3、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1)服务对象资料准备。研读:了解、了解;走访:了解、了

3、解(2)在资料准备和了解服务对象来源和类型的基础上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提纲的内容包括:介绍简要说明介绍征求询问,(二)面谈1、面谈的目的和面谈场所的安排目的时间安排地点安排环境布置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位置工作者注意事项2、面谈的主要任务接案面谈的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澄清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角色期望和义务;激励服务对象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1)界定服务对象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5)达成初步协议内容包括:服务提供-问题初步界定-角色期望-暂定工作时间长度 协议的形式:书面-口头(6

4、)决定工作进程第一、终结服务;机构-服务对象-服务对象 必须注意第二、转介其他服务;正式与非正式第三、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3、面谈技巧(1)主动介绍自己(2)沟通 内容包括:治疗性沟通:(3)倾听(三)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1、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2、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询问:会谈与询问是社会工作者获取服务对象资料的最基本工具。直接询问会谈、问卷;间接(投射)询问角色扮演、填充或完成句子咨询:其他专业人士、其他专业服务观察:家访、深入社区生活利用已有资料:档案资料、工作报告、调查报告、政府提供的有关问题与政策资料问卷调查:客观资料与

5、主观资料(四)做接案会谈记录记叙性记录内容:面谈目的、面谈过程(时间、内容、社工行动、对象反馈、技巧)、面谈评估、面谈后的建议,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一)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遇到紧急情况:自杀、暴力、离家出走孩子、被虐待危险的孩子(二)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是否与自身价值观和专长符合:如处理离婚案、婚外恋(三)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秩序尊重服务对象意向、先易后难(四)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第二节 预估,一、预估的目的与任务,二、预估的基本步骤,预估,预估的目的,预估任务,探究服务对象的问题及需要,分析服务对象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一、预估的目的和任务(一)什么是预估预估是依据既

6、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二)预估的目的目的在于达到对服务对象及其问题以及其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构建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三)预估的任务1、了解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4个)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二、预估的基本步骤与过程(一)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1、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2、描述问题是如何发生的3、描述服务对象的处境及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系统的情况4、探究服务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四个)5、描述服

7、务对象的发展阶段(个案、小组、家庭、社区)6、描述并鉴定服务对象的资源状况(二)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1、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2、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3、决定介入的策略(多层次介入:直接提供、辅导改变的间接介入)4、撰写预估摘要(服务对象自身系统、家庭系统、社区和社会系统)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服务对象如何看待自己问题;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动机;服务对象生理、情感、智力方面社会功能发挥;家庭系统的预估:七个方面社会系统的预估:五个方面,第三节 计划,一、服务对象的构成,二、制定服务对象的原则,三、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服务计划的构成,目的与目标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介入的方法和介

8、入行动,制定服务计划的原则,(一)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二)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三)详细和具体(四)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一)设定目的和目标(二)构建行动计划,一、服务计划的构成(一)目的与目标目的:总体上达到方向目标:具体工作指标(二)关注的问题与对象关注问题:处理加以改善的对象社会功能的问题关注对象:要改变的人和系统(三)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介入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政策倡导介入行动: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二、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一)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二)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三)详细和具体(四)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

9、符合,三、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一)设定目的和目标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4、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正向目标:优势视角、获益性的、非损失性的;负向目标5、目标要可测量、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6、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7、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二)构建行动计划1、选择介入系统:相互交流域;与引发这些交流产生的生理心理过程2、选择介入行动危机干预:突发性事件如失业、疾病和天灾人祸资源整合:有那些资源、谁提供、如何动员、时间及使用经济援助:常规性、正式制度性、临时性安置服务:时间长短、安置场所,第四节

10、介入,一、介入的分类,二、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什么是介入介入的分类,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2.个别化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5.瞄准服务目标6.考虑经济效益,一、介入的分类(一)什么是介入社会工作介入可以界定为社会工作者为恢复和加强服务对象整体社会功能而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行动。(二)介入的分类1、直接介入:重点在于改变群内人际交往与其环境系统的互动方式。针对服务对象采取行动以及直接服务提供和介入。2、间接介入:改变环境的工作,中观与宏观社会工作实务 由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的行动3、综合介入:介入焦点如增强个人生活适应能力;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

11、回应,包括环境改变和政策倡导和实施。二、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二)个别化(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五)瞄准服务目标(六)考虑经济效益,第五节 评估,一、评估的目的,二、评估的方法,三、评估应注意的事项,什么是评估评估的目的评估的类型,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基线测量评估,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要切合实际需要,一、评估(一)什么是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

12、达到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二)评估的目的1、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三)评估的类型1、过程评估介入初期与中期过程评估重点:对象表现与工作者的工作和技巧结束期评估改变的原因。探索转变动力及其来源。2、结果评估目标结果与理想结果,(二)基线测量评估1、什么是基线测量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2、应用范围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

13、,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和介入后的 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3、操作程序(1)建立基线。确定介入的目标;选择测量工具;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称为基线期。(2)进行介入期测量建立基线后开始对服务对象进行介入,并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作为数据比较之用。称为介入期。(3)分析和比较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标,将每个时期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基线进行对比。,(三)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1、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2、差别影响评估三、评估应注意的事项(一)注

14、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二)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三)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四)要切合实际需要,第六节 结案,一、结案的主要任务,二、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其处理方法,总结工作巩固已有改变解除专业工作关系撰写结案记录,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社工协助已经成功地达到预定目的;服务对象认为已经达到足够的改变而要求终止工作关系;服务对象或社工因某种原因而不能继续服务时。社工过程就结束了。结案表示服务对象不再需要社工的专业协助;或由于有其他需要而被转介到其他机构的结果。一、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总结工作(二)巩固

15、已有改变:保持取得进步、巩固和增强自我功能1、回顾工作过程:回顾行动和步骤,形成新认知、巩固新能力。2、强化服务对象已有改变3、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三)解除专业工作关系不是绝对不再与服务对象接触,而是不再提供服务。如需则提供转介。(四)撰写结案记录包括,何时求助、求助原因、提供服务、对象改变、结案缘由、评估和建议,二、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一)结案的类型1、目标实现的结案:短期介入结案与长期介入结案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对象需要超出自己和机构能力:转介与转移4、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二)服务

16、对象的正面反应:兴奋、希望和成就感(三)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分离焦虑否认、倒退、依赖、抱怨、愤怒、讨价还价、忧郁(四)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回顾、提前、逐渐减少、估计、安排正式活动(五)结案与跟进服务1、跟进服务的意义:巩固、维持、评估、增强2、跟进服务的实施方法电话跟进、个别会面、集体会面、跟进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一、儿童社会工作概述,二、儿童社会工作主要内容,三、儿童社会工作主要方法,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概述一、儿童的概念与界定:概念表述与内涵演化;界定生理、心智;特点生理、心理、行为二、儿童的需要:生存、爱、学习、游戏、社会化、被保护三、儿童成长与面临的问题婴儿期、

17、幼儿期、学龄期四、儿童社会工作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五、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法律基础宪法儿童权利公约,儿童的特点及需要,特点,1、生理特点:成长性与基础性2、心理特点:发展性、依恋性与可塑性3、行为特点:探索性、模仿性,需要,1.生存的需要2.爱的需要3.学习的需要4.游戏的需要5.社会化的需要6.被保护的需要,问题,婴儿期0-1幼儿期1-5学龄期6-14,特征任务问题,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儿童生物学儿童心理学:心理分析理论、心理社会发展论、行为或学习理论儿童教育学: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儿童社会学:自我发展理论、认知理论二、儿童社会工作的范围宏观方面微观方面

18、:一般儿童社会工作;特殊儿童社会工作:支持性、保护性、补充性、替代性三、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社会法律与福利政策制度)四、现阶段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机构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社会福利机构、社区、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一)儿童生物学:遗传学说;评估要考虑到生物性因素(二)儿童心理学:1、心理分析理论。个体早期经历对个体成长影响2、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个人健全人格与环境相互作用;每一阶段同一性危机3、行为或学习理论学习起源于人与环境互动;模仿行为、习得应对压力方式;观察学习与制约学习(古典与操作);帮助儿童学习和掌握恰当行为模式与反应模式(三

19、)儿童教育学:1、多元智能理论采取优势视角提供指导2、建构主义理论-图式(惯习)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图式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受同化、顺化和平衡;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培养和促进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四)儿童社会学:1、自我发展理论“镜中自我”模仿周围人行动,发展成为社会存在。游戏、玩耍;为游戏形式的儿童辅导提供理论依据2、认知理论人类行为是由个人从环境中所获得信息中产生的态度塑造而成。儿童经验所处的环境创造观念与行为去理解其环境运思是一种特别心智活动,根据特点目的转换信息,具有可逆性儿童发展四个阶段:感觉运动、运思前期、具

20、体运思期和形式运思期,宏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社会工作者在宏观层面的儿童社会工作政策和法律制定和完善宣传与实施;教育事业监督受教育权的实现卫生保健信息和资讯提供,符合社会期望整合资源,推动儿童观点表达和对社会事务的参与2、社会工作者参与宏观层面工作方式参与制定和实施法律、政策组织对儿童状况调研,向政府和社会提交报告参与公众焦点事件的分析,并向决策机构提供专业建议,微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为工作者直接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的各项服务。1、一般儿童社会工作:对一般儿童提供教育、卫生保健、营养、托儿、康乐等方面的服务。2、特殊儿童社会工作:对残障儿童、问题儿童、特殊身世儿童(孤儿、弃儿、

21、受虐)儿童提供救助、教育、医疗及机构照料、家庭补助、寄养和收养等服务。支持性服务:通过提高儿童所处环境功能、强化照料者的能力,以促进儿童发展。如离婚、分居时的家庭冲突、亲子关系过分紧张或亲密。保护性服务:通过介入外部监督或者强制等方式,防止儿童被虐待、忽视和剥削。如少儿失学、家庭暴力、儿童处于危险性环境。补充性服务:通过专业介入,对儿童境遇中存在的某些薄弱或缺失环节,以适当增强。如留守儿童。替代性服务:通过改变儿童生存环境方法对儿童进行保护。如极度危险家庭监护权的剥夺、流浪儿童的救助、孤儿弃儿的机构养育。必须考虑到是否在授权范围内进行的问题。,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

22、媒(社会法律与福利政策制度),现阶段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机构,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社会福利机构社区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第三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儿童社会工作的特殊性(一)对“服务对象自决”的差别化理解。(二)重视环境的影响作用。寻找可以修正环境中不利因素的途径,可能比单独对儿童开展辅导更为有效和持久。(三)社会工作者的特殊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教育者、中间人、调控者保护者,如被拐卖儿童、残疾儿童、被遗弃儿童、孤儿、流浪儿童、受虐待儿童。,二、“评估”方法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一)评估的定义从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角度、主要监护人角度评估其适应情况,制定出干预和治疗计划的过程称为评估。

23、(二)评估的目的和方法目的:收集信息,提供服务方法:资料查阅、访谈、问卷测量。注意获得监护人授权及结果保密(三)评估量表1、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2、行为量表:阿亨巴赫儿童行为量表,识别和评价具有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高危儿童,但并不能给出心理障碍的诊断。3、社会期望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4、自我意识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5、儿童受虐量表:包括躯体虐待、言语虐待和性虐待6、多动症量表,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一)儿童辅导1、儿童辅导的基本概念2、儿童辅导的游戏治疗模式(1)想像互动游戏治疗第一、基本理念。通过想象游戏而非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经验的重要性。第二、基本技巧。工作者态

24、度、积极玩伴、口语参与;如用言辞表达或口语化、刺激化、设定限制、相对游戏第三、想象指示。隐藏性身体疾病儿童、心情混乱儿童、父母对孩子态度(2)沙盘游戏治疗第一、设置标准。沙子和人或物的缩微模型第二、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过程来接触无意识、达到心灵发展和转化第三、游戏过程与步骤。介绍、自发和自由心态、摆放第四、游戏要点。非言语性和非诠释性,以体验和经历为主。沙盘游戏是一种心理疏导手段。在一个自由、受保护的空间,使儿童与无意识接触并表达超语言经历和被阻碍的能量。沙盘游戏基本特点是强调创造过程本身的自发性和自主性。本质特征是充分利用非言语交流和象征性意义。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给人们以想象自由,允许人们精心

25、构造和发展自己头脑中任意驰骋的各种主题。,(二)儿童小组工作1、概念2、种类3、要点(五点)4、亲职教育服务向家长提供诸如沟通、孩子教育、家庭环境改善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活动。以训练方式为主,内容包括:沟通技巧、环境设计技巧、孩子行为改变技巧、家长训练、家庭改变技巧亲子沟通平行小组。(三)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1、儿童受虐的相关概念受虐儿童(五种行为)、儿童疏忽2、儿童身体虐待的指标3、儿童性虐待的指标4、对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辅导辅导主题、辅导功能5、对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辅导合作,第三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一、青少年特点及需要界定、特点与需要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三

26、、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原则尊重、接纳和关爱、注重个别需求、协助适应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定义、主要内容二、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定义、主要内容三、治疗性青少年社会工作定义、主要内容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一、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的运用个人层面、家庭层面、群体层面、社区层面、社工行政、社工研究二、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运用需求多元性、社会资源综合性、社工专业通才三、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计划设计定义、类型、影响因素、主要步骤,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一、青少年特点及需要1、界定:生理、心理、社会;两个自我,即成熟与不成熟;是人生最关键时期,是自我辨

27、识与认定;多元性与动态性;多元与整合性特征。2、特点与需要特点: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特点是多变、创新、反叛;发展性视角对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说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角度是青少年研究的重要视角。发展性特征:六个方面需要:(1)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之性别角色期望(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3)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4)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5)对未来的生涯作准备(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与追求理想和抱负(8)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作准备(9)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微观、中观与宏观三、青少年社

28、会工作服务原则尊重、接纳和关爱、注重个别需求、协助适应,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根本目标:激发青少年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一、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定义、主要内容二、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定义、主要内容三、治疗性青少年社会工作定义、主要内容青少年社会工作具体内容:思想道德品格辅导、心理及认知辅导、生涯发展辅导、就业就学辅导、生活方式与人际辅导、行为偏差矫正服务、福利保障服务。,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定义,是指能够发展社会资源和青少年潜能,使青少年的生活能力得到增强的社会工作服务。,内容,(1)提供青少年闲暇场所。(2)设计并举办各种活动,使青少年学习并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9、、端正做事负责任的态度、培养领导及创造能力。(3)提供国内外时事信息的服务,使青少年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并明确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4)提供青少年发展中的生理、心理、性、情绪、行为、人际交往、法律常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知识辅导服务(5)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辅导服务,以拓展青少年的就业能力。,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定义,内容,是指通过社会工作的各类服务,对一些潜在的、阻碍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和情景进行早期发现和控制的过程。通过这些工作,青少年可以避免问题的发生,而进行正常生活。,(1)改善青少年家庭生活环境,为青少年家庭提供服务,提供青少年父母亲职教育机会,以提高父母教导青少年的技巧。(2)改善

30、青少年学校生活环境,加强学校对不适应学业的学生的学业辅导、技艺训练、发展补充性课程及相应活动。(3)改善青少年社区生活环境,加强社区各组织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合作,整合各类社区资源,为青少年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4)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5)倡导有效的青少年服务和发展政策等。,治疗性青少年社会工作,定义,是指运用各类专业方法,协助青少年恢复处于崩溃边缘的失调的社会功能。,内容,(1)提供就学或生活补助,以帮助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正常成长(2)提供被忽略或虐待的青少年保护服务(3)提供安全保护、收容服务及不适合家庭居住的青少年安置服务(4)提供在身体、情绪、精神

31、等方面功能失调以及社会人际适应不良等方面的治疗性服务。(5)提供犯罪青少年及过失青少年矫正服务,尤其注重社区层面的服务提供。,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一、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的运用个人层面、家庭层面、群体层面、社区层面、社工行政、社工研究二、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运用需求多元性、社会资源综合性、社工专业通才三、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计划设计定义、类型、影响因素、主要步骤,一、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的运用(一)、个人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二)、家庭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三)、群体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小组核心要素,目的性、过程性、计划性、互动性小组功效,同伴增强、刺激真实

32、、规范制约、示范预演(罗斯);提供支持、增加社交能力(国内)类型,娱乐小组、游戏技巧小组、教育小组、任务小组、问题解决和决策小组、焦点小组、自助小组、社会化小组、治疗小组(四)、社区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特点:五个(五)、社会工作行政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三个层面,制定规划和政策、具体服务设计、实施机构内部管理(六)、社会工作研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五个层面,群体特征和环境状况、需求调查与服务设计、服务过程、社会服务与政策改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方法有,社会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二、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的运用(一)青少年需求的多元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33、(二)社会资源的综合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三)社会工作专业的通才要求决定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三、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计划设计(一)计划设计的基本含义是指社会工作者为达到一定服务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设计。包括计划过程与计划结果。(二)计划设计的类型社会问题取向,计划设计是通过问题分析、诊断、方案设计过程来完成的。个人需求取向,服务方案设计是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的。(三)影响计划设计的主要因素机构宗旨、服务对象需要、资源条件、计划设计的理论基础、服务对象参与(四)计划设计的主要步骤1、评估需要,确定目标对象、了解特殊性和问题2、确定目的及目标3、制定活动方案,如理念、目的和目标、对象

34、、性质、时间、地点、程序、资源、应变计划、评估4、评估5、撰写计划书,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一、老年的界定二、老年人的特点三、老年人需要四、老年社会工作中应注意事项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身体健康方面服务二、处理认知与情绪问题三、处理精神问题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五、处理老年特殊问题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老年人个案工作方法二、老年人小组工作方法三、老年社区工作四、老年社区照顾五、养老机构照顾,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一、老年的界定年龄界定:日历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对开展社工的意义老年期的划分:二、老年人的特点老化是最显著的特点。生理的老化

35、、心理老化、社会老化三、老年人需要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身后事宜安排、一条龙照顾服务四、老年社会工作中应注意事项价值观问题自我意识和督导,老年人的特点与需要,特点,老年人处于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理的老化。从生物学意义上说,老年除了代表生理年龄的增加,也表示人体渐渐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2)心理的老化。是指老年人个人的感官过程的变化,包括知觉、智力、解决问题、理解过程、学习及再学习过程、内驱力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力的降低和反应迟缓。智力。环境。(3)社会的老化。老年人满足了社会对老年人的期待与要求。,需要,(1)健康

36、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2)经济保障。传统社会中,“反哺式”供养;现代社会,延期支付养老保险制度,领取养老金资格、按时足额领取、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等(3)就业休闲。继续工作;享受生活。(4)社会参与。是老年人的重要需求。包括意愿表达;利益维护;作用发挥;(5)婚姻家庭。老年人也有维持和向往美好婚姻家庭生活的权利。(6)居家安全。家居条件的改善,居住环境的安全,是老年人所关注的。(7)身后事安排。子女的生活,财产的处置,墓地的购置,后事的操办。(8)一条龙服务。居家养老、社区照顾、院舍照顾等不同类型的服务。,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一)健康促进与健康维

37、护服务直接服务:1、健康促进服务定义及主要内容。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方案是其中重要内容。(二)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间接服务: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信息服务内容:四个方面二、处理认知与情绪问题抑郁症: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和情感。痴呆症: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和智力功能。谵妄:类似痴呆症,但发病突然,并有生理方面原因,可以逆转。焦虑症:典型特点是过渡忧虑,有非理性恐惧。三、处理精神问题理解老年人在精神上如何界定自己的现实世界。五点内容:珍惜、建构、直面、接受、拓展,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一)正式支持1、正式支持体系的构成政府老年工作组织机构与涉老组织机构构成。2、主要支持内容贫困救助、生活照料

38、、危机干预、权益保障等(二)非正式支持1、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构成家庭成员、亲属、非亲属五种社会支持网络类型:家庭依赖型、社区整合型、自我涵括型、社区依赖型、自我局限型。2、主要支持内容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家庭思维家庭思维家庭体系工作四项内容照顾老年人工作压力(四)社会融合社会隔离与社会融合,五、处理老年特殊问题(一)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1、虐待老人疏于照顾老人2、社工介入措施:四个(二)丧亲问题丧亲心路历程: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面临行将去世老人面临压力和特殊需求:六个社工应对措施:四个(三)临终关怀服务主要包括:三个。如控制、协助、提供服务指导原则:四个。(四)

39、自杀1、自杀评估直接线索间接线索行为线索2、干预措施,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个案工作法,(一)老年人个案工作的独特之处(五点)(二)老年人个案工作的注意事项(五点)(三)老年个案管理,小组工作法,(一)老年人小组工作的独特之处(三点)不宜开展小组工作的犯法有:五个方面(二)老年人小组工作的注意事项(四点),养老机构照顾,(一)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特点养老机构类型、入住老人的特点(二)照顾质量不同照顾模式及其特点、提高老人照顾质量措施,老年社区照顾,(一)老年社区照顾的特点(二)老年社区照顾的服务内容,老年社区工作,(一)老年社区工作重点目标人群独居、高龄、伤残、困难(二)老年社区工作方案目标

40、、类型、工作内容、工作原则,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主要方法,第五章 妇女社会工作第一节 妇女社会工作概述一、妇女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青春期、青年和中年期、更年期、妇女的“四期”二、妇女的需要生殖健康;权益和发展得到保障;性别公正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三、妇女社会工作概念妇女社工实务领域产生和发展、内涵、主要特点四、妇女社会工作目标和原则第二节、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妇女的婚姻家庭问题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单亲母亲、与家庭一起工作二、针对妇女暴力问题:婚姻暴力、拐卖妇女、针对妇女暴力干预原则和策略三、妇女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就业、生殖健康、参政、贫困四、推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工作:宣传贯彻、宣传、推动第三节

41、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性别分析的方法:性别角色分工分析、性别需求分析二、妇女赋权的方法:干预目标、方法三、性别视角的社会工作方法:建立、协助、挖掘、协助四、宣传教育、倡导和资源连接:宣传教育、倡导、资源连接,第一节 妇女社会工作概述一、妇女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对妇女的请把歧视和妇女发展障碍是由后天的社会文化而不是先天的生理特点造成的。特征与问题:青春期、青年和中年期、更年期、妇女的“四期”二、妇女的需要生殖健康;权益和发展得到保障;性别公正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三、妇女社会工作概念1、妇女社工实务领域产生和发展社会性别视角是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源于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2、内涵3、

42、主要特点关注妇女的多样性、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个人的即政治的、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四、妇女社会工作目标和原则目标:直接目标有缓解、重塑、解决(三个);中间目标有协助、提升、建立(三个);最终目标有重建、建立、倡导和建立(三个)原则:承认、尊重、理解和接纳、认识、妇女是主体、最佳、联结、平等(8个),第二节、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围绕:解决妇女面临的实际困难;维护妇女权益和关注妇女发展;倡导和促进性别平等和公正机制建设。一、妇女的婚姻家庭问题(一)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家庭问题: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和教育等。夫妻间因家务分工、经济支配权、孩子教育

43、引发矛盾及婚外恋带来的婚姻危机。(二)、单亲母亲家庭问题1、单亲母亲家庭的界定和存在的问题。界定:是因为丧偶或离异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只有母亲和孩子一起组成的家庭。面临问题:亲子关系和孩子教育、单亲母亲的贫困化、就业困难、再婚困难、社会歧视和偏见以及缺乏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社会保障等。2、如何看待单亲母亲家庭。是一种现实存在的正常的家庭形式。是社会福利不足、社会存在歧视等社会因素导致的问题。关注其应对问题表现出的能力和智慧,而不是同情和怜悯。(三)、与家庭一起工作原则1、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五点。尊重接纳、重构、协调平衡、双亲职责同质、社会支持2、家庭为本和妇女为本原则的工作策略父权视角家庭观与

44、性别视角家庭观下的家庭为本与妇女为本。“家庭为本”服务信念:加强和提高家庭自主能力。“妇女为本”实践原则:尊重妇女作为独立的人的需要和情感。,二、针对妇女暴力问题针对妇女暴力行为是指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方面或性方面的伤害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进行伤害的行为;强迫或任意剥夺自由,而不论其发生场域。暴力范围包括,拐卖妇女、婚姻暴力、性暴力、性骚扰、性服务、基于男孩偏好的强迫堕胎。(一)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定义;表现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控制;受虐妇女的共同特征(三方面即受虐妇女综合症);暴力循环论或螺旋式暴力;父权文化视角下的婚姻暴力。(二)拐卖妇女定义;性别视角的妇女拐

45、卖现象分析;解决策略为打击、完善修改法律、恢复修补社会环境、协助被拐卖妇女环境适应。(三)针对妇女暴力干预原则和策略1、干预原则。四个方面,接纳、尊重、关注、专业关系建立2、干预策略。四个方面,促进完善立法、提供服务、建立支持小组、综合干预行动。,三、妇女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一)妇女就业问题城市妇女与外出务工的流动妇女、留守妇女等农村、女性、被雇佣等三种身份;问题有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社会待遇、情感和婚姻、经济收入与健康、职业与收入歧视、生殖健康与医疗服务。应对。技术服务、政策法律保障、性别平等社会环境改善。(二)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尤其是农村妇女、流动妇女与商业性性服务的妇女。1、概念。是整个生命过

46、程,而不是怀孕期和哺乳期。2、存在问题。三个方面,受到危害、缺乏和意识不到、被边缘化妇女群体3、问题成因。四个方面。社会和妇女自身4、干预策略。宏观政策推动和微观权利教育以及世纪干预行动。(三)妇女参政问题涉及权利参与和民主参与实施路径。微观层面,推动、增强社区发动、意识提升和能力提高。宏观层面,倡导保障立法和法律维护以及政策贯彻执行。现状及原因。参政率低。观念与环境歧视排斥。妇女被边缘化。(四)妇女贫困贫困形式。如健康状况差、不识字、文化教育水平低、收入低、社会不安定、心理不安全。既是贫困之因也是贫困之果。我国贫困女性化原因。应对之策。政府、民间,四、推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工作:(一)宣传贯彻马

47、克思主义妇女观五个方面。一定阶段社会现象、衡量尺度、妇女解放条件、长期过程、妇女历史作用(二)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三)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1、什么是社会性别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的有关男性和男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等。社会性别是后天社会建构而成,在个人社会化以及社会制度中得到传递和巩固。是一种社会关系与权利关系。2、什么是社会性别主流化是一个过程。它对任何领域的任何一个计划,包括立法、政策或项目计划等对男性和男性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是一个战略。把对女性和男性的关注、经历作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领域中设计、执行、跟踪、评估政策和项目计划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考虑。3、推动

48、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内容性别发展目标。强化性别意识、注重性别分析、维护性别公正、推动平等。推动策略。为决策、执行、监察、评估提供性别意识训练、向政府宣扬。实施路径。上下结合,将社会性别意识贯彻到社会公共政策之中,并上升到国家意识。社会性别主流化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具体策略和实施路径。,第三节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性别分析的方法(一)性别角色分工分析妇女生育角色、妇女生产角色、妇女社区管理角色妇女社会参与和妇女角色分工(二)性别需求分析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妇女就其社会承认的角色而确定的需要,尽管这种需求是由社会分工及妇女从属地位引起的,不具有对社会性别的挑战性,但这些需求是妇女

49、很实际的需要。在满足这些需要的过程并不会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分工模式。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是指由妇女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而产生的需要。涉及社会的分工模式、权利等。满足这类需求可以协助妇女取得更多的平等权利,改变现存的社会分工模式和角色,挑战妇女的从属地位。,二、妇女赋权的方法(一)干预目标妇女赋权目的:是通过社会工作者和妇女之间的共同合作,让妇女有能力认识到自身的真实处境,引发她们对形成这种境况的社会因素进行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并且通过采取具体行动来改善环境。具体为:意识提升。增强能力,发展技能。参与并扩展其支配和决策力量。行动。(二)干预方法(五个方面)透明化、鼓励和肯定、权力分析、意识觉醒

50、、倡导政策改变。案例:某服务机构,运用艺术作为认识社区和发动社区的主要方法,专门为农民工提供所需的服务。他们为社区举办了各类艺术小组。如社区儿童音乐小组和绘画小组,社区成人音乐、舞蹈和戏剧小组。其中在妇女的戏剧小组活动中就采用了赋权的方法。戏剧小组由打工的妇女们组成,她们渴望有些娱乐活动来增加她们的生活乐趣。社会工作者经过社区调查了解到,一些妇女对戏剧和表演有兴趣,于是组建了戏剧兴趣小组。分析:戏剧故事来源于妇女大姐的生活。她们参与编剧和改剧本。排戏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增加主动性和创造性过程。让大众了解和理解妇女和她们思考。,三、性别视角的社会工作方法(一)建立平等的协作关系(六个方面)敏感性、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