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辅导10第十四章 教学原则与方法.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1432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辅导10第十四章 教学原则与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学辅导10第十四章 教学原则与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学辅导10第十四章 教学原则与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学辅导10第十四章 教学原则与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学辅导10第十四章 教学原则与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辅导10第十四章 教学原则与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辅导10第十四章 教学原则与方法.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辅导,广州大学杨运鑫 博士、教授,第十四章教学原则与方法第一节 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指导整个教学活动的根本准则,它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并依据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一)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重视提取学生已有的经验或提供学生观察的机会,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描述,从而使学生获得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进而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学原则。,(二)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研究,自觉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调动学

2、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3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认识发展的顺序和学科的逻辑体系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也称为循序渐进原则。(四)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规律性及记忆力发展的规律性的反映。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五)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也叫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身心发

3、展。,(六)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把先进科学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是科学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映。,(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以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从联系实际中使学生理解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八)因材施教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发挥其潜能使其获得最大的发展。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为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条件,三、新课程理念下若干教学原则简介(一)主体性原则 指在创新

4、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力。1教师要实现角色转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观。2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和谐氛围。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二)过程性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概念的提出过程、结论的形成过程、方法的确立过程,并体验这一知识产生的基础以及与其它知识的相互联系等 1要淡化“结果”意识,强化“过程”意识。2要既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更要强调启发式的“发现学习”。3要变演绎式教学为归纳式教学。4

5、要向学生介绍科学史上的创新过程。,(三)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锐意开拓,冲破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篱笆,用新异的方式处理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四)社会化原则社会化原则认为人是社会中的一员,不能离群独居,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合群性,引导个人走上社会化的历程。,第二节 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由人们自觉提炼的为实现一定教学目的而采用的调整和建构师生关系和活动的范式。,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讲授法 指教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主要包括讲述、讲解、讲演几种方法。运用讲授法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讲授内容

6、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2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3讲授注意语言艺术。,(二)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或获取知识的方法。要求:1准备好谈话计划和具体问题。2提出的问题要具体准确。,(三)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问题所进行的探讨、明晰事实真伪的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四)实验法(五)实习作业法(六)练习法(七)参观法,三、若干新教学方法简介(一)发现教学法 美国 布鲁纳 首先倡导的 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二)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 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三)尝试教学法 创立者 邱学华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究,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