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工作中如何为提高汽机热效率打下良好基础.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1528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装工作中如何为提高汽机热效率打下良好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安装工作中如何为提高汽机热效率打下良好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安装工作中如何为提高汽机热效率打下良好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安装工作中如何为提高汽机热效率打下良好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安装工作中如何为提高汽机热效率打下良好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装工作中如何为提高汽机热效率打下良好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装工作中如何为提高汽机热效率打下良好基础.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只从单一安装过程着手,在汽轮机安装工作中如何为提高其热效率而开展施工活动,目 录,一、概述二、影响汽轮机热效率的因素三、目前个别机组的情况(个例)四、汽轮机安装应着手的几个方面五、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及方法六、存在的问题,一、概述,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的发展和国家对能源充分再利用的要求,对于一个火电厂来说,不仅要考虑机组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长期性及相关指标的高标准,还要强化各项控制措施,提高机组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为此,摆在我们施工单位面前的工作也就随之而来,我们必须从关注业主的需求出发,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为之而去工作,为如何提高机组效率,做好各环节的工作而去尽心尽力。对于汽轮机安装工作,

2、更要从各细节处着手,从而为提高机组效率打下良好基础。,二、影响汽轮机热效率的因素,影响汽轮机的效率因素很多,汽轮机本身的结构、各部配合间隙、相关系统及参数的匹配问题、运行时的控制手段、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汽缸最终的保温效果等等。下面表内列了一些具体影响位置及相应的参数,通过表内的内容,选择出与我们在安装过程紧密相接连的与之关系密切的项目,进而我们着手去进行策划及实施工作。,二、影响汽轮机热效率的因素,二、影响汽轮机热效率的因素(与安装密切的),从表内可看出,只有汽缸的效率与我们安装工作有紧密联系之处,对于安装者来说,控制汽缸效率就是控制以下几个方面:1、隔板汽封间隙2、阻汽汽封间隙3、汽缸前后

3、端部汽封间隙4、中部汽封间隙(对于高中压合缸)5、各汽封间的膨胀间隙6、汽封块与隔板及相应镶装汽封块位置处的配合程度7、隔板与隔板套及与汽缸的接触面的配合情况8、进汽短管处胀圈的配合情况9、上、下隔板及隔板套间的配合情况,三、目前个别机组的情况(个例),1、贵港电厂600MW#1机(华电集团内部传言,#1机比#2机效率低,当然此结果没有可靠的数据进行分析而得到的。在套管出现问题后,揭缸检查发现内部稍有碰磨现象);2、玉环1000MW#2机(通过性能试验,#2机的效率比#1机的效率稍低一些,但安全稳定运行的时间优于#1机);3、迁安热电联产200MW机组(机组不能将负荷升到140MW以上,负荷高

4、,轴封漏汽量大,油质立即变差)。,四、汽轮机安装应着手的几个方面,1、设备及零部件的检查2、汽缸定位方式及状态3、汽封间隙的调整4、进汽短管处胀圈的安装及检查5、测量方法的改进(半缸状态与实缸状态、橡皮膏法改压橡皮泥或铅丝,左右塞尺,其它部位挤压法,能够反应真实的结果)6、做好缺陷的统计及处理工作,五、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及方法,1、设备及零部件的检查1.1隔板与汽缸间的配合检查:轴向间隙测量及调整要准确(通常在0.100.40间),承力面接触要密实,隔板及隔板套无变形现象;出汽侧的接触面应用0.03塞尺检查不入;隔板上下间平面配合检查,在自由状态下应用0.05塞尺检查不入;1.2汽封块与隔

5、板套或隔板槽的配合情况检查;1.3汽封块端部相互间的配合情况检查;1.4汽封齿的完整性的检查;1.5汽封块的支撑弹簧的检查,五、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及方法,1、设备及零部件的检查,隔板套与汽缸间的配合,隔板与隔板套间配合部位汽封块装配槽的加工质量,对固定汽封的检查,五、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及方法,2、汽缸定位方式及状态2.1高中压缸:在连接导汽管及试扣前应将汽缸定位装置安装且调整完毕,在管道连接时做好检测工作,防止汽缸中心有偏移现象,否则影响汽封间隙.2.2低压缸:由于低压缸内缸较大,且支撑基本在中部位置,有的汽缸是通过中部偏心销及两侧L型键进行定位,在现场通常是将汽缸找正后,两侧用临时千

6、斤顶固定,这样自然存在一定的应力,在扣盖后将其拆除,应力在一定的时间内释放,这样汽缸中心就发生了变化,部分区域汽封产生摩擦,导致间隙增大,效率降低.因此中心销配制时,应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测量其配中工作.2.3汽缸热态变形带来的中心偏移.,五、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及方法,3、汽封间隙的调整3.1在现场调整时,首先要测量汽封块与转子的配合间隙,然后确定其修刮量,以保证调整间隙的准确性。3.2修刮主要是用锉刀和修汽封齿专用工具进行,在以后工作中所有修刮汽封间隙尽量采用机械加工手段进行,使其修刮均匀,且整体园周间隙均匀.3.3在修刮时,每一弧段应多取几个测量点,每段至少三点,测量其汽封齿各点的高度,修

7、刮后再进行测量,这样不但能保证汽封间隙的准确性,也保证了转子与汽封齿各部间隙均等。3.4遵循的原则:根据实际来说:从安装角度出发,汽封间隙值取上限设计值.但从电厂运行的效益来说,汽封间隙应稍微小一些,尽可能让100%的蒸汽做功.为此,在调整汽封间隙时,我们既要保证动静之间不产生摩擦,又要考虑电厂的经济性,所以在调整汽封间隙时,高温区的汽封间隙应取设计值的中下限,但不能低于下限.低温区的汽封间隙可适当减小一些,但不能低于设计值低限0.05MM,也就是说以低限为宜。,五、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及方法,3、汽封间隙的调整3.5测量间隙时的状态:测量汽封间隙时,必须在全实缸状态下进行,且中分面至少紧固

8、1/3的螺栓为宜.3.6测量汽封间隙的方法:左右采用塞尺进行,中下部及上中部均采用压橡皮泥及压铅丝的方法进行,若采用贴橡皮膏法进行测量工作,应分段且将汽封块固定死的方法进行,橡皮膏应贴下中上三个数据的厚度,以便准确确定其实际间隙值。3.7对汽封环间的膨胀间隙的控制:在汽封间隙调整合格后,测量汽封块整圈的膨胀间隙,若没有间隙先进行其修整工作,使其膨胀间隙符合要求,然后测量整圈配合后的汽封间隙,也就是进行试扣检查汽封间隙工作.若间隙较大,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在统一试扣测量工作结束后进行全面的调整工作.(此时可能存在调整难度较大的问题)3.8汽封间隙调整,不能用挤压背弧的方法使其汽封间隙增大,这样做不

9、但增大了整圈汽封块的膨胀间隙,汽封块与相应的槽的配合不良,增大了上下级间的漏汽量.,检查汽封间隙(左右侧),在扣盖过程中再次检查上部汽封间隙测量检查,汽封齿修整,弧段间的配合,五、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及方法,4、进汽短管处胀圈的安装及检查4.1检查密封环与相应位置处的配合情况,主要是检查密封面是否接触严密,组装后用0.03塞尺检查不入.4.2胀圈组装时,必须将开口处错位安装,相互错位90度以上.4.3汽缸试扣时,应将密封环装配,并检查其配合情况,应相互配合紧密,接触均匀.(用涂红丹的方法进行),下部进汽短管胀圈检查安装,上部进汽胀圈,中压缸进汽管的密封,五、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及方法,5、

10、测量方法的改进5.1半缸状态时进行上下汽封间隙调整;5.2在实缸状态进行测量记录工作;5.3测量及调整工作应反复进行;,五、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及方法,6、做好缺陷的统计及处理工作6.1数据整理要详尽6.2对轴向间隙及径向间隙无法进行调整且超标的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汇总,并有相关检查确认,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及时上报公司备查.(对于有径向无法调整汽封,也就是通常说的死汽封)6.3汽封环整圈膨胀间隙超标问题的处理.,六、存在的问题,1、施工工期要延长(一般情况半个月左右,若要更换汽封块,周期更长,通常在二十到三十天;汽缸要多次进行组装工作,多次进行相应数据的测量工作);2、主要存在的问题与业主沟通较难(主要在汽封块膨胀间隙超标时要更换相应的部件);3、施工难度加大,测量及修整汽封间隙的施工人员的素度及责任要求更高;4、对验收工作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优良率的问题,可能存在个别数据无法达到要求,而修整及更换困难较大,如个别区域间隙超标:隔板局部变形、同一汽封块齿顶间隙不均、汽封块相互间接触面积等,对评定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5、对整体启动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汽缸热态变形;失效性)。,谢 谢!2008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