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1755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诗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诗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诗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诗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主要类型:,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怀人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诗咏怀诗,哲理诗讽喻诗,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一、山水田园诗,田园诗的典型物象,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3、农具:耒、耜、锸、锄头、犁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5、动物:鸡、

2、犬、牛、羊、蚕、蛙,(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山水诗常见意象,山、河、泉、溪、桥、樵夫、渔翁、山客、隐者、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鸟鸣、猿啼等,(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山水田园诗常见意境,宁静、静谧、纯朴、自然、美好、平和、和谐、恬静、幽雅、空灵、安逸、安详、清幽、明净、飘逸、清新、清淡、旷远、雄奇、迷离、孤寂、凄凉、凄清、萧瑟,活用诗中字与词,双音节词写意境。,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

3、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苍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1、热爱自然,钟情山水,2.厌恶官场,向往隐逸,诗人们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尘世官场的污浊、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宁静、平和、隐逸生活的渴望,抒

4、发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3、淡泊宁静,志趣高远 这类诗歌往往对环境超凡脱俗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陆鸿渐不遇 唐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4、生活闲适,悠然自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5.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

5、躯此外更何求?,6.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山水田园诗最常见的思想情感1、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热爱2、对归隐山林的向往3、对仕途官场的厌倦4、淡泊宁静、志趣高远为了表现这些情感,诗人总会选择一些富有代表性的、融入了自己爱憎情感的景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常见艺术手法:描写景物的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点面结合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白描 视觉描写 听觉描写 触觉描写

6、嗅觉描写 味觉描写 绘声绘色绘形 角度(远近高低俯仰)各种修辞手法(常见比喻、拟人)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乐景衬哀情常见主旨词语: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渴望归隐 向往田园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远离尘俗 闲适淡泊,习 题,答: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习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6全国卷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hs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

7、牛斗残我竹。注 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野次:郊野。棰:鞭子(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答: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习题二: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

8、渡无人舟自横。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意象:春潮、雨、野渡、舟自横 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感情: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习题三:阅读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东坡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答:(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

9、,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习题: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注】雉雊(gu):野鸡鸣叫。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8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围绕“归”字描绘了三幅画面:夕阳斜照村

10、落,牛羊归巷;柴门外,野老拄者拐杖等候牧童;农夫们下地归来,亲切絮语。(1点1分,意思对即可)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和归隐田园的愿望。(3分),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5分),运用白描手法。(2分)如;“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不加渲染地描绘出老人等候牧童回家的画面,亲切质朴。(3分,例子1分,分析2分)全篇写景与抒情,意象与意象,开头、篇中和结尾紧密交融,契合无间,意境浑然一体。诗中描写的各种意象和画面,如牛、羊、雉、蚕、麦苗、桑叶,是农村中常见的禽畜和作物;墟落、穷巷、荆扉,是农村的普通景物环境;而野老倚仗,牧童晚归,田夫荷锄,村头絮语,又都是农村平常的人事活

11、动。诗人运用白描手法,以自然而精炼、朴质面清新的语言将这些意象画面平实地一一展现出来,从而荡漾着亲切的人情味,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了诗情画意。,习题: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排闼(t):闯进门来。闼,小门。“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

12、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习题: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1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答:山谷秀美、山峦清净、空气清新、和润阴凉、自然幽雅。2这首诗的语言特征怎样?答:表现自然明快、词句清谈秀丽。,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关,指居庸关。旆(pi),旌旗。(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

13、点?请作简要分析。,答:(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定义:边塞诗是以描述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其他边塞问题为主的诗歌。地域:蕃州、酒泉、玉门、青海、楼兰、长城器物:胡琴、琵琶、羌笛、玉帛、弓剑、金甲称谓:飞将、骄虏、都护、匈奴、乌孙、单于风光:雪山、朔云、黄沙、塞鸿、边草、明月,二、边塞诗,代表作

14、家,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盛唐边塞诗的风格:境界阔大,气势雄浑、磅礴、豪放、悲壮,感情:1、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王昌龄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征人的离情别绪,怀乡思亲。王昌龄的从军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3、渴望和平,对战争的厌恶、反对。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4、边塞的奇异风光与征战惨烈,展现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等。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些诗歌是多种感情交织在一起的,鉴赏:,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三、送别诗

15、,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长亭、灞陵、南浦;黄昏、月夜、清晨;杜鹃、大雁、寒蝉;杨柳、柳絮、杨花,秋、明月、夕阳、孤舟、流水,送别诗常见的常用意象,送别诗常见的表达技巧,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比喻、双关想象(虚实结合),空间意象:时间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抒情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1、分别时依依不舍和别后的孤寂惆怅。2、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劝勉和祝愿;3、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前行或自己未来的担忧之情。4、抒发人生不得意的感慨。,送别诗常见的思想情感,鉴赏:,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鉴赏:,鹧鸪天 送人

16、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四、思乡怀人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思想内容: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常见的表达方式: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鉴赏:,系裙腰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

17、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五、咏史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咏史诗: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咏史怀古诗的特点:结构:临古地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志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 语言:含蓄 深沉 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常用手法:对比、用典、借古讽今、反衬、烘托、以景衬情、虚实结合等,情感:1、忧国、伤时:通过今昔对比,写国运衰颓,

18、借古讽今,批判统治者(泊秦淮)2、伤己:通过缅怀古人古事,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感伤(赤壁怀古)3、对古地古人古事做冷静思考,表达历史沧桑、人事代谢、物是人非之感(乌衣巷),鉴赏思路:1、从字里行间挖掘“古”古人古事古迹的特点2、总结归纳“今”与诗人现状的契合点3、明主旨忧国、伤时、伤己还是兴亡之叹4、分析今昔对比、借古讽今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鉴赏:,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六、咏物诗 咏

19、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内容: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寄托什么志 常用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鉴赏:,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鉴赏:,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七、即景(或即事)抒怀诗写诗成为文人们在生活中情感的倾诉方式,甚至成为中国文人们表达自我的自觉方式,生活中看到什么可以用诗歌记录下来,想到什么可以用诗歌记录下来,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悲伤

20、的事都可以随时用诗歌记录。因此,有许多诗歌无法用以上六种类型来概括,它只是诗人对眼前景、事的描写叙述和由此而生发的感慨,我们把这些诗歌归为即景或即事抒怀类诗歌。,鉴赏:,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八、哲理诗 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哲理诗。哲理诗往往是在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时有意识地蕴含一些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哲理诗以宋诗居多,这主要是程朱理学在大宋广泛衍播且推为至尊,使以文学形象、意境见长的古代诗歌又融入了哲学、理趣的内容。常用手法:叙议结合,寓理于事,寓理于景

21、。叙事,写景是手段,表现理趣才是目的。抓住形象(景、物、事)特点 联系社会现象、生活实际进行联想 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鉴赏:,观书有感其一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九、讽喻诗诗歌的内容:A.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兴传统,能够“为民请命”。如轻肥卖炭翁。B.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如江上渔者蚕妇。艺术特点: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鉴赏:,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