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站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客运站设计.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四章 铁路客运站设计,2,第一节 铁路客运站设计概述,一、铁路客运站设置原则及形式1.设置原则铁路客运站的选址应与城市规划密切配合。在城镇中的位置应满足如下要求:小站应位于县、乡(镇)的中心地带,并设于主要居民点同侧,以便大量旅客安全、便捷的乘车;中等城镇的车站应尽量靠近城市边缘,以免铁路分割城市,影响城市的发展;大城市的车站为使旅客能就近乘车,可设一个主要旅客站和几个辅助站。,3,2.设置形式,(1)长途旅客车站(2)短途旅客车站(3)旅游旅客车站(4)国境(口岸)站,4,二、铁路客运站的任务及站级划分,1.客运站任务客运站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旅客安全、迅速、准确、方便地上、下车,办理行包
2、、邮件的装卸搬运;组织旅客列车安全、正点到发和客车车底取送;为旅客提供舒适的服务条件;保证铁路与市内交通联系便捷,使旅客迅速地疏散。,5,2.铁路客运站的站级划分,铁路客运站根据日接发换算旅客列车对数,日均上、下车旅客人数和旅客列车到发线数量,并考虑在铁路网上的地位,可分为大型客运站及一般客运站。日接发换算旅客列车30对及以上,日均上、下车旅客人数45000人以上和旅客列车到发线7条以上的客运站为大型客运站;其他客运站为一般客运站。若按等级划分,可将客运站分为特等站、一等站、二等站,三等站、四等站、五等站六个等级。三等以下客运站通常为客货混合站。,6,(1)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之一者为特等站,1)
3、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60000人以上,并办理到发、中转行包在20000件以上的客运站。2)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中两项的综合业务站: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20000人以上,并办理到发及中转行包在2500件以上;日均装卸车在400辆以上;日均办理有调动作业车在4500辆以上。3)首都、中央直辖市及个别省府所在的车站,可酌定为特等站。,7,(2)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之一者为一等站,1)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15000人以上,并办理到发、中转行包在1500件以上的客运站。2)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中两项的综合业务站: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8000人以上,并办理到发、中转行包在500件以上;日均装卸车在200辆以上;
4、日均办理有调动作业车的2000辆以上。3)省府所在地的车站及重要的国境站、口岸站,可酌定为一等站。,8,(3)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之一者为二等站,1)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5000人以上,并办理到发、中转行包在500件以上的客运站。2)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中两项的综合业务站: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4000人以上,并办理到发、中转行包在300件以上;日均装卸车在100辆以上;日均办理有调动作业车在1000辆以上。3)省府所在地的车站及重要的国境站、口岸站,可酌定为二等站;工矿企业比较集中地区的车站及位于三个方向以上并担当机车更换、列车技术作业的车站,可酌定为二等站。,9,(4)具备下列二项条件之一者为三
5、等站,1)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中两项者为三等站: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2000人以上,并办理到发、中转行包在100件以上;日均装卸车在50辆以上;日均办理有调作业车在500辆以上。2)工矿企业比较集中地区的车站及位于三个方向以上并担当机车更换、列车技术作业的车站,可酌定为三等站。,10,办理综合业务,但按核定条件,不具备三等车站条件者为四等站;只办理列车会让、越行会让车站与越行站,均为五等站。,11,三、铁路客运站的组成及功能,1站房:站房是客运站的主体,包括为旅客服务的各种房屋(广厅、售票厅等)、技术办公房屋(运转室、站长室、公安室等)以及职工生活用房等。2站场:站场是办理客运技术作业的地方,包
6、括线路(到发线、机车走行线、车辆停留线等)、站台、雨棚、跨线设备等。,12,3站前广场:站前广场是客运站与城市的结合部,包括旅客活动地带、停车场、旅客服务设施、绿化带等。主要功能:(1)集散旅客(2)为旅客提供活动地带(3)为车辆运行和停放提供场地,三、铁路客运站的组成及功能,13,第二节 铁路客运站的工艺计算,一、铁路客运量的计算1.客运量预测2.客运量主要资料的编制3.车站客运量的计算,14,客运流线(Passenger route),普通旅客流线,中转旅客流线,市郊旅客流线,特殊旅客流线,贵宾流线,普通旅客流线,出站旅客流线,发送行包流线,到达行包流线,车辆流线,行包流线,客运流线,进站
7、流程:到站问讯购票托运行李候车检票上车,流程:托运过磅保管搬运装车,流程:卸车搬运保管交付,15,2.客运量主要资料的编制,将客流按运输性质分为始发旅客、到达旅客及通过旅客,或按运输范围分为直通旅客、管区内旅客及市郊旅客;对于旅客运量的到达量一般按与始发量相等来考虑,不再另作计算。使用铁路职工乘车证的旅客人数应加入相应性质与类别的旅客运量中。始发旅客包括直通旅客、管区内旅客和市郊旅客;通过旅客又分中转及非中转两种。中转旅客需要下车换乘继续旅行,换乘时有少量旅客可在站台上直接进行,但多数旅客需要出站占用车站房屋设备,在计算客运量时也应分别考虑。,16,其次,对客运量的主要资料进行编制,具体工作就
8、是确定车站旅客发送量和旅客列车对数及径路。对于车站旅客发送量,因项目一般有多个车站,故多用车站旅客发送量表表示,表中内容有吸引范围人口、乘车率、旅客发送量及其增长情况等项。而对于旅客列车对数及径路,旅客列车对数应根据铁路网规划、旅客的OD交流量以及各区域间政治、经济上联系的密切程度进行分析研究来编制。,2.客运量主要资料的编制,17,3.车站客运量的计算,(1)车站旅客发送量。车站旅客发送量一般采用推算法和乘车系数计算法两种。推算法适用于营业线上,根据历年统计资料的平均增长速度直接推算近期的旅客发送量,而对于远期和新线设计一般采用乘车系数计算法。,18,乘车系数计算法,乘车系数也称乘车率,是某
9、地区平均每人每年乘坐火车旅行的次数。以地区人口总数乘以平均乘车系数即可得出该地区每年的旅客发送量。其基本计算公式为S=AF式中S计算年度车站旅客发送量;A吸引范围内人口总数;F旅客平均乘车系数(次/人年)。,19,乘车系数计算法,1)吸引范围内人口的计算。进行吸引范围内人口的计算,首先要对旅客吸引范围进行分类。旅客吸引范围一般分为第一吸引范围、第二吸引范围和枢纽吸引范围三类。第一吸引范围和第二吸引范围综合在一起即为通常的车站地方吸引范围,系指旅客运输必须以设计项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地区。该地区的旅客运输全部或基本的运出和运入都是经过该项目的车站才为经济合理,区域的范围就是车站的客运地方吸引范围。
10、划分地方吸引范围一般用分析计算法。分析计算法主要研究内容为地形情况、交通条件和客流方向及地区间经济联系。,20,关于吸引范围内人口的变动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即自然增长(出生或死亡)和机械增减(迁移)。对于自然增长因素,可按下面公式计算:A计计算年度的人口数;A结结算年度(基期)的人口数;P每年人口自然增长度(%0);T自结算年度至预测年度的年限。,21,2)旅客乘车系数,旅客乘车系数,是判定客运量大小的指标。乘车系数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当地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此外还与吸引地区的居民职业类别、历史外出习惯有密切关系。工业区居民乘车系数一般较大,而农业区一般较小。但一般来说乘车系数的大小并不是固定
11、不变的,而是随条件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全国有全国的平均乘车系数,省(市、区)有省(市、区)的平均乘车系数,车站有车站的平均乘车系数。因此,确定乘车系数要参照历史统计资料并考虑发展因素经分析研究后确定。对于新线设计,因无统计资料,则可根据经济情况类似的相邻营业车站的旅客乘车系数来确定。,22,(2)车站候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是旅客车站在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一昼夜在候车室内瞬时(810min)出现的最大候车(含送客)人数的平均值。一个车站旅客聚集高峰一天可能出现一次,也可能出现两次或三次,设计选用最大的高峰客运量,也就是最高聚集人数。最高聚集人数是旅客车站设计中决定旅客站房建筑
12、规模、布置及相应设备设施的重要依据。,23,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的计算方法较多,目前在设计中常用的是计算系数法。所谓计算系数,就是根据统计营业铁路大量车站历年旅客上车人数之间推算出来的比值,即计算系数,用C来表示,有了计算系数,就可按下式计算所需的预测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H=FCH计算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F计算年度最高月日平均上车人数。同时 S计算年度车站旅客发送量;年波动系数,24,表41 普通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计算系数(C值),25,表41 普通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计算系数(C值),26,表42 始发旅客波动系数(值),27,二、铁路客运站客运设施的尺寸及面积,1.旅客站房的规模和分类站房规模通
13、常以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主要依据,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的不同可分为四个等级,见表43。旅客站上所有房室及其布置,应根据站房等级、类型、服务旅客的种类、车站工作量及工作性质等因素来确定。小型站房比较简单,大、中型站房一般应具有客运、技术办公和职工生活房室。,28,旅客站房布置要求,旅客站房的位置应与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运输有机地配合。站房总布置图应与站前广场、跨线设备布置密切配合。站房的总布置应符合各种流线设计的要求。站房各房室、通道及售票窗口等必须满足客运量最繁忙时的需求。大型和特大型站房可设计为多功能综合大楼。客运站房在建筑风格上应力求与城市一致。,29,表43 站房规模分类,30,站房分类,1)
14、线平式。站房与站前广场毗连一层的地面标高与站台面的标高相平或相差很小2)线上式。站房与站前广场毗连一层的地面标高高于站台面的标高。3)线下式。与线上式相反。,31,客运用房由候车部分(各种候车室)、营业部分(包括售票厅、行包房、小件行李寄存处、问讯处、服务处等)以及交通联系(广厅、通廊、过厅)等一部分组成。技术办公用房包括运转室、站长室、办公室、会议室、公安室等。职工生活用房是为车站职工生活服务的各种房室。站房售票窗口的最少数量及售票厅的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44的规定。,32,表44 售票厅使用面积,注:表中数量包括中转签证窗口,不包括市内售票处的售票窗口。,33,表44 售票厅使用面积,34
15、,表45 行包托、取大厅使用面积及托、取窗口数,35,站房出口和入口,入口设在站房中部或偏右部,出口设在站房左侧或偏左部。图4-1a、b 到发线按线路别使用时,尽头式客运站,可结合城市交通组织和站前广场设计,在站房的正面或侧面分设两个出站口。图4-1c特大型客运站可结合主、副广场的设计,在站房中部和左侧设置两个出站口和两个入站口。图4-1d,36,4,图4-1,37,2.检票口,检票口是进出站旅客的必经之路,也是站场组织的重要一环。设置足够数量的检票口是疏导客流的主要环节。小站一般只集中设置23个检票口,站房规模较大的,需分设进站、出站检票口。检票口的数量,应根据检票口在站房内的分布与使用情况
16、来确定。如果广厅或候车室的检票口只考虑在同一时间内放行一个车次的旅客,则可根据旅客人数设置23个检票口。如果列车对数较多,不同车次的开车时间比较接近,则需考虑两列或更多车次的旅客同时使用检票口。出站检票口一般系全站集中设置,无需区别不同车次。旅客进出站检票口的最少数量一般按表46确定。,38,表46 检票口最少数量,39,表47 各类候车室计算人数占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的百分率(%),40,表48旅客站各类房间面积参考定额,41,表48旅客站各类房间面积参考定额,42,表48旅客站各类房间面积参考定额,43,表48旅客站各类房间面积参考定额,44,表48旅客站各类房间面积参考定额,45,站前广场,
17、(1)、组成部分站房平台旅客车站专用场地公交站点,46,(2)、站前广场的布置要求,1)结合城镇发展规划、站房规摸、地形等情况,合理确定广场的面积和布局,保证旅客安全迅速疏散。2)合理地设计和组织广场内各种流线,尽量避免各种流线相互间的交叉干扰。3)尽量利用广场的立体空间。4)广场周围各种建筑物必须统一规划,在建筑形式上要求突出站房主体,周围建筑物要与站房协调一致。5)注意站前广场的绿化带设计,满足城市绿化的要求。,47,48,表49 站前广场用地面积,49,3、旅客站台(Platform),1、旅客站台与站线的相互位置:两站台之间设一条到发线;两站台之间设两条到发线;两站台之间布置三条到发线
18、。,50,3.旅客站台的尺寸,(1)旅客站台的长度。旅客站台长度应按550m设置;位于III级铁路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下限的地区客运站站台长度应按450m设置;改建的客运站,在特别困难条件下,有充分依据时,个别站台可采用400m;接发短途和市郊旅客列车的旅客站台长度,按短途和市郊旅客列车的实际长度确定。,51,(1)旅客站台的长度,采用尽端式客运站的站台长度,应按上述规定增加机车长度和供机车出人的安全距离,应增加的长度分别为Ll=机车长度+32(m)L2=2倍机车长度+85(m)L3=2倍机车长度+98(m)L4=2倍机车长度+49(m)其他车站的旅客站台长度,应按近期客流量和具体情况确定,
19、但不宜短于300m(约有11节车厢能停靠站台)。在人烟稀少地区或客流量较小的车站和乘降所,可采用与站房基坪等长的站台长度。,52,(2)旅客站台的宽度,旅客站台的宽度,应根据站台两侧同时停靠客车时的最大一次上下车人数、行包、邮件运输工具的类型、售货车和旅客购物时所需的宽度、车站绿化和站台上设置的天桥、地道、行车室、列检所、售货亭、行包邮件房屋等建筑物的尺寸确定。除有迎送贵宾、检阅仪仗队及特别绿化要求的客运站旅客站台外,其余旅客站台的宽度可参照表4-10确定。,53,表4-10 旅客站台最小宽度m,注:1.当中间站的中间站台设于到发线外侧时,可适当减小;困难条件下,站房范围内的基本站台宽度不应小
20、于6m。2.客运站的分配站台宽度,宜采用1525m;中间站台一般不设天桥、地道,但直接连通分配站台,若行包装卸干扰旅客通行,其宽度应按照设置天桥、地道的宽度选用。,54,(3)旅客站台的高度,旅客站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应高出轨面500mm;但邻近正线或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站线一侧的旅客站台,应高出轨面300mm;在特殊情况下(如特大型客运站),可高出轨面1100mm,即与车底板面平,便于旅客进出车厢。,55,4.雨棚,客运站的基本站台、中间站台、地道出入口和天桥均应设置雨棚O其他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若位于年降水量600800mm地区,日均一次上、下车人数约400人时;或位于年降水量800mm以上地
21、区,日均一次上、下车人数约200人时,在基本站台、中间站台、地道出人口和天桥均应设置雨棚。雨棚应与进、出站口相连接。客运站应设置与旅客站台等长的雨棚,其他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雨棚长度可采用200300m。雨棚的宽度应与站台的宽度相适应,且不应小于中间站台的宽度。,56,5.跨线设备,跨线设备是站房与中间站台间,或站台与站台间的来往通道。按与站内线路的交叉关系可分为平过道、天桥和地道;若按其用途可分为供旅客使用的跨线设备和供搬运行包用的跨线设备。,57,6、跨线设备(track crossing equipment),按与站内线路交叉方式按使用用途,平过道 天桥地道,旅客使用跨线设备行包使用跨线
22、设备邮件使用跨线设备,58,(1)旅客用天桥和地道的设置要求,1)天桥、地道应设在大、中城市的通过式车站上,或旅客上、下车人数较多,而且旅客由站台至出站口的通路经常被通过列车、停站列车或调车车列所占用的车站上。2)天桥、地道的选用,应优先选择地道。因地道具有旅客升降高度小、司机与车站工作人员的瞭条件好、不妨碍站容、出人口占用站台面积小、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等优点。天桥、地道的出入口应与进出站检票口相配合,减少旅客在站内的交叉干扰。天桥和地道的位置应保证旅客通行和行包、邮件装卸作业的安全与便利。,59,(1)旅客用天桥和地道的设置要求,3)天桥、地道的数量。最高聚集人数为4002000人时,不应少
23、于1处;最高聚集人数为200010000人时,不应少于2处;最高聚集人数为10000人及以上的客运站,不应少于3处。设有高架候车室时,地道或天桥至少有1处;当行包和邮件数量很大时,可设行包、邮件地道12处,也可分开设置行包地道和邮件地道各1处。4)天桥、地道的宽度。大型客运站不应小于6m;一般客运站不应小于5m;其他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不应小于3m;行包、邮件地道不应小于5.2m。,60,(1)旅客用天桥和地道的设置要求,5)天桥或地道的净高。封闭式天桥不应小于3m;旅客地道及开敞式天桥不应小于2.3m;行包、邮件地道不应小于3m。6)天桥或地道的出、人口宽度D旅客天桥、地道通向各站台宜设双向出
24、、入口,其宽度大型客运站不应小于4m,一般客运站不应小于3.5m;其他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双向出、人口宽度不应小于2.5m,单向出、人口不应小于3m。行包、邮件地道通向各站台,应设单向出、人口,其宽度不应小于4.5m。当条件所限且出、人口必须有交通指示时,其宽度不应小于3.5m。,61,(2)平过道的设置要求,1)位置。尽端式客运站的平过道,应设置在咽喉区的站台端部;通过式客运站的平过道应设置在站台的两端;客运量及行包数量不大的其他车站,宜将平过道布置在站台中部接近进、出站检票口处及站台端部。2)平过道的数量和宽度。尽端式客运站设1处,通过式客运站设2处,宽度不应小于5.0m;其他办理客运业务的
25、车站平过道不应少于2处,其中一处宽度通行非机动车辆时,可采用2.5m,通行机动车辆时,不应小于3.5m,另一处可采用1.5m。,62,三、主要设备及人员的配置,1.主要设备的配置客运站根据作业需要设置旅客站台、货物列车通过正线、旅客列车到发线、货物列车到发线、机车走行线、机待线、客车摘挂车辆停留线和行包装卸线等主要设备。,63,(1)旅客站台位置 旅客站台的位置应与旅客站房、客运站站型及旅客列车到发线的布置相配合。1)通过式客运站。在线路一侧或两侧设置与站房相连的基本站台及线路间设置中间站台2)尽端式客运站。分配站台设在尽头线端部,在线路间或两侧设置与分配站台相连接的中间站台或侧面站台。3)混
26、合式客运站。基本站台和侧面站台设在尽头线端部和一侧,在线间设置中间站台。站台与线路的配置形式,应采用两站台之间配置2条旅客列车到发线,以提高站台的利用率。,64,(1)、正线(main line),对于通过式双线铁路客运站,当客车整备所与客运站纵列布置且位于靠站房一侧时,应将一条正线中穿,另一条正线布置在站房对面的最外侧。,4,65,对于通过式双线铁路客运站,当客车整备所与客运站纵列且位于两正线之间时,应将下行正线布置在第一、二站台之间,上行正线布置在站房对面的外侧。,4-1,66,对于单线通过式客运站,为了使客车车底取送及机车出入段与货物列车通过正线不发生交叉,其正线位置宜设在站房对面的最外
27、侧。位于大城市的主要客运站,结合枢纽总布置图,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有条件时可将通过货物列车的正线外绕客运站或设联络线分流经由该客运站的货物列车。尽头式客运站的正线一般没有货物列车通过,直接引入车站的那一条或两条站台线即为正线。,67,(2)、正线与整备所的相互位置,正线外包整备所,两正线在整备所一侧,返回,4-1,4-1,68,客车整备所的位置,1)、与客运站纵列布置,西安,南昌,太原,包头,武昌,汉口,北京,天津,沈阳北,4-1,4-1(b),69,2)、与客运站横列布置,4-1,70,整备所纵列与横列布置比较,纵列布置:咽喉区的进路交叉较少车站通过能力较大车底取送没有折返行程与客运站间的距离
28、可远可近便于利用地形不影响未来发展图4-1a、b,横列布置:车底取送切割正线与列车到发进路交叉车底取送有折返行程设备集中占地少便于管理图4-1c,71,正线外包与一侧布置比较,正线外包整备所:旅客列车到发和货物列车通过与客车车底取送交叉干扰少正线不顺直,列车运行条件差职工出入整备所,须跨越正线整备所、机务段等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图4-1a,正线位于整备所一侧:旅客列车到发和货物列车通过与客车车底取送交叉干扰多正线顺直,列车运行条件好职工出入整备所时,不须跨越正线整备所、机务段等的发展不受正线限制图4-1b,72,(3)、正线在客运站的合理位置,1 客运站与整备所纵列正线外包整备所时:两正线应分
29、别设在站房对面以及第一、二站台之间-外包方案 图4-1a正线位于整备所一侧时:一正线顺直通过(中穿),另一正线应设在站房对面或第一、二站台之间(外包)图4-1b2客运站与整备所横列一正线顺直通过,另一正线应设第一、二站台之间图4-1c,73,(4)、客运机务段的位置,与整备所分设:当两者分设于客运站两端时,车底取送和机车出入段作业分散在 两端咽喉,通过能力较大,有利于各自的发展,但用地较多,对城市干扰也大,往往会引起较大的拆迁工程。,与整备所合设:两者合设于车站一端时,用地较集中,对城市干扰少,便于利用本务机车取送客车车底,有些设备(如动力、机修、生活设施等)可以共用,可节省投资。,74,(5
30、)、客车车辆段的位置,为了检修客车,在始发、终到旅客列车较多的客运站,一般应设置客车车辆段。客车车辆段的位置:与整备所相邻且横列与整备所纵列布置,75,(6).旅客列车到发线(passenger train receiving and departure track),到发线的数量影响因素:1)各种旅客列车占用到发线的时间标准;2)运行图规定的旅客列车到达、出发和到发间隔时间标准;3)旅客列车不均衡到发程度及高峰期列车到发密度;4)车站到发线与站台的相互位置以及其它列车占用旅客列车到发线的情况等。,76,旅客列车到发线数量表注:每对通过列车可按折合0.5对始发、终到列车;始发、终到旅客列车在5
31、0对以上时,到发线数量按分析计算确定。,77,50对以上时,到发线的数量m计算:m=N/n,N计算期客运站办理始发、终到旅客列车总对数。其中包括通过旅客列车对数,每对通过旅客列车折合0.5对始发、终到旅客列车;n每条旅客列车到发线办理始发、终到旅客列车的对数,n=k到(1440-t空)t始占终 k到旅客列车到发线最大利用系数,其值可取,通过列车比重较大时取小值,比重较小时取大值。t空 客运站一昼夜内不办理旅客列车作业的空闲时间,其值可取180-300min。t始占终 每对始发、终到列车平均占用到发线时间,其值可取120min。,78,旅客列车到发线有效长 L效=ml车+l机+l附加,m 旅客列
32、车编挂辆数;l车 每辆客车的长度;l机 客运机车长度;l附加 旅客列车进站停车附加制动距离,30m。,79,到发线进路设计,单线客运站按双进路设计。双线客运站靠近基本站台的到发线应设计成双进路。其它到发线,根据正线的位置,其两侧部分到发线设计为单进路,中间部分到发线设计为双进路。图4-2a 图4-2b 图4-3,80,4-2,81,4-2,82,4-3,83,(7).货物列车到发线(freight train receiving and departure track),货物列车一般沿正线通过客运站。当客运站有干、支线接轨或因区间距离长,货物列车在客运站上要办理列车会让、越行或其它技术作业时,
33、则必须设置货物列车到发线。其设置位置宜远离站房。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数量一般可设一条,当引入方向有两个以上时可酌情增加。,84,(8).机车走行线(locomotive running track),单线通过式客运站一般不设机车走行线。双线通过式客运站一般应设机车走行线。但运营初期客运量不大时可缓设。当客运机务段和整备所在两正线靠站房同侧一端时,应将机车走行线设在第一、二站台之间。图4-2a当客运机务段和整备所设在两正线之间时,应将机走线设在第三、四站台之间。图4-2b 尽头式客运站应在站内一处或两处的站台间设三条线路,其中中间一条为机车走行线。当运量不大,也可不设机车走行线。图4-3,85,(9
34、).机待线(locomotive waiting track),单线通过式客运站客、货列车对数不多,一般不设机待线。在客、货列车较多的站,可设机待线。双线通过式客运站一般应设机待线。但运营初期客运量不大时可缓设。机待线一般宜设在机务段相对一端咽喉区的两正线之间,尽头式,有渡线与各条到发线连通。图4-2a 图4-2b,86,(10).其它线路,为满足部分客车车辆摘挂的需要,应设置客车车辆停留线。车辆停留线一般设计为尽头式,位于基本站台或中间站台的一端或两端。图4-2a 图4-2b 在办理整车行包的客运站上,可设置行包装卸线和站台。一般设在基本站台靠行李房一端。,87,第三节 铁路客运站的平面布置
35、,一、平面布置的总体要求1)合理组织旅客进、出站及行包搬运的流线,尽量减少旅客的走行距离。当客车对组及上下车旅客较多时,应配合旅客和行包流线,设置旅客进出站、行包搬运的专用通路,品避免流线间的相互干扰。2)根据客运量的要求,正确地确定长途和市郊旅客列车到发线的数量及位置,置站内各项设备,以减少交叉干扰,使咽喉布置紧凑,节约投资及少占用地。,88,一、平面布置的总体要求,3)保证车站咽喉必要的平行作业,在单线铁路设有客车整备所时,一端应保证列车到达(出发)与机车出(入)段两项作业同时进行。在双线铁路客运站咽喉区应根据情况,或者要求列车到达、出发与机车出(入)段(车底取送)三项平行作业,或者要求列
36、车到达、出发机车出(入)段、车底取送等四项平行作业。,89,二、客运站的总平面布置,客运站的布置形式按线路的配置形式不同,可分为通过式、尽端式和混合式三种。,90,1 通过式客运站(through type passenger station),返回,返回,西安,包头,武昌,91,返回,太原,汉口,天津,沈阳北,南昌,92,通过式客运站的优缺点,优点:车站有两个咽喉区,能分别办理接发车作业,减少旅客列车到发与车底取送和机车出入段之间的交叉干扰,通过能力较大,运营条件较好;通过旅客列车除折角列车外,不必变更列车运行方向,到发线使用机动灵活,互换性大。缺点:与城市干扰较大,由于有两个咽喉区,站坪较
37、尽头式长,占用城市用地较多。图4-2a 图4-2b,93,尽头式客运站(stub-end passenger station),返回,北京,4-3,94,尽头式客运站优缺点,优点:车站容易深入市区中心,旅客出行乘车方便,可缩短出行时间;与城市道路交叉干扰较少;站坪较短,占地少;旅客出入站可不必跨越线路。缺点:车站作业集中在一端咽喉区进行,进路交叉干扰大,车站通过能力小;对通过列车的换挂机车和变更运行方向等作业均不便;列车进站速度低,占用咽喉时间长;旅客进、出站和行包搬运到经过靠近站房一端的分配站台,人流与行包流互相交叉;旅客进、出站走行距离长。图4-3,95,3 混合式客运站(passenge
38、r station with partly through and partly deed-end track),返回,4-4,96,混合式客运站优缺点,优点:当车站衔接的某一方向市郊列车较多时,设置部分有效长较短的尽头式线路,可节省投资和用地;市郊旅客与长途旅客进、出站流线互不干扰。缺点:到发线互换性差,使用不灵活;在市郊旅客列车进、出站咽喉区时,市郊与长途旅客列车产生到、发交叉;当二者共用整备所时,又产生市郊车底取送与长途旅客列车的到达交叉。图4-4,97,三、候车厅(主站房)平面布置,1.布置要求1)旅客站房位置要与城市规划及市内交通相互配合,站房与站前广场及城市交通工具停车点之间应有便
39、捷而安全的通路,以便利旅客进出站。2)各种流线应保证畅通无阻,行程便捷,避免交叉干扰,使旅客、行包和各种车辆在站内安全、迅速地集散和通行。3)站房建筑的平面应按旅客需要来布置,使旅客容易找到办理各种旅行手续的地点,并便于车站工作人员组织旅客上下车。,98,候车厅布置要求,4)站房各种房室及跨线设备的布置,应避免多余的上坡和下坡,以免造成旅客行走困难和降低客运设备的通过能力。5)根据客流量的大小,尽可能使到达与始发客流、市郊与长途客流分开。在站房内及站台上应将行包、邮件的搬运与旅客上、下车的通路分开。6)站房各房室、通道及售票窗口必须有足够的面积和数量,保证满足客运量最繁忙时的要求,并为扩建改建
40、留有余地。7)站房应力求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并显示出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地理环境的特点。,99,站房分类,1)线平式。站房与站前广场毗连一层的地面标高与站台面的标高相平或相差很小2)线上式。站房与站前广场毗连一层的地面标高高于站台面的标高。3)线下式。与线上式相反。,100,售票处(Booking office),a设在综合候车室内b设在营业厅内c在站房外单独设置,101,行包房(Luggage office),设一个行包房兼托运和提取业务。设在旅客进、出站流线之间(a)设置在站房的右侧或左侧(b)(c)设两个行包房分别办理托运和提取业务(d),102,候车室(waiting room),集中候车方式:站房面积使用灵活,利用率高。旅客办理各种手续和候车地点一目了然。当候车人数过多时,售票、托运行包与候车混杂,秩序容易混乱。只适用于中、小型站房。,分线候车方式:根据旅客的性质和客流特点,分别设置普通候车室(南方、北方)、母子候车室、软席候车室、贵宾候车室、市郊候车室等。适用于客流量大、旅客性质复杂的大型以上站房。,103,大型站房举例,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